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中国园林散记》(北京版)
中国园林史PPT课件

主张人的内向反省,平息外向的情欲、物欲的追求 在生活上表现高雅闲逸的方式
悟道:“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
事
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园林
在或大或小、或自然或人工的环境中, 将摹写于自然的山水景观及与之相配的建 筑、花木结合,以寄托园主情思的生活休 闲空间
☉写实中略带写意
园林成为文人名士风雅的体现和地位的象征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开始互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石的运用:太湖石、罗浮石、天竺石 ﹡王维《辋川图》
☉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从有限的景象感知无限的审美经验 为后世小空间里写意山水的造园创作,奠定基础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 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于其间。”(白居易《池上篇》)
◎主题园
归隐的主题
﹡蒋堂之隐圃、叶清臣之小隐堂、程致道之蜗庐、胡元质之招 隐堂、史正志之渔隐
山石之胜 ﹡南宋叶梦得之石林 水景为主 ﹡王开府之环溪 花木为主 ﹡节度使苗侯之苗帅园 “沧浪之歌” ﹡苏舜钦之沧浪亭:以亭名名园 “独乐乐” ﹡司马光之独乐园
◎《营造法式》、《木经》
木构建筑成熟化→园林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生活情趣及审美情趣高雅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审美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方式,引起对审美对象 更高的审美要求
﹡园艺兴旺发达:寺庙僧人;园圃;盆栽艺术
热衷于雅赏、雅玩:观摩名画、把玩古器、收藏金石
﹡米芾之宝晋斋:“高梧丛竹,林樾禽弄” “异书古图,左右栖列”
◎人生哲理与行为模式
心理上清净恬淡、无欲无念→生理上主静去躁、守 气养神→行动上泰然、不急不躁→生活情趣上清高脱 俗高雅闲逸
《中国园林的风格》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含
立 峰
美 人 峰
蓄 、
耐
人
寻
鸳
味
鸯
厅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小组赏析其他风格筛选整合信息。
4段
特色: 白皮松、 梅、水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中国园林的风格
陈从周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1)
总
有讲 动究 静诗 之情 分画 ⑵意
⑶
丰富生活
讲有 究俯 含仰 蓄之 ⑷别
⑸
渊博知识
讲讲 究究 曲以 中少 寓胜 直多 ⑹⑺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阅读全文 → 明确筛选要求
→
→ 确定筛选范围 → 筛选整合
14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 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 在哪些方面。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要求:四字词语,总体特点 范围:文章第一段
明确: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2、归纳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②之一: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 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③之二: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④之三: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⑤之四:景物有仰观和俯看之别。 ⑥之五:景物要曲中取直,曲直自如。 ⑦之六:讲究以少胜多,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 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 ⑧之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 隐显适中。
《中国园林的风格》
职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2021/4/9
18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 的宫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 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 闭的后室。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 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 布局方式。
2021/4/9以一直追 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
象(审美形象)——意象(形象和情趣的结 合)——境(象外之象,最早出于王昌龄《诗 格》,他还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 分指自然山水、人生经历、内心意识的境界。)
意境说的意境是意(艺术家的情思)与境(审 美客体,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 (情景交融 )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公元 960—1736年)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 一1911年)
2021/4/9
5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园林生成期(先秦、秦汉) 第三节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第四节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第五节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 第六节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 本章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各个时期的特点及造园
16
二、皇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首先出现的一个类型是皇 家园林,而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 皇家园林则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 “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 的“灵囿”、“灵台”、“灵沼”。
中国园林鉴赏ppt

谢谢大家!!!
中国古典园林之皇家园林 颐和园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 所有,古籍中称之为苑、苑囿、 宫苑、御苑、御园等。皇家园 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分为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 苑。 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 之内,便于皇帝日常游憩。 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或远郊的 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 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 跸之用。 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或远郊的 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 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 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 联系的政治中心。
2
2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 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 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 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的特点
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 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构思是 “小中见大”。 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 筑,构成一个个景点。 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 要功能; 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 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 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 浓郁的书卷气。
长廊
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 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 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 石丈亭,全长728米,共 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 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 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 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 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 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 鱼虫、人物典故等。
3.名胜园林
包括: 杭州西湖 扬州瘦西湖 南京莫 愁湖 济南大明湖
扬州瘦西湖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 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 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 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中 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 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 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 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高中语文情感美文中国园林散记

中国园林散记中国园林散记选自《陈从周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园林散记》是一组文章,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园日涉以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思是每天到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园日涉以成趣陈从周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造园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中国园林有以山为主体的,有以水为主体的,也有以山为主水为辅,或以水为主山为辅的,而水亦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冈峻岭之别。
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
在观赏时,又有动观与静观之趣。
因此,评价某一园林艺术时,要看它是否发挥了这一园景的特色,不落常套。
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
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
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
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
游园的时候,对于这些小境界,宜静观盘桓.它与廊引人随的动观看景,适成相反.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
中国园林精品PPT课件

