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汉字的教学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字理识字教学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必备教育内容。
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字识字的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入手,浅谈其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情境教学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整体教学法将汉字作为整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采用整体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基础的识字能力。
优点:整体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认识汉字,加深对于汉字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缺点:整体教学法在掌握具体的字形和字音上可能相对滞后,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或生僻字,整体教学法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整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配合拼音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二、拼音教学法拼音教学法是通过学习拼音来认识字、读字和写字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声母韵母的组合,逐渐掌握汉字的读音,进而加深对于汉字的认识。
优点:拼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规律,加速汉字的识字过程。
同时也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拼音基础,为日后的识字和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形声教学法形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形和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形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特点和声母韵母的组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汉字。
优点:形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来进行识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汉字。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和生僻字,形声教学法显得尤为有效。
缺点:形声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显得比较繁琐,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学习。
一些汉字的结构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形声规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产生混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形声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来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浅谈生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生字教学的几种方法(一)利用形象直观演示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指给学生看图画、投影、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例如:第一册拼音识字第16课,教学内容是学习“风、云、雨、电”这四个字可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中四种自然现象的动态画面出示在屏幕上,并配上声音。
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把教学生字与日常生活诉具体事例联系起来,亦可以收到不错的成效。
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地演示了识字过程,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二)开展识字游戏,创设愉快识字氛围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识字学得快,但遗忘更快。
因此,在课堂内开展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举三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性,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游戏还有许多,又如一些图形游戏、猜字游戏等等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时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学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
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比较法为汉字做加减法。
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四)谜语法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思维,也是一种趣味识字法。
大家谈汉字--群文阅读讲课教案

大家谈汉字--群文阅读《大家谈汉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共读、选读、分享等活动统整信息,用具体例子印证观点,感受汉字的美。
2.通过关联阅读,培养学生的关联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共读、选读、分享等活动统整信息,用具体例子印证观点,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难点】能运用关联思维欣赏作品,领悟汉字美。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读议题。
读了题目,你了解到什么?指名交流,引导理解“大家”的意思:①众人、大伙儿。
②大作家、大专家。
2.小结:同一个词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汉字就是这么有意思。
3.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几位大家,一起去聊汉字,去感受汉字独特的美。
二、共读,寻汉字之美1.这是几位大家所写的跟汉字有关的文章。
ppt出示:汉字与中国心(王蒙)西(张大春)柔和(毕淑敏)最初最美的书写(蒋勋)汉字之美(李倩)2.读读文章题目,你能判断哪些是总的介绍汉字特点的文章吗?请说明理由。
