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5
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暑假作业5

江苏省大丰市小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暑假作业5一、语文知识和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玉器收藏的________越来越盛,人们不仅喜欢佩戴、把玩玉器,还把收藏玉器作为一项投资。
一些玉器商人掌握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大量仿制古玉器,________玉器收藏爱好者,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因而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________的局面。
A.风俗蒙骗鱼龙混杂B.风俗诱骗鱼目混珠C.风气蒙骗鱼目混珠D.风气诱骗鱼龙混杂1答案C解析致君尧舜上,再使淳。
李娜荣获美国网球协会颁发的“体育道德奖。
中国当时卖官鬻爵的太盛。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__________。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____________的星空,还是____________的灰尘,都是大自然____________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不足为奇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不足为奇巧夺天工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不值一提巧夺天工2答案 B——鬼斧神工“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远不如。
“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2020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20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课内知识梳理一.拼音答案:1. A(B遒劲(jìng),C“投奔(bèn),D“城垣”中的“垣”读yuán。
)2、C3、B(全读líng。
A狙jū,粗cū,其余读jǔ;C烙印lào,其余读luò; D沆hàng,吭,háng,其余读kàng)4. B 。
A滂沱(pāng) 挣脱(zhèng);C憎恶(zēng) D氛围(fēn) 牵累(lěi)5、答案:B(A唱喏(rě) ,C酗酒(xù),D拾级而上(shè))二.字形答案:1.(答案:B。
A“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D“沉缅”应为“沉湎”)2.(答案:C。
A“白内瘴”应为“白内障”B“按迹寻踪”应为“按迹循踪”D“缘份”应为“缘分”)3.(答案:C。
A赋与应为“ 赋予”,“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B“衣衫烂褛”应为“衣衫褴褛”D“裨官野史”应为“稗官野史”)4.(答案:B。
A“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C“幅射”应为“辐射”D“影牒”应为“影碟”)5.(答案:B。
A“揠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C“脉博”应为“脉搏”D“日没途穷”应为“日暮途穷”三.成语答案1.D.(不可理喻:形容蛮横不讲理,此处应为“不可理解”。
泾渭分明:指的是界限非常清楚,而不是理解为心中非常清楚。
鼎力相助用于别人协助我,而不是我协助别人。
)2.A.(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技艺高超;文不加点指的是文章写的很好,很流畅;危言危行是正直的言行。
)3.C.(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众多;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优美,是一个形容词,这里理解为动词跳舞,明显不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资料等极为丰富。
最新2020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_0.doc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恢复生机与活力;实际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改变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
2020学年度新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学科作业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新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学科作业答案8月20日无答案8月21日诗歌填空1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6.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7.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8.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0. 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11.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3. 戚神寒骨,悄怆幽邃。
8月22日诗歌填空1.《鱼我所欲也》表达与荀子“性本恶”论观点相反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鱼我所欲也》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鱼我所欲也》中推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句子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古龙《小李飞刀》中很多人物不论善恶都有自己所坚守的事物。
如李寻欢对林诗音的爱,荆无命对上官金虹的忠,孙驼子对承诺的坚守……请你从《鱼我所欲也》中找出一句话解释这种现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子回答邹忌比徐公美之后,邹忌的反应是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6.《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之景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关雎》中表现小伙子思念成疾、夜不能眠的句子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8.《关雎》中写小伙子见姑娘采荇菜的窈窕姿态,按捺不住心中爱意,拿出弹拨乐器吸引她,欲与之为友的句子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9.《关雎》中写小伙子拿出打击乐器来取悦姑娘之前在水中择取水草的句子是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10.《观沧海》中以生动的描写为主,但也有两句诗用来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1.《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语文练习一1. C ( A 伺cì B 炽chìD庠xiáng )2. D (涡--蜗)3. B (大方之家:指道德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4.D (A 不合逻辑。
第一个分句应改为:有了一代代艺术家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B 搭配不当。
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不断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 结构混乱。
去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可。
)5. 日本各地都测到核辐射物。
/日本各地核辐射物走出正常。
/核泄漏正向日本各地扩散。
(须包含三个要点:“范围”——日本各地;“主体”——核辐射/核泄漏物;“动态”——检测到/超常/扩散)6. 射场新秀一枪夺首金7. 评分细则:称呼(“阿姨”“伯母”等),1分;委婉、得体地表达这位母亲所理解的“家庭教育”不正确,1分;分析“为什么”,1分。
“为什么”参考:别把“家庭教育”仅仅诠释为“家庭学习”;别让家长只是孩子学习的“拐杖”、老师的“助教”;孩子不是学习机器,应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和尊重等等。
8.D9.B10.A11.(4分)道不会生生灭灭,它是永存的;道看不见却无处不在。
(答出一点给2分)12.(2分)①强调生活没有方向的茫然、孤独和痛苦;②点出心惊胆战的原因;③与“我”重回原野后的感受形成对照。
(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13.(2分) ①“我”带着比生活更美好的梦进入城市;②城市使人感到气闷与窒息;③对比中重新认识了原野。
(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14.( 2分)是不断追寻人生方向的群体中的一员。
(答“行者”“漂泊者”或“攀登者”给1分。
)15.(5分)①对景物的人格化描写(或拟人手法),情景交融,意境优美;②象征“我”对人生的另一种认识;③与上文形成对照,突出“我”内心世界的变化。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新高一暑期语文作业参照答案作业一B 项,扮像—扮相,对峙(sh ì) —对峙 (zh ì) ;C 项,弦歌不辍(zhu ì) —弦歌不辍 (chu ò) ;D 项,餐风宿露—披星带月。
理直气壮:形容原由仿佛很充足,说个不休。
此处应用“念念有词”。
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说念咒语或祷告的话,也指人不断地喃喃自语。
“他神情自如” “不动火” “不生气”都是独立的分句,此间应用逗号。
4.C A 项,搭配不妥,“看到”与“鼓乐唱腔”不搭配,可改为“听到”。
B项,不合逻辑,“独一”和“之一”矛盾。
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瓶颈”或将“限制着”改为“这是”。
(5) 沉舟侧畔千帆6. (1)豁然爽朗;(2)落红不是无情物;(3) 烟笼寒水月笼沙;(4) 为有源泉活水来;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 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
7. ( 1)以为美(2)确实(共 2 分。
共 2 道小题,每题 1 分)8.在公共场所中谈论、谴责。
(共2分。
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9.(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
