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应用s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应用s【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保障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就s-腺苷蛋氨酸联合美能应用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产妇服用美能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在美能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s-腺苷蛋氨酸进行联合治疗,对两者产妇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6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予以美能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5-20ml/次,1次/d。
持续用药7d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针对观察组产妇的6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产妇进行治疗时,需要在采用美能治疗的基础上,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予产妇加用s-腺苷蛋氨酸进行联合治疗,美能的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s-腺苷蛋氨酸的具体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500mg/次,2次/d。
持续用药7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在本组的120例产妇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观察产妇肝炎症状的改善情况,每天对产妇的胎动和胎儿胎心音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定期对产妇进行相关的检查。
同时在产妇结合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本组12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产妇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疗效判定标准产妇在接受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符合正常标准,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的治疗效果为显效;肝纤维化指标降至正常值的1.5倍以内,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的治疗效果为有效;肝纤维化指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得到改善和控制,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3]。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在介绍了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意义、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在阐述了该病的诊断方法、防治策略、护理措施、并发症及产后恢复情况。
在结论部分分析了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预后的影响,设定了护理目标并提出了护理效果评估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产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策略、护理措施、并发症、产后恢复、预后影响、护理目标、护理效果评估。
1. 引言1.1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意义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意义在于其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孕妇中的流行率较高,可能导致妊娠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肝功能异常、胎儿发育受限、早产、甚至死产等。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垂直传播的风险,增加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
及时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诊断和治疗,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减少相关医疗资源的消耗,对于优化妇幼保健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和管理,对于儿童及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的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输血、母婴传播和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妊娠期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有所不同,但普遍较高。
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妊娠期间可以引起孕妇肝功能异常、胎儿发育受损甚至导致死胎或早产等严重并发症。
什么叫妊娠合并乙肝

什么叫妊娠合并乙肝据医学书籍记载,妊娠合并肝炎有妊娠合并甲肝,妊娠合并乙肝,妊娠合并丙肝等等,很多朋友对于它们都不是很熟悉。
那么,什么是妊娠合并乙肝呢?妊娠合并乙肝怎么治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叫妊娠合并乙肝妊娠合并肝炎是指女性在妊娠期感染肝炎病毒,因而出现急性肝炎的临床症状。
妊娠合并肝炎具有传染性,会通过孕妈妈传染给胎宝宝,导致流产、早产甚至会危及胎宝宝的生命。
得了妊娠合并肝炎的孕妈妈会出现发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以及无力等症状,病情较严重。
妊娠合并肝炎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多发于秋冬季节,潜伏期2~6周。
乙型肝炎病情较为隐匿,会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症状。
妊娠合并乙肝怎么治疗第一,一般治疗:除应在肝炎急性期予以隔离和卧床休息外,并予以清淡及低脂肪饮食,每日应供给足够热能,如消化道症状较剧,则应予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第二,产科处理1,妊娠早期:如HBsAg滴定度高且HBeAg阳性伴有临床表现者应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行人工流产术。
因为妊娠和乙肝之间互有不良影响。
但妊娠中晚期的患者当以保肝治疗而不宜贸然行引产术,以免由于引产而引起不良后果。
2,分娩与产褥期:必须注意以下3个方面:防止出血;防止感染:应在产后应用对肝肾无不良影响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注意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检测结果,防止病情发展。
从产科角度观察胎儿有无头盆不称,产程虽然进展良好,亦应适当缩短第二产程而行产钳助产,有利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及减少新生儿窒息。
产后应常规留脐血检测肝功能和肝炎血清学指标。
3,新生儿的处理:近年来主张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各皮内注射乙肝疫苗30μg,一般可阻断90%的母婴传播率。
如有条件可于出生后再肌注一支人类HBs免疫球蛋白(HBIG)则更有利于防止母婴垂直传播。
我国的乙肝疫苗作用能保持5年左右,故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再作一次加强免疫注射。
总而言之,妊娠合并乙肝是非常容易感染的,这一点朋友们要多多注意。
妊娠合并急性乙型肝炎30例诊治分析

娠; 妊娠 晚期重 型肝炎 3例转 入 院时 已 临产 , 死宫 胎
内, 阴道 分娩 后 , 妇 迅 速 出 现 D C而 死 亡 。 妊 娠 产 I
作 者 简 介 : 淑 爱 ( 97一) 女 , 南 省郑 州 市人 , 士 , 治 医 师 , 事 妇 科 临 床 工 作 。 胡 16 , 河 学 主 从
对照组。
HB V感 染 为主 , 妊 娠 周 数 的增 加 , 娠 期 肝 炎 的 随 妊
发病 率 、 重型肝 炎 的 发生 率增 加 , 性 脑 病 、 肾综 肝 肝
1 2 方法 .
