湿热灭菌柜验证

合集下载

湿热灭菌验证与干热灭菌验证的比较

湿热灭菌验证与干热灭菌验证的比较

湿热灭菌验证与干热灭菌验证的对比1、概念:(1)湿热灭菌验证:主要是对产品、灭菌设备和装载方式的验证。

验证活动包括:对照灭菌设备设计的灭菌参数来校核灭菌器的性能、建立某产品灭菌程序及装载方式的有效性和重现性、估计灭菌过程中产品可能发生的变化。

(湿热灭菌(118-134℃)——蒸汽、过热水)(2)干热灭菌验证:主要用于内包装用的玻璃容器或金属制品的灭菌和去热源,所使用的灭菌程序应通过验证试验。

(干热灭菌(160-320 ℃)——热空气)2、验证目的:(1)湿热: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产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主要适用于能耐受高温、高压饱和蒸汽的产品。

(2)干热:间歇式或隧道式热空气灭菌常用来处理可耐受较高温度而不适宜用湿热灭菌法的物品,如玻璃瓶、粉末、油类、玻璃器皿、不锈钢设备等。

3、灭菌原理:(1)湿热灭菌—导致细胞内关键性蛋白质和酶发生热变性或凝固,湿度对该破坏性过程起促进作用。

(2)干热灭菌—使微生物氧化而不是蛋白质变性。

4、灭菌工艺:(1)湿热:采用附加排气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采用附加真空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采用附加空气加压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

(2)干热:1)残存几率法:该法以灭菌为目的。

通常适用于热不稳定性物质。

灭菌程序应保证在灭菌后物品的微生物残存几率为10-6,即在一百万个已灭菌单元中,染菌单元的数目不得超过 1 个。

2)过度杀灭法:该法也以灭菌为目的。

通常适用于耐热性能较好的物质。

灭菌程序应保证在灭菌后物品的微生物的残存几率小于10 -6, “ 过度杀灭 ” 的灭菌程序所获得干热灭菌值F H 可使耐干热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总量下降 12 个对数单位。

3)无菌无热原法:该法的目的是达到无菌和无热原。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
其 中 : 为 进 汽 点 , 4为排 汽 点 A・ c


颜 色 变 化 , 色 变 黄 为 阳性 。 颜
3 3热 穿 透 试 验 .
试 验 在 最 大 载 荷 条 件 下 , 上 述 温 度 探 头 将
若对照为阳性 , 余生物指示剂均为阴性为合格。 其 连续 运 行 三 次 以 检 查其 重 现 性 。 4 5去 热 原 检 查 用 标 准 细 菌 内 毒 索 确 认 湿 热 灭 菌 柜 去 热 .

胨 培 养 基 的 试 管 中 , 好 塞 , 成 生 物 指 示 剂 。取 一 支 未 灭 盖 制 菌 的 非 致 病 性 嗜 热 脂 肪 杆 菌 芽 孢 AT C 9 3菌 片 按 照 无 菌 C 75 操 作 接 入 灭 菌 好 的 空 白培 养 基 中 , 为 阳性 对 照 品 , 一 编 作 统 号 后 在 恒 温 培 养 箱 中( 0 0 培 养 4 h 观 察 生 物 指 示 剂 5  ̄6  ̄ C) 8,
温差不大于 25 ." C。
靖 { 觅
4 4无 菌 检 查 . 4 4 1按 照 工 艺 条 件 重 新 进 行 验 证 , 最 高 、 低 温 度 点 和 .. 在 最
灭 菌 柜 中 部 , 汽 口处 , 菌 柜 上 下 前 后 各 放 置 生 物 指 示 剂 排 灭
( ) BI 。
标准 。
2 2灭 菌 .
灭 菌温 度 10 , 持 4 mi。 2℃ 保 0 n
4 2 2负 载 验 证 : 照 最 大 装载 方 式 , 入 待 灭 菌 的 物 品 , .. 按 装 探 头 放 置 方 式 同 空 载 验 证 , 录装 载 物 品 的 数 量 、 置 方 式 。 记 放 4 3灭 菌 操 作 按 照 工 艺 规 程 进 行 灭 菌 操 作 , 5 n记 录 . 每 mi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指南一、范围由于蒸汽-湿热灭菌本身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并容易控制和重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除菌过程中。

