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烧结原理及作用

合集下载

丝印烧结工艺文件

丝印烧结工艺文件

丝印烧结工艺文件一、目的:丝网印刷和烧结的目的:在已形成pn结和镀膜后的硅片上进行电极的印刷和烧结,从而使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被顺利的导出,实现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

二、范围适用于DEK印刷机,恒力红外烘干炉以及BTU烧结炉,适用于125单晶。

三、原理a)印刷原理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附着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

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丝网印刷浆料在刮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印刷到硅片上。

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小孔封住使得浆料不能穿过丝网,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因此在硅片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

b)烧结原理干燥硅片上的浆料,燃尽浆料的有机组分,使浆料中的金属颗粒和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四、责任工艺组负责制定和修改本工艺文件,再由工艺部确认后下发实施,并由工艺负责人监督执行此文件。

五、工艺流程a)丝网印刷烧结流程图:b)印刷工艺参数参数的调整以图形完整、线条饱满、印刷浆料重量适当为基准。

印刷一般参数备注:印刷时可根据实际印刷情况,在范围内作出参数调整,以保证印刷质量,此项工作由工艺员由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数值,并做调整记录。

c)烘干工艺参数烘箱参数设置备注:烘干时可根据实际烘干情况,在范围内作出参数调整,以保证烘干质量,此项工作由工艺员由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数值,并做调整记录。

d)烧结工艺参数网带速度5500mm/min:温度设置表备注:烧结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范围内作出参数调整,以保证烧结质量,此项工作由工艺员由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整数值,并做调整记录。

六、网版:1、网版使用规范:a)网版使用前使用张力计测试网版张力,张力低于18N则不能用于生产;b)网版使用时轻拿轻放,避免与尖锐物品接触,印刷时铲浆料也要轻,避免铲刀划破网版。

c)印刷时保证盖板关闭,减少灰尘进入网版d)印刷机上干燥的浆料不可在印刷时清理,防止成块的浆料掉落堵塞网版。

e)使用完毕后,用铲刀小心清理网版上的浆料,并且用酒精冲洗网版,确保没有网眼被堵塞后用干燥的无尘布擦干。

3.丝网印刷和烧结工序介绍

3.丝网印刷和烧结工序介绍

丝网印刷和烧结工序介绍对于晶体硅太阳电池来说,丝网印刷和烧结是最后两个工序。

为输出电池光电转换所获得的电能,必须在电池上制作正、负两个电极。

所谓电极,就是与电池p-n结形成紧密欧姆接触的导电材料。

一般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作电极,然后再经过烧结工艺,干燥硅片上的浆料,燃尽浆料的有机组分,使浆料和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电极与硅基体粘接的牢固程度,是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两个工序对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以及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版浆料的选择在整个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低位。

下面我们针对丝网印刷和烧结工序进行一下基本的介绍:一、丝网印刷基本介绍1.丝网印刷的原理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被附着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

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酯、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

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丝网印刷油墨或涂料在刮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印刷到承印物上。

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小孔封住使得颜料不能穿过丝网,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因此在承印物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

换言之,丝网印刷实际上是利用油墨渗透过印版进行印刷的。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丝网印刷是通过刮刀的运动将浆料印刷到硅片上的一种印刷方式,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最常用的制作正负电极的方式。

相比较其他的方式(如溅射等)具有以下优点:①设备简单,易于实现②成本较低2.丝网印刷的设备及作用丝网印刷中,每道都使用不同的网版,网版的设计对银浆的耗量以及效率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针对网版的各项参数做一下重点介绍。

二、丝网印刷网版参数介绍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使用网版的外形如下图所示,是由不锈钢丝网编织而成。

丝网印刷网版主要参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版目数:网版目数的是每平方厘米(cm2)丝网所具有的网孔数目。

用来表征网版网孔的大小,目数越大,网孔越小,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下墨量越小。

同时目数大小对应网版的疏密程度,影响网版的使用寿命。

丝网烧结的原理

丝网烧结的原理

丝网烧结的原理
丝网烧结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它通过高温烧结制造出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主要应用于过滤、催化、电极、气体分离等领域。

