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酒精标准
GB 394-1981 酒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酒精GB394—81本标准适用于由谷物、薯类、甜菜及糖蜜所制的含水酒精。
分子式:C2H5OH分子量:46.07(按1979年国际原于量)。
一、技术要求1二、检验规则2.产品须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保证出厂的酒精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酒精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3.用户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对收到的酒精质量进行核验。
4.取样方法:罐车装的,以每一罐车为一批,由上、中、下部取样;桶装的,以同时发运的为一批,按桶装数的10%取样,最低不得少于3桶。
5.每批取样两升,混匀,装入两个棕色玻璃细口瓶内。
一瓶供检验,另一瓶保存一个月备核。
6.检验结果,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应重新自罐车中或两倍量的桶中取样复验。
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时,则整批酒精为不合格品。
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应在酒精出厂后一个月内提出。
由双方协商解决。
三、检验方法测定中所用的水均指蒸馏水;测定中所用的试剂应符合化学试剂国家标淮或部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比色均指在白色背景下,沿轴线方向,用目测法与同体积标准液进行比较。
8.外观注试样于50毫升比色管至刻度,在亮光下观察应为透明、无杂粒的液体。
9.色度(1)试剂色度标准液:10号。
取1.245克氯铂酸钾(K2PtCl6)和1.000克氯化钴(CoCl2·6H2O),溶于200毫升6N盐酸及适量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即得500号色度标准液。
取2毫升500号色度标准液,注入100毫升量瓶中,以0.1N盐酸稀释至刻度。
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
取用量(V)按下式计算:V=n×100/500式中:V——100毫升n号的色度标准液所需500号色度标准液之用量。
毫升;n——色度标准液之号数。
(2)操作手续注试样于50毫升比色管至刻度,比色。
10.气味注适量试样于磨口量筒,用2.5~3倍于试样体积的水稀释,猛烈摇荡后嗅之。
食用酒精标准操作规程

1 原料名称:食用酒精1.1 汉语拼音:shiyongjiuging1.2 英文名:Edible Ethanol2代号:F0343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343-2008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检验项目及操作方法4.1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乙醇固有香气,香气纯正,无异臭,口感纯净、微甜。
4.2 相对密度4.2.1 仪器与用具a 电子天平(精度:万分之一);b 比重瓶;c 恒温水浴锅;d 温度计。
4.2.2 操作方法取本品,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附录VI A)测定,不大于0.8129,相当于含C2H6O不少于95.0%(ml/ml)。
4.2.3计算相对密度4.3 酸碱度4.3.1 仪器与用具a 移液管(20ml);b 锥形瓶(300ml);c 量筒(25ml);d 滴管;c 刻度吸管。
4.3.2 试剂与溶液a 水;b 酚酞指示液;c 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
4.3.3 操作方法取本品20ml,加水20ml,摇匀,滴加酚酞指示液2滴,溶液应为无色;再加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液应显粉红色。
4.4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适量,与同体积的水混合后,溶液应澄清;在10℃放置30分钟,溶液仍应澄清。
4.5硫酸试验色度4.5.1 仪器与用具a 平底烧瓶;b 量筒(10ml);c 水浴锅;d 比色管(25ml)。
4.5.2 试剂与溶液a 硫酸;b 铂一钴色标系列溶液。
4.5.3 操作方法取10ml试样于平底烧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用量筒量取10ml硫酸均匀加入到平底烧瓶中,充分混匀。
立即将烧瓶置于沸水浴中计时,准确煮沸5min,取出,自然冷却。
移入25 ml比色管,与铂一钴色标系列溶液进行目视比色,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10%。
4.6酸4.6.1 仪器与用具a 量筒(50ml);b 锥形瓶(250ml);c 水浴锅;d 钠石灰管;e 滴定管(25ml)。
食用酒精国标

食用酒精国标食用酒精国标是指规范了食用酒精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标准,旨在确保食用酒精的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
食用酒精国标的制定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用酒精的定义和分类根据食用酒精国标,食用酒精是指用于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等领域的酒精产品。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含量,食用酒精可以分为工业级酒精和食品级酒精两类。
