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梨园百花》 (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梨园百花 教案

梨园百花教案教案标题:梨园百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梨园百花,包括其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梨园百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梨园百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梨园百花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3. 梨园百花的代表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梨园百花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对梨园百花有了解吗?你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什么印象?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梨园百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其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分析梨园百花的艺术特点,如唱腔、表演技巧和服饰等方面。
3. 介绍梨园百花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学习实践(2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部梨园百花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剧情、角色和表演要点等。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进行角色分配和剧本编写。
3. 学生进行排练,包括唱腔、舞蹈和表演等方面的练习。
四、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和延伸(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梨园百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性。
2. 提供更多深入学习梨园百花的资源和推荐书籍,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研究。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介绍梨园百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梨园百花的代表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3. 相关书籍和资料的推荐。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梨园百花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的调查问卷。
2. 学生小组作品展示的评价表。
3.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演能力的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梨园百花教案(赵敬峰、谢红娟)

第一章:京剧——国粹之魂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认识京剧的基本表演元素,如生、旦、净、末、丑。
3. 掌握京剧的唱腔和舞台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 京剧的角色分类和表演技巧。
3. 京剧的唱腔风格和代表剧目。
教学活动:1. 观看京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 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唱腔等。
3. 组织学生进行京剧模仿表演,增强体验。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描述京剧的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识别京剧的基本角色。
3. 学生能够欣赏京剧的唱腔和表演。
第二章:昆曲——丝竹之韵教学目标:1. 了解昆曲的历史地位和艺术特点。
2. 认识昆曲的曲调和表演风格。
3. 掌握昆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教学内容:1.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
2. 昆曲的音乐结构和表演特色。
3. 昆曲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唱家。
教学活动:1. 播放昆曲经典曲目,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美。
2. 讲解昆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
3. 引导学生进行昆曲唱腔练习,提高表现力。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描述昆曲的历史地位。
2. 学生能够识别昆曲的音乐特点。
3. 学生能够简单演唱昆曲片段。
第三章:豫剧——中原之声教学目标:1. 了解豫剧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
2. 认识豫剧的表演技巧和戏剧特色。
3. 掌握豫剧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教学内容:1. 豫剧的起源和发展。
2. 豫剧的表演元素和舞台风格。
3. 豫剧的代表剧目和音乐特色。
教学活动:1. 观看豫剧经典片段,引导学生体验豫剧的魅力。
2. 讲解豫剧的表演技巧和音乐特色。
3. 组织学生进行豫剧模仿表演,增强体验。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描述豫剧的地域特色。
2. 学生能够识别豫剧的表演风格。
3. 学生能够欣赏豫剧的音乐和剧情。
第四章:越剧——江南之韵教学目标:1. 了解越剧的起源和流行区域。
2. 认识越剧的表演特色和音乐风格。
3. 掌握越剧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教学内容:1. 越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高中美术 梨园百花教案资料

梨园百花一、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四节梨园百花5)学时数:1个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课上所选的戏曲唱段,观看视频,体会戏曲音乐的魅力(2)能够体会到豫剧、越剧、黄梅戏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
能够演唱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2、内容分析:我国的戏曲有着极其悠远深厚的历史,其中蕴含了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通过1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理解我国戏曲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热爱我国传统的艺术。
3、学情分析:现代社会网络快餐式的音乐充斥着学生的耳朵。
很多流行音乐,网络音乐良莠不齐,给学生的审美以错误的引导。
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的文化艺术已经淡忘。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把学生的民族情感激发出来,热爱并且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幻灯片3师问:有没有听说过“梨园”这个词?生答师:“梨园”这个词在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
播放幻灯片4。
现在我们都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把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子弟”。
梨园是指唐代京都长安光华门外的禁苑中,园内有“梨园亭”,供演奏乐曲用。
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得以专心磨练,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长进,对唐代歌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带大家到“梨园”里转一转,感受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二、课堂新授1)幻灯片5,播放《少儿戏曲联唱》师:我们刚刚欣赏的戏曲唱段有没有大家熟悉的?(展示幻灯片6)引导学生回答2)豫剧(展示幻灯片7)师问:“豫”是哪个省的简称?(生答:河南)师:豫剧是河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豫剧的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
《梨园百花》教案