本指南为有关人员提供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柜的验证指南,以及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的一些操作方法的指南。

本指南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相关准则,但本指南叙述的通用原则和方法不是法定的。

本指南的着重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但有些通用原则和方法对于冻干机的湿热灭菌、某些设备的在线蒸汽灭菌等可能也具备参考价值。

二、目的蒸汽-湿热灭菌验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药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都能起到灭菌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灭菌物品的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即验证结果必须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灭菌过程对经过灭菌的物品能够保证残存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或可能性低于百万分之一。

蒸汽-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柜的性能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蒸汽-湿热灭菌介质包含以下几种:饱和蒸汽,空气-蒸汽混合气体,过热水等等。

其中:饱和蒸汽的加热速度最快,但是对于大型的软包装产品,过热水浸泡灭菌的方法效率更高,然而在过热水灭菌法中,热量的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容器中介质的强制运动。

饱和蒸汽是与液体状态的水保持平衡时的水蒸汽,因此饱和蒸汽只能存在于水汽的分界线上,即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

灭菌效果是通过蒸汽,蒸汽-空气混合物,过热水等介质与灭菌物品的热传递或产生冷凝水的水合作用来实现的。

蒸汽-空气混合物与受压的水或蒸汽相比,单位体积所包含的热容量较低,但是,蒸汽-空气混合物作为灭菌戒指具有能够适当调整蒸汽-空气比例达到不同结果的优点。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一、验证概述1.验证对象本次验证的对象为冻干粉针车间湿热灭菌柜,主要采用自选一灭菌程序对铝盖进行灭菌处理。

工作原理:本设备操作系统采用触摸屏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对灭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具有控制准确、操作简便、F0值显示等特点。

密封门采用电机升降,气压密封结构,并设有安全连锁装置,即使电、汽意外中断或其它原因而引发开门命令,密封门也不会打开。

设备配置的温度记录仪可即时显示并记录灭菌温度。

设备主要参数如下:2.验证原因本湿热灭菌柜在2005年购入安装,并于2006年1月通过验证投入使用。

湿热灭菌柜验证周期为一年,已于2009年3月进行了再验证,现距上次验证已有一年,故需对湿热灭菌柜进行再验证。

3.验证目的通过再验证,确认该设备能够稳定、连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通过再验证,确定操作方法有效及操作参数未发生变化,以保证能够按照验证时的操作方法、操作状态进行生产,并确认操作及维护是否予以优化。

4.验证合格标准方案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均需完成,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根据评价内容执行下一项工作。

二、验证组织机构和职责1.验证领导小组2.验证实施小组三、验证实施计划1.验证实施前的培训在验证方案审核后组织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应在方案审核后一星期内完成。

2.时间安排验证内容的具体时间计划,以及验证执行后在一星期内完成验证报告和验证文件的归档工作。

2010年月日前,进行验证的相关培训工作;2010年月日前,执行安装检查、运行再确认、性能再确认项目;2010年月日前收集数据,完成验证的评价工作,完成验证结论、验证文件归档及验证结论的下发。

四、验证内容一、安装检查1.设备布局检查目的:确认设备安装是否改变,如有改变则按照原安装确认要求进行确认。

依据:《设备前期管理规程》规定及设备平面布局图。

2.介质连接情况检查目的:确保所有介质管道是根据PID图安装,未发生相关偏移,管道标识张贴到位。

依据:《固定管线的标识管理规程》规定。

湿热灭菌验证难题

湿热灭菌验证难题

湿热灭菌验证难题1、问:湿热灭菌性能确认热穿透考察F0还是温度时间?答:满载热穿透测试重点考察F0值,对热分布的温度没有硬性要求。

2、问:湿热灭菌柜空载热分布验证报告里如果统计了F0值,有没有问题?答:能有啥问题,只不过有点多此一举了,空载热分布统计F0值没啥用,找冷点?冷点是指灭菌阶段温度最低的点,而不是F0值最低的点,这个你可以查看一下2010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书中对干热灭菌确认和验证提到“空载热分布测试是为确定设备空载时的温度均勻度及设备“冷点”进行的测试,一般在运行确认时进行。

通过一组经过校正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灭菌器腔室内各不同部位温度,并根据所测数据绘制温度分布图,以便于发现灭菌腔室内的冷点和热点。

