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队单吊环事故安全经验分享(7.6)
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

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最新钻井队卡钻事故心得体会1随着钻井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钻井作业中,违章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从违章事故中吸取教训,钻井队开展了一次反违章事故经验总结活动,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深刻领悟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违章行为的危害。
以下是我们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钻井作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警惕。
我们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努力,不能敷衍了事。
只有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忽视安全规程,违反操作流程,贪图方便,这解释了为什么违章事故屡禁不止。
通过这次总结活动,我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后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第二段:追溯违章事故的成因。
在总结活动中,我们对近期发生的几起违章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些事故常常由一些基本的不良行为引起,比如疲劳驾驶、未佩戴安全装备、人为破坏安全设备等等。
我们从中看到,这些违章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安全规程的轻视和忽视。
因此,我们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安全规程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每个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
第三段: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由于违章事故大多是由员工的`不良行为引起的,因此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培训,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应用安全规程,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因此,我们将加强钻井作业的安全培训,包括开展现场实操培训、召开安全会议,同时通过宣传栏和微信群等方式持续强调安全知识,使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并遵守安全规程。
第四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钻井作业安全的基础。
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奖惩机制等,我们可以形成一整套严格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违章事故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会制定应急预案,规定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经验分享-某钻井队起重事故精要

精品资料
3. 严格落实搬迁作业前的安全分析会议。在 作业施工前,必须以班组为单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 。负责带队人员要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识别,讨 论风险削减措施,针对起吊作业等关键环节要全面 识别风险,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消减措施,并督促严 格落实。作业前,要确认作业人员对安全措施接受 和明确后,再组织作业。
3
精品资料
此时,工程一班座岗工余勇勇、副司钻 张旭东在柴油机右侧,外钳工田元国在柴油 机左前侧、井架工梁宁在柴油机左后侧挂绳 套。当四人还未将绳套完全挂好时,吊车司 机发现吊钩在柴油机上方有些偏左,就稍稍 向右移动了扒杆,在移动扒杆时,吊钩带动 绳套收紧,将正在挂绳套的井架工梁宁左手 大拇指夹在绳套与柴油机底座吊耳之间,造 成(zào chénɡ)其左手大拇指近节粉碎性骨 折的人员伤害事故。 4
经验分享-某钻井队起重事故
安全(ānquán)经验分享 某钻井队起重伤害事故
二○一一年四月
2
精品资料
一、事故(shìgù)案例 2011年3月31日,某钻井队开始进行从甲地至
乙井场的搬迁作业。7:30吊车到位后,钻井队副 队长杨言组织(zǔzhī)召开了作业前现场安全会并进 行分工,14:40,由于1#柴油机阻挡了车辆通道, 要对其进行起吊移位。副队长杨言负责吊装指挥, 司索人员将一付4根长7米的7/8″钢丝绳套挂到吊车 大钩上,并指挥吊车将游车大钩移至柴油机上方约 6.5米的位置后,吊车停歇并等待人员挂好钢丝绳套 。
精品资料
二、事故现场模拟(mónǐ)照 片
(一)事故现场概貌(gàimào)
伤者
5
精品资料
(二)梁宁挂绳套(shénɡ tào)时手势位置
伤者
6
精品资料
(三)吊钩 (diào ɡōu)向
油田钻井发生套管滑落打击事故员工身亡的体会

