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标仪说明
Perkineler酶标仪说明书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酶的活性的仪器,常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下面将介绍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使用酶标仪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检测板(通常是96孔板)放入酶标仪中,并将所需的试剂和样本准备好。
其次,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酶标仪的参数,如波长、温度、时间等。
2.加样和测定加样前,需要将试剂及样本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实验方案将其加入到检测板的相应孔中。
加样完成后,将检测板放入酶标仪中,并启动仪器进行测定。
测定完成后,可通过酶标仪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清洗和维护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清洗和维护。
首先,需要将检测板从仪器中取出,并用适当的方法清洗和干燥。
其次,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校准、更换灯管等。
二、注意事项1.样本准备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需要对样本进行冷冻保存、离心分离、过滤、稀释等操作。
2.试剂和标准品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需要对试剂的配制、保存和稀释等进行掌握,对标准品的选取和制备进行了解。
3.仪器校准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需要对仪器的波长、光强、温度等参数进行校准,对仪器的光路、光源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分析,以达到准确、可靠和合理的结果。
例如,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布、比较等分析,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5.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例如,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化学品和生物样本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酶标仪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检测仪器,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酶标仪(使用方法)

酶标仪使用方法一、仪器准备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
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
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
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心须详细阅读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书.2.将被测样品板放入酶标盘中,同时打开与酶标仪相连的打印机开关。
3.按“测量模式”键:进入选择波长程序荧屏显示:“基础酶联"“1.单波长检测"按“↑”“↓”选择单波长.双波长检测。
4.按“输入”键:进入选择好的文件名状态。
若选择单波长检测,荧屏显示:“1。
单波长检测”“滤光片405"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波长.若选择双波长检测,荧屏显示:“2。
双波长检测”“1。
滤光片450"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一检测波长.按”输入”键,荧屏显示: “2双波长检测”“2。
滤光片630”再用数字键选择需要的第二检测波长.按”输入”键,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无试剂空白"5.继续按”输入”键,荧屏显示:“2双波长检测"“最终结果”(单波长无此步骤)6.按”输入"键,返回到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7.按"开始”键,启动阅读功能,酶标仪对样品板开始进行测试.8.读数完毕,被测孔子板复位,荧屏显示“正在传送数据”,等待数秒后,打印机开始打印测试结果.当打印完毕后,关闭打印机开关,荧屏回到主菜单状态。
此时将酶标仪右侧开关打至“O"即可。
二、计算机控制1.将MK3酶标仪后部的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将显示自检,基础酶联,软件版本号2.等待数秒后,荧屏显示“基础酶联,准备和时间”。
表示仪器正常,处于等待状态。
3.在lab-35计算机的桌面上打开“思桥检验科管理系统",输入用户名“system"及密码“system"。
4.进入系统后,选择“酶标仪”菜单。
在下拉框中选择“酶标项目设置"(1)在面板当中进行单,双波长的设置,点击“仪器通迅设置”.(2)在“仪器通迅设置"面板上,默认为单波长的方式,如要选择双波长,勾选双波长的选框。
Biotek ELx800酶标仪使用说明

C. REPORT 按对应“Soft Key“进入 Report 菜单。
RESULT MAP
ASSAY
LIST
打印前十次的结果。用[OPTION]键选择需要的结果。然后按 ENTER; 打印定义的酶标板布局。选择该项,然后输入要打印的程序号,按 ENTER,即可打
印出选择的程序中样品的布局; 打印程序的定义内容。包括波长,酶标板布局、公式,曲线等。选择该项,输入要
以下以 AUTO 为例: 选择排列时序号递增的方向。DOWN 表示编号从上到下递增,即 A1、B1、C1…..A2、B2、 C2…..增加,ACROSS 表示编号从左到右递增;即 A1、A2、A3…….B1、B2、B3……增加。 选择复管时排列的方向。即同一样品有多管时排列方向。DOWN 表示同样的样品是上下 相邻,ACROSS 表示左右相邻; 选择校零方式。AIR 表示在空气中校零,FULL 表示有空白较零孔; 空白校零孔 (BLANK)的数量,如果在上一步选择 AIR,则不会提问 BLANK 的数量 标准样品(STANDARD)的数量;如没有,输入 0;如果有,输入数量,输入复管的数量, 然后定义每个标准样品的浓度; 对照(CONTROL)的种类,以及每种如何表示,每种的数量; 待检测样品(SAMPLE)的数量及复管的数择波长是多少, 定义酶标板类型(24,48,96 孔板等);
MAP 酶标板排列 酶标板的布局和排列方式:AUTO 表示按照先空白校零孔(BLANK),然后是标准样品 (STANDARD)、对照样品(CONTROL)、检测样品(SAMPLE)的次序依次自动排列,MANUAL 表示自定义排列。
前后方向键 用于移动光标
开机后仪器会进行自检,LCD 会显示“INSTRUMET XXX SELF-TEST…”字样。由于型号不同, 自检过程大约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自检结束后显示主菜单。
ELX800酶标仪使用说明