该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烧结原理
丝网烧结最基本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加压将金属颗粒进行熔融和烧结,形成具有一定孔径和孔隙率的多孔材料。

丝网烧结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热风烧结,另一种是真空烧结。

在热风烧结过程中,金属颗粒受到热风的冲击和高温的加热,在热流的作用下进行烧结。

而在真空烧结中,金属颗粒经过高温加压后,处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使其材料内部的气体和杂质得以清除。

二、丝网原理
丝网是丝网烧结的关键工艺之一,其主要原理为:通过将多根细丝交织而成的网格形成在金属颗粒上,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堆积和烧结。

丝网的尺寸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孔径和孔隙率,如果丝网的尺寸过大或者形状不规则,那么金属颗粒的烧结效果将无法得到保证,出现孔隙度不均等现象。

三、金属颗粒原理
金属颗粒在丝网烧结的过程中,其表面能量和晶界能量是产生烧结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金属颗粒的粒径和形状也会产生影响。

在烧结过程中,金属颗粒表面会出现熔点降低和表面能增加的现象,从而促进材料的烧结,同时,晶界处也会出现金属原子的扩散和重组现象,从而加强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丝网烧结是一种基于粉体冶金技术的高科技加工技术,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高温烧结制造处理后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材料。

该技术具有多个优点,如制备容易、比表面积大、耐腐蚀、质量稳定、机械强度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RENESOLA丝网印刷烧结0

RENESOLA丝网印刷烧结0
套 • 5.没有不明确的物品,每个物品必须要有清晰的标识。 • 6.空的浆料瓶、酒精瓶、报废的网版应放在指定位置。 • 7.停机,解决异常时,设备必须达到手动状态,启动时必
须确认是否都准备好。
六 烧结
• 烧结是太阳电池生产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印刷之后,电池的剖面如下图所示
Ag银浆 SiNH 减 反 射膜
P-N结
Si硅基片 Ag/Al浆、铝浆
CDF-7214 Drying & Firing Furnace
Basic Page
烧结要达到以下效果:
• 1)Ag穿过SiNH扩散进硅但不可到达p-n; 2)Ag/Al、Al扩散进硅。
Ag 银 浆 SiNH 减 反 射膜
P-N结
Si硅基片
Ag/Al、Al银铝 浆 、铝浆
印刷偏移
• 第二道印刷机:
• 1、弯曲

原因:硅片的背电场铝浆漏印的太多。

解决方法:调整印刷参数。如:减小丝网间距,同时
加大印刷压力。加大刮刀高度,减小印刷速度。同时进行
印刷前和印刷后的称重,看印刷是否符合印刷工艺要求。
如:125*125的印刷前后的重量差因为0.8-1克左右。 156*156印刷重量是1.4-1.6克左右。
时。铝浆放到JB600—D拌机上搅拌30分钟,转速为50转/ 每分,具体情况根据工艺需要改变。 • 目前工艺要求: • 第一道印刷银铝浆: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特性和焊接性能 ,长期附着性能很好。 • 第二道印刷铝浆。作用:收集载流子。 • 第三道印刷银浆。作用:收集电流。
印 刷 界 面
• Printing (印刷方式选择)
• 3.在手动(Manual)模式时按F5键印刷头会直接升 到最高位置,便于擦拭网版。

丝网,烧结,测试原理及操作标准

丝网,烧结,测试原理及操作标准

测试
1. 工艺卫生 2. 测试环境温度 3. 测试探针更换 4. 探针位置 5. 测试光强、面积及效率各参数 6. 收料员职责 7. 分档档位切换 8. 标片校准
解决方法 1. 调整浆料黏度。 2. 降低印刷压力。 3. 重装刮胶。 4. 加大丝网间隙。 5. 更换合格网版。 6. 加大真空吸力。
5.10 铝珠铝包
铝珠一般由于背场湿重过高引起,降低湿 重即可解决。 铝包通常有五个因素决定:背场湿重,硅 片重量,硅片表面状况,浆料,烧结。 现场生产时主要通过调节背场湿重来控制 铝包。一般加大背场湿重会减少铝包。
3.4 最佳工作电压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 压。通常用V 压。通常用Vm表示
3.5 最佳工作电流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 流。通常用I 流。通常用Im表示
3.6 转换效率
受光照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入射到 该太阳电池上的全部辐射功率的百分比。 η= Vm Im / At Pin 其中V 其中Vm和Im分别为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电 压和电流,A 压和电流,At为太阳电池的总面积, Pin为 单位面积太阳入射光的功率。
3.7 填充因子
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 积之比,通常用FF表示:
FF = ImVm/ IscVoc IscVoc是太阳电池的极限输出功率 ImVm是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 参数。
3.8 电流温度系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测太阳电池温度每变化 ,太阳电池短路电流的变化值,通常用α 10C ,太阳电池短路电流的变化值,通常用α表示。 对于一般晶体硅电池 α= + 0.1%/0C
5.13 印刷图形失真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简介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简介

