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种常规温度条件对血氨测定的影响

合集下载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的96份标本进行离心,后采用干化学法检测浓度。

将所有标本一式两份,分别置于在室温和3℃冷藏条件下。

观察对比室温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状态下的血氨浓度。

结果:室温状态下放置30min,溶液浓度与0h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放置30min以上,溶液浓度数值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与0h浓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冷藏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的血氨浓度与0h血氨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是120min以上检测的血氨浓度数值与0h浓度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在30min内完成检测。

如不能及时检测,可放置于3℃冰箱内冷藏,于120min内完成检测。

关键词:标本放置时间;温度;血氨检测前言血氨可用于检测患者肝性脑病,还可辅助诊断和判定治疗效果[1]。

患者在空腹状态下采血检测血氨数值,有助于帮助患者检测肝性疾病。

但是标本放置时长和温度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造成漏诊和误诊现象。

故本文选取9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其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氨浓度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96例健康体检患者,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

采集患者血液5ml,分为两份。

于标本采集后8min后,送至实验室开展检验。

纳入标准:(1)纳入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健康人群;患者与其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1.2方法仪器选用美国强生Vitros350全自动干化学仪,试剂采用原装试剂及配套质控品。

在配置试剂和试管过程中,应该避免含氨用品的使用。

采血管采用肝素锂抗凝负压采血管,开展试验。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P < O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除 了常 见 的红 细胞破 坏外 ,血小 板 、白细胞 等血 细胞破坏所 释 放 的某 些细 胞 内成 分也 可影 响临床生 化指标 的测定 。而 温度
2 . 1 溶血标本对各项指标测 定的影响
在 临床检 测 中,血 生化检测 是最为 常用 的临床检查 ,常作
为 临床 疾病 的主要诊 断依据 。血生化检 查的数据 对于诊 断临床
中 的肝 脏疾病 、糖 尿病 、肾衰竭 以及各种类 型 的贫血等均 有重
要 的参考价值 ,因此对生化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获得准
确 的临床数据 Ⅲ 。因此 笔者采集 所在 医院体检 人群 中健康人 群 的血样进行 常见 数据分析取样 ,分析其标 本的温度 、储存 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2 . 2 温度对各项指标测定 的影 响
4℃保存组与室温保存组的 A L T 、 A S T 、 T B i L 、 D B i L水平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详见 表 2 。
表2 温度对各项指标测定 的影响
采集笔者所 在医院正常人群血样标本 9 0 份 ,每人 血样标本
【 摘要 】 目的:分析标本 溶血、温度 以及储存时 间对肝 功能生化检测结果 的影 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 医院进 行体检血生化检测 的正 常人群制
作血样标 本 ,采用三种不 同检测方法来观察溶血 、温 度及时间对血清谷丙转 氨酶 ( A L 1 ) 、谷 草转氨酶 ( A s , r ) 、总胆红 素 B i L ) 、直接胆红素 ( D B i L ) 结 果 的影 响。结果 : 溶 血血清组的 A S T 、T B i L 、D B i L 水平 高于不溶血血 清组 ( P < O . 0 5 ) ,但两组 A 『 J T比较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 0 . O 5 ) ; 4℃保存组与室温 保存组 A L T 、A S T 、 T B i L 、D B i L 水平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 P > 0 . o 5 ) ;即刻检验组与 2 4 h 检 验组 A L T 、A S T 、T B i L 、D B i L 水 平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O . 0 5 ) 。结论 :溶血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有 明显影 响,而温度 和储存 时间无太 大影响。

血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因素

血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因素

血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因素血氨,是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临床常用的蛋白质代谢产物检查项目之一人体内血氨含量极微,氨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通过氨基酸脱氨基形成,然后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由于肝脏能有效地清除来源于肠道的氨,并在肝脏转变成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因此,氨在周围动脉血中浓度较低。

肝脏功能损害或暴发性肝炎,过量的氨、便秘、胃肠出血、Reyes 综合征及遗传性尿素循环异常均可升高血氨浓度。

因此,检测血氨可用于诊断或鉴别诊断各种肝炎、重度肝硬化及肝性脑病,也是反映肝昏迷及 Reyes 综合征等疾病重要指标之一。

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成人的临床症状伴有肝性脑病,新生儿与婴儿会引起食欲减退,呕吐,癫痫发作,嗜睡。

血氨浓度高于176μmol/L会发生肝昏迷。

成年人血氨测定可用于继发性和原发性肝昏迷的鉴定,以及肝昏迷的监测和处理。

此外,对于诊断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如氨基酸代谢缺陷所致的鸟氨酸循环障碍也有一定价值。

