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改变人文艺术课程
世界大学人文艺术专业排名

世界大学人文艺术专业排名今年,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一、而第三到第五则由三所英国大学获得,分别为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剑桥大学,相比去年各进步一位。
麻省理工学院由去年的`第三位跌至今年的第九位。
中国的北京大学在此榜单中位列第27位,香港大学排在30位,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并列第66位。
世界人文艺术专业排名-世界大学专业排行榜42奥克兰理工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51-100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51-100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51-100惠林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51-100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人文艺术专业大学一、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提供一系列本科及以上学位的课程。
该学院被八个系:建筑和艺术史、亚洲和中东研究、古典、神学、英语、现代和中世纪语言、音乐和历史。
剑桥大学是许多研究小组的所在地,包括剑桥的数字人文学科,这是跨人文学科学者之间的协作互动。
它的任务是反思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本质,研究传统和新形式的数据和媒体。
艺术和人文领域著名的剑桥校友包括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艺术家昆汀·布莱克和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
二、牛津大学三、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的人文与艺术科学学院提供的课程包括:英语、哲学、希腊语和拉丁语,该学院还是欧洲语言、文化和社会学院的所在地。
斯莱德美术学院提供两个本科学位课程,美术学士和BFA,还提供两个硕士课程,美术硕士和MFA。
四、爱丁堡大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是爱丁堡大学最大的学院。
该学院设有神学院、爱丁堡艺术学院、历史学院、古典考古学院、法律学院、文学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哲学学院、心理学学院、语言科学学院等12个学院。
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启示

摘要:本文以国内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开设情况、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高校以伦敦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例,探讨借鉴西方艺术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本国艺术教育特色,为艺术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现狀启示虽然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依然处于边缘化地位,即便在政策与制度的保障下,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本文将对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实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掌握其发展状况,为艺术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国内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开设情况、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研究。
普通高等院校按照办学水平可分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大学,针对三类大学各选取一所进行分析,分别为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
学生的年级分布从大一到大四,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清华大学260份,上海大学240份,东北石油大学300份,实际回收了721份,回收率为90.1%;有效答卷675份,有效率为84.4%;清华大学发放的26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18份;上海大学发放的24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01份;东北石油大学发放的3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56份。
据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65人,占总人数的24.4%;大二的学生数为132人,占总人数的19.6%;大三的学生数为216人,占总人数的32%;大四的人数为162人,占总人数的24%。
从总体上看,文科、理科、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三所高校均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清华大学2015-2016学年度秋季学期文化素质课程分为八个课组,一共开设155门,其中艺术与审美课组开设37门,占总开设课程数的23.87%,文化素质课程还包括新生研讨课和为新雅书院单独开课,除此之外还开设全校任选课111门,其中艺术教育中心开设30门,占总开设课程数的27.03%,远远超出10%的标准;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分为三个领域五大模块,其中艺术被列入人文类通识课的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模块,共计25门,占总开设课程数的19.85%;东北石油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53门,其中艺术类课程开设6门,占总开设课程数的11.32%。
哈佛课程体系改革考论:以美育类课程为例——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二