IV区旳构成
IV区主要涉及丝网印刷、烧结和 测试这三部分,成品电池片在这一道 工序完毕。
丝网印刷目旳
▪ 利用丝网印刷,将具有金属旳导电浆料透过丝 网网孔压印在硅片上形成电路或电极,将光生 电子导出电池。把金属浆料印在已形成p-n结 旳多晶硅硅片上,分别印刷背面银铝浆,形成 背电极,有利于组件旳焊接。第二道印刷铝浆 进行重掺杂,形成P+层。铝背场降低载流子复 合,搜集正电荷,增大开压。第三道印刷银浆, 有利于电荷旳搜集,形成上电极。
试机直接与分选机通讯,经过分选机把电池片放置在预先拟定 旳目旳仓中。
BERGER系统旳构成:
1. 灯 2. 灯电源 3. 电池测试盒 4. 测温组件
电流-电压曲线
蓝线为灯发光强度E=1000W/m2旳测量曲线 红线为灯发光强度E=500W/m2旳测量曲线
电流-电压曲线参数简介
Isc 短路电流 Voc 开路电压 Pmpp 最大功率 Vmpp 最大功率相应旳最大电压 Impp 最大功率相应旳最大电流 Rs 串联电阻 FF 填充因子 Rsh 并联电阻
• 该功能举起上部到它最高旳位置。这是唯一旳使在丝网和印刷巢中 间有足够旳空间来清洗丝网旳下腹。该操作区域旳LED表白:
• 绿色:设备处于清洗位置。 • 灰色:设备没有处于清洗位置。
❖ 该功能用于携带刮刀机构,上部和丝网单元到它们各自旳基准位置。 基准位置是能够开启自动模式旳位置。操作区域旳LED表白如下:
丝网印刷旳定位
。经过网板固定架上旳三个轴(X轴及两角旳旋转轴)自动调整网 板旳位置,使其与硅片对正
旋转轴1
X 轴
旋转轴2
印刷旳有关参数
印刷压力:用于在印刷时提供给刮刀垂直力,以确保在印刷过程 中能把浆料经过网孔刮到硅片上。刮刀压力越小,填入网孔 旳墨量就越多。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印刷台面
•印刷台面是用来印 刷 电池背电极、 背电场、正电极。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机械手
•待三道印刷完 后将电池片放 入履带,进行 烧结。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烘箱
•用来烘干硅片上的浆 料,去除浆料中的有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 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
• 丝网印刷的原理
• 印刷机器的设备结构
• 烧结的作用
• 烧结的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丝网印刷原理
• 丝网印刷是通过刮条挤压丝网,使之弹性 形变后将浆料漏印在需要印刷的材料上的 一种印刷方式。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设备的结构
• 上料吸嘴 • 硅片位置校准台 • 印刷头 • 行走臂 • 印刷台面 • 机械手 • 烘箱 • 网版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上料吸嘴
•将承载盒中的硅片 吸起并放在行走臂上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机成分。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网版
•用于丝网印刷 机上,完成印刷
的工作。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烧结作用
• 先烘干硅片上的浆料,去除浆料中的有机 成分后完成铝背场和正面栅线的烧结,使上 下电极形成欧姆接触,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丝网印刷的原理及设备结构

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

1. 丝网印刷、烧结工序的作用: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中,有通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金属浆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移印到硅片表面。

