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摘要:河流健康评估应包括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群落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需要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需要建立基准点即参照系统,需要明确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质量三个要素,需要因地制宜地为每一条河流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及建立生物监测系统和网络。

关键词:河流健康评估生境参照系统栖息地水文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种评估工具,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河流生态系统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河流生态状态的变化趋势。

河流健康概念包含了对于人类合理开发河流现实的承认,寻求在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之间取得平衡点,河流健康概念是相对的,需要建立―种参照系统,经与这个参照系统比较获得现实河流生态状况的评价。

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一化学监测的环境评估,其不足是忽视了河流的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河流地貌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响。

河流健康概念的建立,导致谋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建立评估体系,是河流健康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建立河流健康评估体系的原则1.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境两大部分有机组成,生命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主体,生境是生命支持系统。

河流是水域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水域生态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传输的介质。

在评估体系中需要重视河流生物群落的历史、生存和演变过程,需要重视水域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之间的耦合关系。

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河流的流量、水质、流速、水温、水深和水文周期的种种变化,调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化引起的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变化,确定生物因子与生境因子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综合评价这些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Page 20
从整体考虑,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构建一些新的 且能反映流域特征、河流体系整体结构特性、循环能力、 生态和谐的指标,则不但大大减少指标的数目,使指标 变得简单,而且指标的意义明确,相互间的独立性容易 保证。
Page 3
2
选择确定合适的指标
考虑三个方面: (1)评价的指标具有独立性; (2)从定性方面选择最能反映 河流健康的程度指标; (3)有可能取得的可靠资料 (实用)。
Page 16
澜沧江健康评价总矩阵及权重
河流的服务功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生 态功能,相对而言防洪功能表现为不太重要
17
澜沧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
各具体指标的权重在准则层分权基础上采用平均分配法确定
Page 18
2、澜沧江健康评价结果 、
将计算和引用的指标具体值与制定的评价 分级标准相对照,如该值落在某一分级数值范 围内,即表示健康指数处于某一状态。刻度采 用内插确定。利用确定的指标权重,最终得出 澜沧江健康评价结果。 综合健康指数的评分值越小,则健康状况 越差,否则相反。澜沧江的健康评价综合指数 0.64,对照河流健康划分的评判标准,其基本 结论是:澜沧江的健康处于良好状态的下缘。
Page 6
2、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
Page 7
Page 8
3、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健康刻度(隶属度)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健康刻度(隶属度)
将0~1划分为6个刻度(1、0.8、 0.6、0.4、0.2、0.05)或11个刻 度 ( 1 、 0.9 、 0.8 、 0.7 、 0.6 、 0.5 、 0.4 、 0.3 、 0.2 、 0.1 、 0.05),与某一刻度相对应,表 明分层指标健康指数落在某刻度 值处(刻度值也可内插),则此 刻度值为该分层指标(利用因子) 的健康度。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1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为了便于描述,依据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有关术语定义如下:1.评价因素(F):系指对招标项目评议的具体内容(例如,价格、各种指标、参数、规范、性能、状况,等等)。

为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可以按评价因素的属性将评价因素分成若干类(例如,商务、技术、价格、伴随服务,等),把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因素,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因素(F1)。

第一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例如,第一级评价因素“商务”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交货期、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等)。

第二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F3)。

依此类推。

2.评价因素值(Fv):系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

例如,某投标人的某技术参数为120,那么,该投标人的该评价因素值为120。

3.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

评价因素最优的评价值为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其评价值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或等于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即0≤E≤1(采用百分制时0≤E≤100)。

4.平均评价值(Ep):系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平均评价值(Ep)=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5.权重(W):系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每个评价因子的下一个评价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

6.加权平均评价值(Epw):系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权重(W)。

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高学平;赵世新;张晨;涂向阳
【期刊名称】《水利学报》
【年(卷),期】2009(040)008
【摘要】考虑反映河流系统的动力状况、水质状况、河流地貌和生物指标状况、河流服务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了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河流健康状况多层次评价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权重.以海河三岔口河段为例,应用已建的河流系统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定量地从各层次分项指标和总体角度反映河流健康状况,可为河流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总页数】7页(P962-968)
【作者】高学平;赵世新;张晨;涂向阳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
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X171
【相关文献】
1.基于随机训练样本的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J], 张明;周润娟;和蕊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J], 朱润生
3.辽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J], 张楠;孟伟;张远;郑丙辉
4.虚拟企业PPC系统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艳萍;季敏
5.综合指标法评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J], 王琳;宫兆国;张炯;李永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2006年3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37卷 第3期收稿日期:2005-05-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3CB415104)作者简介:耿雷华(1963-),男,江苏江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可持续方面的研究。

