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及其原理
11-3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和流化床4

五、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1)生物量丰富,能够形成一个密集而稳定的 生
态系,处理效果好;
(2)应器中生物量大,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 时
间短,处理能力强;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水质稳定,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4)无污泥回流,动力消耗低,污泥产量低(与 活
定的生态系统,污泥产量低; (3)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4)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5)生物膜活性高; (6)没有污泥膨胀的问题。
缺点:填料易堵塞和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接触氧化池的主要部分
池底
池底用于设置 填料、布水布气 装置和支撑填料 的栅板和格栅。
填料
填料要求: 比表面积大; 空隙率大; 水力阻力小; 强度大; 化学和生物稳 定性好; 能经久耐用。
(11-25)
式中: N电—电机功率,kw; D—盘片半径,cm; n最小—盘片转速,r/min; a—该电机带动的轴数; N—一根轴上的盘片数; d——盘片间距,cm; c——系数,根据生物膜厚度决定,见表
11-6。
表11-6 系数c值 (Value of coefficient c)
膜厚(mm) 0~1 1~2 2~3
5、每个氧化槽的有效容积V(半圆形)
V=AL
(11-19)
对半圆形槽: A D 2 2 (11-20)
8
式中:δ—盘片边缘与氧化槽内壁之净距,一般取 δ=10-20mm,
可得:V= 0.294~ 0.335·D 2 2 L m3 (11-21)
而净有效容积V΄为:
生物转盘

2.3.3 生物转盘——是生物膜法的一种,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生物转盘的净化机理与构成1、净化原理:图1 生物转盘净化机理——废水处于半静止状态,而微生物则在转动的盘面上;——转盘40%的面积浸没在废水中,盘面低速转动;——盘面上生物膜的厚度与废水浓度、性质及转速有关,一般~。
2、构成与系统组成——转速一般为18m/min;——有一轴一段、一轴多段、以及多轴多段等形式;——废水的流动方式,有轴直角流与轴平行流。
图2 多段式生物转盘3、特征:——节能;——生物量多,净化率高,适应性强,出水水质较好;——生物膜上生物的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为活性污泥法的1/2左右;——维护管理简单,功能稳定可靠,无噪音,无灰蝇;——受气候影响较大,顶部需要覆盖,有时需要保暖;——所需的场地面积一般较大,建设投资较高。
二、生物转盘的组成——其组成单元主要有: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与驱动装置等。
1、盘片:①盘片的形状:外缘:圆形、多角形及圆筒形;盘面:平板、凹凸板、波形板、蜂窝板、网状板等以及各种组合。
②盘片的厚度与材质:要求质轻、薄、强度高,耐腐蚀,同时还应易于加工、价格低等;一般厚度为~;常用材料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玻璃钢等。
③转盘的直径:一般直径为、、、等,常用的是。
④盘片间的间距:一般为30mm,高密度型则为10~15mm。
2、接触反应槽:①一般可以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横断面呈半圆形或梯形;②槽内水位一般达到转盘直径的40%,超高为20~30cm ;③转盘外缘与槽壁之间的间距一般为20~40cm 。
3、转轴与驱动装置:三、 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与组合1、生物转盘为主体的工艺流程①以去除BOD 为主要目的的工艺流程②以深度处理(去除BOD 、硝化、除磷、脱氮)为目的2、生物转盘与其它工艺的组合流程出水废水(2) 废水3、生物转盘的新进展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图6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图7与曝气池合建的生物转盘图8四、生物转盘的运行与维护管理1、试运行2、维护管理2.3.3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哈!你说这生物转盘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大轮子,在那慢悠悠地转着。
它为啥能起到作用呢?这就好比一场接力赛呀!污水就像是接力棒,而生物转盘上的微生物呢,就是那些奋力奔跑的运动员。
生物转盘一般是由一系列的盘片组成的,这些盘片就像是运动员们的赛道。
当污水流过来的时候,盘片上的微生物就开始工作啦!它们紧紧地抓住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们分解掉,就好像运动员紧紧抓住接力棒努力向前冲一样。
