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营养咨询和体重管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状况良好。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病情,做好防凝和抗菌治疗准备。
安排合适的手术室和设备,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和安全。
检查和测试所有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清洁和消毒手术室,并准备好无菌器械和敷料。
安排患者穿上手术衣、手术帽和口罩,做好洗手消毒标准。
插入导尿管和静脉置管,保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监测。
确认手术室内的通讯和协作工具正常工作。
进行团队沟通、交流和衔接,确保无障碍的工作流程。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恢复期间,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合适的镇痛治疗。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预防术后并发症。
提供口腔护理、伤口护理和导尿护理等基本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排尿情况,确保恢复正常。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积极面对术后恢复过程。
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测,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建议。
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切除术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切除术患者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了解病人肌无力、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的症状和程度。
3.遵医嘱术前给予服用胆碱类药物,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4.对于咳嗽无力的病人,术前需帮助训练有效咳嗽及深呼吸。
5.对于吞咽乏力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不足。
6.床边须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和人工呼吸机。
二、术后护理
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肌无力危象,如手握力、吞咽情况,加强对病人呼吸的监护,若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3.根据术前用药量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正确判断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不同症状。
4.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病人须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5.术后应尽量避免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
药物。
如:地西泮、吗啡、利多卡因及某些抗生素药等。
6.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有食物返流可置鼻饲管。
三、健康指导:同胸外科一般手术护理保健指导。
四、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胸部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胸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乳腺手术、胸部肿瘤手术、胸部整形手术等。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胸部术后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二、术后一般护理1. 休息与体位术后患者应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手术类型,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半卧位有助于呼吸,减轻腹部压力,防止肺部感染。
2. 饮食术后6小时若无麻醉反应,可给予正常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
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拆线前,避免沾水、摩擦伤口。
4. 引流管护理根据手术类型,患者可能需要放置引流管。
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每日更换引流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肺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第1-2天,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肺功能恢复。
6.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特殊护理1. 乳腺手术(1)术后患侧上肢应避免过度活动,以防损伤淋巴系统。
(2)观察患侧上肢水肿情况,如有水肿,可进行局部按摩、抬高患肢等处理。
(3)术后定期复查,了解乳房恢复情况。
2. 胸部肿瘤手术(1)术后根据医嘱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
(2)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毛发等改变,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3. 胸部整形手术(1)术后佩戴弹力绷带,减轻术后肿胀。
(2)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手术部位损伤。
(3)定期复查,了解手术效果。
四、出院指导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 遵医嘱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3. 术后1-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手术部位损伤。
胸腔镜手术后的护理

给予雾化吸入
使用雾化吸入装置,给予患者药物雾 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黏 膜水肿、促进排痰。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每2-4小时 进行1次深呼吸练习,以促进肺膨胀 和排痰。
预防肺部感染策略实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01在吸痰、更换引流袋等操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交叉
感染。
定期更换体位和拍背
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方案制定
1 2
评估患者基础营养状况
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评估手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如手术创伤大小、术后恢复情况等。
3
制定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手术影响,制定蛋白质、热 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补充计划。
饮食调整原则和建议
饮食调整原则
从清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直至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建议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新鲜蔬 菜及水果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口服营养补充
对于能够口服的患者,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进行营养支持。
鼻饲或胃造瘘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可通过鼻饲管或胃 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选择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时,需 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视觉模拟评分法
使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一端表示 无痛,另一端表示最痛,让患者在线 上标出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
疼痛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 的疼痛状况。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与执行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 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 药物等。
乳腺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乳腺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思想状况,解除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完善术前检查:血液系统,如查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血型及免疫学检查、X线胸片及心电图,必要时进行乳腺 B超、钼靶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等辅助检查。
(3)呼吸道准备:吸烟者需戒烟,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等练习。