患者入 院后 检测 HB — N 肝 功 、 V D A、 尿胆
红素 以及 肝 脏 B超检 查 , 2周 检 查肝 功 和凝 血 酶 每 原 时间 , 极值 结 果 分 析 。 比较 2组 患 者 多项 肝 功 取
妊娠 期病 毒性 肝炎 包括 妊娠 后患 肝炎 和病 毒性 肝病 合并 妊娠 两 种 情 况 。 由于 妊 娠期 的 生理 特 点 , 易转 为 重型肝 炎 。文献 报道 妊娠 合并 病毒 性肝 炎 以
性脂 肪肝 、 娠期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随 机 抽取 同期 年 妊 龄2 3 0~ 7岁非 孕女 性急 性 乙型肝 炎患 者 3 0例作 为
1 3 统 计 学方 法 . 问采 用 X 检 验 。
2 结 果
采用 S S P S统计 软 件 统 计 , 2组
2 1 妊娠 对病毒 性 肝 炎的 影 响 妊 娠 早 期 急性 乙 . 型病毒 性肝 炎 5例 , 娠 中期 急性 乙 型病 毒 性肝 炎 妊
1 0例 , 型肝 炎 1例 , 娠 晚 期 急 性 乙型 病 毒 性 肝 重 妊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

产 时 传 播
贺 会
儿感染 的几率 越大 。如母体 合并有 导致 胎 盘 屏 障破 坏 的因 素 ( T R H 感染 如 OC 等 ) 或有 导 致 胎儿 缺 氧 的 因素 , 可增 , 均 加胎儿感 染 的机会 。患 乙型肝 炎或 慢性 无症状携 带 HB V的孕妇 , 可能将 H V 均 B 传给胎 儿 , 成胎儿 畸形 、 造 流产 、 早产 、 死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 ] 临床 军医 J.
杂 志 ,0 8 3 ( ) 1 2—1 3 2 0 , 6 1 :5 5.