近年来,血氨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很多专家在文献及专业学术会议上强调血氨监测和干预的重要性。

血氨的来龙去脉血氨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

体内代谢产生的氨称为内源性氨,a.主要来自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部分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b.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

由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的氨称为外源性氨,包括①肠道内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经肠道细菌作用产生的氨;②血中尿素扩散到肠道,经细菌尿素酶作用水解产生的氨。

血氨的去路:氨是有毒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

①尿素合成:肠氨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随尿液排出;②组织利用:肝脑肾利用,消耗氨合成谷氨酸、谷氨酰胺及其他一些非必须氨基酸;③经肾排出:尿素形式,NH4+形式;④经肺呼出:NH3形式患者准备1、禁烟:血氨检测标本采集前一天的午夜后应禁止吸烟;2、饮食:采血前过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3、药物:治疗水平的头孢西丁和英托利匹特注射液可使血氨浓度出现升高和降低;4、运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血氨浓度升高。

标本保存条件对部分生化项目分析的影响(一)

标本保存条件对部分生化项目分析的影响(一)

标本保存条件对部分生化项目分析的影响(一)【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静脉血标本对生化项目分析结果的影响。

方法:观察不同温度(4℃和常温25℃条件下)、不同时间(12h、24h、48h、72h)条件下保存的血液标本其生化项目结果的变化。

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标本,除尿酸在24h后有明显变化(P0.05),其他项目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5℃条件下保存的样本除总胆红素(T Bil)、直接胆红素(D Bil)、尿酸(UA)、甘油三脂(TG)、肌酸激酶(CK)分别在不同时间段结果有明显变化(P0.05)外,其余项目在各时间段都比较稳定(P>0.05)。

结论:检测的18项生化指标中,17项(除尿酸外)4℃下保存72h,25℃保存12h,结果无明显变化,这说明生化样本在4℃条件下至少可稳定保存3d,25℃条件下可稳定保存1d,因此若能在12h内完成生化项目的检测,25℃常温基本可以满足样本常规条件下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静脉血;生化项目;时间;温度随着自动化生化仪器在临床检验中的普及应用,人们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关注。

所以,生化检测标本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是否影响检测结果成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同时为了减少医患矛盾,满足患者对原始标本进行复查的要求,一般实验室会将发出报告的标本保留几天,以便随时对标本进行复查,标本放置若干天后对生化结果是否存在影响?影响有多大?标本该如何存放才能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同的实验室由于各自条件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了对比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及处理抽取30名健康体检者静脉血各5ml,分别注入2支促凝管内。

3000rpm/min,离心5min,任取一管血立即上机测定。

测定后,分别放入4℃和25℃室温(均加盖),于12h、24h、48h、72h分别各测1次,记录结果,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血生化检测的正常人群制作血样标本,采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来观察溶血、温度及时间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的影响。

结果:溶血血清组的AST、TBiL、DBiL水平高于不溶血血清组(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保存组与室温保存组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检验组与24 h检验组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而温度和储存时间无太大影响。

标签:溶血;温度;储存时间;肝功能;生化检测在临床检测中,血生化检测是最为常用的临床检查,常作为临床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血生化检查的数据对于诊断临床中的肝脏疾病、糖尿病、肾衰竭以及各种类型的贫血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生化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获得准确的临床数据[1]。

因此笔者采集所在医院体检人群中健康人群的血样进行常见数据分析取样,分析其标本的温度、储存时间、是否溶血检测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集笔者所在医院正常人群血样标本90份,每人血样标本分别装入两支试管,进行临床数据分析。

