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文字版 全)剖析

合集下载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话题:适应⼒现实教育学习⼀、这个世界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据调查,成功的⼤学⽣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想做伟⼤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该怎样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不是空话,⽆论在学术还是实践⼯作中,他们勇往直前,做到了了不起的事,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特别善良。

有些⼈只是“⾃我”的⼀代,这⼀代⼈所关⼼的⼀切只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买套更⼤的房⼦”,“我要变得成功,取得更多赞誉”,“变得更有威望”。

但有这种想法的⼈,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这些。

他们也不如有崇⾼使命感的⼈成功。

⼆、有时,光有美好愿望,我们还是⽆法发挥全部潜能,甚⾄有些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多于帮助。

理想主义远远不够,往往使对⽅陷⼊被动受害者地位,⽽不是帮助产⽣积极的主导⼼态。

(⽪格马利翁)赞扬别⼈,赞扬⼩孩,是有害的。

如果没有分辨地夸奖别⼈,从长远⾓度讲,实际上害⼈⽐帮助⼈更多,⽆论是⾝⼼健康还是成功等⽅⾯。

三、“如果我们对⾃⾝的培养不够,对各种⼈际关系培养不够,就会发⽣个⼈成长失败。

”四、⼼理学家证实了培养乐观精神能预防⼉童和成⼈的抑郁和焦虑,约能将他们两年内患病率减半。

⼈类有些因素可以抵制精神疾病:勇⽓、⾯向未来、乐观、⼈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胸和洞察⼒等。

培养⾃⾝优势、培养能⼒、关注健康、信仰、乐观、⾃信等等,能更好⾯对⽣活困难。

四、冥想可以极⼤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脑,可以帮助产⽣积极的情绪,⽽在痛苦⾯前变得更坚定。

每周三次锻炼,每次三⼗分钟,效果与现有最有效的⼼理药物是⼀样的。

五、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当内部(⼤脑的想法)与外部(现实)不⼀致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

改变的⽅法:1、更新基模2、忽略外部信息3、主动寻找证据4、创造新的现实。

运动员跑跑,开始都不相信4分钟跑完1公⾥,直到⼀⼈提出可以,并且做到,之后很快很多⼈都可以做到。

解析幸福---哈佛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课件(V)

解析幸福---哈佛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课件(V)

解析幸福---哈佛⼤学幸福课(积极⼼理学)课件(V)第5章设定幸福⽬标--倾听⼼灵深处的声⾳ 在我16岁开始意识到追求幸福的重要性时,我所理解的真正幸福是我必须先到达⼀个⽆欲⽆求的境界--不再有需求与渴望,不再有使命与⽬标。

因为我曾经渴望的⽬标(⽐如赢得冠军)不但没有带给我幸福,反⽽让我苦恼,甚⾄⼏乎精神崩溃。

我⽤了⼏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有⽬标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样的⽬标,以及那些⽬标在我⽣命中所扮演的⾓⾊。

时⾄今⽇我可以肯定地说,做⼀个幸福的⼈,必须要有⼀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标,然后努⼒地去追求。

但在开始探索如何去设定⼀个适当的⽬标前,让我们看看⽬标与成功的关系。

⽬标与成功--为⾃⼰的承诺付诸⾏动 从整体⽽⾔,有⽬标的⼈成功率要⽐没有⽬标的⼈⼤得多。

具有挑战性的明确的⽬标(设定了时限和具体的成果)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

设定⽬标就是⽤语⾔给⾃⼰⼀种承诺,⽽承诺本⾝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理学已经证明了⽬标和成功之间的关系,这⼀点也已经被我们⾃⾝的经验所反复证明过。

在英语的语源学⾥,"concept"(概念)和"conceive"(构想)的关系并⾮偶然。

通过概念,通过语⾔,我们才能有所构思,新的真相才能显露。

在希伯来语的《圣经》⾥,上帝⽤语⾔创造了世界,他说让光明照耀这块⼤地吧,然后就有了阳光。

《约翰书》中开始的部分是:"原初,我们有的只是语⾔。

"同样美国也是以宣⾔的⽅式建国,通过语⾔表达了国家的⽬标、任务和价值观。

 ⽬标向我们及他⼈传达了⼀种克服困难的信念。

把你的⽣命想象为⼀个旅程,你背着背包前进,忽然,出现了⼀堵墙阻挡了你的去路,你该怎么办?你是转⾝避开,还是把你的背包扔到墙的另⼀头,然后想办法去穿过、绕过或是翻过它? 1879年,托马斯·爱迪⽣(Thomas Edison)宣布,他会在年底公开展⽰电灯。