油田钻井发生套管滑落打击事故员工身亡的体会
我在学习了事故通报后,心里非常震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已非常完善,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原因,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具体体现。
“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诠释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违章”就是不按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来做事,凭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来做事,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违章;“麻痹”则是进一步违章,未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不认真履行工作流程和规程,总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是对的,图方便、图省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不负责任”就表现在多方面,管理上的不负责任,监督上的不负责任,具体工作者的不负责任,即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
安全工作天天抓、天天讲,为什么还会出安全事故呢?“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体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们有的人思想麻痹,开小差,放松了安全意识,就进行了违章作业。
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自己,对同事,对领导,对公司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因为你的不负责任,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会给同事、领导、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会给公司的财产带来多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在工作时,一定要牢记安全,坚决与“违章、麻
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做安全生产明白人,认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监督,不放过任何细节和小事。
安全无小事,用我们认真的责任心来换取持续的安全无事故。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
钻井工程是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环节,但在钻井工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和事
故隐患。
对钻井工程中的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是确保钻井工程安全的
重要手段。
钻井工程事故主要包括井口事故、井壁事故和井下事故等。
井口事故是指钻井过程中,钻取工具或井壁失效导致的事故,包括井口崩塌、井口火灾等。
井壁事故是指井壁失效导
致管柱掉落、井涌等事故。
井下事故是指井下地层突破、井下设备故障等事故。
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的因素和技术设备的因素。
人的因素
包括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作业不规范、安全意识淡漠等。
技术设备的因素包括设备质
量不合格、设计有缺陷、设备维护不当等。
针对钻井工程事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对策进行预防和控制。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
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钻井设备。
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和规范,规定明确的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作
业的安全可控。
定期检查和维护钻井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做到设备正常运行和安
全可靠。
加强监督和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不当的行为进行惩处,形成严明的安全
管理制度和法制环境。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开展安全交流和经验分享,
共同提高钻井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对于确保钻井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对策的制定,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钻井工程中的事故,保证钻井工
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钻井工程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形象、人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尽管有完善的钻井安全管理体系,可事故仍时有发生,一旦发生钻井事故将严重影响钻井工程的实施。
因此,对钻井事故进行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是保障钻井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1. 钻井事故分析(1)井口火灾事故: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喷洒在钻井井口,遇到钻头磨损及高温摩擦将产生火花,若加剧则可能引发井口火灾事故。
(2)折钻事故:井下工作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不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可能会在充钻井液时出现突泥现象,导致PDC钻头过量受力而发生折钻事故。
(3)井壁稳定失效事故: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井壁承受的应力也越来越大,万一井壁稳定失效,将会带来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两钻头碰撞事故:在钻井过程中,若掌握不好井眼均施加钻头压力大小,可能导致两钻头碰撞事故的发生。
(5)钻杆折断事故:钻杆折断是钻井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发生的原因一般为钻杆受力过大,或受到损坏后未及时更换等。
2. 钻井安全对策分析(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有效防范并减少钻井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现场监管: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操作不当引起质量事故。
从现场施工全过程监管入手,对钻井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
(3)加强技术培训:为保障钻井安全生产,应对井下人员技能要求进行明确,加强井下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从而有效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
(4)引进新技术:钻井工程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能够有效提高钻井安全性以及减少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可有效保障钻井安全生产。
(5)完善应急预案: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钻井事故,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并进行紧急处置。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

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分析钻井工程是指为了开采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进行对地层的钻探、完井等工作的一项技术。
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工艺繁琐,钻井工程中存在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事故频发。
本文将对钻井工程中的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一、事故分析1. 压力控制不当:在钻井过程中,地层中的高压气体或井液压力无法有效控制,导致井口失控,产生爆炸、喷射等事故。
2. 钻孔坍塌:由于地层稳定性较差或其他原因,导致钻孔坍塌,造成钻杆、套管被卡住,人员伤亡。
3. 线缆故障:井口设备中的电缆因老化或操作不当出现故障,导致停电、触电等事故。
4. 爆炸或火灾: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燃料、液体和气体,如果防火措施不到位,易导致爆炸或火灾。
5. 掉落物伤害:钻井平台上操作不当,工具或材料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二、安全对策1. 压力控制安全对策:(1)确保井口设备和工具的品质,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
(2)提供培训,并确保井下人员熟悉压力控制操作步骤。
(3)采取适当的防护手段,如使用防喷气帽、安全阀和紧急关闭装置等。
2. 钻孔坍塌安全对策:(1)在钻井前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地层稳定性。
(2)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避免过大的钻孔直径。
(3)使用适当的固井材料,填充井眼间隙,加固钻孔。
3. 线缆故障安全对策:(1)定期检查井下电缆的状况,对老化的电缆进行更换。
(2)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井下操作的可见性。
(3)培训井下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电缆设备。
4. 爆炸或火灾安全对策:(1)严格遵守防火措施,如禁止吸烟、防火门的设置等。
(2)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
(3)定期对防火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5. 掉落物伤害安全对策:(1)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工具和材料正确固定。
(2)更换老化或磨损严重的设备和工具。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钻井工程中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安全对策。
只有注重细节、加强管理,并提供合适的培训,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单吊环致钻具落井事故分析

二、事故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干部值班制度,强化监督。干 部值班到岗位,加强员工对操作规程、作业标 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培养员工规范的作业 行为。 2.加强操作技术培训,严格执行起下钻操 作程序。 3.合理选用吊环吊卡工具组合。 4.推广使用新型防脱吊卡。
谢
谢
二、事故主要原因
(一)副司钻误操作,未执行《石油钻井 司钻》“钻井司钻安全操作技术”中起钻操作程 序及安全要求,在未得到井口作业人员确认的 情况下,即上提游车造成单吊环起钻,致使钻 杆折断。 (二)吊环与吊卡不匹配,350T吊环配合 使用150T吊卡,吊耳与吊环间隙仅为13mm(吊 卡开口尺寸86mm,吊环直径¢73mm),增大了 挂吊环难度。
单吊环致钻具落井 事故分析
装备处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事故经过
2012年2月10日,**钻探公司50***队在完钻后 通井过程中,21:40副司钻接替司钻操作。22:00起 至1792.55m,外钳工将外钳一侧吊环下耳推进吊卡 吊耳内并插好保险销,与此同时,内钳工也将内钳 一侧吊环下耳向吊卡吊耳内推进,当吊环下耳刚进 入吊卡吊耳开口,还未到位时,副司钻误以为内钳 工已插好保险销,就上起游车,致使内侧吊环滑脱, 形成外单侧吊环上提悬重245.4KN,上提距离60cm, 导致钻具从第186根¢60.3mm钻杆距母接头顶端 0.46m处折断,下部1792.55m钻具落入井内,落鱼 顶部井深1719.46m。
探析钻井工程常见事故与处理对策