哈佛 通 识 教 育 ( 育类 ) 地 考察 报 告之 二 美 实
王 毅 傅 晓微 ,
(. 1 四川 外 语 学 院 旅 游 与 审 美 文 化 研 究 所 , 庆 4 0 3 ; . 川 外 语 学 院 中犹 文 化 研 究 所 , 庆 4 0 3 ) 重 0012四 重 0 0 1
摘
… …
要 : 领 先 世 界 的雄 心 和居 安 思 危 的 警 醒 继 承 优 秀 传 统 , 于 自我 否 定 , 重 批 评 意 见 , 断 创 新 进 取 以 勇 尊 不
是哈佛大学 长盛不衰的保障之 一。哈佛 大学新课 程改 革既延 续 、 回归 传 统 , 调 “自 由教 育 ” 念 ; 强 理 又
充 分 挖 掘 和利 用 校 内 资 源 。 本 轮 课 程 改 革 不 受 浮 躁 的 理 论 的 干 扰 , 重 来 自教 、 第 一 线 的 改 革 意 见 , 尊 学 以 道 、 结 合的境界 , 器 贡献 了 培 养 “ 界 公 民 ” “ 应 新 世 纪 的 课 程 体 系 ” 世 的 适 。美 育 类 课 程 作 为 哈 佛 新 课 程 体 系 的缩影 , 以“ 科 ” 分类标准 , 以“ 要 ” 分类标 准 ; 重理 论研究 方法 , 重 审美 对象 “ 什 么 ” 从 学 为 到 需 为 从 到 是 和 “ 什 么 ” “ 接 ” 学 院墙 内 外 、 生 现 在 和 未来 , 现 了从 艺术 教 育 到 审 美 教 育 的 跨 越 , 为 ,连 大 学 实 旨在 让 学 生认 识
面外在的东西, 而没有学美 国大学 真正好 的地 方, 这就是 它对通识教育课程 的严格 要求和严 格训 练, 而确保精英教 育的水准。 从 …
中美两国高校艺术教育比较

美国的大学生,要到二或三年级才确定主修和辅修的学科,所以高校专业和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区别不大。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开设的35门音乐课中的大多数,在笔者看来属于专业音乐教育的体系,但在美国却没有专业还是非专业教育的问题。主修音乐的和主修计算机的学生,只要选中同一门音乐课,就在一个教室上课,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考核标准。一个音乐教授的学生中,主修科学者音乐课考试的成绩好于主修音乐者,是很平常的事。笔者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调研时都发现不少这样的例子。在习惯了“术业有专攻”的中国,是很难想象的。
在中国凡艺术教育先进的,多是重点大学。这些学校一般会在各个方面力争优秀。中国一流大学如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清华等校学生艺术团的足迹,已经或将要走遍世界各地,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在各种比赛的获奖团体行列之中。而一般院校的艺术教育,普遍不如重点院校,也很少在全国的艺术比赛中得奖,更谈不上在国外获奖。
(四)学生艺术社团及其演出
北大、清华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艺术社团中,特别是交响乐团、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里,虽然没有主修音乐、舞蹈的学生,演出水平却相当高,有的甚至与专业艺术院团不相上下。他们的演出,不但在国内多次获奖,还曾在国际上获得过很高的奖项,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成就。其原因一是这些艺术团不但有固定的排练时间,还经常聘请国内一流的艺术家辅导或亲自指挥。二是这些艺术团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特长生”。
相比之下,西方古典美学更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重视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也就是其认识价值,功利主义不明显。所以学者们反对艺术教育承载太多任务,不同意中国“文如其人”的观点,认为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完全可以相左。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给中国高校实施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启示