致早 产的发生 。 孕妇 受 U U感 染 后 可 在 妊 娠 1 6~2 O 周侵袭羊 膜损伤 胎盘 , 成 绒毛 膜炎 , 造 导 致 流 产 、 死 宫 内 、 产 、 儿 生 长 受 限 胎 早 胎
壁、 能独立生存 的最小 原核细 胞微 生物 。
孕期 宫 颈 分 泌 物 U 感 染 率 为 1 % ~ U 7
7 % “ 。U 感 染 无 明 显 的 临 床 感 染 2 U
支原体肺 炎。对 于患 U U的孕妇 可用 交
沙霉素治疗 。与生殖 道感 染相 关 的衣原
症状, 是引 起 亚临 床感 染 的 主要病 原 体
体 的 生 长 繁 殖 , 同 引 起 胎 膜 早 破 并 导 共
妊娠期下生殖 道 G S U C B 、 U、 T感染 , 病原体对宿主黏膜和组织进行附着 、 侵入
和损伤 , 易造成蜕膜 炎 、 绒毛膜和羊膜 炎 ,
使 胎 膜 脆 性 增 加 。胎 膜 早 破 作 为 一 高 危
4 杨慧霞 . 妊娠 合并生殖 道沙 眼衣原体 和支 原体感染 [ ] 中国实用 妇科 与产科杂 志 , J.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210例临床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 我国是乙肝高发 区 , 染率 达 1~5 t 妊娠 合 并 乙 肝是 常见 的高 危 妊 娠 之 一 , 感 0 1%u , 常危 及母 婴健康 。 为探讨 妊娠 合并 乙肝对 孕产 妇和 围 生儿 的影 响 及 宫 内阻 断 的临床 意义 ,回顾分 析本 所 20 年 1 2 1 08 月~ 00年 1 2 月住 院的 20 妊娠 合并 乙肝 孕产 妇及 新生 儿 的 临床资 料 , 行 1例 进
2 结 果 。
妊娠 合并 乙肝 组 与正 常孕 妇 组新 生儿 结 局 比较 X值 分别 为 。 3 1 ,.,54 2 . 1 1.;妊 娠合 并 乙 肝组 内肝功 正 常组 与异 常组 比较 X 5 4 值分别为 4268 ,. ;两项 比较 P值均< . ,具有显著性差 .,. 8 8 1 9 0O 5 异 , 计学 意义 。 有统 23 .妊娠合 并 乙肝新 生儿 感染 情况 比较 见 表 3 。
6l
HB — N V D A阴性 (8 8)
宫 内未 治 疗组 (0 8)
HB — N 阳性 ( 8 VDA 2)
H V D A 阴性 (2 B—N 5)
合计
妊娠合并 乙肝是否进行宫内阻断新生儿脐血 H V标志物阳 B 性发生率 比较 ) 值为 1. ; B — N ( 2 4 0 H V D A阳性与阴性组进行宫内 5 阻断后比较 x值 为 1. ; 。 1 7 两项 比较 P值均< . , 4 O 5具有显著性差 0
减 少新 生儿 乙肝 感染 率。 关键 词 : 妊娠 合并 乙肝 ; 并发 症 ; 内阻 断 ; B — N 宫 H V D A阳性
中图分 类 号 : 74 5 R 1. 2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76例分析

。我 国是 乙型肝炎 的高 发 区, 妊娠 合并 乙型 病毒
1 1 一般资料 .
肝炎严重危胁着母儿的健康 。首先妊娠 合并 乙型肝炎 , 妊高
征的发生 率明显增高 , 可能 与肝 炎时肝脏醛 固酮灭活 能力下
7 4例 ; 初产妇 10例 , 产妇 4 3 经 6例 ; 孕前 已发 现 乙肝 病毒 感 染者 11 , 2 例 孕期感染者 5 5例 ; 功能 正常 者 14例 , 肝 2 肝功能
妊娠合并 乙肝病 毒性 肝 炎是妊娠 期一 个主要 感染 性疾 1 9 ) 比差 异有显 著性 。 030 相
病。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 发 区, 其感染 率达 1 %… 。本 文对 0 我 院 20 0 2年 5月 一20 0 5年 7月收治 的 16例妊娠合 并 乙肝 7
24 并发 IP者 l , . C 9例 发生 率 9 7 , 同期 IP发 生率 .% 较 C
【 关键词 】 肝炎病毒; 型; 乙 妊娠结局
[ 中图分类号 ] R 1 . ;5 2 6 7 4 1R 1.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0 6 (0 7 0 一 0 8— 2 39 20 ) l 0 3 0
Cl ia n l s f 16 c s e a i sB ifc o r g a c i c la ay i o 7 a e o h p t i n e t n i p e n n y n s f t i n
4 9 ( 0 1 9 ) .% 4 / 030 差异有显著性 。 5
3 讨 论
病 毒感 染的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 以探讨 妊娠合并 乙肝病毒
感 染的妊娠 结局。
1 资料 与方 法
孕妇 乙肝 病 毒 感 染 各 地 报 道 不 一 , 异较 大 , . 差 5 9~
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

E 4 ] 吴欣 娟 , 马玉芬. 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领域 中的应 用及护3  ̄ E J ] . 国外医学 ・ 护
理分册 , 2 0 0 4 , 2 3 ( 7 ) : 3 3 4 - 3 3 6 .