幸福课--哈佛公开课第一课中文字幕

幸福课--哈佛公开课第一课中文字幕

第一课各位,早上好。

很高兴能回到这里。

高兴见到你们。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程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

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我成绩优异。

擅长体育运动。

那时壁垒打的不错。

社交也游刃有余。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

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

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

目标只有一个: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

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

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课程。

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

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

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

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

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点。

有300多人参加。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

有850名参加是当时哈佛大学人数最多的课程。

这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

怎么可能呢?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在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

我前去参加采访。

进行采访。

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

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

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

我漫不经心的问。

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会以为你很外向”。

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

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又一次,我漫不经心地问有何不同。

8.哈佛幸福课中文字幕 第八讲

8.哈佛幸福课中文字幕 第八讲

幸福课第八讲感激在上节课结束之前,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生平的一些事。

后来有人问我“是真的吗?”没错,是千真万确的。

这个故事我是从两个角度来讲的——第一个是消极者的,第二个是积极者的。

大家要记住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积极者并非不会感到痛苦或失望,愤怒或羞辱,恐惧或失望,至少无法追求自己的目标,是一件很让人失望的事。

如果这个目标碰巧是关于职业生涯的,或者是如果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拿到学位的人,而不得不在Willam James大楼再呆一年,就像脑袋长了一个角,那么羞愧,这种事没有快乐可言,非常痛苦。

但是积极者……对不起,积极者和消极者的区别在于,积极者明白,这世界是不会事事如愿的。

但我们可以扭转坏事,事情会好转的,一切会变顺利的,可能需要点时间,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曙光,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忘了羞辱痛苦失望。

但一切不好的事都会过去,也就是说积极者明白,这些感觉是暂时的。

他会允许自己,有人之常情,他会明白,事情最后会好转的。

我明白这点,发生的都发生了,这就是人生,允许自己有人之常情,包括允许自己,感受这些负面情绪。

允许自己失败,我们稍后会深入讲允许自己失败,等我们讲到完美主义时因为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

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

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

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积极者明白,人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会有痛苦的情绪。

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就会有失败的时候,但失败会过去的。

做积极者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幸福感多了。

积极者感到更多幸福,还有其他好处,例如,波莫纳大学的Suzanne Thompson做了以下的研究,她找那些在加州大火中失去家园的灾民,那时候很多灾民……那是一场很大的山火,很多人失去了家园。

火灾过去。

她去采访他们,她把积极者和消极者区分开来,积极者并没有说“我很高兴火灾发生了”而是说“这场天灾也有好的一面”,“我可以重新开始,火灾给了我一个新起点”,“现在我更喜欢我的家,我的家人都安全无事”,“这让我很欣慰,这是好事”所以积极者看到的是好的一面。

哈佛大学幸福课个人笔记--最全版

哈佛大学幸福课个人笔记--最全版

哈佛大学幸福课(1504号课程:积极心理学)第一集什么是积极心理学Look inside:内省是必要的美洲原住民,在一起,几个小时,围着箐火,不说话,只是享受这静MI时光。

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

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通过潜意识分析,决定如何改善生活。

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来改善人生,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

人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入了了很多精彩的理念,比如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

减法比加法更能使我们幸福。

……梭罗幸福不是一个秘诀。

我们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总想找到一个秘诀从而永远幸福下去。

哈佛的异常卓越群体,共拥的两点:一是完全相信自己,他们完全相信自己。

二是一直都在问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

幸福是一个过程,“我如何更加幸福”这是我们经常要问的。

做教师要内外一致。

这也是很多教师痛苦的原因。

因此我建议如果一些老师不是看得开,就不要与外界社会做太多的沟通,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二集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问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影响了你的认知。