”同理湿热灭菌空载热分布冷点确定原则。

3、问:湿热灭菌柜满载热穿透验证时,只需要考察生物指示剂培养结果和F0值,不需要考察最冷点是否保持了121度30分钟吗?答: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四部通则草案把所有灭菌方式的具体参数描述删除了(比如删除了121x15min的描述),因为灭菌工艺是验证出来的,通常采用温度-时间参数或结合F0值综合参考。

4、问:大家用的湿热灭菌柜验证时都能保证柜内的每个点温度不低于121度,不高于124度吗?我们的高温做不到怎么办?答:正常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我们都是在121-123℃之间,根据你的情况,个人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灭菌柜温度分布不均;℃药品装载方式不对;℃温度探头的摆放位置不恰当;℃灭菌过程中柜内补压空的时候,对个别温度探头产生影响;℃循环水系统出问题(洁净区的疏水阀被横向装了?这个洁净型疏水阀必须垂直安装);℃喷淋盘和两次喷淋头存在堵塞或是错位情况。

针对以上原因去排查,不能走形式,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就用来灭一些不怕高温的不锈钢器具类吧。

5、问:为什么湿热灭菌验证时,要统计升温段和降温段,只统计恒温段,也就是灭菌段行不行?答:首先,只统计灭菌段肯定是不行的,已经出现过被专家落缺陷的情况了,其次,灭菌柜的验证考察灭菌效果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要考察你灭菌柜的整体性能,如脉动次数、脉动曲线、降温速率曲线、干燥等等,都是要分析的,比如来年再确认时候灭菌30min,但是脉动次数、降温时间、干燥时间等都不一致,能说灭菌柜性能稳定吗?再次,确认是要确认整个灭菌程序的,整个灭菌程序就包括脉动次数、压力、干燥等运行情况的,你的SOP肯定对这些参数也要进行规定。

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验证的详细讲解

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验证的详细讲解

一、法规要求:1、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一条无菌药品应当尽可能采用加热方式进行最终灭菌,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10-6。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 值应当大于 8 分钟,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对热不稳定的产品,可采用无菌生产操作或过滤除菌的替代方法。

2、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三条任何灭菌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采用物理检测手段和生物指示剂,验证其对产品或物品的适用性及所有部位达到了灭菌效果。

3、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四条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每年至少一次)。

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

应当保存再验证记录。

4、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五条应当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装载方式。

5、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七条应当按照供应商的要求保存和使用生物指示剂,并通过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其质量。

使用生物指示剂时,应当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由此所致的微生物污染。

6、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九条每一次灭菌操作应当有灭菌记录,并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之一。

7、无菌药品附录第七十条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在验证和生产过程中,用于监测或记录的温度探头与用于控制的温度探头应当分别设置,设置的位置应当通过验证确定。

每次灭菌均应记录灭菌过程的时间-温度曲线。

采用自控和监测系统的,应当经过验证,保证符合关键工艺的要求。

自控和监测系统应当能够记录系统以及工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有操作人员监控。

应当定期将独立的温度显示器的读数与灭菌过程中记录获得的图谱进行对照。

(二)可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但不得替代物理测试。

(三)应当监测每种装载方式所需升温时间,且从所有被灭菌产品或物品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四)应当有措施防止已灭菌产品或物品在冷却过程中被污染。

除非能证明生产过程中可剔除任何渗漏的产品或物品,任何与产品或物品相接触的冷却用介质(液体或气体)应当经过灭菌或除菌处理。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引言湿热灭菌柜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和医院的设备,用于对实验器皿、培养基、消毒纱布等物品进行有效的灭菌。

为了保证湿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和安全性,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热灭菌柜验证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湿热灭菌柜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设备能够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并确认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过验证,可以提高湿热灭菌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实验和医疗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方法湿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验证: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温度计,监测和记录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温度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2.湿度验证:湿热灭菌柜在灭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确保灭菌效果。

湿度验证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湿度计,监测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湿度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湿度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湿度范围内。

3.压力验证:湿热灭菌柜在灭菌过程中还需要维持一定的压力,以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灭菌室。

压力验证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压力计,监测湿热灭菌柜内部的压力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压力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4.灭菌效果验证:湿热灭菌柜的最重要的验证内容之一是灭菌效果验证。