ELX800酶标仪使用说明一、仪器介绍二、仪器操作1.仪器开机和关闭a.将电源线插入仪器背面的电源插座,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b.接通总电源开关,ELX800酶标仪将开始自检过程,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c.关闭仪器时,先将总电源开关关闭,然后拔下电源插头。
2.显示屏和按键操作a.仪器显示屏上会显示出当前的仪器状态和测定参数。
b.仪器下部有一排按键,用于设置仪器参数和选择不同的测定模式。
3.吸光度测定操作步骤a.打开仪器,选择吸光度测定模式。
b.在试验管中加入待测样品或参比物质。
c.将试验管放入仪器样品架上,确保试验管与质量控制按键对齐。
d.按下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自动测量吸光度。
e.测量完成后,显示屏上将显示出吸光度值。
4.荧光测定操作步骤a.打开仪器,选择荧光测定模式。
b.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荧光染料。
c.将试验管中的荧光物质放入仪器样品架上。
d.设置荧光波长和时间参数。
e.按下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自动测量荧光值。
f.测量完成后,显示屏上将显示出荧光值。
5.数据处理和保存a.测量结果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电脑,使用ELX800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b.软件可以导出数据和生成报告,方便用户保存和查看实验结果。
三、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遵循仪器厂商的建议和指导。
2.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请保证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3.在使用荧光模式时,请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到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的稳定和准确性。
以上是ELX800酶标仪的使用说明,希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操作上的帮助和指导。
使用仪器时,请务必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酶标仪的操作规程

酶标仪的操作规程
《酶标仪操作规程》
一、仪器准备
1. 将酶标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连接电源线。
2. 打开酶标仪,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检查酶标仪是否连接正确,仪器灯光是否正常。
二、试剂准备
1. 准备好所需的酶标板、酶标板孔板、洗涤缓冲液、标准溶液和样品。
2. 将试剂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说明配制好,并标注好试剂名称和浓度。
三、操作步骤
1. 将酶标板放置到酶标板孔板上,并标注好每个板孔对应的试剂。
2. 使用移液器向每个板孔中加入标准溶液和样品。
3. 加入洗涤缓冲液,并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示进行洗涤步骤。
4. 加入底物液,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5. 使用酶标仪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并记录下来。
四、数据处理
1. 使用酶标仪附带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样品中所含酶的活性。
2. 将数据保存并打印出来,作为实验结果。
五、清洁和关闭
1. 将酶标板和孔板清洗干净,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2. 关闭酶标仪,并拔掉电源线,清洁仪器表面。
六、实验记录
1. 实验过程中的详细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都要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2. 实验完毕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酶标仪的操作规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酶标仪操作指南说明书

酶标仪操作指南说明书注意:本文为虚构内容,与实际产品或操作指南无关。
酶标仪操作指南说明书一、产品简介酶标仪是一种用于生物学实验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酶学研究、免疫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本产品操作指南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酶标仪,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安全使用须知1. 请确保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并避免阳光直射。
2. 操作酶标仪时,请戴好实验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安全操作。
3.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电线损坏、烟雾、异味等,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三、仪器准备1. 将酶标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线。
2. 打开酶标仪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启动完成。
在启动过程中,请勿进行任何操作。
3.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液晶显示屏是否亮起,机械部件是否灵活运转等。
四、标准曲线设置1. 将标准品按照指定浓度依次加入标准曲线孔中,注意每孔加入的体积要相同。
2. 打开酶标仪软件,选择“标准曲线设置”功能,并按照提示进行设置。
3. 点击“开始测试”,酶标仪将自动进行吸光度测量与数据记录。
五、样品测试1. 将待测样品按照实验要求依次加入标本孔中,注意每孔加入的体积要相同。
2. 打开酶标仪软件,选择“样品测试”功能,并按照提示进行设置。
3. 点击“开始测试”,酶标仪将自动进行吸光度测量与数据记录。
六、结果分析1. 完成样品测试后,酶标仪将自动生成吸光度曲线和样品浓度数据。
2. 使用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七、仪器维护1. 每次使用后,请将酶标仪清洁干净,并保持仪器表面干燥。
2. 定期检查仪器电源线、数据线等连接部分,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3. 根据使用频率,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更换相关耗材或维护配件。
八、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请参照以下步骤进行排除:1.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中的故障排除部分,检查是否符合常见故障情况。
2. 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部门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
SM800型酶标仪用户手册说明书