你想想看呀,这些盘片不停地转呀转,微生物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和污水接触啦。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大派对上,不停地和不同的人交流,认识新朋友,机会多多呀!而且呀,随着盘片的转动,微生物还能得到充足的氧气,这氧气就像是给运动员补充能量一样重要呢。
生物转盘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就是它很稳定。
不像有些处理方法,时不时就会出点小毛病。
它就像一个靠谱的老伙计,一直在那默默地工作着。
咱再打个比方,生物转盘就像是一个勤劳的主妇,把家里的脏东西都清理得干干净净,让整个家都变得整洁有序。
污水进来,经过它这么一处理,就变得清清爽爽的出去啦。
你说这生物转盘是不是很神奇呀?它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操作,就那么静静地转着,却能发挥出这么大的作用。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呀!它就这么不声不响地为我们的环境做着贡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生物转盘的优点还不止这些呢!它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这在一些空间紧张的地方可太重要啦!而且它运行成本也不高,就像咱平时过日子,经济实惠才是王道呀!总之呢,生物转盘就是这样一个低调又厉害的存在。
它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环境,让污水得到妥善的处理。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继续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发光发热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回复

1.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
答:生物转盘是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所组成。
盘片串联成组,其中贯以转轴,转轴的两端安设在半圆形的接触反应槽的支座上。
转盘面积的45%~50%浸没在槽内的污水中,转轴高出水面10~25cm。
盘片上夹杂着生物膜,因此,盘片是生物膜的载体,起着生物滤池中滤料的相同作用。
运行时,转盘表面的生物膜交替与废水和大气相接触。
与废水接触时,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也分解所吸附的有机物;与空气接触时,可吸附空气中的氧,并继续氧化所吸附的有机物。
这样,盘片上的生物膜交替与废水和大气相接触,反复循环,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即生物膜)作用下得到净化。
盘片上的生物膜不断生长和不断自行脱落,所以在转盘后应设二次沉淀池。
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学实验装置,用于研究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主要的部分:旋转平台和样品架。
首先,旋转平台是转盘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由一个圆形平台构成,可以水平旋转。
在平台上面,有一个中央固定的轴,使得整个平台可以绕其旋转。
平台上还可以安装一些固定的架子或载体,用于支撑生物实验中的样品。
其次,样品架是用于固定生物样品的架子。
它通常由一个中央轴和一些小夹持架组成。
样品可以通过夹持架被安置在样品架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当生物转盘运行时,旋转平台开始水平旋转。
这将使得样品架上的样品随之一起旋转。
通过调整旋转速度和方向,可以控制样品的旋转轨迹和速度。
在生物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将需要观察或处理的生物样品放置在样品架上。
通过旋转平台的旋转,样品架上的样品可以被带动旋转。
这样,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生物样品在旋转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总的来说,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平台和样品架将生物样品进行旋转,以研究其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这种装置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实验手段,可用于生物研究和实验教学。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物种互相作用关系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许多不同的物种代表转盘上的标识物放置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模拟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物种代表会随机地接触到其他物种代表。