工业级酒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溶剂、燃料等。
而食品级酒精则是指用于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等领域的酒精产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安全食用。
二、食用酒精国标的制定依据食用酒精国标的制定遵循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酒精饮料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用酒精国标的制定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先进标准和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食用酒精的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
三、食用酒精国标的主要内容食用酒精国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食用酒精的质量要求:包括酒精含量、杂质限量、微生物指标等,确保食用酒精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发酵工艺、蒸馏工艺等,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安全、卫生。
3. 食用酒精的储存和运输:包括储存条件、运输方式、包装要求等,确保食用酒精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4. 食用酒精的使用规范:包括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限量等,确保食用酒精的合理使用,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食用酒精国标的意义食用酒精国标的制定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食用酒精国标规范了食用酒精的生产和使用,确保了食用酒精的质量安全,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食用酒精国标提高了食用酒精行业的规范化水平,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食用酒精国标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总结起来,食用酒精国标是保障食用酒精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标准,对于促进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酒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酒精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酒精㊂2术语和定义2.1食用酒精以谷物㊁薯类㊁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㊁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㊂3技术要求3.1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和有关规定㊂3.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㊂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外观无色透明取适量试样置于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应透明,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气味具有乙醇固有香气,无异嗅用具塞量筒取试样10m L,加水15m L,盖塞,混匀㊂倒入50m L 小烧杯中,闻其气味滋味纯净,微甜,无异味取试样20m L于50m L容量瓶中,加水30m L,混匀,然后倒入100m L烧杯中,置于20ħ水浴中,待恒温后品其滋味3.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㊂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酒精度/%v o lȡ95.0G B5009.225醛(以乙醛计)/(m g/L)ɤ30附录A表2(续)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甲醇/(m g/L)ɤ150G B5009.266氰化物a(以H C N计)/(m g/L)ɤ5G B5009.36a仅适用于以木薯为原料的产品㊂3.4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㊂表3污染物限量项目限量检验方法铅(以P b计)/(m g/k g)1.0G B5009.124其他4.1包装4.1.1装运食用酒精应使用专用的罐㊁槽车和不锈钢桶,不应使用铝桶或镀锌容器包装,不应使用未做抗静电处理的容器㊂包装前,应对所用容器进行严格的安全㊁卫生检查㊂4.1.2灌装后的罐㊁槽车应加铅封㊂使用单位收货时,应检查铅封是否完好㊂4.1.3包装物应体外清洁,标注内容清晰可见,标签粘贴牢固㊂4.2运输4.2.1运输工具应清洁㊁卫生,不应与有毒㊁有害㊁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㊂4.2.2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扔摔㊁撞击和剧烈震荡,应远离热源和火种㊂4.2.3运输过程应防火㊁防爆㊁防静电㊁防雷电,严禁曝晒㊂4.3贮存4.3.1产品不应与有毒㊁有害㊁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㊂4.3.2产品应贮存于阴凉㊁干燥㊁通风的环境中,应有防高温㊁火种㊁静电㊁雷电的设施㊂在贮存区域应有醒目的 