心理学对于消极面的研究与对于积极面的研究,比例为21: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1、乐观;2、对生活有信心,有“意义感”,无论是个人成功的意义,还是通往成功过程的意义;3、帮助社会,帮助他人,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4、目光集中于自己的长处;5、为未来设定目标;6、有一个心目中的榜样;7、不只依靠自己,寻求社会的支持,并有寻求支持的勇气。

西岸小学Marve Collions(推荐书目:Marve Collions’ way)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水的灌溉,有阳光的照耀,除去杂草,悉心照料。

没有人会来!――没有人会穿着闪亮的铠甲把你带到幸福家园。

幸福解码——哈佛《幸福课》主讲夏哈尔博士教你快乐

幸福解码——哈佛《幸福课》主讲夏哈尔博士教你快乐

幸福解码——哈佛《幸福课》主讲夏哈尔博士教你快乐人们都想追求幸福,获得快乐。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定义。

心理学上用主观幸福感这个术语来定义幸福。

对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用它来衡量生活。

当这个标准与真实生活状态相吻合或接近时,我们就会对生活感到满意。

当这个标准与我们的真实生活相差较远时,就不满意。

这种对生活的满意度就是幸福感。

满意度越高,我们越幸福。

主观幸福感还与另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我们的情绪体验,我们的积极情绪体验越多,我们的幸福感就越高。

当前,我们的幸福感如何?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

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而且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美国“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2005-2009年对155个国家及地区的“幸福感排名”调查显示,中国大陆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在国内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查。

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

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据调查,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地级以上城市为: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重庆、广州、通化、无锡。

北、上、广、深等城市全都榜上无名。

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幸福?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却越来越不幸福?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爱比较、缺乏信念、不善于发现阳光面、不知道奉献、不知足、相互不信任、过于焦虑,成为了造成幸福感下降的重要原因。

怎么提升幸福感?在哈佛大学公开课最受欢迎的《幸福课》里,主讲塔尔·宾-夏哈尔博士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告诉我们如何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文本

哈佛幸福课文本

哈佛幸福课文本哈佛幸福课文本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人幸福感的缺失成为焦点问题,而泰勒教授的幸福课就如同雪中送炭,让人们的心灵“久旱逢甘露哈佛幸福课文本是怎么样的呢?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哈佛幸福课文本,一起来看看吧!对压力和自我和谐的目标1、形成正确认知首先,要对压力有个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压力的本质是什么?认识到压力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尤其是不仅要认识到它的消极面,还要认识到它的积极面。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尔说得好:“压力如同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

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

”其次,正确评估自己、接受自己。

不要过高地把自己定位于无所不能;也不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每个人都是有所能而有所不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点,并使之最大化,你就因游刃有余而倍感轻松。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也未必是弱者的表现。

不要时时处处与别人比,尤其是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

你可以分析一下你所有熟悉的人,他们一定有优越你之处,但也一定有不如你之处,不会有意外。

最后,认识环境、适应环境。

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

这个环境中肯定是许多不公平、不合理、不适应、不近人情之处,但对个体来说,这个环境又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前提。

我们只能入乡随俗,而不可能让乡俗随我。

如果我们对环境的埋怨能改变环境,那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埋怨吧,埋怨可是件不费多大力气的事。

可惜的`是,埋怨不能改变环境,不能解决问题。

2、调整自我心态其一,记住好事,忘记坏事。

你的心情不是取决于你尽遇上好事,还是尽遇上坏事,而是取决于你是记住好事,还是记住坏事。

其二,利用幽默。

工作是严肃的,但严肃不意味着刻板、死气沉沉。

在工作中,有一些适当的、高品味的幽默可以化解冲突、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振奋精神、可以缓解压力。