指名交流。
看着这些题目,孩子们有的借助汉字进行推测,有的产生联想,有的与自己所了解到汉字知识、文化进行关联。
看来,汉字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去聊一聊。
现在老师公布答案。
(圈画)3.汉字有很多独特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充满了美感,这美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去寻美。
ppt出示:快速默读《汉字与中国心》《汉字之美》两篇文章,找找汉字的指名交流,相机引导概括:音韵美、形体美、书写美、想象美、情感美4.这六个方面好比六个观点(板书:观点),每一方面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咱们继续寻美。
Ppt出示:再读两篇文章,找到具体描写汉字美的句子,做批注,读一读。
(学生推送相关句子到对应文件夹)5.创设情境朗读。
汉字极美,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汉字极美,她的形美不可抗拒,各具风采——汉字极美,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浮想联翩——汉字极美,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正因为汉字有这样独特的美,所以大作家王蒙这样赞美汉字——6.小结:大作家谈汉字不光有观点,还有具体例子,有理有据,让我们对汉字之美有了初步的了解。
谈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字效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识字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汉字进行教学。
3. 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汉字的形状、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字。
三、识字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基本笔画教学在教学“一”字的基本笔画时,我首先展示“一”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形状。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一”字的基本笔画,让学生了解“一”字的构成。
接下来,让学生模仿笔画,进行书写练习。
最后,进行笔画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2. 案例二:结构教学在讲解“山”字的结构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山”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左右结构。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带有“山”字结构的汉字,如“出、边”等,加深对结构知识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山”字结构创作一个新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案例三:读音和意义教学在教学“水”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水”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读音和意义。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水”字相关的词语,如“河流、湖泊”等,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水”字编写一个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追根溯源,彰显汉字文化魅力——以《识字7》为例谈识字教学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并且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识字方法,也能够熟练地看拼音识字。
然而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形近字、笔画复杂的字逐渐增多,再用上面的方法识字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这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特点进行科学识字,探究汉字密码就显得尤为重要。
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决定了许多汉字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不应把汉字看成一个个无生命的符号,而应把它们当成一个个浸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鲜活生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下面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一、借助图画,感受汉字“有情”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这个国家是中国,这里的字指的是汉字。
如果你细细品味,会发现我们的汉字有着深厚的“爱”的情结。
在教学“保”字时,我先出示甲骨文字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
学生通过观察纷纷认为,这个字就像一个张开双臂的妈妈紧紧搂住怀里的小宝宝。
通过观察字的演变,学生得知这个字就是“保”字,不禁感叹:妈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好伟大的母爱啊!此时我又引导学生想一想:除了小宝宝需要保护,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保护啊?有的学生认为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需要保护,从他们面前经过时要注意不要碰倒他们;有的认为教学楼门前的两棵老松树需要保护,不能攀爬;有的认为奶奶年纪大了,他会在奶奶上楼的时候搀扶、保护着她;还有的认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睦相处,保护它们……汉字中有许多像“保”这样的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描画出来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在记忆字形、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感受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归类识字,探究汉字“有理”黄亢美先生在《字理———识字析词的根本》一文中说:“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依理而行则兴,逆理而为则衰。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例谈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要。
卢梭在“教给孩子什么?”这一问题上说:“问题不在于教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他以研习学问的方法。
”在这句话的启示下,我从两方面探索了识字教学。