这种相互接触可以模拟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等。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它们在转盘上的分布和数量。
通过观察转盘上物种代表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模拟和观察生态系统动态的方法,有助于我们研究和理解自然界中复杂的生物互动关系。
水污染控制工程 生物转盘

2、按负荷率进行计算 ⑴ 转盘总面积
处理水量, 处理水量, m3/d
qV ρ S 0 2 A= (m ) N
⑵ 转盘盘片数
进水BOD5, , 进水 mg/L
生物转盘的 负荷率, BOD5负荷率, g/m2•d
4A 0.64 A m= = 2 2 2πD D
转盘直 径,m
⑶ 废水处理槽有效长度
L = m( a + b) K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虑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就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第二节 生物转盘
一、生物转盘的构造
生物转盘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转动轴、转盘、废水处 理槽和驱动装置等。 生物转盘的主体是垂直固定在水平轴上的一组圆形 盘片和一个同它配合的半圆形水槽。 盘片的材料要求质轻、耐腐蚀、坚硬和不变形。目 前多采用聚乙烯硬质塑料或玻璃钢制作盘片。 水槽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断面直径比转 盘略大(一般为20~40mm),使转盘既可以在槽内自由 转动,脱落的残膜不致留在槽内。 驱动装置通常采用附有减速装置的电动机。根据具 体情况,也可采用水轮驱动或空气驱动。
2、三相生物流化床 在反应器底部或器壁上直接通入空气供氧,形成气液 固三相流化床。由于空气的搅动,载体之间的摩擦较强烈, 自动脱膜,不需特别的脱膜装置。但载体易流失,气泡易 聚并变大,影响充氧效率。为了控制气泡大小,有采用减 压释放空气的方式充氧和射流曝气充氧。
三、生物流化床的优缺点 生物流化床的主要优点如下: ⑴ 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⑵ 微生物活性强 ⑶ 传质效果好 生物流化床的缺点是设备的磨损较固定床严重,载 体颗粒在湍动过程中会被磨损变小。此外,设计时还存 在着生产放大方面的问题,如防堵塞、曝气方法、进水 配水系统的选用和生物颗粒流失等。
第三节、生物转盘

二、布置形式 单轴单级
单轴多级
多轴多级
三、设计计算
有机负荷——盘片单位面积盘片所能承受 有机负荷——盘片单位面积盘片所能承受 的有机物量,即有机物负荷( N) (gBOD5/m2·d) 水力负荷q——盘片单位面积盘片所能处理 水力负荷q——盘片单位面积盘片所能处理 的水量,即水力负荷( N)(水m3/m2·d) )(水m
一、生物转盘的结构
转盘——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浸没 转盘——40-50%浸没 在水中,盘片净直径2 在水中,盘片净直径23m间距20-30mm,生 3m间距20-30mm,生 物膜厚0.5-2mm,玻璃 物膜厚0.5-2mm,玻璃 钢、塑料制成 转轴——5 转轴——5-6m 废水槽 驱动装置——减速电 驱动装置——减速电 机
四、生物转盘的新发展
1、藻类转盘 盘间距加大 生成藻类 可去除氮、 磷
2、空气驱动转盘
3、与沉淀池共建转盘
4、曝气池与转盘共建
五、生物转盘的优点与缺点
处理特点 1、转盘上微生物量大,达5mg/cm2,折算成活性污 、转盘上微生物量大,达5mg/cm2,折算成活性污 泥混合液浓度为10000~20000mg/L。 泥混合液浓度为10000~20000mg/L。 2、BOD负荷高达10~20g/m2盘面·d,容积负荷1.5~ BOD负荷高达10~20g/m2盘面· ,容积负荷1.5~ 3.0kg/m2(滤料) ,高出活性污泥1 3.0kg/m2(滤料)·d,高出活性污泥1倍多。 3、由于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低≈0.02~0.5左右, 、由于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低≈0.02~0.5左右, 微生物基本处于内源呼吸,形成污泥量少。 4、耐冲击负荷适应力强,pH=4.8~9.5,温度13~23 、耐冲击负荷适应力强,pH=4.8~9.5,温度13~ ℃。 5、工作可靠,不易堵塞,污泥不易膨胀,氧利用率 高。 缺点: 1、适于处理水量小的废水,占地大。 2、传动、转动、盘片损耗大,检修困难。 3、卫生条件差,易产生厌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转盘得运行管理
(一)生物转盘得投产
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因此,在转盘正式投产,发挥净化污水功能前,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挂膜)。
生物转盘挂膜得方法与生物滤池得方法相同。
因转盘槽(氧化槽)内可以不让污水或废水排放,故开始时,可以按照培养活性污泥得方法,培养出适合于待处理污水得活性污泥,然后将活性污泥置于氧化槽中(如有条件,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得活性污泥更佳),在不进水得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12-24小时,盘片上便会黏附少量微生物,接着开始进水,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渐生长而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运行。