梨园百花学习目标:1、|认真聆听教材所选的戏曲唱腔,体味戏曲音乐的魅力。
2、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唱腔、京剧乐队、特点等知识,积极参加戏曲音乐的探究活动。
3、学唱简单的戏曲唱段,提高我们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学习重点:1、了解戏曲的起源与形成等知识,重点了解戏曲的表演特点。
2、重点学习京剧艺术的行当、乐队、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激发我们热爱京剧艺术。
学习过程:一、导入:1、我们听到的课前音乐是___歌曲。
2、它与我国___艺术形式有关?二、新课:1、戏曲的历史:中国戏曲的产生已有800年了,它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
世界上把它和___、____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人类原始歌舞→南北朝“歌舞戏”→唐朝“参军戏”→宋代“杂剧”→元代“元杂剧”至此,中国戏曲形成。
3.戏曲的特点:(1)综合性(观看视频)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各种表现手段“唱、念、做、打”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2)虚拟性中国戏曲在剧情安排和舞台调度上采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通过身段动作予以象征性的表现。
特定的动作表现特定的生活场景。
例如: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
4、戏曲的种类全国戏曲种类繁多有京剧、越剧、豫剧、粤剧、楚剧、凤阳花鼓戏、广东汉剧、桂剧、汉剧、黄梅戏、徽剧、荆州花鼓戏、柳子戏、吕剧、山东梆子、绍剧、四川曲剧、云南花灯、等300多种。
京剧(重点)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京剧起源: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__、__、__、__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2)京剧唱腔:京剧中的唱占首要位置,其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
(3)京剧行当(重点)生:小生、武生、老生旦:花旦、正旦(青衣)、老旦、刀马旦净:铜锤花脸、架子花脸丑:文丑、武丑四大名旦:___、___、___、___。
梨园百花音乐教案

梨园百花音乐教案梨园百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梨园百花音乐的背景和特点;2. 能够欣赏梨园百花音乐,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梨园百花音乐的背景和特点;2.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梨园百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Ⅰ. 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今天要教的内容——梨园百花音乐,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2. 引入问题:你们对梨园百花音乐了解多少?你们喜欢听这种音乐吗?Ⅱ. 学习(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播放一段梨园百花音乐,并带领学生欣赏音乐。
2. 学生讨论音乐中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并进行分享。
3. 教师介绍梨园百花音乐的表演形式和主要乐器,如琵琶、古筝等。
4. 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以表演一首梨园百花音乐。
每个小组可选择一种或多种乐器作伴奏。
Ⅲ. 独立思考(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编排和排练一首梨园百花音乐,以表演给全班同学观看。
2. 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Ⅳ. 分享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进行表演,并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再次练习梨园百花音乐的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梨园百花音乐的录音;2. 乐器:钢琴、古筝、琵琶等;3. PPT或者黑板,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录重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表演梨园百花音乐,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表演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应注意给予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
初中音乐_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百花(二)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等,体验豫剧、越剧、湖南花鼓戏的不同风格,认识常香玉、袁雪芬、李谷一等表演艺术家。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等体验豫剧、越剧、湖南花鼓戏等的不同风格,认识常香玉、袁雪芬、李谷一等表演艺术家。
2、认真聆听各戏曲名段,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
3、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以脸谱设计导入,学生辨认京剧脸谱导入,梨园百花(二)出示学习目标,然后提问一下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讨论总结一下什么是梨园?什么是戏曲?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
2、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
中国的戏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4、教师提问戏曲的起源?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人类原始歌舞-----→南北朝“歌舞戏”→唐朝“参军戏”→宋代“杂剧”→元代“元杂剧”5、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神话故事--------代表作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历史故事--------代表作京剧《空城计》民间传说---------代表作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6、用河南的方言引入河南的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
由河南方言引入豫剧,学生介绍花木兰剧情,教师引导,听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学生边听边讨论豫剧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
7、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听赏梁祝的选段《天山掉下个林妹妹》,学生边听边讨论越剧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认识越剧大师袁雪芬。
8、欣赏湖南花鼓戏《补锅》,大屏幕介绍《补锅》的剧情,听赏《补锅》的选段《手拉风箱呼呼响》,学生边听边讨论湖南花鼓戏的特点。
梨园百花(二)——《谁说女子享清闲》公开课教学设计