1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形成学习动力1.1 游戏识字法。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做一些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识字兴趣。
摘果子游戏法。
如:教学“爷”、“节”、“岁”、“新”、“行”等大量合体字时,我事先做好一棵有大半个黑板那么大的“生字果树”,再根据规律将合体字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苹果卡片,挂在这棵童话色彩浓郁的“生字果树”上,给枯燥的生字赋予了“生命”,通过部首和独体字“找朋友”的小游戏,成功将“生字苹果”带回家的孩子更能从中得到识记生字的自豪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识字学文的兴趣。
猜谜游戏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
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
如教“金”字时说:“一个人,他姓王,兜里揣着两块糖,是哪个字呀?”如“兵”字:“一斤八”;“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也常会有孩子笑眯了眼睛问老师:“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是指什么?”在受到老师的赞许后,班上便很快掀起了一股“字谜热”……1.2 讲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如:教学“阔”时,就给孩子们讲了曹操在新建的宫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扬长而去,聪明的杨修解了其中玄机:大王是嫌门太宽大了,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阔”么……就这样,如果有学生问起“阔”,立马就有学生喊“就是曹操在门上写个活么!”他们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记住了阔的意思是又宽又大。
1.3 编顺口溜,读儿歌识字。
谈汉字教学中的笔画加减法运用——以笔者选取的六组共十二个汉字教学为例

[作者简介]梁铭轩,广西北海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张扬,山西吕梁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谈汉字教学中的笔画加减法运用 ———以笔者选取的六组共十二个汉字教学为例○梁铭轩 张扬(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摘 要] 外国学习者刚开始学习汉语,学认、学写汉字时,往往会对两个字形相似,笔画数相近的汉字混淆,容易写错字,写别字。
因此,如果对外汉语教师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基本汉字的字源,字义后,对已经学过的汉字,采用加一笔,减一笔的加减比较识字法来进行教学,会对学习者汉字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汉字教学; 汉字笔画; 加减比较识字法[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8-0147-02一、汉字特点概括及外国学习者学习汉字产生偏误的原因1.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由笔画和偏旁等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汉字的字形由笔画的长短粗细、弯折竖直的不同变化,偏旁的左右上下内外的不同组合所决定。
一般来说,汉字中的独体字的笔画较少,但独体字只占汉字的一小部分,合体字的笔画较多,大多数汉字都是合体字。
2.外国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偏误分析的原因。
对于外国的学习者来说,特别是母语为非汉字圈的人,汉语绝非一门容易掌握的语言,而学习的难点毫无例外地指向了汉字。
大多数外国学习者的母语都是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是不同于汉字的表音文字,所以这些学习者刚接触汉语时,觉得汉字就像一幅幅神秘的图画,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会产生汉字难学的恐惧心理,但如果教师能向学生解释说明汉字的字义以及字形结构、构形理据,通过字源字义或者故事等趣味汉字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汉字,外国学习者就不会觉得汉字难学,也可以避免使用错别字。
二、列举五组共十个字形相似,笔画数相近的汉字列举说明笔者根据自己在海外———菲律宾的汉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广州的某汉语培训机构的汉语教学实践,整理了以下几组初学者学汉字时容易混淆,写错的汉字,从它们的字源开始分析,了解它们的字源、字义之后,再自己设计汉字教学,让学生明白理解这些形近字的多一笔少一笔的区别。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一个汉字的背后常常是有一段历史文化。
了解汉字知识在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受语文方面很有帮助。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实习时正好是在二年级,我在听指导老师讲课以及自己上课时,就有意识地把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寻找识字教学的好方法。
在二年级的教学中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有指读识字法,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请教别人等几种方法。
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只会认不会用的结果。
我的指导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特别注重向学生渗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
她在教学古诗《锄禾》时,因为学生对这首古诗非常熟悉,在识字时主要运用指读识字法。
但古诗中的生字易学,却难于理解。
其中“当”字,孩子们运用就有困难。
她就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来体会“日当午”是“中午,烈日当空”的意思。
这样孩子们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这个生字,就不会再组成“当午”这样的词语了。
她又告诉学生平时说的“当中”就是这个“当”字,孩子们恍然大悟,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句子。
如:“我坐在两个娃娃当中”、“我的同学当中有许多有礼貌的孩子”等等。
像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但学得快,便于掌握,而且识字质量高,能举一反三,就很值得我以后教学中学习运用。
在我上识字课时,我想到了我们大学汉字与汉字文化课上介绍字的起源的方法,我利用语文书中生字的象形入手介绍字的起源。
上课时我先请学生看课件上“月”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
学生做出了各种猜测,他们说出自己的想象后,我没告诉他们是什么字,而是通过课件呈现“月”字各阶段演变的字形,同时介绍这个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月”字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学生都惊叹起来,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