SM800酶标仪说明书企业名称: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北松公路7459号7幢2层生产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北松公路7459号7幢2层联系电话:86-21-6774257867741937传真:86-21-67741776网址:邮编:201611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0质量保证 (3)重要说明 (4)1.简介 (6)1.1仪器结构 (6)1.2光路系统 (7)1.3规格和参数 (8)2.开箱与安装 (9)2.1开箱 (9)2.2安装 (9)2.3初次开机 (9)2.4术语介绍 (9)3.软件 (11)3.1初始化 (11)3.2登录 (11)3.3主窗体 (11)3.3.1工具栏 (12)3.3.2快捷键 (13)3.4系统菜单 (13)3.4.1用户管理 (13)3.4.2切换用户 (13)3.4.3系统选项 (14)3.4.4退出 (14)3.5项目菜单 (14)3.5.1测试项目设置 (15)3.5.2项目编组 (20)3.5.3标准品管理 (20)3.6质控菜单 (22)3.6.1质控管理 (22)3.6.2质控设置 (23)3.6.3质控数据 (24)3.6.4质控图谱 (25)3.7病人菜单 (25)3.7.1病人信息 (26)3.7.2用户字典 (27)3.7.3输入偏好 (27)3.7.4打印报告 (29)3.8布板 (30)3.9分析菜单 (31)3.9.1运行分析 (31)3.9.2停止 (36)3.9.3停止报警 (36)3.9.4简单测试 (36)3.9.5结果/布板 (37)3.10报告菜单 (37)3.10.1病人综合报告 (37)3.10.2整板测试报告 (38)3.10.3简单测试报告 (39)3.11工具菜单 (39)3.11.1通讯设置 (39)3.11.2复位 (40)3.11.3波长设置 (40)3.11.4仪器维护 (41)3.11.5导出分析结果 (41)3.12帮助菜单 (41)3.12.1技术支持 (42)3.12.2关于 (42)4.仪器维护 (43)4.1日常清洁和消毒 (43)4.2触摸屏日常维护 (43)4.3安装光源 (43)4.4更换保险丝 (44)5.故障排除 (45)6.装箱清单 (46)6.1附件 (46)6.2随机文件 (46)质量保证用途:本产品供临床检验和医学科研单位进行酶联免疫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3 启动阅读 ...............................................................................................................................34 2.14 打印报告和测试目录 ...........................................................................................................35 2.15 结果 .......................................................................................................................................35 2.16 酶标盘排版 ...........................................................................................................................36 2.17 测试 .......................................................................................................................................36 2.18 目录 .......................................................................................................................................36
1.1 工作环境 ...................................................................................................................................4 1.2 仪器的拆卸和重新安装 ...........................................................................................................4 1.3 仪器的拆卸 ...............................................................................................................................4 1.4 附加滤光片的安装 ...................................................................................................................4 1.5 检查程序中滤光台位置的安装 ...............................................................................................8 1.6 打印机的安装 ...........................................................................................................................9 1.7 串行接口的安装 .....................................................................................................................10 1.8 电缆的连接 .............................................................................................................................10 1.9 信息传送参数的设置 ............................................................................................................. 11 1.10 改变仪器的波特率 ............................................................................................................... 11 1.11 灯泡的更换 ...........................................................................................................................13 1.12 其他功能选择 .......................................................................................................................14
附录: ......................................................................................................................... 37
错误代码解释 ................................................................................................................................37 阅读程序 ........................................................................................................................................38 报 告 程 序 ...........................................................................................................................39 诊 断 程 序 ...........................................................................................................................40
2.9 阅读 .........................................................................................................................................32 2.10 运行时间的提示 ...................................................................................................................33 2.11 诊断功能提示包括 ...............................................................................................................33 2.12 孔位的提示 ...........................................................................................................................34
第二章 操 作 ....................................................................................................... 17
2.1 简介 .........................................................................................................................................17 2.2 键盘格式 .................................................................................................................................17 2.3 荧屏显示 .................................................................................................................................17 2.4 主菜单显示 .............................................................................................................................18 2.5 定义 .........................................................................................................................................18 2.6 选择分析 .................................................................................................................................18 2.7 测试文件名 .............................................................................................................................19 2.8 设定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