E -mail:glh2080@文章编号:0559-9350(2006)03-0253-06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耿雷华,刘恒,钟华平,刘翠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从河流的健康内涵出发,立足于河流的特性,考虑到河流的服务功能、环境功能、防洪功能、开发利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借鉴国内外对健康河流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评价原则,构建单一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25个具体指标的健康河流评价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健康河流的评价标准。

以澜沧江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

成果为健康河流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健康河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河流功能;澜沧江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河流是大气环流和地球下垫面共同作用的产物。

河流也拥有 生命 [1]。

直接地说河流为人类提供了水,间接地说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

河流的健康与否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河流是健康的,各国科学家均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本文从评价指标这一角度出发讨论河流的 健康问题 。

由于河流健康涉及的范畴比较广泛,各个国家、各条河流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既有共性问题,也有地区性的特定问题[2]。

因此,用什么指标衡量,以及如何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国外的文献[3~5]中也有较大差别。

然而,最基本的认识是相同的,即如果没有水,将不成其为河流;如果水严重污染,失去其使用的功能也不成其为健康河流。

1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河流健康的内涵是[2,6,7]:河流的生命是河流水系按一定方向和路径进行的水循环过程,地表径流沿河流水系持续运动是河流生命的表现方式。

用模糊数学法对北流河水质进行评价

用模糊数学法对北流河水质进行评价
值 。2 [ ]
13 权重及归一化 运算 .
根据各参数超标情况进行加权 , 超标越多, 加权 越大 。 权重值为: =
式 中 : — —第 i 种污染 物 以平均标 准为基 准 的超
标指数 , 即为权 重 ;
G— —第 i 污染物 实测浓度 ; 种
表1 反映了各单项参数与等级之间的关系, 这 种关 系用 隶属度表示 称作 模糊 关 系。表 1中 表 示被评价水质的第 个因素( 参数) 可能为等级
式 中: 一 对应于 X0 X1 或 所规 定 的那 一类 水 的 隶 属度 ;

等级别 。
对照标准 , 可以确定某水质的每个评价参数 所在的评价等级标准 , 记为 R , 得到的评价表 ( 如
表 1。 )
表 1 评价表
X ——实测值 ;
x ,l 0X ——某项 参 数相 邻 的两类 水 质标 准
的概率 ( 即隶属度 ) 。用模 糊矩阵 R 表示 。
r l l r1 2
s ——第 i 污染 物各 类标 准值 的算术 平 种
均值 。 为进行模 糊 运算 , 将各 单 项权 重再 进行 归一 化 运算 :
r 1 2
r 2 2
R =
rm 1 r 2 m
1, 一
图 1 北 流 河 水 系图
隶属 度 可用 隶属 函数表 示 。为 方便 起 见 , 取线
性 函数 :
【 收稿 日期 】 20 —1 7 091- 2 [ 作者简介 ] 廖庆龙 (90 , , 18 一)男 广西武宣人 , 广西水利 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 学士 ,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
北流河 属浔江右岸一级 支流 , 发源 于云开 大 山支 脉天堂 山西南麓一 北 流市沙垌镇 石成猫村 ( 沙垌镇 与平政镇交 界处的双子 峰 以东 10k 处 ) 向东北方 子 . m , 向流 , 途经北 流市 、 容县 、 县及 多个 乡 镇 , 藤 于藤县 县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模糊数学评价法

模糊数学评价法

模糊数学评价法
模糊数学评价法是一种根据模糊数学原理进行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事物的评价指标量化为模糊数,并使用模糊运算进行计算和比较。

模糊数学评价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评价指标:首先确定评价对象的各个指标,例如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