严禁火种 的警示牌㊂附录A食用酒精中醛的测定A.1碘量法A.1.1原理亚硫酸氢钠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磺酸钠,反应式为:用碘氧化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反应式为:N a H S O3+I2+H2OңN a H S O4+2H I加过量的N a H C O3,使加成物分解,醛重新游离出来,反应式为:用碘标准溶液滴定分解释放出来的亚硫酸氢钠㊂A.1.2试剂和溶液A.1.2.1亚硫酸氢钠溶液(12g/L)㊂A.1.2.2盐酸溶液[c(H C l)=0.1m o l/L]:按G B/T601配制㊂A.1.2.3碘标准溶液[c(12I2)=0.1m o l/L]:按G B/T601配制与标定㊂A.1.2.4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0.01m o l/L]:使用时将0.1m o l/L碘标准溶液准确稀释10倍㊂A.1.2.5淀粉指示液(10g/L):按G B/T603配制㊂A.1.2.6碳酸氢钠溶液[c(N a H C O3)=1m o l/L]㊂A.1.3分析步骤吸取试样15.0m L于250m L碘量瓶中,加15m L水㊁15m L亚硫酸氢钠溶液㊁7m L盐酸溶液,摇匀,于暗处放置1h,取出,用50m L水冲洗瓶塞,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0.5m L,改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蓝紫色出现(不计数)㊂加20m L碳酸氢钠溶液,微开瓶塞,摇荡0.5m i n(呈无色),用碘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蓝紫色为其终点㊂同时做空白试验㊂A.1.4结果计算试样中的醛含量按式(A.1)计算:X=(V1-V2)ˑcˑ0.02215ˑ106 (A.1)式中:X 试样中的醛含量(以乙醛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V1 试样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V2 空白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c 碘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0.022 与1.00m L碘标准使用溶液[c(12I2)=1.000m o 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醛的质量㊂结果保留至整数㊂A.1.5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值之差,若醛含量>5m g/L,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若醛含量ɤ5m g/L,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3%㊂A.2比色法A.2.1原理醛和亚硫酸品红作用时,发生加成反应,经分子重排后,失去亚硫酸,生成具有醌形结构的紫红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醛含量成正比㊂A.2.2试剂和溶液A.2.2.1亚硫酸氢钠溶液(53%):称取53.0g亚硫酸氢钠(N a H S O3),溶于100m L水中㊂A.2.2.2硫酸:密度为1.84g/c m3㊂A.2.2.3碱性品红-亚硫酸显色剂:称取0.075g碱性品红溶于少量80ħ水中,冷却,加水稀释至约75m L,移入1L棕色细口瓶内,加50m L新配制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加500m L水和7.5m L硫酸,摇匀,放置10h~12h至溶液褪色并具有强烈的二氧化硫气味,置于冰箱中保存㊂A.2.2.4醛标准溶液(1g/L):准确称取乙醛氨0.1386g(按乙醛ʒ乙醛氨=1ʒ1.386)迅速溶于10ħ左右的基准乙醇(无醛酒精)中,并定容至100m L㊂移入棕色试剂瓶内,贮存于冰箱中㊂A.2.2.5醛标准使用溶液:吸取乙醛标准溶液0.30m L㊁0.50m L㊁0.80m L㊁1.00m L㊁1.50m L㊁2.00m L㊁2.50m L和3.00m L,分别置于已有部分基准乙醇(无醛酒精)的100m L容量瓶中,并用基准乙醇稀释至刻度㊂即醛含量分别为3m g/L㊁5m g/L㊁8m g/L㊁10m g/L㊁15m g/L㊁20m g/L㊁25m g/L 和30m g/L㊂A.2.3分析步骤吸取与试样含量相近的限量指标的醛标准使用溶液及试样各2m L,分别注入25m L比色管中,各加5m L水㊁2m L显色剂,加塞摇匀,放置20m i n(室温低于20ħ时,需放入20ħ水浴中显色),取出比色㊂用2c m比色皿,在波长555n m处,以水调零,测定其吸光度㊂A.2.4结果计算试样中的醛含量按式(A.2)计算:X=A x Aˑc (A.2)式中:X 试样中的醛含量(以乙醛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A x 试样的吸光度;A 醛标准使用溶液的吸光度;c 标准使用溶液的醛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 g/L)㊂结果保留至整数㊂A.2.5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值之差,若醛含量>5m g/L,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若醛含量ɤ5m g/L,不得超过10%㊂。
酒精GB394.2-2008