将90份血样标本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溶血组、储存时间组和温度组。

分别观察三组数据情况。

本实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800进行数据分析[2]。

该仪器性能稳定,数据准确并操作简单。

1.2 方法1.2.1 溶血组标本制作将30例体检采集的早晨空腹静脉血样放入两支干燥试管中,各2 ml血样。

肝功能检测中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肝功能检测中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4.3、血液标本质量控制:标本溶血情况会直接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溶血的发生主要与标本采集过程中,红细胞破裂,红细胞细胞质混入血清相关,故而需要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质量,严格遵循标本采集规范进行外周血的采集,减少溶血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标本溶血情况,需要在与受检者进行说明,获得理解与配合的基础上,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4.2、血液标本的保存及运送:血液标本采集后,需要确保试管的无菌、干燥与密封,贴好受检者资料标签,一般在血液标本采集后2h内送检,以确保标本的新鲜度,无法及时送入实验室检验的血液标本,一般会置入4℃左右的冰箱内进行低温保存。血液标本运送需要由专业运送人员完成,标本运送过程中严禁剧烈震动,预防红细胞异常溶解,以确保及时完全送入实验室。
肝功能检测中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肝功能检测是血生化检查中的主要项目,主要检测指标有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能够有效对肝脏的生理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明确肝脏病变情况,在肝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与预后跟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肝功能生化检验以外周血为检验标本,故而检测的安全性、可复性较高,近年来伴随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功能检测也向便捷化、自动化、精准化发展。目前肝功能生化检验中,重视检测数据的分析,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检验过程中发现,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易受到标本情况的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影响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故而明确肝功能检测过程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生化检验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就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及相关处理对策进行介绍分析。
4.4、检验质量控制:肝功能检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检验仪器的质量控制极为关键,需要重视检验仪器的定期维护与保养,确保仪器的工作性能,一旦出现仪器报警,需要立即明确原因,遇到无法排除的报警原因,需要立即联系设备科处理,以确保仪器的精密性。每日开展检验工作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对,做好准备工作,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开展检测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检验流程及操作规范,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完成检验工作。

生化检测影响因素

生化检测影响因素

• 血气分析是对动脉血液不同类型的气 体和酸碱物质进行检测的过程。
• 临床处理呼吸和代谢紊乱快速,准确 地测定血气分析结果。

放置时间对血气
分析结果有哪些
影响
可编辑ppt
14
• 有过研究,采集3份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 (时间<10min),分别于15min,30min,60min 进行 测试一次。
别于4 h、8 h、24 h对14项项目
上机测定,不同时间段各项目
显著差异不同。
可编辑ppt
5
4℃条件下放置 4h发生显著差异的项目
测定项目:TP、ALB、CHO、 K+、Na+、Cl-、AST、ALP、 GGT. GLU、ALT. TBIL、DBIL、 TG。
GLU。
8h发生显著差异的项目
GLU、TP、K+、AST。
24h发生显著差异的项目 24h未发生显著差异的项目
GLU、TP、ALB、TBIL、CHO、 K+、Na+、Cl-、ALT、AST、 ALP、GGT。
DBIL、TG。
可编辑ppt
6
血液标本放置后(24h内) 随时间的变化
其结果偏高的是:
测定项目:TP、ALB、CHO、 K+、Na+、Cl-、AST、ALP、 GGT. GLU、ALT. TBIL、DBIL、 TG。
3 避免混入静脉血混合了少量的静脉血,结果
仍可能发生偏差,尤其是对pO2 和sO2,但是
其他参数也受影响
可编辑ppt
16
一 操作因素
1 采血前患者应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和呻吟,不 然会导致PCO2下降
2 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借助血压足以将针芯 推动而不必抽取,以避免负压吸引使血中的 O2和CO2溢出。导致PO2和PCO2降低

样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的影响

样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的影响

样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6-27T13:00:12.5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作者:潘成明陈航华黄秋梅冯凌思余健全骆恒芳[导读] 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 528500)【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91-01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氨的含量极低[1],血液浓度在10~47μmol/L之间。

血浆氨能通过血脑屏障,它的增高具有神经毒,能引发肝性脑病(肝昏迷)。

血浆氨结果的准确与否能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其疗效的观察。

因此,本文通过探究时间以及温度对血浆氨测定的影响给临床医生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真实性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科的健康成年人血清126份,空腹采用肝素钠试管采血,每人两管,每管2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三种常规温度条件对血氨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规条件下三种温度对干化学法测定血氨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当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血清10例,每人抽取4份血氨标本,用干化学法检测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4份血氨标本,以放置在常温条件下血标本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将其他放置在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血标本的数据与放置在常温条件下血标本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各组数据是否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异。

结果冷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浴组和热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高温条件下放置血氨标本的检测结果比正常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

标签:血氨;测定;不同温度;干化学法
血氨测定是临床用以诊断肝病,肝性脑病及Reyes综合症的一项重要指标。

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诊断得准确与否,取决于标本的检测质量;而标本的检测质量的保证,除了要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外,还要确保血标本的采集质量﹑保存质量﹑运送质量等。

虽然许多实验室通过不断的改进各项工作制度和选用高特异性、抗干扰能力强的干化学血氨分析仪[1,2]来确保进入实验室的标本质量和检验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有标本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现象,而发生该现象的血标本从外观上检查都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如溶血或脂血状态)。

通过观察发现,此现象易发生在高于常温的条件时检测了血标本或是将血标本放置高于常温的环境下保存后检测。

为了更好的诠释这一现象,本文在此做个温度影响实验,意在观察三种常规的温度条件是否会对血氨测定造成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当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血清10例,要求体检者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及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询问其并确认无相关疾病史,无服用其他药物。