当他们觉得趣味十足,小脑袋里产生很多疑问的时候,我就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汉字的教育方法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首肯和学生的喜爱。
人们在赞赏选手超强的记忆能力,惊叹中国汉字的复杂和精妙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牢固掌握中国汉字,已成为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经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谜语识字法。
谜语识字是一种用谜语的格律说出,让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分析,猜出答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易读易懂,而且符合小学生好奇、喜猜的特点,猜到了迷底又能使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信心。
谜语识字法是愉快识字法中最重要有效的识字方法。
如教学“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这样学生不断记清了“午”的形义,而且把他和牛字区别开来。
再如教学“鲁”字:“刀字头,日字脸,腰里横着一条线,压着日字成一姓,都说他是山东汉。
”学生可从前两句中掌握正确的字形,从后两句中了解他的字义,是姓也是山东的简称。
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册第三课看图识字“日、月、水、火”,鲜明的图给学生一个
鲜明的印象。
为了激发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教师可编迷为:“又大又红一个圆,东升西落挂天边(日)”;“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
“水”、“火”也可编成谜语。
当学生猜出谜语时,老师依次在黑板的填字格里板写日、月、水、火四个字,拼读后,讲解字形笔顺,学生练写。
通俗易懂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兴趣地支配下,能够很自然地记住生字的音形,并为理解字义打下基础,又让学生从中懂得我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儿歌识字法。
儿歌识字法,也就是编顺口溜识字。
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儿歌或顺口溜,在教学中让学生诵读,便于学生对字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再给“喜”这个抽象难懂的生字编为:“十颗豆子口里掉,娃娃乐得哈哈笑。
”既有字形,又有字义。
第三,简笔画识字法。
教学简笔画是有别于一般绘画和简笔画的,是将笔划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缔造出一种内容精炼、活跃、形象、美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口头讲述和文字板写的有益填补,与教学与说话融为一体,他不在于写实,而在于传神。
例如教学生字日、月、水、火时,随着儿歌用简笔画画出“日”、“月”、“水”“火”,并用简短的故事描述图义,学生兴趣大增。
如教学生字“井”,出示实物图片和“井”字,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立即观察到“井”的两横一撇一竖,就象井边的围栏,中间就是开口,是象形字。
这样,学生便能够很轻松地记住“井”字。
如教“扔”、“拍”、“抛”、“提”、“抬”、“拎”等一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肢体动画,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比起简单地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学生兴趣昂然,学得轻松愉快。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涵丰富,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画。
第四,比较识字法。
把两个形近、音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止混淆,这也是识字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如“未”和“末”两个字,编儿歌为“初看两字很相像,细细分辨不一样,‘未’字下长上横短,‘末’上长下横短,祖国的‘未来’多美好,敌人的‘末日’快来到。
”“钉”与“盯”,“钉”根据形旁可以确定字义与金属有关,它是“钉子”的“钉”、“钢钉”的“钉”;“盯”根据形旁可确定它与眼睛有关,它是“盯人”的“盯”。
“漂”与“飘”,“漂”是“漂在水中”的“漂”;“飘”是“飘在空中”的“飘”、“随风飘舞”的“飘”。
所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既可以记住字形字音,又可以区别形近字。
第五,动脑筋、找找看的识字法。
教低年级学生识字,要根据不同的字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采用让学生动脑
筋、找找看的方法,有利用他们牢固地识记字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指导学生识记“鸟”的字形时。
我问学生:“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知道眼睛长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在‘鸟’字上找出来?”这一问,学生个个开动脑筋,纷纷举手回答,找出“鸟”字头中间的一点,就是代表鸟的眼睛,接着,我再用红笔一点。
学生再写“鸟”字就不会再忘记这一点了。
第六,游戏识字法。
在学生对字形掌握一定程度时,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性的课堂识字游戏,在游戏中识字、填字、组字、变字,如出示一个字后,让学生尽可能地组成词语,这个游戏叫“生字开花”。
再如“火柴摆字”、“生字找朋友”、“开火车”、“小医生找病字”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克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无意识记字,获得牢固印象。
第七,字族文识字法。
这种识字法,是把组字能力强的一些常作音旁的字当作“母体字”。
按人、土、田、日、月等分类编成“三字经”。
如,“人口目”、“身手足”、“耳舌牙”、“皮毛骨”、“山丘石”、“生竹木”……学了一批“母体字”后,用“人从众”、“木林森”、“日月明”、“小土尘”等,然后用字族文扩大合体字词汇。
如,以母体字“青”为音旁的字族“清、情、请、睛、晴”编字族文:“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在练习中又配以歌曲加强对字族的印象,这样有趣味有规律地成批学字,比教学一些孤立的字易于速成。
识字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字,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欲望,感受汉字的形象美、创意美、韵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汉字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