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中各种气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的原理、常见参数及其临床意义,并具体举例说明。

一、血气分析的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本来分析血液中气体含量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方法。

一般使用动脉穿刺的方式获取样本,通过专用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分析。

血气分析仪器通过电化学法和光学法来测定各项指标。

电化学法通过测量电流来判断各种物质的浓度,而光学法则通过光的吸收和发射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二、常见血气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 pH值:pH值指血液的酸碱平衡程度,是衡量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动脉血pH值范围为7.35-7.45,高于7.45属于碱性,低于7.35属于酸性。

临床意义:pH值的改变可以反映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紊乱情况。

如酸中毒、碱中毒等。

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血液中的pH值将下降。

2. 氧分压(PaO2):PaO2指血液中的氧气分压,反映了肺部的氧气交换情况。

临床意义:PaO2的降低常见于肺部疾病或呼吸衰竭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3. 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反映了肺部的二氧化碳排除情况。

临床意义:PaCO2的升高常见于肺部疾病或呼吸衰竭患者。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PaCO2升高。

4. 氧合指数(PaO2/FiO2):氧合指数指动脉血氧分压与呼吸机氧浓度之比,用于评估呼吸功能。

临床意义:氧合指数的降低常见于弥散性肺病、ARDS等严重肺部疾病。

5. 碳酸氢盐(HCO3-):碳酸氢盐是人体体液中的重要酸碱缓冲系统之一,能够帮助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临床意义:HCO3-的浓度改变与酸碱平衡的紊乱有关。

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液中的HCO3-浓度下降。

三、血气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举例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和PaCO2水平,以评估ARDS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用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可 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酸 碱平衡状态以及电解质水平,为诊断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气分析原理及方法
原理
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和碳氧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这些血红蛋白的浓度和比例,可以了解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
方法
血气分析通常采用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的方法,将血液样本注入血气分析仪中 ,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光学方法对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检测。
心力衰竭
血气分析可检测出PaO2和 PaCO2的异常,用于诊断 心力衰竭及其类型。
休克
血气分析可用于判断休克 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如低 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 克等。
心脏疾病
血气分析可用于诊断心脏 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酸碱平衡紊乱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 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 性碱中毒等。
03
血气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诊断呼吸衰竭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呼吸衰竭的 原因,如通气功能障碍还是换气 功能障碍,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
程度。
指导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 用于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评估肺部感染
血气分析可辅助诊断肺部感染, 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治疗方案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设计
血气分析在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对新药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数据监测,可以 了解新药对受试者酸碱平衡、氧合情况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方面的影响,为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药物对受试者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的影响,为 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酸碱平衡以及呼吸功能等指标。

它通过测定动脉血样品中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来评估身体的呼吸功能以及代谢状态。

血气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判断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

酸碱平衡是指人体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的pH值应该在7.35-7.45之间,如果pH值低于7.35,就表示血液过酸,称为酸中毒;如果pH值高于7.45,就表示血液碱性增加,称为碱中毒。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根据pH值的变化,判断出酸碱平衡的紊乱情况,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其次,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判断呼吸功能的状态。

呼吸功能可以通过测量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来评估。

PaO2反映了肺部氧气吸收能力的强弱,正常范围应该在75-100 mmHg之间;PaCO2则反映了呼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如果血氧分压过低或二氧化碳分压过高,就会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指标的异常,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酸中毒和碱中毒为例,当酸碱平衡失调时,血气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其原因。

例如,在乳酸性酸中毒的情况下,pH值明显降低,PaCO2也会同时增加,补充碱剂是治疗的关键。

而在碱中毒的情况下,pH值明显升高,PaCO2会降低,此时应该确定原因并相应治疗。

另外,有些疾病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性酸中毒等,血气分析可以用来监测这些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血液中的 ketone bodies 会增加,导致酸中毒。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迅速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通过对血液中氧、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临床信息。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代谢状态以及酸碱平衡情况,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评估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可以对氧合、通气和换气功能进行评估。

当PaO2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或呼吸功能障碍。

而当PaCO2升高时,表明患者存在通气不足或肺排空障碍。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二、评估代谢状态血气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

血液中的pH值可以反映酸碱平衡情况,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均会导致pH值偏离正常范围。

此外,血液中的乳酸水平也是评估患者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高乳酸水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组织缺氧或代谢紊乱。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的代谢异常,避免进一步恶化。

三、监测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对于一些呼吸衰竭、酸碱失衡等疾病,通过血气分析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例如,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可以及时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从而实现更好的气体交换。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监测某些药物的疗效,如碳酸氢盐和呼吸兴奋剂。