通过在灭菌柜内放置带有生物指示物的试验培养基或其他物品,进行灭菌操作,然后在相应的条件下孵育生物指示物,观察灭菌效果。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灭菌柜的灭菌效果应该能够达到特定的标准要求。

步骤步骤1:准备验证设备1.温度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

2.湿度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湿度。

3.压力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压力。

4.生物指示物:用于评估湿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法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法

湿热灭菌柜灭菌的原理是通过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由于前者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在使用湿热灭菌柜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手头的湿热灭菌柜的质量安全性,这需要我们提前对其进行一次验证检测。

也就是湿热灭菌柜验证检测。

进行一次专业的湿热灭菌柜验证检测,需要准备很多设备。

其中主要的仪器包括了这些:ATI气溶胶光度计和发生器、64路温度验证系统、现场计量炉、臭氧浓度检测仪、大流量粒子计数器、Dragger压缩空气检测仪、TSI风量罩、气流流型检测仪等大中型检测仪器。

其具体的检测方法有这些:1)温度探头比对及探头布置①探头校正试验开始前将测试用湿热探头放到校验炉内进行温度校准,低温探头设置为低点、高点、测量点。

试验结束后,将所有的湿热探头进行“低点”和“高点”温度复核,确认试验后温度仪表的误差不大于0.5℃。

②探头布置将腔内按三个方向分别切为4个平面,其余温度探头均匀地放在腔内各处。

各温度探头均悬空放置,不与金属表面接触。

2)空载热分布试验①布点将经过校验的温度探头编号(一般为16根探头),通过设备的验证接口放入灭菌室内。

加热介质进口处于设备自身温度探头处必须各放一根探头。

将腔内按三个方向分别切为4个平面,其余温度探头其余温度探头均匀地放在腔内各处。

各温度探头均悬空放置,不与金属表面接触。

②程序运行按预定的灭菌程序如℃×min进行灭菌,设定采样间隔,采样时间不小于灭菌柜的工作周期,包括升、灭菌、降温过程,启动灭菌柜,在空载运行状态下进行热分布测定,连续运行3次,以确认灭菌过程中的重现性。

③结果评价“冷点”确定:试验中,标准探头得的温度至低的区域,即灭菌器内“冷点”的位置。

予以特别标注,作为热穿透试验和生物指示剂试验重点监控的位置。

温度均匀度:每次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灭菌器腔室内“冷点”及“热点”的温度,与其平均温度之差应≤±1℃(或符合该设备说明书中标注的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灭菌柜验证————————————————————————————————作者: ————————————————————————————————日期: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组织4验证进度安排5.验证方法的及步骤5.1安装确认5.2运行确认5.3性能确认5.3.1明确灭菌操作程序5.3.2确定验证项目5.3.3确定可接受标准5.3.4验证操作5.3.4.1准备验证所需仪器和材料5.3.4.2验证前的检查确认5.3.4.3空载热分布试验5.3.4.4满载热分布试验5.3.4.5热穿透试验5.3.4.6产品的灭菌效果的确认LZZ-1.2型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一、概述:LZZ-1.2型湿热灭菌柜主要用于我公司前处理车间中药材的灭菌,属生产关键设备。

该设备采用饱和蒸汽灭菌,灭菌程序分为准备、升温升压、保温保压灭菌、排汽冷却等几个步骤,灭菌过程的温度用温度计显示。

该设备在公司2004年GMP认证时已对其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其验证文件保存在公司质量保证部。

该设备于2006年1月停止使用至今已有2年多时间,其间没有进行养护,现恢复生产需要使用其对药材进行灭菌,为保证灭菌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验证。

二、验证目的:通过对设备的热分布试验和热穿透试验,证实该蒸汽灭菌柜的运行能满足规定要求;并通过对蒸汽灭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证实蒸汽灭菌柜在规定的灭菌条件(115℃,45分钟)下,对灭菌产品内活微生物的灭菌效果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三、验证组织灭菌柜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如下:组长:彭云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编写,组织本方案实施;成员:张福生负责实施验证方案;唐汉阳负责实施灭菌柜操作,协助取样;郑玲负责现场监测、取样、检验的协调工作;徐燕华负责现场监督及取样工作;梁文梅负责样品的检验工作;四、验证进度安排验证小组于2008年4月~9月完成灭菌柜验证工作。