烧结是将印刷好浆料的电池片,通过快速烧结的方法使金属浆料固化并与硅片表面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形成太阳能电池的电极。

2. 质控点:印刷烧结工艺流程如下:(1)背电极印刷需要控制:1)印刷偏移(新换网版或网版被复位后,需要重新测量印刷图形的偏移,并进行校正)2)印刷湿重(多晶背极湿重0.05~0.08g,超出此范围为异常,需要排除)(2)1#、2#烘干炉温度在设定温度的±10℃范围内。

(3)背电场印刷湿重,125单晶0.8~1.1g,156多晶1.4~1.7g,因为湿重会影响形成背场合金层厚度,从而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背场厚度会对电池弯曲度产生影响,烧结后电池片的弯曲程度要求为:125电池的弯曲度<2.3mm(200μm厚度),<2.4mm(180μm厚度);156电池的弯曲度<2.5mm(200μm厚度),<2.6mm(180μm厚度)。

(4)正电极印刷需要控制印刷湿重和烧结后线宽,而烧结后的线宽尤为重要,因为其对电池效率影响做大。

烧结后细栅线线宽范围要求70μm~100μm,监控频率为每2小时一次,监控设备为金相显微镜。

(5)烧结炉主要监控项目为:温度、废气压力、网带速度和热空气流量等。

温度监控有2种,设备自带监控,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偏差±2.5℃。

datapaq炉温仪每15天测试烧结过程中硅片表面实际温度,要求重要参数峰值在760±5℃;废气压力differential pressure>100pa;belt speed :5600±100mm/min;hot air flow 3.0±2m/s。