四、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血气分析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中,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发现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和低间质肺容积的特点。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在心脏术后监测中预测患者的心脏指数及肾功能等指标,指导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总结而言,血气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血液中氧、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代谢状态,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血气分析临床意义1.引言在临床医学中,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气体成分、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可以诊断和监测许多病理状态,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范围。

2.血气分析参数2.1 pH值pH值是评估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正常血液pH范围为7.35-7.45.低pH值表示酸血症,高pH值表示碱血症。

根据pH值的变化,可以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如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

2.2 PaO2PaO2是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反映了肺的氧合能力。

正常范围为75-100 mmHg。

低于正常范围的PaO2值可能提示肺部疾病或低氧血症。

2.3 PaCO2PaCO2是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反映了肺部的呼气能力和通气状态。

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异常的PaCO2值可能提示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2.4 HCO3-HCO3-是血液的碱性缓冲剂,反映了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范围为22-26 mmol/L。

异常的HCO3-值可以帮助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3.临床应用3.1 呼吸系统疾病血气分析可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通过监测PaO2和PaCO2值,可以及时调整氧疗和通气支持,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状态。

3.2 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是评估酸碱平衡失调的关键工具。

根据pH值、PaCO2和HCO3-的变化可以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和原因,如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

基于血气分析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如使用碳酸氢盐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3.3 患者监测血气分析可以用于患者的持续监测,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病情变化。

对于ICU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的患者以及严重心脏病患者,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其生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4.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血气分析报告示例、酸碱平衡计算公式和参考文献。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的检测方法。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氧气饱和度、pH 值、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从而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而有效指导治疗。

血气分析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等临床领域广泛应用,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样进行检测,通常是从尺侧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进行采血。

采集的动脉血样一般用化学传感器或机械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

其中,化学传感器可测量 pH 值、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机械传感器则可测量血液的温度和离子浓度。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其他血液参数,如碳酸氢盐离子浓度、氧合度等。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评估酸碱平衡:血气分析可以定量评估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通过检测 pH 值和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酸中毒或碱中毒程度。

这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氧合状态:血气分析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即血液中氧的含量。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氧合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肺部功能异常或循环系统问题。

3. 评估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可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通过该指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判断改善通气或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计算呼吸衰竭指数(A-aDO2),评估肺泡灌洗功能。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急需呼吸机抢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氧合水平、酸碱平衡状况,以及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从而指导及时有效的治疗。

2. 重症监护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和血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导心血管支持治疗。

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往往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可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监测疾病进展,制定有效治疗措施。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评估人体内的气体和酸碱平衡状态的方法。

它通过检测动脉或静脉血液中的pH值、氧气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等指标,提供了有关呼吸和酸碱平衡的重要信息。

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其临床意义。

首先,血气分析是评估呼吸功能的重要工具。

呼吸系统是人体摄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关键系统,因此,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通过血气分析可以确定氧气分压是否足够高,如果PaO2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气道阻塞、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存在。

而PaCO2的升高可能提示呼吸性酸中毒,而降低可能是代偿呼吸性碱中毒的结果。

另外,血气分析对于评估肺功能也非常关键,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通常会降低,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其呼吸状态是否有效控制。

其次,血气分析对于评估酸碱平衡的状态至关重要。

酸碱平衡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之一。

血液的pH值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维持非常稳定(大约7.35-7.45),而HCO3-和PaCO2等指标则是维持这个平衡的重要因素。

通过血气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体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的情况。

例如,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特征是HCO3-浓度降低,而代谢性碱中毒则是HCO3-浓度升高。

这些异常的发生通常与肾脏功能障碍或代谢性疾病有关。

血气分析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因,例如,如果PaCO2与HCO3-同时升高,可能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重症患者,血气分析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例如,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血气分析可以监测通气的效果,如更换气体的浓度或调整通气参数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对于酸碱紊乱的患者,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以便使酸碱平衡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此外,对于心脏手术、肺移植等一些高风险手术患者,血气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测,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血气分析(blood gas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酸碱平衡和氧合状况的常用临床检查方法。

它通过测量动脉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和pH值的浓度来确定患者的呼吸功能、肺功能和代谢性酸碱异常等信息。

血气分析在重症监护、急诊科、麻醉科、呼吸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血气分析对呼吸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呼吸功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组织细胞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出。

通过分析动脉血液中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HCO3-),可以评估肺气体交换是否正常。

举个例子,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由低氧血症还是高碳酸血症引起的,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监测患者在呼吸机辅助下的通气状态,帮助医生调节呼吸机参数,使其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其次,血气分析对酸碱平衡的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动脉血液中的pH值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可以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