2. 模糊化:将各个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模糊数。

模糊化可以通过专家的经验判断或者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

3. 确定评价集合: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评价集合,例如优、良、中、差等。

4. 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在各个评价集合中的隶属度。

5. 模糊运算:根据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

6. 判断评价对象的等级: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确定评价对象的等级或者排名。

模糊数学评价法可以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能够处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重,提高评价结果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它在产品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投资决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A complete index system for river health assessment i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s 36 indices in 5 aspects, i.e. hydrology, water quality, river geomorphology,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river health condition is divided into 5 grades. The model for assess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Cauchy fuzzy theory, and membership degree function parameters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ssessment grades to mak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river health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river health; complete index system; fuzzy theory; assessment 河流健康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评估河流生态系统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 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以期在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利用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 [1] 流域可持续管理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类河流健康评价指 标体系不断推出,如澳大利亚溪流状况指数(ISC)[2]、美国快速生物评价协议(RBPs)[3]、 英国河流栖息地调查(RHS) 方法[4]、欧盟水框架指令(WFD)[5]。我国也开始开展了河流健 康评价方面的研究,在黄河[6-8]、长江[9-11]、珠江[12]等流域先后开展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具有代表性。 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是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之一, 对于增强评价结果的客 观性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学者基于模糊数学原理, 分别建立了基于不同隶属度函数的模糊综 合评价模型,并以澜沧江、海河等为例进行了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应用[13-16]。但是,我国河 流健康评价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未建立统一、 全面的河流健
3 4
年流量极值的发生时机 变化率 C13 高、低流量脉冲的频率 和持续时间变化率 C14 日间流量变化率和变化 频率 C15 最小环境需水量满足率 C16 地下水埋深 C17
5 6 7 8
水质类别 C21
9 主要污染物浓度 C22 水质 10 11 12 13 14 15 16 纵向连续性 C32 17 侧向连通性 C33 地貌
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1,2 1 1 2
*
张晶 董哲仁 孙东亚 李云生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摘要:为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 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并 将每个指标的健康状况分为5个级别;文章提出了基于柯西分布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对 指标值处于不同健康状况级别的模型参数进行区分, 可以更合理地评价不同级别的健康 状况。 关键词:河流健康 模糊评价 全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023), 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XDS2008-03) 作者简介:张晶(1981-),女,江苏泰兴,博士生,主要从事河流生态修复和河流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E_mail:zhangjing.iwhr@
康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从而难以使河流健康评价真正纳入到流域生态 保护与管理工作之中。 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全国的、包括水文、水质、地貌、生物和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河流健 康全指标体系,对传统的隶属函数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评价模型。 1 构建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河流生态系统是由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依存和制约而形成的整体, 同时又与系统外界环境 紧密联系,基于此,河流健康评价时首先需要建立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全面考虑对河流生 态系统有影响的各方面要素。建立全指标体系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为: (1) 河流健康评价既要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又要满足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社会经济需求。 根据我国国情, 我国河流的兴利与防洪要求比较突出, 河流要为供水、 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目标服务。因此河流健康概念应该包含对于人类合理开发河流现 实的承认, 寻求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与开发利用水资源之间取得平衡,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 发展的双赢。 (2) 河流健康评价应建立统一的准则,进而对不同河流因地制宜制定细则。河流健康评 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准则。