(4)饮食与营养: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宜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5)休息与睡眠:保证休息及良好的睡眠,失眠者可遵医嘱口服镇静药、催眠药。
(6)术前ld准备①饮食指导:术前ld 22:00后禁食、禁饮。
②手术区域皮肤准备:上缘至下颌水平、下缘至脐水平,左、右两侧分别为健侧锁骨中线(包含健侧乳头),患侧腋后线(包含腋窝及乳头、乳晕)。
③必要时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7)手术日晨准备①术晨监测生命体征:若患者体温升高或患者月经来潮,及时通知医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药物者,术日6:00饮5ml温水将药物吞服。
②协助患者更衣,检查活动性义齿是否取下,避免佩戴手表及饰物。
③接台手术术前需静脉补液。
④术前30min 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鲁米那)0.1g、东莨营碱0.3mg。
⑤填写手术转交接单,与手术室人员做好患者及物品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或血压平稳后可垫枕;完全清醒的患者,可协助半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专科处置:术后 24h 患侧上肢制动,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3)病情观察:全身麻醉术后给予双腔鼻导管吸氧4L/min,应用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4)伤口护理:观察切口处敷料情况,保持干燥,如有大量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翻身时扭曲、受压或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有效地吸出残腔内的积液、积血,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好记录。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和
患者的安全,以下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
1. 术前准备:
- 在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释手术过程
和可能的风险。
- 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
生命体征指标。
- 根据医嘱,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液、尿液分析等。
-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完成。
2. 术中护理:
-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无菌操作。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定期记录血压、心率、
呼吸等指标。
-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如递刀、吸引、缝合等操作。
- 注意手术场的无菌环境,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根据需要,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时报告医生任何异常情况。
3. 术后护理:
-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注意监测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 观察伤口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渗液、感染等并及时更换敷料。
- 确保患者舒适,如满足口渴、疼痛管理等基本需求。
-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 提供术后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内容。
- 定期复查患者的术后效果,关注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医生。
以上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措施,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护理。
同时,护士还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
要求,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2.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变化,床旁 备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 设备。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4.使用抗生素,但避免用链霉素、新霉素、 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霉素。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好的鉴别方法,但目前已无此种药物生产。 因而对呼吸困难、痰多、已发生危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 通气治疗,同时减少甚至暂时停用抗胆碱 酯酶药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气管内分泌物多者,可用阿托品0.5mg皮 下或静脉注射。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并发症:
好的鉴别方法,但目前已无此种药物生产。 因而对呼吸困难、痰多、已发生危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 通气治疗,同时减少甚至暂时停用抗胆碱 酯酶药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气管内分泌物多者,可用阿托品0.5mg皮 下或静脉注射。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步骤:
的前面,向上常达甲状腺下极,这一径路创伤小,但由于显露较差,目前 较少采用。 (2)胸骨劈开径路:经胸骨劈开有两种径路,一为全胸骨劈开径路,即 上方起于胸骨切迹上1~2cm,下方至剑突,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按常 规从胸骨切迹开始正中劈开胸骨,骨髓腔骨蜡止
概述: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概述:
首先探查纵隔结构,包括心包、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神经等,结合术前 胸部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如果行肿物活检,最好先针吸以免损伤血管, 然后使用内镜活检钳夹取病变,电凝止血;如考虑为恶性病变,应将活检 组织装在内镜袋内取出。
胸部切除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1. 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 生理准备:术前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
3. 皮肤准备:术前一日进行手术部位的皮肤清洁,去除毛发,预防术后感染。
4. 药物准备: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止血药等,预防术后感染和出血。
二、术后护理1. 体位: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床头抬高30-45度,减少胸部压力。
2.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防止堵塞。
每天更换引流瓶,防止感染。
4.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
5. 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止痛药、止血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6.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必要时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
7.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应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 功能锻炼: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三、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 皮下积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积液,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
2. 伤口感染: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感染。
如有感染迹象,及时更换敷料,给予抗生素治疗。
3. 疼痛: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4. 肌肉萎缩:术后早期进行肌肉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5. 上肢水肿:术后观察患者上肢水肿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四、出院指导1. 伤口护理:出院后继续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平卧位胸骨垫高背部纵向垫软枕右侧垫高45度双手固定于身体两侧约束双腿
手术用物:开胸包胸腔镜4#7#线 23#刀片子宫针大角针电刀胸科吸头腔镜保护套超声刀超声刀保护套小纱布一包手套一双手术贴膜 4-0滑线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
2.递23号刀两把齿镊切皮
3.皮下及肌肉用电刀弯钳切开放伤口保护套
4.切两到三个口
5.备好环钳夹纱布探查胸腔超声刀分离粘连
6.用两把环钳找到胸腺肿瘤位置备超声刀分离肿瘤周围组织备好耙子挡住心包
7.用手套取出肿瘤冲洗胸腔检查有无出血
8. 放胸腔引流管用大角针七号线固定两针
9.缝皮下及肌肉用子宫针七号线缝皮用扣线或4-0的血管线
注意事项:
1.保持超声刀清洁
2.保护套要润滑便于使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