梨园百花(二)——《谁说女子享清闲》学情分析这一唱段选自豫剧《花木兰》。
剧情讲的是: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
朝廷征兵,花老将军年老子幼,其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建战功。
战后朝廷封赏,花木兰辞官还乡,重着女装,纺织劳作,供奉父母。
《谁说女子享清闲》这段唱腔表述花木兰与战友们在征途之中,一刘姓偏将觉得自己在前线吃苦多、危险大,对后方家乡的妇女颇有微词。
花木兰以事实启发战友们,提高了士气,共同英勇杀敌。
这段唱腔的旋律跌宕有致,词曲结合好,河南风味足,是流行全国的豫剧代表性唱段。
教学工具在目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戏曲内容是不太好教的,传统戏曲离学生生活太远,如何进行戏曲教学,使我们学生,认识戏曲,了解戏曲,喜欢戏曲,使我们中国优秀的戏曲音乐发扬光大,这是需要音乐教师所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教学资源李玉刚- 新贵妃醉酒.mp3常香玉《谁说女子不如男》xs 00_00_06-00_00_44-00_01_59.avi谁说女子不如男乌兰图雅_超清.avi花鼓戏《补锅》小戏骨钟奕儿,小聪补锅,兰英拉风箱超清(720P).avi《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反思菱溪中学谢莎.docx《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反思菱溪中学.docx《谁说女子享清闲》上课视频菱溪中学谢莎_x264.mp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和豫剧大师常香玉,2.在学唱中,感受豫剧的演唱风格。
3.能有韵味地跟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结合演唱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跟着音乐演唱《谁说女子享清闲》片段。
2. 教学难点:唱出韵味,并结合唱腔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教学方法梨园百花(二)——《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过程《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过程:(学生伴随着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进入教室)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听的音乐,大多都是流行音乐,现在越来越多的流行乐曲中加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那么你们了解戏曲吗?你们知道,我国的戏曲剧类有哪些吗?(中国五大剧种京剧(北京);越剧(浙江);黄梅戏(源于湖北,壮大于安徽)评剧(河北)豫剧(河南))下面老师给大家来唱两句,请大家来猜一猜,他们分别属于戏曲里面的哪一种?(花鼓戏《刘海砍樵》;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高中音乐_梨园百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百花——京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
”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学习初步分辨戏曲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通过落实欣赏——模仿体验——讨论归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
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培养自身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能辨别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辨别京剧伴奏主要乐器的音色,能辨别京剧的四大行当。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欣赏和模仿,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3、了解京剧的三大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京剧的能力。
4、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京剧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等(二)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唱脸谱》。
师:观看《唱脸谱》,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的写法,它的第二部分和哪种戏曲形式有关?生:京剧。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第四节梨园百花----中国戏曲中的京剧。
二、授新课《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第二部分基本上是京剧的西皮流水,间奏是《流水》似的过门。
(一)京剧的产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称国剧。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源于安徽,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yì)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二)京剧的行当划分(1)京剧行当又称角色,1、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2、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园百花——京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
” 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学习初步分辨戏曲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通过落实欣赏——模仿体验——讨论归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
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培养自身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能辨别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
辨别京剧伴奏主要乐器的音色,能辨别京剧的四大行当。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欣赏和模仿,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3、了解京剧的三大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京剧的能力。
4、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
化特征
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京剧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唱脸谱》。
师:观看《唱脸谱》,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的写法,它的第二部分和哪种戏曲形式有关?
生:京剧。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第四节梨园百花 --- 中国戏曲中的京
剧。
二、授新课
《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通俗歌曲,第二部分基本上是京剧的西皮流水,间奏是《流水》似
的过门。
(一)京剧的产生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称国剧。
距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源于安徽,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乾隆皇帝80 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yì)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二)京剧的行当划分
(1)京剧行当又称角色,
1、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
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2、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
为女性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
转腾》:播放视频梅兰芳演出的片段
这个唱段描写的是杨贵妃应唐明皇之约至百花厅赴宴,谁知唐明皇却爽
约去了西宫,杨玉环十分悲怨、孤寂。
在太监及宫女的进劝下,她豪饮至醉,难以自持,以至失态。
这是一段唱与身段表演并重的戏,音乐委婉动听,优美典雅
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
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京剧的脸谱艺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
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
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
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
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不同的色彩与人物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咬金、公孙胜等。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等;
京剧艺术中的不同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4、丑行,简称“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三)京剧的功夫
1、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西皮”表轻
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2、念:京白、韵白
3、做:教师表演“做”--- 开门
京剧的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形式。
方寸之间,大千世界。
像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一样,强调写“神”。
教给学生简单的做女生学旦角秀气温柔手向上推开兰花掌
男生学净表现奇伟的性格左拳右掌提襟位云手
4、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
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
(四)京剧的伴奏
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A、文场。
主要指管弦乐器,以京胡为主奏乐器,月琴、弦子、笛、笙、唢呐
等次之。
B、武场。
主要指打ft乐器。
以板鼓为主,小锣、大锣、铙钹、京锣等次之。
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这在京剧中统称为三大件。
(屏幕显示乐器
与乐队)这样乐队叫做传统乐队。
(五)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票友
根据自己生活积累,集体表演《唱脸谱》。
音乐第一段请学生自愿上台表
演京剧中各种行当的亮相,教师教圆场和简单的亮相.第二段西皮流水
全班边唱边跟老师做,也可即兴表演。
(六)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
《迎来春色换人间》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优秀唱腔,该剧根据
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成。
故事讲的是1946 年解放战争初期,我东
北人民解放军为巩固后方,发动群众。
以少剑波为首组成的剿匪小分队,在东北某山区与土匪周旋,最后一举歼灭以座山雕为匪首的的匪军的英雄事迹。
《迎来春色换人间》是侦察英雄杨子荣假扮土匪,孤身深入匪巢的一段表演。
)
(七)京剧三大特点
京剧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中国戏曲的代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1)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结合,文学、音乐、美术等
综合表现。
2)京剧的程式性表现在唱腔、曲牌、表演、服饰、脸谱等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3)京剧的虚拟性体现在以“做”形成布景,重写意。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