并且,它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排斥它。

《哈佛幸福课》第一、二讲学习总结

《哈佛幸福课》第一、二讲学习总结
想要自信也不会立刻就有自信但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可以变成真理因此坚持从行为上入手去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定会带来真正的自信如何才能成功课程的知识点?作一名理想主义者为自己寻找意义感?设定可实现的目标?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树立榜样并向其学习?承担责任并行动起来行动增加我们的自信?有良好的适应力?寻找社会支持不单干?不停地问正确的问题成为终身学习者?最重要的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心智模式从而实现真正的transformation体会如何对待痛苦课程知识点人生本身就是起起落落包含痛苦因此痛苦无法避免处于痛苦状态不要自怨自艾要赶紧用行动改变体会人生其实是一场经历酸甜苦辣咸都要有也都会有我们需要类似布莱希特间离效果或德鲁克意义上旁观者的心态当我们跳出痛苦以他者目光去看待痛苦时痛苦也有乐趣关于问题课程知识点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重要的进步伴随着新问题的形成而来问题才是突破口成功的人总是在问问题并由此而成为终身学习者体会因此提出问题的人容易成为负能量变成批判和打击的靶子或者对提问者说要么你提出解决方案否则请闭嘴我们对问题熟视无睹要么是缺乏好奇心要么是害怕改变一个从不提出问题的员工是一个勤劳的员工但一定不会是一个高效的员工关于常识课程知识点?积极心理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常识?常识简单但并非过于简单化?但要把常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不容易体会?常识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才容易被忽视就如同水和空气总被我们忽视从而浪费和污染?常识因为其简单也总被我们忽略你说的我都懂然而也仅止于懂并未去实践常识?常识的危险性在于它如此简单一目了然不需要学习所以人们往往记住了常识而忘记了思考
关于问题
课程知识点 • 积极心理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常识 • 常识简单但并非过于简单化 • 但要把常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不容易
体会 • 常识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才容易被忽视,就如同 水和空气总被我们忽视从而浪费和污染 • 常识因为其简单,也总被我们忽略——你说的我都 懂,然而也仅止于懂,并未去实践常识 • 常识的危险性在于,它如此简单,一目了然,不需 要学习,所以人们往往记住了常识,而忘记了思考。 • 当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思考训练时,常识匮乏将成为 常态,一个缺乏常识的社会是病态的。我们父母辈 朋友圈的养生贴即为一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课是用来干什么的?比如语文课,帮助我们识字,阅读,了解这个世界。

●那你们觉得心理课是用来干嘛的呢?●我希望心理课,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更愉快地生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幻灯片2了解自己?●你们觉得怎么样叫做了解自己?●你们觉得了解自己吗?●比如说,我是一个老师,教心理课,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打乒乓球。

●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算了解自己吗?不算,喜欢看书的心理老师肯定不只我一个,这样的了解非常不够。

(让学生思考,还需要了解什么)●当我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目标,生存的意义有一个独特的认识,我们才能算是了解自己。

幻灯片3●老师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发现很难说出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你们觉得为什么?●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很难说出自己的优点?●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被教育要谦虚,说自己的优点有种“不要脸”的感觉。

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会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点啊。

还有就是我们有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

想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很少夸奖孩子。

老师印象很深,从小到大,我妈从来不敢夸我,只提醒我做得不好的地方。

你们觉得我妈是怎么想的?●对,一夸就骄傲了,就堕落了,就不思上进了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我亲妈都没夸过我!●当然,我妈是个好妈妈,大家不要误会。

只不过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这种风格的。

●所以,老师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小孩。

幸好老师后来能够越来越完整地看到自己,看到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好的方面。

大家千万要记得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

幻灯片4●知道自己的长处很重要,他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班有人擅长演奏乐器,有人擅长讲故事,有人鬼点子特别多,脑瓜特别灵,有人能让周围的人很快乐,有人阅读能力特别强,有人特别容易和他人相处。

●这些都是你身上独一无二的东西,他们代表了“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

幻灯片5你喜欢自己吗?找到优点是高兴事,那么缺点呢?●好像同学们都觉得说出自己的缺点比较容易。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当别人真的指出你的缺点时,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可能最常指出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知道我有缺点,但是不用你告诉我。

老师以前常有这样的感觉。

其实心里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所以受不了别人说。

●所以说,如果我们会因为别人说出我们的缺点而生气恼怒,说明我们不喜欢自己。

幻灯片6那怎么办呢?●我们身上当然会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者说希望可以改变的东西。