育认 识 的空 白 ,零 ” 同 时 意味 着一 切从 头 开 始。2 “ 也 0多 年过 去 了, 哈佛大学 的研究 者们用 自己的科 研成果 。 一直 不断 地在验证 自己的观点 : 加强 文化艺术教育是实 施全面
当前 , 国的高等教 育改革和发展进入 了新 的历史 时 我 期 。在这样 的时刻 , 我们 提 出要研 究美 国哈佛 大学 《 点 零 计划 》 及其 作用 , 这对 于如何加强我 国高校文 化素质 教育 , 提高 当代大学生 的文 化艺术修养 , 于如何 改革现有 人才 对 培养模 式 , 高人 才培养 质量 , 于如何 适应 新世 纪 我 国 提 对 精神文 明和物质文 明建设 、 展的需 要 , 发 还是 有诸 多 的启
2O O2年第 6期 总 第 10 1 期
黑 龙 江 高 教 研 究 H injn eerhsO i e dctn e ogi gR sa e iHg r uao l a c l h E i
No. 0 2 62 0
sr 1 e i .No 1 O a . 1
美 国哈 佛 大 学 《 点 计 划 》 中 国 高校 零 给
发和借鉴 的。
文化艺术素质教 育是落后 的。他们感 到 , 苏两国科技人 美 员的文化艺术素 质的差 异 , 导致 了美 国空 间技术 的落 后。 美 苏两 国在文学 、 音乐 、 美术等文化艺术 领域 里的差异 。 导 致 了美 国一代人 的文 化艺术素质不尽如人 意。他 们分析 ,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哈佛核心课程体系是哈佛大学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完的一系列课程。
这些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多元意识和领导能力。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包括科学、数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等领域,下面将对其中的几门核心课程进行介绍。
首先是科学类课程,其中最有名的是《科学模型和实证实验》(Sci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的理解。
学生将学习如何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门课程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科学思维和实证研究的过程。
其次是数学类课程,《数学和推理》(Math and Reasoning)是哈佛大学的核心数学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将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如代数、几何和概率等,并将这些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人文类课程在哈佛核心课程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文学与人类》(Literature and the Humanities)是一门广泛涵盖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的人文课程。
这门课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探讨人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将学习文学分析的基本方法,探索各种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并理解文学作品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贡献。
社会科学类课程中,《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Social Problems and Public Policies)是一门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政策制定的社会科学课程。
学生将研究社会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和环境问题,并学习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策制定能力,使他们成为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有效决策者。
最后是艺术类课程,《艺术鉴赏》(Appreciating the Arts)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课程。
【哈佛大学的“零点计划”】(艺术教育的迁移价值)

【哈佛⼤学的“零点计划”】(艺术教育的迁移价值)哈佛⼤学“零点项⽬”,1967年创⽴于美国哈佛⼤学教育研究⽣院,⽴项的起因是美国与前苏联的科学技术竞争,研究对象是艺术教育。
我们都知道,前苏联的第⼀颗原⼦弹是在1949年试验成功的,它⽐在1945年就试制成功的美国整整落后了4年时间。
但是,世界上第⼀个把⼈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的是苏联,时间是1957年11⽉,⽽美国成功地发射第⼀颗⼈造地球卫星却是1958年。
美苏两国⾸次发射⼈造地球卫星虽然只相差了83天,但⼈们却认为美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苏联落后了⼀年。
他们⾸先指责教育界,说美国的教育部门肯定出了⽑病。
美国的教育部门也开始积极地、认真地反思起来。
⼗年之后,也就是1967年,美国许多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是⼀流的,但⽂化艺术素质教育是落后的。
美苏两国科技⼈员的⽂化艺术素质的差异,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美苏两国在⽂学、⾳乐、美术等⽂化艺术领域⾥的差异。
导致了美国⼀代⼈的⽂化艺术素质不尽如⼈意。
他们分析,从l9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出现了⼀⼤批世界级的、杰出的⽂学家、艺术家。
⽂学家有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契诃夫、冈察洛夫、普希⾦、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乐家有⾥姆斯基—柯萨科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格林卡、柴可夫斯基、鲁宾斯坦、普罗科菲耶夫等;美术家有列宾、苏⾥柯夫、雅罗申柯、别洛夫、克拉姆斯科依、列维坦、谢洛夫等。
这⼀时期,美国只有德莱塞和杰克等少数作家,⾳乐家虽然也有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汶斯基等国际级的著名⼤师,但⼀查家谱,全都来⾃俄罗斯。
这样的⽂化艺术背景决定了俄国⼈的⽂化艺术素质超过了美国⼈。
1967年,由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发起,“零点计划”(Project Zero)在哈佛⼤学教育研究院⽴项。
在此之前,哲学界普遍认可和研究的对象,多限于⼈类的语⾔和逻辑符号。
以艺术为代表的表情和传播体系并未受到哲学和⼼理学的普遍关注。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启示