生物转盘挂膜亦可按生物滤池培驯微生物得方法进行,这样可省去污泥培驯步骤,但整个周期稍长。
用于硝化得转盘,挂膜时间要增加2-3周,并注意将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控制在30毫克/升以下。
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回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自养菌得生长。
当水这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
挂膜所需得环境条件与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即要求进水具有合适得营养、温度、pH值等,避免毒物得大量进入;因初期膜量少,盘片转速低些,以免使氧化槽内溶解氧过高。
(二)生物相得观察
生物转盘上得生物膜得特点与生物滤池上得生物膜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第一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亦最厚,随着有机物浓度得下降,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得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膜量即膜得厚度减少,依污水水质得不同,每一级都有其特征性得生物类群。
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
通过生物相得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得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正常得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毫米左右,外观粗糙,带黏性,呈灰褐色。
盘片上过剩生物膜得时脱落,这就是正常得更替,随之即被新膜覆盖。
用于硝化得转盘,其生物膜较多,外观光滑,呈金黄色。
(三)生物转盘得检修维护
为了保持生物转盘得正常运行,应对生物转盘得所有机械设备定期维护。
(四)异常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一般来说,生物转盘就是生化处理设备中最为简单得一种,只要设备运行正常,往往会获得令人满意得处理效果。
但在水质、水量、气候条件大幅度变化得情况下,加上操作管理不慎,也会影响或破坏生物膜得正常工作,并导致处理效果得下降。
常见得异常现象有如下几种。
1、生物膜严重脱落
在转盘启动得两周内,盘面上生物膜大量脱落就是正常得,当转盘采用其她水质得活性污泥
来接种时,脱落现象更为严重。
但在正常运行阶段,膜得大量脱落会给运行带来困难。
产生这重情况得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由于进水中喊有过量毒物或抑制生物生长得物质,如重金属、氯或其她有机毒物。
此时应及时查明毒物来源、浓度、排放得频率与时间,立即将氧化槽内得水排空,用其她废水稀释。
彻底解决得办法就是防止毒物进入;如不能控制毒物进入时应尽量避免负荷达到高峰,或在污染源采取均衡得办法,使毒物负荷控制在允许得范围内。
pH值突变就是造成生物严重脱落得另一原因,当进水pH值在6、0-8、5范围时,运行正常,膜不会大量脱落。
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小于5或大于10、5,将导致生物膜大量脱落。
此时,应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与,以使进水pH值保持在6、0-8、5得正常范围内。
2、产生白色生物膜
当进水发生腐败或含有高浓度得硫化物如硫化氢、硫化钠、硫酸钠等,或负荷过高使氧化槽内混合液缺氧时,生物膜中硫细菌(如贝氏硫细菌或发硫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占优势。
有时除上述条件外,进水偏酸性,使膜中丝状真菌大量繁殖。
此时,盘面会呈白色,处理效果大大下降。
防止产生白色生物膜得措施有:1、对原水进行予瀑气;2、投加氧化剂(如水、硝酸钠等);以提高污水得氧化还原电位;3、对污水进行脱硫予处理;4、消除超负荷状况,增加第一级转盘得面积,将一、二级串联运行改为并联运行以降低第一级转盘得附负荷。
3、固体得累积
沉砂池或初沉池中悬浮固体去除率不佳,会导致悬浮固体在氧化槽内积累并堵塞废水进入得通道。
挥发性悬浮固体(主要就是脱落得生物膜)在氧化槽内大量积累也会产生腐败、发臭、并影响系统运行。
在氧化槽中积累得固体物数量上升时,应用泵将其抽去,并检验固体得类型,以针对产生累积得原因加以解决。
如属原生固体积累则应加强生物转盘予处理系统得运行管理;若系次生固体积累,则应适当增加转盘得转速,增加搅拌强度,使其便于同出水一道排出。
4、污泥漂浮
从盘片上脱落得生物膜呈大块絮状。
一般用二沉池加以去除。
二沉池得排泥周期通常采用4小时。
周期过长会产生污泥腐化;周期过短,则会加重污泥处理系统得负担。
当二沉池去除效果不佳或排泥不足或排泥不即使等都会形成污泥漂浮现象。