(共 3 分。
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虽欲言,无可进者。
( 1 分)10 .( 3 分)( 1)色彩华美开放(对美的勇敢追求、追求时髦)(2)朴实淡雅(3)衣饰华美异样(追求掩饰太平易祥瑞祝愿)11.(3 分)( 1)说明竹林七贤衣饰审美对后代的影响之深。
突出魏晋期间衣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 2)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朝人追求时髦,追求衣饰色彩华美的审盛情识。
12.( 2 分)“绝不可以”语气果断,不行置疑。
突出重申清代等级威严,黄色衣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衣着。
13 .( 3 分) C(审盛情识主要取决于不一样期间政治经济发展水平)14.答案:不可以删掉。
因为写母亲栽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绘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裕爱心的品行。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解析:C 怪癖pǐ,摒除bìng,软着陆zhuó2.解析:B 渲泄——宣泄万劫不覆——万劫不复关怀倍至——关怀备至3.解析:B4.解析:B A 项,“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此处应为“不管”, B 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多贬义。
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应为“馈赠”,“ 馈赠”指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送的东西、礼品等。
D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不合语境。
5.解析: D A搭配不当。
“实现”和“行动”不搭配,“实现”改为“实施”。
B句式杂糅。
“关键在于土地改革”或“土地改革是很重要的”两种句式取其一。
C语序不当。
把“研究听取”改为“听取研究”。
6.解析:A7.解析:D “东流水”“如苍狗”“一寸金”都是比喻8.D 【解析】 A项不能鼓励超速;B项应为“严禁烟火”;C项考场不应提“失败”。
9.解析:A殊-同愈(进)—退10.D 【解析】A 古义为到达,B 古义为外交使节,C 古义为心腹11.A 【解析】A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12.解析:A B“罪岁”:归罪于收成;C“以身份低的为师,就;以身份高的人为师,就”;D“莫取”:不要去占有13.解析:D14.B 【解析】以为耻15. C 【解析】而:均为表并列的连词。
A.自己的,代词;表反问的语气词。
B.句中表停顿,语气助词;句末表陈述,语气助词。
D.用在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这些,代词。
16. B 【解析】“作者认为那些老师,只是‘小学’而已”不当。
“小学”是对士大夫之族“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丢弃了”的错误做法的批判。
17.D 【解析】只是消费者的看法,,与塑料袋是否“糟糕”无关。
18.C 【解析】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19.解析:⑴师之所存⑵金石可镂⑶潦倒新停浊酒杯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⑸卷起千堆雪20.解析:鲁迅浙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21. 描写方法:细节描写。
高一暑假作业 语文(5) Word版含答案

作业五Array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今年6月13日是中共两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
陈云同志高山景行,流芳百世!B.春分刚过,细雨绵绵,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在草丛。
C.他来到超市,这也不肯买,那也不想要。
原来,他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情愿买一样贵的好东西,也不肯要便宜货。
D.登上山顶,纵目远眺,远方濯濯童山,万木葱茏。
好一派南国山景哟!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我校举办的物理、生物、化学三个竞赛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级、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奖项。
C.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D.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二、阅读理解逃离食堂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
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说不出的拙扑和奇异。
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夜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
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
按照程式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20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5《语文》必修一、二、三一、基础知识(共15分)1.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1)(2)(3) B.(1)(4)(6) C.(2)(4)(5) D.(2)(3)(6)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廖廓万户侯漫江碧透书生义气B.携手竟自由山舞银蛇萧瑟秋风C.遏制中庶子中流砥柱攻城略地D.榆荫飨士卒英雄气慨浮想联翩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百舸(gě)彳亍(chì chù)峥嵘(róng )挥斥方遒(qiú)B.颓圮(pǐ)篱墙(lí)彷徨(páng)毋庸置疑(wù)C.河畔(bàn)青荇(xìng)漫溯(sù)星辉斑斓(lán)D.纤绳(qiān)飘泊(bó)忸怩(niǔ ní)浪遏飞舟(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C.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又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D.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因特殊历史时期带来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施行依法治国的决心。
C.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21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共21分)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摊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在吭声。
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
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
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
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
“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
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
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
她要用行动证明。
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
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
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
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
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B.文中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老树枝桠的粗壮,突出了老海棠树的“老”。
C.本文③到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
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D.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E.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2)根据②至⑦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
(4分)(3)首段中“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4)本文以“老海棠树”为题,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三、文言文阅读(12分)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C.不知东方之既白既:既然 D.洗盏更酌更:更换(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为其然也/耳得之而为声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相与枕藉乎舟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2分)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5)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四、语言文字运用(12)8.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阐释漫画的寓意。
(要求能准确概括漫画的内容,不准用“无题”)(6分)标题:寓意:9.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6分)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五、作文(40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