举个例子,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血气分析显示pH值偏低、HCO3-浓度降低,提示患者体内酸碱平衡紊乱。

在此基础上,医生可以进一步寻找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同时,血气分析还可以监测重症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帮助医生调整静脉液的配制,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用于评估肺功能。

通过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可以判断患者的肺泡通气功能是否正常。

举个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分析显示PaCO2浓度升高,pH值偏低,提示患者存在通气功能障碍。

这时,医生可以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者的吸氧浓度或使用通气辅助设备,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临床医生在进行血气分析时还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动脉血样品质量良好,避免干扰结果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结果升高意义:
(血液酸碱度):pH >为碱血症。

pH 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二氧化碳分压):PCO 2超出参考区间称高碳酸血症。

>55mmHg 有抑制呼吸中枢的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的主要指标。

增高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由于肺通气量减少,常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氧分压):结果升高:无。

(氧饱和度):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

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当PO 2增加时,SO 2也相应增加。

(剩余碱):正常人BE 值在0附近波动。

BE 正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 负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缓冲碱):BB 增高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

ˉ(实际碳酸氢根):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CHCO 3ˉ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
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

ˉst (标准碳酸氢根):
CHCO 3ˉ与CHCO 3ˉst 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

两者正常为酸碱平衡正常。


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CHCO 3ˉ>CHCO 3ˉst 为呼吸性酸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血液中COHb 大于2%时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达5%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着增加。

达10%时,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则没有这种代偿能力,因而导致心肌缺氧、损伤。

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时就可缩短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

同时,血中COHb 浓度也是大气污染或室内污染生物材料监测的重要指标。

(二氯化碳总量):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阴离子间隙):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结果降低意义:
(血液酸碱度):pH <为酸血症。

(二氧化碳分压):PCO 2低于参考区间称低碳酸血症。

降低常见于哮喘,代谢性酸中毒所
致通气过度产生的呼吸性碱中毒。

(氧分压):PO 2是机体缺氧的敏感指标。

PO2低于55mmHg 即表示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
可有生命危险。

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氧饱和度):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

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当PO 2降低时,SO 2也随之降低。

(剩余碱):结果降低:无。

(缓冲碱):BB 减低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若此时AB (实际碳酸氢盐)正常,有可能为贫血或血浆蛋白低下。

ˉ(实际碳酸氢根):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CHCO 3ˉ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
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

ˉst (标准碳酸氢根):CHCO 3ˉ与CHCO 3ˉst 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

两者正
常为酸碱平衡正常。

两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CHCO 3ˉ<CHCO 3ˉst 为呼吸性碱
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结果降低:无。

(二氯化碳总量):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
(阴离子间隙):降低时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等。

影响实验的因素:
一、操作因素
1.采血前患者应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和呻吟,不然会导致PCO2下降;
2.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借助血压足以将针芯推动而不必抽取,以避免负压吸引使血中的O2和CO2溢出,导致PO2和PCO2降低;
3.避免混入静脉血。

因混入静脉血时结果会发生偏差,尤其是p O2 和s O2,其他参数也受影响;
4.采血时不能混进空气气泡,因为标本中混入空气,气泡会使血中的PCO2降低,PO2升高,PH升高,如果已混进空气,请马上向上弹,并排除。

二、温度因素
血气标本在室温中由于细胞代谢,可使PO
2↓(因为氧仍在被消耗)、PCO
2
↑(因为CO
2
仍在产生)、pH↓(主要原因是PCO
2
的变化和糖酵解)。

三、抗凝剂因素
1.采血器内的抗凝剂(肝素钠)要排干净,肝素钠残留太多会影响阳离子偏低,特别是会影响K+偏低;
2.通过实验表明肝素愈多,使标本中PH值偏低,PO2偏高,而PCO2偏低,实验证明对PCO2影响最大。

四、药物因素
1.临床用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等输入人体后短期内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从而掩盖了体内真实的酸碱紊乱,以致造成误诊,因此采血应在病人用药前30min进行;
2.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

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间。

方法学局限性:
1.电极法虽方便准确,但电极要定期更换或保养,试剂和耗材均较贵,提高了血气分析测定的成本和费用;
2.仪器管路易受血液中蛋白质的影响,需要定期去蛋白和换膜处理;
3.电解质测定结果准确性差,常偏低;
4.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准确性稍差,多数偏低;
5.仪器程序化程度高,操控性低;
6.仪器自动清洗和自动定标间隔时间较短,耗时长,不利于批量连续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