[pos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丝网印刷
③浆料
• 印刷时浆料黏度的变化 (触变性) 如右图所示: • 浆料的黏度与流动性呈反比,
黏度越低,流动性越大, 可在一定程度保证印刷的质量。 • 浆料黏度过大,透墨性差, 印刷时易产生桔皮、小孔。 • 浆料黏度过小,印刷的图 形易扩大(栅线膨胀),产生气泡
毛边。
一、丝网印刷
④印刷台面
5、异常情况及解决方法
A虚印 B堵网 C漏浆 D粘网 E厚薄不均 F碎片
G印刷偏移 IH毛刺,线条模糊 I铝珠铝包 J翘曲 K缺印 L印刷图形失真
一、丝网印刷
• A、虚印或段珊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堵网
1. 擦拭网版,严重的更换网版。
2. 印刷参数设置不合理
2. 设置合理的印刷参数。
1. 印刷压力过小。 2. 丝网间隙过小。 3. 浆料黏度过大。 4. 刮胶角度过小或刮胶刃口磨
损。
5. 印刷速度过快。 6. 网版张力不够。 7. 印刷台面真空吸力不够。
解决方法 1. 加大印刷压力。 2. 加大丝网间隙。 3. 浆料搅拌适当时间。 4. 重新安装或更换刮胶。 5. 降低印刷速度。 6. 更换网版。
B.丝网根据材质可分为尼龙丝网、聚酯丝网和不锈钢丝网。 尼龙丝网和聚酯丝网: 印刷图形重现性差,油墨厚度的均匀性较难控制,绷网时张力受到限制,适用 于一般质量要求不高的网印产品。 不锈钢丝网: 具有线径均匀,网纱厚度一致,张力稳定的特征,印刷图形质量好,适应性广 ,尤其是在制作高精度高密度高质量的网印产品和作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装载
背电极印刷 一次烘干
正电极印刷 二次烘干 背电场印刷
烧结 测试分选
质检
1、丝网印刷原一理、丝网印刷
是一个控制流体(浆料)的运动过程。 印刷前,丝网上的浆料因粘度较大不
会自行流动而漏过丝网。 印刷时,刮刀把浆料压入网孔,在刮
刀及丝网的作用下,浆料受到切应力 而粘度迅速下降,并滚动运动,在滚 动压力的作用下流过网孔,从而与硅片 接触,在丝网回弹过程中附着到硅片上。
一、丝网印刷
③印刷压力的影响
• 在印刷过程中刮胶要对丝网保持一定的压力,且这个力必 须是适当的。
• 印刷压力过大,易使网版、刮胶使用寿命降低,使丝网变 形,导致印刷图形失真。
• 印刷压力过小,易使浆料残留在网孔中,造成虚印和粘网 。
• 在适当的范围内加大印刷压力,透墨量会减小(浆料湿重
减小),栅线高度下降,宽度上升。
一、丝网印刷
K、刮刀角度 • 刮刀角度是指刮胶纵长方向与其运动方向在90°角范围内任意变换的角度。 • 刮刀角度决定了刮胶作用于浆料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下,刮胶将浆料沿着网
版推动,并且使其透过网孔、填充开孔网眼。 • 刮胶尖端和网版做直接的线接触。刮胶作用于浆料的真正角度与最初的设置
角度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别,这取决于印刷压力、刮胶硬度、刀口形状、网布 张力等,真正的作用角度实际上是很难测量的。 • 刮刀角度可调范围为45-75度,理想的作用角度在60-70度之间。
• 印刷台面的水平度:印刷时电池片被吸附于印刷台面,若台面不平, 电池片在负压下易破裂。一般电池片水平度应小于0.02mm。
• 印刷台面与网版的平行度:决定了印刷浆料的一致性。一般二者平行 度应小于0.04mm。
• 印刷台的重复定位精度:太阳能电池片印刷台的重复定位精度需达到 0.01mm。
一、丝网印刷
( 印刷压力过小,丝网间隙过大) 3. 重新安装刮胶直至平整。
3. 刮胶安装不平。 4. 网版质量差(张力太小或
不均匀,感光胶膜制作不良)
5. 印刷台面不平。 6. 硅片厚薄不均(有线痕)。 7. 浆料黏度过大。
4. 更换网版。 5. 调节印刷台面。 6. 切换合格硅片。 7. 浆料搅拌足够时间。 8. 切换浆料。
在一定范围内,感光胶膜越厚,下墨量越大,印刷的栅线 越高。但膜厚增大,易造成感光胶脱落。
一、丝网印刷
I、理论透墨体积( Vth ) • 单位面积内的理论透墨体积(Vth):
• 实际上的透墨体积还要考虑到印刷的具体情况,如刮胶的硬度、角度和刀口尖度 、印刷速度、压力、浆料的粘度和膜厚等。
一、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的原理与作用 丝网组
丝网印刷的原理
丝网印刷的原理:
控制流体的运动
印刷前,丝网上的浆料因粘度较大 不会自行流动而漏过丝网。
印刷时,刮板把浆料压入网孔,在刮 板及丝网的作用下,浆料受到很大的 切应力而粘度迅速下降才能流过网孔, 从而与基板接触,在丝网回弹过程中
附着到基板上。
丝网印刷的原理
丝网印刷的原理:
一、丝网印刷
M、网框尺寸 • 网框面积的大小,一般为印刷物面积的2倍。
• 网框面积与印刷物面积的比例过小,印刷物的印刷精度会下降。因此 ,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网框面积不能小于印刷物面积的1.8倍。
一、丝网印刷
N、丝网编制结构
• 当网孔宽度(W)与丝径(d)之比值,即W/d 小于1.3 时丝网结构通常为斜织结构, 丝网的 编织密度较密,这样可以避免丝线在弯折时变形或折断
