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干货)猪场4种常用PSY计算方法解析

(干货)猪场4种常用PSY计算方法解析

(⼲货)猪场4种常⽤PSY计算⽅法解析作者:嘉吉饲料营养刘朋昌PSY是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是猪场最关键的⽣产指标,体现母猪⽣产效率,决定猪场盈利能⼒。

但PSY计算⽅法却有多种,同⼀猪场⽤不同的计算⽅法,得出的PSY数值会有差异,如果选择的计算⽅法不恰当,得出的PSY数值可能会有很⼤偏差,从⽽影响猪场管理者对猪场运营成绩的正确把握。

今天我们⼀起来聊⼀聊猪场PSY计算的那些事⼉,为您详细解析业内常⽤的4种计算⽅法,及不同计算⽅法对猪场PSY数值的影响。

PSY=每头母猪年产窝数(LSY)窝均断奶头数。

窝均断奶头数是实际统计的数据,PSY计算的差异就在于LSY计算⽅法的差异。

我们⼀起来探讨⼀下,以下4种LSY计算⽅法差异。

1、妊娠期115天凑数法:所谓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就是把期间妊娠总天数每够115天当作分娩⼀窝,⽤期间总妊娠天数 ÷115(平均妊娠期)作为分娩窝数;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每够365天作为⼀头配种母猪,⽤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 ÷ 365作为期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

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公式有点不好理解,公式的由来推导如下:这种算法是根据NPPC(美国猪⾁⽣产商理事会)的⽣产和财务标准委员会的提供的标准制定的算法。

嘉吉饲料营养提供的农场数据管理软件猪知富™(链接猪知富⽂章)就是利⽤115凑数法来计算LSY。

期间处于妊娠状态的母猪的有效妊娠天数之和计为期间有效妊娠总天数。

有效妊娠天数是个动态变化的数字,如果母猪有流产、返情、死淘等最终没有分娩,猪知富™会在过去的数据中减去这些母猪的妊娠天数,直到所有母猪都有明确的配种结果(分娩、流产、返情、空怀或死淘)。

例如:某猪场2017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274头, 2018年1⽉15⽇在猪知富™查看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4157天, LSY为:2.35,PSY:24.08。

今天(2018年4⽉23⽇)再看该猪场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3546天,LSY:2.33,PSY:23.88 。

运营管理中的mps怎么算

运营管理中的mps怎么算

运营管理中的MPS怎么算什么是MPSMPS,全称为Manufacturing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即制造计划与控制系统。

它是一种在运营管理中使用的工具,用于制定和控制制造业的生产计划。

MPS主要依靠预测需求、安排生产、控制库存、协调供应链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和库存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MPS的计算方法MPS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测需求首先,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进行预测。

预测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基于历史销售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市场调研和客户访谈等。

预测需求的关键是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的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对产品数量的具体要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2. 安排生产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生产周期、所需材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生产计划应该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还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优化算法,如经济批量运行法则(EOQ)。

3. 控制库存生产计划确定后,需要进行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库存量和冻结资金。

库存控制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控制。

通过设定最低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库存异常和失衡,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4. 协调供应链MPS还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协调。

供应链协调是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协调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跟踪供应物料的进度、协调交付时间等。

通过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避免供应链中的延迟和不确定性,并保证生产计划的准时执行。

MPS的优势与挑战MPS作为一种运营管理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并减少生产中的浪费。

•降低废品率:通过准确预测需求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可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减少废品率和报废成本。

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

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

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TPM(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旨在优化设备和生产线性能的方法。

它旨在通过从预防性保养到操作端改进和培训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TPM管理系统需要的投资很大,但它可以通过提高设备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优化维护计划来节省运营成本。

ROI(投资回报率)是衡量投资成功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

ROI的定义ROI是利润除以投资的比率。

它是指一项投资能够创造的净利润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ROI的公式如下:ROI = (净收益÷投资成本)×100其中,“净收益”指的是净利润,即除去运营成本后的总收益,“投资成本”是指实际投入的货币,包括购买设备、材料、人员和培训等费用。

TPM的ROI计算在TPM实施期间,公司花费的成本通常与培训、设备购买、设备改进、部件更换、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维护等相关。