五、验证方法及步骤(一)、安装确认1、目的:对设备的档案资料、主机及辅助设施的完整性和供汽进行确认,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2、确认方法:安装确认在设备检修阶段进行。

由机修车间到公司档案室对设备的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如资料已遗失,与设备厂家联系尽可能要索要相关技术资料,完善设备档案。

到车间设备安装现场对设备的配置及供汽情况逐一机修确认,将确认的结果按附表1进行记录。

(二)、运行确认1、目的: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为设备性能确认奠定基础。

2、确认方法:运行确认在设备安装确认完成后进行。

由机修车间人员按灭菌柜操作规程进行空运行操作,操作过程记录于附表2(三)、性能确认目的:确认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1、明确灭菌操作程序装载→升温(排水)→保温→排汽、降压→降温→下载设计灭菌条件:115℃,0.075Mpa, 45分钟2、确定验证项目:灭菌柜腔室内各点温度、F0值、产品的灭菌效果。

3、确定可接受标准3.1热分布试验:最冷点实测平均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应≤2.5℃;3.2热穿透试验:各测点温度的F0值(标准灭菌时间,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应≥8。

3.3产品的灭菌效果:对灭菌产品内活微生物的灭菌效果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4、验证操作:先通过空载、满载热分布试验,确认灭菌器腔室内最冷点实测平均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应≤2.5℃;再通过热穿透试验,确认各测点温度的F0值应≥8;最后通过灭菌产品的检查,确认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4.1、准备验证所需仪器和材料仪器:多路温度记录仪、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材料:灭菌柜规定最大载量的待灭菌药材。

4.2、验证前的检查确认:4.2.1在设定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蒸汽、水等无泄漏;4.2.2门的联锁系统安全可靠;4.2.3灭菌柜运行操作的各种文件建立或已拟草案;4.3空载热分布试验:4.3.1将经过校正的多路温度记录仪的九个探头分别放置于灭菌器内的九个分布点,1个位于蒸汽进口处,1个位于冷凝水排放口,其余7个均匀分布在腔室各处(分布位置及分布示意图如下图):1 2 3I IIIIIA B蒸汽进汽口冷凝水排放口探头号探头位置探头号探头位置探头号探头位置1 2-C-Ⅱ 4 3-C-Ⅱ7 1-A-Ⅰ2 3-A-Ⅱ 5 2-B-Ⅱ81-C-Ⅲ3 3-B-Ⅱ 6 2-A-Ⅲ9 1-B-Ⅱ4.3.2按《LZZ-1.2灭菌柜操作规程》开启灭菌器进行空运行。

用温度数显仪记录各点温度(每分钟一次),达到灭菌温度(115℃)时,确定达到灭菌温度时的时间,再运行监测直至灭菌结束要求时间(45分钟),连续运行3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5.3.3根据多路温度记录仪各时段及各次的测定温度,确定达到灭菌温度时的时间(升温时间),计算腔室内的平均温度,计算腔室内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

(腔室内的平均温度=各测试点平均温度之和/测试点数)4.3.4结果分析与评价:根据空载热分布试验运行的结果,腔室内各处温度的均匀性、较低温度所处的位置、较低温度与腔室内的平均温度的差值,评价空载热分布试验是否符合验证标准的规定。

4.4 满载热分布试验5.4.1将规定最大载量(300kg)的待灭菌材料(此处选用生产黄连上清片原料大黄)码放在灭菌器内。

4.4.2将经过校正的多路温度记录仪探头按空载热分布试验的放置方式及位置放于灭菌器内。

(注意不要将探头插入待灭菌材料中,而应在它的周围)4.4.3按《LZZ-1.2灭菌柜操作规程》开启灭菌器进行负载运行。

用温度数显仪记录各点温度(每分钟一次),达到灭菌温度(115℃)时,确定达到灭菌温度时的时间,再运行监测直至灭菌结束要求时间(45分钟),连续运行3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4.4.4 根据多路温度记录仪各时段和各次的测定温度,确定达到灭菌温度时的时间(升温时间),计算腔室内的平均温度,计算腔室内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

(腔室内的平均温度=各测试点平均温度之和/测试点数)4.4.5根据满载热分布试验运行的结果,腔室内各处温度的均匀性、较低温度所处的位置、较低温度与腔室内的平均温度的差值,评价满载热分布试验是否符合验证标准的规定。