仪器:具塞比色管:50 mL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士0.1℃ 刻度吸管 秒表 G4砂芯漏斗 分析步骤:用50 mL具塞比色管取试样50. 0 mL,将其置于(15士0.1)℃ 水浴中平衡10min,然后用刻度吸管加1. 00 mL高锰酸钾标准 使用溶液,立即加塞振摇均匀并计时,立刻置于水浴中,与 色标比较,直至试样颜色与色标一致,即为终点,记录时间, 以分计。
醛 — 碘量法
原理:
最后用碘标准溶液滴定分解释放出来的NaHSO3
醛 — 碘量法
分析步骤:
吸取试样15.0 mL于250 mL碘量瓶中,加15 mL水、15 mL亚硫酸氢钠溶液、 7 mL盐酸溶液,摇匀,于暗处放置1h,取出,用50 mL水冲洗瓶塞,以碘标准溶 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0.5 mL,改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蓝紫 色出现(不计数)。加20 mL碳酸氢钠溶液,微开瓶塞,摇荡0. 5 rnin(呈无色),用 碘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蓝紫色为其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触量筒壁,同时插人温度计,平衡约5 min,水平观测,读取
与弯月面相切处的刻度示值,同时记录温度。按附录A换算成 20℃时样品的酒精度。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氧化时间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中可还原高锰酸钾的物质与高锰酸钾反应,使
溶液中的高锰酸钾颜色消褪。当加人一定浓度和体积的高锰酸钾 标准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与标准比较,样品颜色达到色标 时为其终点,即为氧化时间。
口味:吸取试样20 mL于50 mL容量瓶,加水30 mL,混匀, 置于水浴中调节液温至20℃,然后倒人100 mL小烧杯 中,品尝评价其口味
酒精度
原理:用精密酒精计读取酒精体积分数示值,按附录A进行温度校正,
求得在20℃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科普!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区别!

科普!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区别!科普各类常用酒精的区别目前常用酒精有三类: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1、食用酒精一般有95%、75%以及其他各种浓度。
食用酒精是用粮食(或富含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物质的其他植物及果实)通过高温蒸煮水解发酵,最后通过一次或多次蒸馏制造出来的,严格控制其中的甲醇含量不能突破0.06%,且控制其中影响口感和身体健康的有机醛和醚。
2、医用酒精制造方法和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同食用酒精。
来源于植物淀粉或其他多糖水解发酵转化蒸馏而得。
浓度一般有95%或75%两种。
需要其他浓度时,需要自己配制。
由于医用酒精并不刻意追求其中所含有的醛醚含量的尽量降低,所以医用酒精不建议直接饮用。
将医用酒精继续加工进一步降低醛醚以后,即可做为食用酒精。
3、工业酒精,制造方法十分广泛。
可以用粮食及作物通过发酵法得到,也可以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中得到。
其浓度一般有99%、95%等规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杂质甲醇含量的控制量必须严格控制在1%以下,以防有人误饮造成失明。
即使如此控制甲醇的安全浓度,工业酒精必须严格管理,严禁非法进入食品酒精或医用酒精行业。
——医用酒精与食品酒精都是发酵的,即都是烧酒。
医用酒精没有食品酒精精制的彻底,口感有差异。
医用酒精不建议像食用酒精那样,可以经过兑酒师与各种食用香料或营养成分的比例掺兑饮用。
饮用经过稀释的医用酒精是有损身体健康的。
——工业酒精是用于工业、交通及化学试剂等领域的有机化学品。
有毒有害,严禁饮用。
——即使是用食用酒精生产的各类食用酒,大家也不要大量饮用。
喝酒有损身体健康,中老年时期,视力模糊,大多数是喝了甲醇或其他有害杂质有点超标或近标的酒了。
——切记。
国内要闻快讯。
酒精等级标准

酒精等级标准1. 酒精度数标准酒精度数在40度以上的酒,就算高的了。
1、高度白酒:这是中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0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
2、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
也有的20多度。
3、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ol. ”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2. 酒精的标准度数酒精有度数。
一般的医用酒精度数都在75%,这种酒精的杀菌效果最好。
拓展资料:酒精度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ol. ”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3. 国家标准酒精度数白酒酒精度一般18度到78度,分4个档次:低度、中度、高度、特高度。
一般商品酒的标准度数为18、28、33、35、38、39、40、43、45、48、50、52、53、56、60、65、68、75、78。
其中低度酒18-38度,中度酒39-48度,高度酒50-68度,特高度酒70度以上。
不同的白酒度数,适合不同的饮用人群。