[ 5 ] 刑素萍 , 赖珍霞. 妇科 电视腹腔镜术 3 2 例 围手术期 护理 体会[ J _ . 右江 民族 医
知识 ,针对腹腔镜 手术 的临床 表现及特点 ,掌握其 常见 并发症的发生原 因、症状 ,做好 预见性分析 和观察 ,防 止严重并 发症 的发生 ,并 及时有效地 对 已经发 生的并发 症采取护理措施 ,可显著提 高I 临床适应症 的治愈率 ,有 效改善和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参考 文献
为阻断母 婴传播 一步步奠定基础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减 少新生儿 乙型肝炎患病率。
关 键 词 :妊娠 ; 新 生 儿 ; 乙型 肝 炎 ;护 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2 0 1 3 0 1 . 0 8 1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叭一 叭1 6 — 0 2
[ 1 ] 郑秋霞 妇产科护理学[ Ⅳ 【 ]2 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9 : 2 0 0 [ 2 ] 匡玲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与思考[ J ] . 现代护理 , 2 0 0 9 , 6 ( 1 0 ) ; 1 2 8  ̄1 2 9 . [ 3 3 冷金花 , 郎景和 , 黄容 丽, 等. 腹腔镜 手术并发 症 3 4例分析 E J ] . 中华妇 产科 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抗原与抗体症状解读
①②③④⑤⑥⑦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 - - - - -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 - + - - + +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
乙肝病毒e抗体 抗-HBe - + - + - - +
? 有研究表明: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 父婴传播率与母婴传播率相近
? 传播途径: ?精子途径 ?父→母→婴途径
? 母亲HBsAb阳性前提下,HBV父婴传播率 非常小
14
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因素
1、感染的时期: ? 孕晚期→70%胎儿被感染, ? 中期约→25%,早期约 →10% 2、孕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 ? 孕妇HBeAg阳性、DNA滴度高 ? 病毒变异→抗 HBs不能中和突变 HBV→免疫逃避 3、分娩方式 4、母乳喂养方式
孕期阻断:能注射乙肝疫苗吗?
? 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疫苗: 1. 减毒活疫苗 2. 死疫苗 3. 基因重组疫苗 -- 孕期应用是安全的
? 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疫苗,可在孕期用
25
孕期阻断: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目前争议非常激烈,反对的观点:
? 对效果表示怀疑 ? 成本效益低,新生儿全程及时联合免疫对双阳性母亲母
分娩时--产后出血↑(凝血因子合成↓) 重症肝炎,分娩时易发生DIC,致全身出血
3.孕产妇死亡率升高 在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 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 响
父亲将HBV传播给婴儿 ? 尚无循证医学证据
4
抗原与抗体
病毒(入侵者) (敌人)
HBsAg(表面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HBeAg(E抗原)
机体(奋起抵抗者) (自己人)
HBsAb(表面抗体) HBcAb(核心抗体) HBeAb(E抗体)
说明: HBsAg消失 产生 HBsAb,感染结束(免疫)
HBeAg消失,产生HBeAb ,传染性下降
? 1、6个月各再注射10μg
效果: 国内外均对此方法的阻断效果比较公认
28
四 HBV的产科处理
孕前注意事项
在计划怀孕前进行体检→评估自身 状态
1. 检测HBV-DNA 2. 肝功能:
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 安全 1. 肝胆脾B超
30
乙肝妇女妊娠的时机及禁忌症
1. 急性乙肝→积极治疗→肝功恢复正常、抗原指标转阴 、体力完全恢复→怀孕
18
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率
比较顺产、产钳、剖宫产三组婴儿各月龄 HBsAg阳性率,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认为剖宫产并不能降低母婴垂直传播
19
一般大三阳人工喂养,小三阳可以母乳 喂养,也可自行决定是否母乳喂养。
风险
益处
20
HBV的母婴阻断
1.孕前处理措施 2.孕期处理措施 3.新生儿联合免疫
33
乙型肝炎产科处理
5、抗病毒药物治疗 病毒持续感染→肝炎慢性化
婴传播的阻断高达92%-96%
? 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导致病毒变异→变异后的病毒致 病力不定,影响疫苗预防作用
? 生物制品,存在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 ?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抗体,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
积肾小球基底膜上,增加肾脏的负担
26
孕期阻断:应用拉米夫定?