4.5热穿透试验5.5.1 热穿透试验是在热分布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点”,并肯定该点在灭菌过程中能获得充分的无菌保证值,即F0≥8。

4.5.2将规定最大载量的待灭菌材料(此处选用生产黄连上清片原料大黄)码放在灭菌器内;将经过使用前校正的多路温度记录仪探头按下列要求放置:\o\ac(○,1).热分布试验确定的冷点位置;(3-4号探头)错误!.蒸汽入口处或由热分布试验确定的高温点位置;(1-2号探头)○3灭菌柜温度控制探头附近;(5号探头)错误!设置一组腔室温度记录探头,此探头不能插入产品中,应设置在温度控制探头附近;(6号探头)错误!其余探头可不必设置检测点。

4.5.3 按《LZZ-1.2灭菌柜操作规程》开启灭菌器,达到灭菌温度(115℃)时,用多路温度记录仪测定各点温度(每分钟一次)并记录,直至灭菌结束要求时间(45分钟),计算F0值。

连续运行3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F0=△T∑-2110121 10TTT(△T为测定温度时间间隙,T1为升温达到100℃的时间;T2为降温达到100℃的时间;)4.5.4 根据三次热穿透试验运行的结果,确定各检测点F0值是否大于或等于8,评价热穿透试验是否符合验证标准的规定。

4.6产品的灭菌效果的确认4.6.1可接受标准A、细菌≤1000个/gB、霉菌≤50个/gC、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D、大肠菌群≤50个/g4.6.2检查确认取三次热穿透试验的产品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样品,进行卫生学限度检查,根据检验结果,评价产品卫生学限度检查是否符合验证标准的规定。

5.7结果分析与评价:通过以上试验,确认灭菌器的设备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确认内容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确认结果一、文件资料1供货商档案厂家及联系方式应明确。

2设备档案资料说明书等关键技术资料应完整。

3设备操作规程已制定,文件完好清晰。

4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已制定,文件完好清晰。

5设备清洁规程已制定,文件完好清晰。

确认人: 确认时间:二、供汽、清洁用水1供汽排汽管线完好,连接正确,供排汽正常。

2清洁用水管线完好,连接正确,供水正常。

确认人:确认时间:三、设备1灭菌柜主体应完好,应经有资质的法定单位经验。

2温度计经法定单位经验,应有合格证。

3压力表经法定单位经验,应有合格证。

4灭菌架应完好,无锈蚀,可承重,能正常使用。

5盛装容器无锈蚀,数量满足生产批量需要。

确认人: 确认时间:偏差说明、建议和结论:验证小组组长:年月日序号确认内容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确认结果1 关闭灭菌柜门关闭运行正常,不出现关闭不严的现象2 打开蒸汽阀,升温供汽正常,升温正常,温度表能正常显示;3 打开排汽阀,排冷气排汽正常,开关正常;4 开汽,保温升至115℃,调进汽阀,保温保压(0.07MP)30分钟,无漏汽现象。

5 关闭进气阀,开排汽阀温度、压力正常降低,显示值正确。

确认人:确认时间:偏差说明、建议和结论:验证小组组长:年月日附表3 验证前的检查确认表序号项目内容检查结果01 设备的密封性在设定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蒸汽、水等无泄漏;02 设备的安全性门的联锁系统安全可靠;03 操作文件灭菌柜运行操作的各种文件建立或已拟草案;结论:检查人:复核人日期附表4热分布试验温度记录表测试人: 测试时间: 运行状态:□空载□满载运行次数:第次ﻩ探头1 2 3 4 5 6 78 9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平均温度腔室平均温度2.5℃最冷点实测平均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结论:验证人:复核人:日期:附表5 热穿透试验温度记录表测试人: 测试时间:运行次数:第次探头1 2 3 4 5 6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F0值结论:验证人: 复核人日期附表6产品卫生学限度验证检查结果验证产品批次取样时间标准要求检查结果黄连上清片灭菌大黄1细菌≤1000个/g霉菌≤5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大肠菌群≤50个/g2细菌≤1000个/g霉菌≤5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大肠菌群≤50个/g3细菌≤1000个/g霉菌≤5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大肠菌群≤50个/g结论:检查人: 复核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