由于生物转盘不需要回流污泥,污泥漂浮现象不会影响转盘生化需氧量得去除率,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应及时检查排污设备,确定就是否需要维修,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排泥次数,以防止污
泥漂浮现象得发生。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又称旋转生物接触器或转盘式生物滤池,就是一种生物膜法处理设备
⑴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得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完全不同。
在生物滤池中,生物膜为固定式,但就是在生物转盘中,生物膜处于运动状态。
生物转盘得核心处理装置就是表面附有生物膜得盘片。
典型得生物转盘由安装在水平轴上得一系列间距很小得圆盘或多角盘片组成,约40%~45%得盘片面积浸没于半圆形槽得废水中。
生物转盘旋转时,生物膜与废水及空气交替接触。
生物转盘可以分为单级单轴、单级多轴与多级多轴等形式,级数得多少主要根据污水得水质、水量与处理要求来确定。
⑵生物转盘得工艺特征
①微生物浓度高。
②生物相分级,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与有机物降解。
③污泥龄长。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生物膜上得微生物得食物链较长,产泥量较少,运行时不需曝气与污泥回流,而且动力消耗与运行费用低。
⑥无生物量调节与污泥膨胀得问题,机械设备简单,便于维护管理
⑶生物转盘得构造
生物转盘主要由盘体、氧化槽、转轴以及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①盘体
盘体作为生物膜得载体就是生物转盘最重要得部分。
它就是挂膜介质,应具有质轻、耐腐蚀、易于挂膜、不变形、易于取材、便于加工等性质。
盘片得形状有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多棱角形平板。
为了提高单位体积盘片得表面积,也可采用正多角形与表面呈同心圆状波纹或放射状波纹得盘片。
盘片直径一般为1~4m。
盘片得间距一般为15~30mm,这主要考虑不为生物膜增厚所堵塞,并保证良好得通风等条件而确定得。
②氧化槽
氧化槽又称曝气槽或接触反应槽,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也可用钢板或塑料板制作。
为了避免水流短路及沉积与产生死角,氧化槽得断面大多做成与盘片外形基本吻合得半圆形。
③转动轴及驱动装置
转动轴就是用来固定盘片并带动其旋转得装置,一般采用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制成,两端固定安装在氧化槽两端得支座上。
转动轴得中心与氧化槽水面得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m,要根据转动轴直径与水力损失而定,并保证转动轴在液面之上。
加入收藏生物转盘得驱动方式分为电力机械驱动、空气驱动及水力驱动等。
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电力机械驱动。
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轴带动生物转盘一起转动,盘体得旋转速度对水中氧得溶解程度与槽内水流状态均有较大影响。
搅拌强度过小,影响充氧效果并使槽内水流混合不好,搅拌强度过大,会损坏设备得机械强度,消耗电能,使生物膜过早剥离。
因此,必须选择适宜得转盘转速。
⑷生物转盘得类型
随着生物转盘技术得发展,好氧生物转盘出现了多种形式,
①电力机械驱动生物转盘
这就是生物转盘得常见形式。
②空气驱动生物转盘
即利用空气作为动力来驱动转盘转动得。
在转盘得外周设有空气罩,在转盘下侧设有曝气管,在管上均等地安装扩散器,空气从扩散器均匀地吹向空气罩,均生浮力使转盘转动。
特点就是:氧化槽内废水溶解氧浓度高,在相同得负荷条件下,BOD得去除率较高;生物膜较薄,但有较强得活性;简化了驱动装置,并可通过调节阀改变空气流量,从而改变转盘
得转速;操作维护与管理方便。
③与曝气池组合式生物转盘
这就是一种效果好、效率高、比较经济得处理设备。
在曝气池上侧设生物转盘,转盘用空气驱动,盘片得40%浸没于水中,可提高原有设备处理能力与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生物量高,活性强,污泥量少且易于沉淀,动力消耗少,而且附加设备费用低。
④藻类生物转盘
这就是为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得无机营养物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而提出得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就是加大了盘间得距离,增加受光面,接种经筛选得藻类,在盘片上形成菌藻共生体系。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出得氧,提高了废水中得溶解氧,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丰富得氧源,而微生物代谢所放出得二氧化碳则为藻类利用得主要碳源。
在菌藻共生得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
⑤水动生物转盘
这就是利用水流带动转盘旋转得形式,可通过废水落差驱动或射流带动生物转盘,不需要电能,可提高净化效率,节省动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