网师园
•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 中极具艺术特色和 文化价值的中型古 典山水宅园代表作 品
沧浪亭
•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 产,位于苏州市城南 三元坊附近,在苏州 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 悠久。始建于北宋, 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 花园,称“沧浪亭”。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 公顷。园内有一泓清 水贯穿,波光倒影, 景象万千。
拙政园
•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 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 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 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 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 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 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 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 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 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 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狮子林
怡园
• 怡园位于苏州人民路原43 号(现1265号),现有面 积6270平方米,怡园为清 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 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 ,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 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 如复廊、鸳鸯厅、假山、 石舫等。1963年被列为苏 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 单位。
环秀山庄
寒山寺
•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寒山寺在苏 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 的枫桥镇,建于六朝 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 (公元502-519年), 距今已有1400多年。 原名“妙利普明塔 院”。唐代贞观年间, 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 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 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灵岩山
• 灵岩山景区位于 “秀绝冠江南”的 灵岩山麓。景区内 楼台亭榭依山势而 建,九曲长廊因地 形而走,清池涓流, 岸曲水回,是吴中 著名的旅游胜地。
太 平 天 国 忠 王 府
文庙
徐州文庙是徐州市文物 保护单位。位于徐州市 区彭城路第二中学校园 内。始建于宋代,元代 毁于战火,明各地文庙 (27张)清两代由于受黄 河泛滥的破坏多次重建。 原文庙格局完整,按照 朝廷对地方孔庙的要求 而建,共分3路5进庭院, 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 占地近2万平方米。
中国园林史课件

中国园林史课件第一章,绪论△.主要掌握内容:园林定义、典型、特点、①[美]西蒙德《系国建筑学》第108页、台隆书店传统、文化和中国园林艺术①中国造园的生法要求的目的规定性,主要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可望、可游。
“西方人传统的情形是关切围绕在结构或形象周围的,相反地东方人却更关切所围成客间的特质,及这些客间对去经验它的所产生的智慧及感情方面的影响”。
张家骥认为“园林和园林艺术是同一概念,和建筑不同,凡造园都是一种艺术,园林艺术就是指中国的园林。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却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一、园林的含义园林名词的历史沿革“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的符文中,(始自公元265年)如:△张翰《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此时园林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唐代诗人亦多用“园林”,但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一直到明清还不是专有名词。
仅指称城市中私家建筑的宅园名词就很多,如宅园、园宅、园池、园圃、池亭、林亭、园亭等。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青《园冶》。
《兴造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部,地偏为胜。
”????书中共18处:《园冶》创作原则:“虽由之作,宛自天开”名词解释:苑或囿:凡域养禽兽的地方“苑囿”是帝室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会员领地,在这基础上又具有娱游观赏的性质②二、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1900―1983)《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之内�@:图解:“口”―围墙“土”―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形似石似树2、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长物志校注》园林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中国的古典园林》课件

《中国的古典园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课《中国的古典园林》。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点、构成以及代表性园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和构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构成和代表性园林。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价值和设计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模型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铅、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中国古典园林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性园林,用彩铅和剪刀制作园林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布局、景观搭配、审美价值等。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园林模型,并简要介绍所选园林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其他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和评价园林的美。
六、板书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构成:地形、水系、建筑、植物等代表性园林: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等七、作业设计1. 请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你最喜欢的古典园林,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设计理念。
答案:略2.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设计一个小型古典园林,可以包括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元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视频、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和构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园林模型的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园之间变换角度,又随意的拈出一个个名园作为例子,概括介
绍了中国园林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与成法,也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 特点。 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 的风光。劝导人们及时游园。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 、 作者说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 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这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一 一说明的? 作者不断的在造园,游园,和评园之间变换角度,又随意的拈出一个个名 园作为例子,概括介绍了中国园林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与成法,也就是中国园林 艺术的特点。
大家读通课文并对课文进行分段,每个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知识链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
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总体介绍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作者不断的在造园,游园,和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第四单元 · 第16课
中国园林散记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哪些园林吗?比如颐和园。没去过 也不要紧,今天我们将跟随陈从周先生的文字了解中国园 林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陈从周,别名梓室,(1918— —2000)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同 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杭州人。主要著述有《苏 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谈丛》等。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2、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模仿自然,模仿的对象有哪些? ①模仿自然景观; ②模仿山水画稿,参以诗词情调。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3、中国园林有什么特点、造园时需要考虑哪些 因素?找出文中相关句子仔细体会园林艺术。 在 造 园 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这样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准确迅速的抓住关 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 2 、 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或 主旨句:通过阅读,提炼文章的中心,学会从纷繁 复杂的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
3 、 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并学习欣赏中
国园林,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本中获得的一些欣赏 园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阅读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 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不但节约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
上称为“因地制宜”。
畅言教育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后作业
1、掌握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畅言教育
谢谢观看!
畅言教育二维码 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