目前多用于肝功能异常伴高病毒血症者
孕前预防措施
1. 婚前或孕前接种乙肝疫苗→非乙肝人群 ? 研究:追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母儿 ? 结果:免疫成功母亲的婴儿 6个月血清抗 -HBs 阳性率高达 90%,无一人感染 HBV
23
2.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前咨询 – 孕前进行HBV筛查 – HBV携带者:监测血清病毒滴度,对 HBVDNA水平较高者积极治疗 +暂时避孕 →HBV-DNA 水平下降后再考虑妊娠
七月份准爸爸准妈妈 学习班
妊娠合并乙肝
武创新 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妇产科
? HBV概况 ? HBV感染对妊娠母儿的危害 ? HBV的母婴阻断 ? HBV的产科处理
我国是肝病大国,人群 HBsAg携带 率为7.18%,目前HBsAg携带者约 9300万。
HBsAg
乙肝标志物
HBcAg HBeAg
2. 慢性HBV感染: (1)病毒携带者(肝功正常)→可怀孕 (2)慢性乙肝(肝功异常)→接受正规治疗→肝功恢复 正常半年以上、病毒复制降低时再妊娠
妊娠禁忌症: 1. 肝硬化,伴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脾亢进 2. 慢性乙肝伴肝外系统:肾病、再障
31
乙型肝炎产科处理
1、孕早期:
积极治疗,病情重者-好转后人流
1. 孕28w起口服:拉米夫定 100mg、q.d *
结果:降低孕妇血HBV-DNA含量,减少宫内感染
2. 拉米夫定用于乙肝病毒含量高于 l0 8gep/ml
? 3名孕妇从孕36周至分娩,隔日用拉米夫定,新生儿常 规接受主被动免疫→2例新生儿HBsAg阳性,HBVDNA阴性,3个月时均转阴 而8例高病毒血症孕妇未应用拉米夫定→所生新生儿 HBV-DNA均为阳性
争议:病毒含量已降至 0的孕妇仍有发生宫内传播!
27
新生儿出生后:联合免疫
1. 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
? 出生后单次、尽早(12小时内)肌肉注射100IU ? 也有报道在出生、1个月共注射2次
2. 乙肝疫苗(主动):
? 出生24小时内注射 10μg重组酵母 /20μg中国仓鼠卵 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2、孕中期:加强监护,避免终止妊娠
?监测肝功、HBV-DNA :1次/4-6周, 异常→及时处理
?并发症监护:中、晚期防治妊娠高血压 ?检测孕产妇的凝血功能,及时纠正异常
3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一般处理 ?休息 ?营养: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 ?避免肝脏损害药物 :如抗结核药、治糖尿病 药 物等 4、预防感染 ? 对肝损害小的广谱抗生素,氨苄、头孢等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 + + + + - +
① 感染乙肝,有较大的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② 感染乙肝,传染性较弱(俗称小三阳) ③和⑦ 感染过乙肝,现有保护性抗体 ④和⑤ 感染过乙肝,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 ⑥ 感染过乙肝或打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有抵抗力
6
孕晚期肝炎-妊娠高血压疾病↑(肝脏对 醛固酮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