斜治结构
一、丝网印刷
②刮胶
• 要求刮胶的长度与刮刀一样长,过长容易造成硅片边缘印 刷偏厚。
A、硬度 • 刮胶材料一般为聚胺脂或氟化橡胶,硬度60-90A。 • 刮胶硬度越大,印刷的图形越精确,原图的重现性越好。
因此,正面栅线的印刷就需要选用硬度较高刮胶。 • 刮胶硬度小,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湿重就大,线高增加
一、丝网印刷
L、丝网张力 • 丝网印刷过程中,刮胶刃口与丝网、硅片呈线接触,一旦受压的力消失,丝
网应立即离开硅片,否则,将印不出所需要的清晰图案。因此,丝网本身必 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必须大小合适,张力即是衡量网版弹性的参数。 • 丝网张力是影响丝网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丝网各处的张力必须均匀一 致,绷好的丝网要保证在使用期内的张力稳定。 • 张力过大,需要更大的印刷压力,易造成破网;张力过小,印刷时回弹力小 ,易粘网,擦糊细小线条,影响印刷质量。
一、丝网印刷
2、丝网印刷参数
① 参数概念 A、snap-off(网版间距) B、down-stop(刮刀深度) C、pressure(压力) D、speed(印刷速度)
一、丝网印刷
②参数调整原则及与湿重关系
网版间距调整原则: 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网版间距越小越好。 太小易粘版或模糊不清,过大易印刷不良和损 坏网版。 印第二道时可适当加大间距。 刮条深度和压力调整原则: 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刮条下降深度和压 力越小越好。刮条下降过深或压力过大,易碎 片和损坏网版,刮条下降深度不够或压力太小 易印刷不良或粘版。
•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丝 网间距与湿重大致有如右图的 关系
• 丝网印刷时使用的是曲线的前半段
• 丝网间隙过大,易使印刷图形失真; 过小,容易粘网
一、丝网印刷
3、丝网印刷辅助工具及材料认识 ①网版
A.丝网印刷离不开丝网,丝网是网版图形的载体,是支撑感光胶膜控制印刷浆料量的 重要工具,决定了印刷的精度和质量。
一、丝网印刷
④印刷速度的影响
• 印刷速度的设定必须兼顾产量和印刷质量。 • 对印刷质量而言,印刷速度过快,浆料进入网孔的时间就
短,对网孔的填充性变差,印刷出的栅线平整性受损,易 产生葫芦状栅线。 • 印刷速度上升,栅线线高上升,线宽下降。 • 印刷速度变慢,下墨量增加,湿重上升。
一、丝网印刷
⑤丝网间距的影响
一、丝网印刷
E、目数 • 目数(M)是丝网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人们选用丝网的首选参数。常用目数单
位为孔数/厘米或线数/厘米,英制单位为孔数/英寸或线数/ 英寸。 • 瑞士、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在计算目数时大多采用公制为单位,而日本
则采用英制为单位。 • 一般情况下,丝网目数越低,线径越粗,印刷后的浆料层越高,因此丝网目
8. 浆料粒度过大。
一、丝网印刷
B堵网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浆料在网版上 1. 作业过程不连续时及时
停留时间过长。 清理网版。短时间停顿可用
2. 网版质量问题。 3. 浆料黏度过大。 4. 环境湿度过小。 5. 浆料粒度过大, 6. 网版选型不当。
浆料盖住网版。 2. 更换网版。 3. 浆料搅拌适当时间,必要时可 加入1-2滴松油醇。 4. 调节湿度。 5. 切换浆料
6. 选择合适的网版型号。
一、丝网印刷
• C漏浆
产生原因 1. 网版破损。 2. 印刷机未清理干净。
解决方法
1. 及时修补网版,不能修补的更换 网版。
2. 保持印刷机台面,传送带,网带 ,定位夹具的洁净,经常清理 。
3. 浆料漏在电池片边缘的,须打磨 电池片侧面。
一、丝网印刷
• D粘网
产生原因
,线宽变大。
一、丝网印刷
B、角度
• 刮胶角度的调节范围为45-75度。 • 实际的刮胶角度与浆料有关,浆料黏度越高,流动性越差,需要
刮胶对浆料向下的压力越大,刮胶角度接就越小。 • 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刮胶与丝网摩擦。开始一刷时近似直线,刮
胶刃口对丝网的压力很大,随着印刷次数增加,刃口呈圆弧形, 作用于丝网单位面积的压力明显减小,刮胶刃口处与丝网的实际 角度小于45度,易使印刷线条模糊,粘网。 • 在可调范围内,减小刮胶角度,下墨量增加,湿重加大。 • 刮胶刃口钝,下墨量多,线宽大。
(d)在670-700°C,玻璃蚀刻SiN层后,开始溶蚀Si的表层(emitter),产生腐蚀坑
PbO+Si
Pb+SiO2
(e)在冷却时,熔融玻璃中过量的Ag析出成Ag颗粒,并嵌入在Si的表面,于腐蚀坑处
结晶形成电流传导的途径
丝印分检工序培训 丝网组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