●这些不喜欢的东西分两种,一种可以改变,一种无法改变。

●可以改变的,比如:脾气不好。

●老师身上有这个毛病,比如说生气的时候,我也不说为什么生气,但就是不高兴,不和家人说话。

结果我生气,别人还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然后我更生气,家人也生气。

冷战很久,心里闷得慌。

(比如,比如我妈拿我和别人比,男朋友忘记我生日)●比如说,生气的时候,尽量控制自己不要马上爆发,不要做摔门这样的事情,先让情绪平静下来,然后去想一下,自己为什么那么生气,对方做了什么事,我可以怎么和他沟通。

当这样想下来,会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有比生气更好的方式。

●比如告诉对方,你刚才那样说,我感觉自己被误会了,所以会比较生气。

●当这样说的时候,自己心里的委屈说出来了,心情好了,对方也明白了。

●这其实也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当你找到改善的方法,感觉会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可以改变的不喜欢的地方,然后去尝试一下。

幻灯片7有些事情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不喜欢,又无法改变的话,我们有哪些选择呢?●接受它,我是这样的,但是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我能够拥有属于我的别样生活。

●抱怨它,深陷在痛苦里无法自拔。

●当然做起来的时候是困难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时刻察觉自己是不是在逃避,是不是需要找回勇气去面对。

●好的人生不是没有痛苦的人生,而是在痛苦里依旧活得精彩的人生。

幻灯片8第二个我们了解自己的方面,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生活的意义●目标有大有小,适合自己非常重要。

●如果现在要你们想一个榜样,你们想到谁?或者说一个成功的人?●那他们适合成为我们的目标吗?不一定。

●老师上大学的时候,一开始家人让我学习的专业是法学,做律师,考公务员。

为什么?这些工作都很好,身边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比较成功。

收入高,工作稳定,而且很体面。

●但是适合我吗?我觉得不适合我。

很幸运,后来接触到了心理学,后来发现了老师是自己喜欢的职业。

●所以,从哪些成功的榜样身上,我们并不是直接学习他们做什么。

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

比如我们最常听见的人中,肯定有海伦凯勒。

我们可能没法想她这样成为教育家,作家,但是我们可以学到她身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对万物充满好奇和热情的态度,敢于尝试和坚持的态度。

然后用这些积极的东西去思考自己的生活。

●目标可以有小有大,小到我今天要阅读一个故事,大到我以后做什么工作。

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幻灯片9心理课希望帮助大家●认识自己●喜欢自己●过更加快乐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意义幻灯片10上心理课时候的小期待●积极参与,边听边思考(也不一定是我来我来,我知道我知道那种方式,因为有些人喜欢安静听课,安静思考,每个人参与课堂的方式不一样。

我只是希望你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上来)●相互尊重,不嘲笑,不鄙视(我们的想法很多时候其实都是不成熟的,但是没关系,当你分享出来,就能得到别人的回应,会有很多收获,所以希望大家愿意说出来。

然后相互尊重,不用因为说得好不好而有所顾虑)●用心倾听,真诚沟通。

(当有人说话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听,去理解他的意思,关注他想表达的东西,而不是急于评判对错,或者好不好)幻灯片11你们平时不喜欢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做法?如果课上有什么地方,让你们感觉不好的,你们可以课后或者上课的时候直接提出来,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改变。

幻灯片12幻灯片13TalBen-Shahar,Ph.D. 塔尔宾-夏哈尔哈佛大学哲学与心理学博士,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主讲老师。

《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王牌课《经济学导论》美国主流媒体(包括《波士顿全球报》、《纽约时报》,以及CNN、CBS、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争相报导对象。

幻灯片14如果要你们现在想一个成功人士,你会想到谁?我们用什么标准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从他们想到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生活里,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幻灯片15金钱到底有多重要?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

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

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

人生也有盈利和亏损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

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幻灯片18夏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夏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八条小贴纸:幻灯片19NO.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做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不要只是为了轻松而选择,或选择只是别人认为你应该做的事。

幻灯片20NO.2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快捷方式,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

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幻灯片21NO.3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

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

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幻灯片22NO.4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幻灯片23NO.5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

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幻灯片24NO.6慷慨“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

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幻灯片25NO.7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虽然心中恐惧,仍依然向前。

幻灯片26NO.8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

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

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

幻灯片27朋友,祝您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