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已建立了全国性 的、统一的河流健康评估体系,便于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流域的 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应在全国统一准则框架下,经过调查、论证因地制 宜地制定符合流域、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健康评估细则。 (3) 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生态和社会两个方面。对我国大多数河流而言,河流 是自然的河流,也是社会的河流。健康的河流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能兼顾,河流自身生 存发展和人类开发利用相对平衡, 因此河流健康表现为河流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两方面 的健康,用于判断河流健康状态的指标体系应能从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河流的健康状态。 (4) 河流健康评估应全面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生境特征, 包括水文、 水质、 地貌、 生物等方面。其中,水文评估区别于传统的理解,不仅是水量评估,还应包括水文过程评估, 特定的河流生物群落的生物构成和生物过程与特定的水文情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17];水质 评估作为河流健康评估指标,可以不同程度地反映河流水流和水质变化、河势变化、土地使 用情况和岸边结构; 在水量与水质一定的情况下, 河流地貌特征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存在着 [18] 线形关系 ,影响着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对地貌的评价是生物评价的一个合理替 代;生物评估是指利用生物调查和其它地表水中生物直接监测方法来评估水体的状况。 2 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 2.1 全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河流健康的定义和内涵, 考虑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本文 提出了包含水文、水质、地貌、生物及社会经济等 5 个方面 36 个指标的河流健康全指标体 系,如表 1 所示。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选择了具有主导作用、代表性和独立性较强的指标, 力图做到全面、客观、充分地体现河流健康的特征,同时也考虑了现有的监测技术水平、数 据的易获取性等。至于特定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可从这 36 项指标中挑选适宜的指标来评价。 表 1 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 属性 层 水文 2 序号 1 指标 月均流量变化率 C11 年流量极值和持续时间 描述 该指标为 1~12 月各月流量平均值或中值的变化率几 何平均值:; 该指标为以下数据的变化率几何平均值:年度内 1 日、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C23 富营养化指数 C24 纳污性能 C25 水温 C26 水温恢复距离 C27 蜿蜒度 C31
18 垂向透水性 C34 19 岸坡稳定性 C35
20
河道稳定性 C36
剖面以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长期来看是指以既不淤积 也不冲刷的方式输送其流域产生的泥沙及水流的能力。 可以定性地分为好、中、差等级别; 21 22 23 土壤侵蚀强度 C39 24 25 26 河岸带宽度 C310 物种多样性 C41 珍稀水生生物存活状况 C42 悬移质输沙量变化率 C37 天然植被覆盖度 C38 体为当前的水流输沙能力与参考状态下的水流输沙能 力的比率; 指天然植物(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垂 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 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 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单位时段内被剥蚀 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 指河滨植被缓冲带的宽度; 物种的种类及组成,反映物种的丰富程度。用物种多样 性指数表征; 珍稀水生生物或者特征水生生物在河流中生存繁衍, 物 种存活质量与数量的状况。 可用珍稀水生生物数量增减 来定性判断; 指在目标区域内,是否造成出现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对 本地土著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影响程度。 可以定 性地分为低、中、高等级别; 从生物集合体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和结构两个方面反 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可以用鱼类 IBI 指数、底栖 IBI 指数来表示; 指现状河川径流量还原量与参考状态下还原量的变化 率; 某河段各类涉水疾病的综合传播阻断效果。 流域内各类生产与生活用水及河道外生态用水的总量 占流域内水资源量的比例关系; 指流域或区域内已开发的水能资源占总生态安全可开 发水能资源的比例; 指消耗于作物蒸腾的灌水量与由灌区渠首进入灌区的 灌水量之比值; 流域内用水量与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采用公众调查与专家评判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的估测景 观舒适度; 特定的河流根据其自身具体情况需要增加的河流健康 指标,如采砂率、底泥污染程度、河流断流几率等。
变化率 C12
3 日、 7 日、 30 日、 90 日平均最小流量, 年度内 1 日、 3 日、7 日、30 日、90 日平均最大流量,零流量的天 数,年均 7 日最小流量/年平均流量; 包括以下数据的变化率几何平均值: 年最大流量出现日 期、年最小流量出现日期; 该指标为以下数据的变化率几何平均值: 年低流量的谷 底数、年低流量的平均持续时间、年高流量的洪峰数、 年高流量的平均持续时间; 包括以下数据的变化率几何平均值:年均日间涨水率、 年均日间落水率、每年涨落水次数; 河流的枯水期最小流量与河道的最小环境需水量的比 值; 指地表上某一点至浅层地下水水位之间的垂线距离。 水质类别用于表征河流水体的质量, 根据考察河段水质 监测断面的污染物平均值、 依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评价,地表淡水水质按其使用功能 和保护目标分为Ⅰ~Ⅴ类; 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总磷、浊度、电 导率、pH、叶绿素 a 等,取考察河段水质监测断面的平 均值。 在某河段水功能区水质达到其水质目标的个数(河长、 面积)占水功能区总数(总河长、总面积)的比例。 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征; 某种污染物的年排放量与该水域纳污能力的比值; 指水体的温度。最重要的是水库的下泄水温,是指水库 建成后下泄水体的最大、最小月均温度; 河流水工程建设后下游水温恢复到满足下游敏感目标 要求天然温度的长度; 沿河流中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比值; 指在河流系统内生态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纵向联系。 纵 向连续性可以用下式表达: C32=V/Q× 100%,V-河 道障碍物的径流调节库容;Q-多年平均来水量。 表征河流横向连通程度, 反映沿河工程建设对河流横向 连通的干扰状况。 侧向连续性可以用下式表达: C33= A1/ A2× 100%,A1-现状洪水淹面积;A2-自然洪水淹没面 积 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受人类的干扰程度, 体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改变程度。 可使用渗透系数 k 表 征河流垂向连通性,k 可通过物理试验获得。 岸坡稳定性受岸坡坡度和岸坡材料及其构造控制并与 植被条件有关。其整体稳定性可用抗滑安全系数来确 定,局部稳定性由表面土体抗侵蚀性来描述或度量。可 以定性地分为好、中、差等级别; 河流在现有气象、水文条件下,维持自身尺度、类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