哈佛大学成立之初 ,是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一种传承 和沿袭 , 注重修 辞学 , 以文雅学科为主教学 内容。1 9 4 5年出版 的
《 哈佛 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 宣示 , 通识教育是 一种 健全平衡的 全人教育 , 通识教育的 目的在 于培养完整的人 , 应当具备 四种能 力, 有效 地思考 能力 、 沟通能力 、 综合完整 的判 断能力和对价值
阶段 , 因此 学 习并 研 究 哈 佛 大 学 核 心 课 程 的发 展 历 程 可 以使 我
哈佛最新课程改革表 明, 哈佛 大学将培养学生思考 问题 和 应 用知识 的能力 , 培养 学生 的全球意识 与公 民意识 , 将 适应不 断变化 的国内、 国际形势放在突出地位 ,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 习。 不 管世界形势如 何变幻 ,只要学会 思考 问题 和应用 知识 的能 力, 学会了适应 不断变化 的国内国际形 势和以不变应万变的能 力, 这样理念 下培养 的人才 就永远都不会 过时 , 就能适应 社会
一
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 , 我们要吸收国外成功 的经验 , 少 走弯路 ,
、
哈 佛 大 学 核 心 课 程 设 置 的 改 革历 程 及 启 示
但是我们也 不能盲 目追 随国外风 , 盲 目模仿 , 国外 的经验不 一 定完全适应我国高校 的发展 , 我们应探索 出具有 中国高校特 色
的通 识 教育 课 程 。
的认识 能力 。规划出通识课程应包括 三个领域 : 人文科学 、 社会
科学 、 自然 科学 。在这 次 通识 课 程 改 革 中 , 大学 毕 业 最低 限 的 1 6
( 一) 对通识教 育的 内涵理 解还 处于探讨阶段 1 9 9 4年通识教育这个概念 引进 国内以后 ,经过 了十几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大学改变人文艺术课程
本周哈佛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
(HarvardUniversity'sArtsandHumanitiesDivision)公布了几份
报告,报告中提及:也许,只是也许,主修人文艺术科系也不错。
报告中提及数十年来,哈佛大学及全美各校主修人文艺术的大学生
人数比例下滑,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包括改变课程、创造新的实
习机会、改善顾问谘询等。
该校斯拉夫语言及文学、比较文学教授
巴克勒(JulieA.Buckler)表示,「我们必须让大学生知道,主修
人文艺术科系并非不切实际,也不会和他们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无关。
」
不过,近来建立的全国性资料库数据持续显示,人文领域的毕业生,如哲学和英文,毕业后第一年的薪资比会计和工程领域的毕业
生低很多。
拥护人文领域的人认为,这是因为速成调查导致人们对
毕业生的生活状况有误解。
不过造成人文领域面临现今如此艰难状
况的因素除了经济外,部分观察家认为,政治环境对人文领域越来
越不友善也是因素之一。
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会长施耐德(CarolGearySchneider)指出,「有权力撤销对这些领域补助的人,纷纷撤回了对这些领域的补助。
」例如,北卡罗莱纳州(NorthCarolina)州长麦克果瑞(PatMcCrory)即曾表示,他希望
州议会可以全面检视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助,希望可以着重于如
何创造更多机会,而非人文艺术。
今年年初时,他说,「如果你想
上性别研究,没关係,到私立学校上。
可是如果这门课没能帮谁拿
到工作机会,那幺我不愿意提供补助。
」
现代语言协会(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执行长费尔(RosemaryG.Feal)也表示,欧巴马总统对科学、科技、工程和数
学领域的支持,表示人文领域通常就得被牺牲。
哈佛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即将针对课程作出一连串改变,包括一系列含括各个领域的课程,以共同的主题为中心,例如城市、大企业、水、战争或药物。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以最长两年的时间,
从各种不同的领域角度探讨这一类的议题。
此外,今年暑假将开始试办新的实习机会。
今年秋季,学生将可以开始修习一连串新的入门课程,「聆听的艺术」、「阅读的艺术」、「看的艺术」等,作为现有的问卷调查及研讨会的补充课程。
巴克勒表示,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科前期训练」帮助学生「像人文主义者般思考」,而不是只会深入单一面向的思考。
这些
课程将由各个不同领域的团队联合授课,例如「聆听的艺术」将由
音乐学系以及比较文学系的教授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