标本不能有黄疸、溶血或高脂血状态。

1.2仪器和试剂FUJIFILM Corporation 生产的FUJI DRI-CHEM100及配套测试片,BHW-IV电恒温水浴箱,LSC-528BW冰箱。

1.3检验方法将抽取选择的10名体检人员每人4份血氨标本,分别将每人4份标本放置在2~8℃的冰箱内水浴(冷浴组)﹑室温(当日室内温度在24~25℃)下放置(对照组)﹑32℃的水浴箱内水浴(温浴组)和37℃的水浴箱内水浴(热浴组)。

1h后全部同时取出并及时测定。

所有血氨标本按仪器说明的测定步骤及科室SOP文件规定的操作要求立即混匀上机测定,并记录好测定数值。

计算出各组数据的均值及标准差,将其分别与对照组的数值比较,观察各组数据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χ2表示,P<0.05为有显着
性差异。

2结果
由表1可见,冷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温浴组和热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3讨论
实验数据表明,冷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浴组和热浴组血氨测定值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数据上观察发现,血氨的测定结果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上升的趋势。

由此可见,高温环境可导致血氨的测定结果出现偏高的现象。

人体血液中的血氨主要是由三种途径生成,第一种生成途径是由肠道的细菌分解尿素形成氨气,后经肠道吸收入血生成血氨;第二种生成途径是血浆内含有的多肽及谷氨酰胺受到r-谷氨酰基转移酶和转氨酶的作用下脱氨代谢生成血氨[3];第三种生成途径为机体各组织细此,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按照采血的基本要求和上机检验的规范胞内含有的多种脱氨酶脱氨代谢其蛋白质及核苷酸生成血氨。

在正常情况下,这三种途径生成的血氨在体内受到肝脏的代谢分解,使血液中血氨的浓度在血液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4]。

当体内的血液被采集到体外后,由于其缺乏了第一种途径的血氨生成量,且不能得到肝脏的代谢分解,血标本中血氨的生成代谢就主要依靠第二种和第三种途径来完成。

随着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或各种原因的不当操作导致组织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等)的破裂溶解,标本中血氨的浓度就会因血浆中的多肽及氨基酸受到脱氨酶的作用不断生成血氨及组织细胞内血氨的释放而升高[5]。

因此,规范采血和及时检测对于我们所期望的检测质量而言变得尤为重要。

但即便我們尽可能规范的按照要求去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有血氨测定结果与临床不符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随着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环境温度的变化也可对血氨测定造成影响。

原因在于机体内的酶类活性物质的代谢反应是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温度的高低对酶的活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环境温度的升高可促进酶反应的活性,环境温度的降低则抑制酶反应的作用[6]。

由此可知,高温的环境可以促使血标本血浆中的脱氨酶活性的增强,并在短时间内脱氨水解出更多的血氨,致使血氨浓度升高。

因此,对于医务人员采集到的血标本,虽然我们可以确保其采集质量并按要求及时上机操作,但如果我们忽略了环境温度的影响,也很难保证血氨的检测质量。

综上所诉不难得知,环境温度也是影响血氨测定的因素之一。

因此,除了检验科人员需要注意血氨测定操作的注意事项外,所有相关的医务人员还应该注意环境温度对标本放置的影响。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将血氨检测设为床边测定项目;如果条件有限,医务人员不能马上测定,标本需要保存运输,运送人员除了要尽量注意血氨测定的注意事项外,还要将标本冷藏保存运送[7,8]。

只有将血氨测定的各种影响因素都注意到并做好防范措施,才能减少或避免血氨测定受到的影
响,最终确保临床医生得到准确有效的血氨检验数据。

参考文献:
[1]宋翼,余久如.真空采血管对干化学法检测血浆氨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57-58.[2]潘婕,黄爱军,张葵,等.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干化学法血氨测定的影响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106-108.
[3]Conn,Harold O..Studies on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Blood Ammonia:Effects of Various Anticoagulants on the Blood Ammonia Determination[J].2008.
[4]Ditisheim Saskia,Giostra Emiliano,Burkhard Pierre R,et al.A capillary blood ammonia bedside test following glutamine loa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sis[J].BMC Gastroenterology,2013,11(1).
[5]Qadar Pasha,M. A.,Ram,R. B.,Gupta,M. D,et al.A rapid method for plasma ammonia estimation using an indigenously purified enzyme[J].2012.
[6]潘婕,黄爱军,张葵,等.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干化学法血氨测定的影响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106-108.DOI:10.3969/j.issn.1671-7414.2009.06.046.
[7]庞海云,符生苗,付姣,等.236例肝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濃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7):788-790.
[8]Conway,Edward Joseph.Apparatus for the micro-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volatile substances:The blood ammonia,with observations on normal human blood[J].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