探析钻井工程常见事故与处理对策钻井工程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工程,常常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本文将对钻井工程常见事故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一、井喷事故井喷是指地下水或油气等突然从井筒中喷出的现象,常常伴随着高压喷射和噪声。
井喷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处理对策:1. 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和合理评价,准确判断井眼的岩性、孔隙压力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降低井喷的发生风险。
2. 配备专业的井眼监测仪器和设备,实时监测井眼的压力和流量,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井喷的发展。
3. 设计合理的防喷设备和措施,例如设置安全阀等,在井喷发生时及时切断井口的喷涌,减少井喷事故的损失。
二、溢流事故溢流是指钻井排出液体、气体或固体物质时,超出井口的现象。
溢流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井筒失稳,甚至丧失控制,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处理对策:1. 井底压力监测与监控:通过在钻具上设置井底压力传感器,随时监测井底的压力,实时掌握井况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溢流的发生。
2. 应急堵漏措施:在发生溢流事故时,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如置入固体漏失材料或使用堵漏液,控制溢出液体或固体的流动,防止事故扩大。
3. 定期检查与维修:定期对钻井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降低溢流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井塌事故井塌是指井眼塌陷或井孔变形的现象。
井塌事故的发生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导致井眼封堵,影响钻井作业的进行。
处理对策:1. 加强钻井液的稳定性:在钻井过程中,应选择稳定性好的钻井液,提高井眼支撑力,减少井塌事故的发生。
2. 合理的井眼支护:在钻井的应根据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井眼支护材料和技术措施,提高井眼的稳定性,减少井塌的发生。
3. 定期进行井眼状态的监测: 对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井眼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井眼的变形和塌陷,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82m。
钻具断口的上端面
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司钻违反起下钻操作规程,未得到外钳工起升手势便上提钻具,导致单吊 环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 空吊卡遮挡导致司钻无法发现外钳工未挂入吊环; 春夏交替,凌晨时分人员易疲劳。
管理原因
平台经理未对当班起钻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充分提示,对起下钻过程预 防单吊环事故无具体措施,值班干部也未提示司钻安全操作;
安全经验分享
跃满5-2井
单吊环钻具断落事故
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07月06日
事故经过
事故经过: 2015年4月23日6:54 跃满5-2井,井深 6677.22 m,当起钻至井深5410.58m时,由
于外钳工一侧吊环未挂到位,司钻便上提游车,
吊环脱出导致单吊环事故,造成钻具折断落井, 落鱼长5409.8m。至2015年 4月25 日捞出5 1/2″钻杆 3081.26 m,井下落鱼2328.54m 经多次打捞无效,回填侧钻。目前侧钻至井深:
井队倒班制度不合理,缺乏对员工身体状况的了解;
在待命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该队待命时间177天),公司疏忽了对井队职工 上岗前的培训与评估。
预防措施
在全公司内进行通报,展开全员学习与讨论,认真剖析事故原因,吸取
事故教训,完善起下钻规范做法;
加强长期待命员工的岗前培训与评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操作技能; 完善井队的倒休班制度,合理作息,减少疲劳操作; 指导井队完善属地管理手册的编制和运行,充分识别各种作业的风险并 制定好防范措施;
推广使用单吊卡配合气动卡瓦起下钻,完善气动卡瓦的操作规程、保养
制度并严格执行,防止误操作发生。
规范做法
双吊卡起下钻规范做法:
1
下放空吊卡到转盘面
2
拉开两侧吊环, 上提吊环
3
下放游车扣吊环
4
插好吊卡安全销
5
外钳工给司钻打上提手势
6
执行起钻“一起、二带、三负荷”的操作 程序进行起下钻作业
推荐做法
推荐做法:使用单吊卡配合气动卡瓦起下钻
1
起钻之前安装气动卡瓦
2
气动卡瓦距钻杆接箍0.8m卡紧钻具、卸扣
3
扣吊卡、上提钻具
4
打开气动卡瓦,进行起钻作业
分享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