低度酒适合不经常喝酒的妇女,还有接触白酒不久、对白酒还不大了解的年轻人。
中度酒适合职场30岁之内的群体,高度酒则是35岁以后的成熟酒民。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觉,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
建议酒后用冷水洗把脸,然后坐着休息一会。
饮酒过量的,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
4. 酒精含量度数食用酒精最高70度。
工业酒精最高90度。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粮食酒的执行标准

粮食酒的执行标准①1、固态法(纯粮食酒)执行标准: GB/T10781.1(浓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以上执行标准都是纯粮食酒酿造的执行标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酒。
2、液态法(食用酒精)执行标准:GB/T20821;此类执行标准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
3、固液法(纯粮食酒+食用酒精)执行标准:GB/T20822;此类执行标准是粮食酒加食用酒精勾调出来的白酒,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酒精勾兑白酒”。
②纯粮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国家标准有以下标准: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洒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凤香型白酒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524-2001 浓酱兼香型白酒GB/T 18356-2007 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楚白酒分哪些香型。
我们知道白酒的香型有十多种,常说的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
发酵的方式大体上又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每个工艺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浓香型,它的标准就是10781.1④1、纯粮食酒的标准代号,除GB/T 20821GB/T 20822外多数是纯粮酒。
2、在国标中采用液态和固态的生产工艺的标准分别是:GB/T 20821、GB/T 20822,所以以后见到这两种标识大概率判断为酒精酒;纯粮酒的标准一般按照香型进行标注,纯粮食酒的标准代号有GB/T 10781、GB/T 26760、GB/T 14867、GB/T 16289、GB/T 20823、GB/T 20824、GB/T 20825,GB代表着国家标准,比较权威性,DB和QB是地标和企标,参考性不稳定,同时有些酒会用如GB 2757是所有酒类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卫生标准,一般无需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是对GB10343-89《食用酒精》的修订。
本标准与GB10343-89的主要差异如下:
1.在原有产品质量.等级(“普通级”、“优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特级”。
2.将“感官要求”单独列出,增加了对“口味”的要求及评价方法。
3.部分指标的计量单位,由“g/100mL”调整为以“mg/L”表示。
4.优级“乙醇”的含量,调整为不低于9
5.5 %(体积分数)。
5.普通级“硫酸试验”,由不超过80号改为不超过60号。
6.对普通级“氧化时间”的要求略有提高,由不少于15min改为不少于20min.
7.加严了对“甲醇”的限量要求,优级由不超过100mg/L改为不超过50mg/L,普通级由不超过600mg/L,
改为不超过150mg/L.
8.“高级醇(杂醇油)”指标,修改为以“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计,普通级“异丁醇+异戊醇”由
不超过80mg/L改为不超过30mg/L.。
9.增加了“正丙醇”和“酯(以乙酸乙酯计)”指标。
10.甲醇、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均采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GB10343-1989《食用酒精》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第一次修正于2001年。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要求
感官要求(表1)
项目特级优级普通级
外观无色透明
气味具有乙醇固有的香味,无异味无异臭
口味纯净,微甜纯正,微甜较纯正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要求
理化指标(表2)
项目特级优级普通级色度/号≤10
乙醇/%(体积分数)≥96.0 95.5 95.0 硫酸试验/号≤ 5 10 60 氧化时间/min ≥40 30 20
醛(以乙醛计)/mg/L ≤ 1 3 30 甲醇/mg/L ≤ 2 50 150 正丙醇/mg/L ≤ 2 35 100
异丁醇+异戊醇
≤ 1 2 30 /mg/L
酸(以乙酸计)/mg/L ≤7 10 20
酯(以乙酸乙酯计)
≤10 18 25 /mg/L
不挥发物/mg/L ≤10 20 25
重金属(以Pb计)
≤ 1
/mg/L
氰化物(以HCN计)
≤ 5
1)/mg/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