这些成本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等方式进行回收。

以下是如何计算TPM投资回报率的步骤:1.计算TPM实施前的生产成本为了计算ROI,必须知道实施TPM前的运营成本。

例如:员工工资、维护成本、设备停机损失等。

2.计算TPM实施后的生产成本实施TPM后,公司应评估生产的新成本。

统计员工工资、设备维护和更换部件的花费、设备停机时间减少所造成的损失等。

3.计算净收益净收益是指实施TPM后的收益与实施前的成本差异。

简单地说,净收益等于实施TPM后的生产成本减去实施TPM前的生产成本。

4.计算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包括实施TPM的各种成本,例如:购买设备、培训员工、维护设备等的成本。

5.计算ROI当您有了以上数据后,即可计算相应的ROI百分比。

ROI百分比越高,意味着投资越成功。

例子假设公司实施TPM的投资成本为2000万美元。

在实施TPM前,公司每年的平均运营成本为1000万美元。

在TPM实施后,公司的平均运营成本降低到800万美元。

因此,净收益为200万美元(1000万 - 800万)。

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中间投入是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2.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用公式表示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 支出法:从产品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为: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总产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

财务管理-制造业成本核算公式

财务管理-制造业成本核算公式

财务管理-制造业成本核算公式
在制造业的日常运营中,准确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和盈利分析的关键。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的应用,并通过一家电子产品厂的实例来具体展示其实际操作。

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概述
完工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计算公式如下: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
二、实例解析:电子产品厂的成本计算
让我们通过一家电子产品厂的实例来深入了解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的应用。

该电子产品厂在月初有在产品成本为5,00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25,000元。

到月末时,在产品成本为3,000元。

家具门店运营-常用财务数据及计算方法

家具门店运营-常用财务数据及计算方法

这个数据能反应 门店的什么状况?
一般家具商场定金比例为开单总金额的30%左右!
产品定价系数
产品的定价系数,指的是商品的标价系数,商品在本商场的标价(原价) =商品出厂价*产品定价系数
通常家具建材的定价系数根据地域不同、商品不同定价系数也不尽相同。
以板式家具为例: 1、平均来讲从1.6~3不等(大部分集中在2~2.5)
作业:
某商场面积1500平米,月租金为15元/平方,全 职销售人员4名,基本工资2000元/月,没有固定 安装工人,装修标准600元/平方,日常每月水电费 大概在3000元左右,每年3次大型促销投入费用5 万元左右,每年6次小型促销活动投入费用在1万元 左右,其它杂费开支在1万元左右。
请计算,该商场的年盈亏平衡点在多少万元?
4、销售人员折扣
5、店长、老板权限折扣
通常销售人员仅具备平时折扣,其它折扣的以门店实际管理者宣布为准(活动之前会开会 宣布活动折扣)。若某一订单需要申请向店长或老板申请更低折扣,则需要该订单满足一定 的条件方可申请,如:正价产品8000元以上,全款付清,清样概不退换等等。 禁止越权销售,禁止擅自做主更改销售折扣!(销售人员、店长、老板均在此列)
售提成、奖金等费用(除进货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常见家具种类毛利率: 1、板式家具平均毛利率30%~35% (大致超低特价25%左右,常规特价27%~30%,正价软体35~40%) 2、软体家具平均毛利率35~40% 2、实木家具平均毛利率40~50%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 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时 (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 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 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 的销售额。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M R 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运营管理工具,通过分析和计算物料需求来帮助企业准确地管理供应链。

MR P 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确定需要多少原材料、零件和产品,并在适当的时间采购或生产它们,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

MR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需求计算、净需求计算和计划订单释放。

首先是需求计算。

需求计算是为了确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所需的所有物料和产品的数量。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销售预测、库存现有量、客户订单和安全库存等因素。

需求计算可以分为基础需求和依赖需求两种。

基础需求是基于销售预测和库存现有量计算得出的,而依赖需求是基于客户订单计算得出的。

接下来是净需求计算。

净需求计算是在需求计算的基础上,去除已有库存和计划订单数量后得出的实际需求。

净需求计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净需求=需求-现有库存-计划订单数量最后是计划订单释放。

计划订单的释放是根据净需求计算的结果,制定并释放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

根据物料的供应周期、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等因素,计划订单将被分配给合适的供应商或生产部门。

使用MRP计算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管理物料和产品的需求和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它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过剩或缺少物料和产品的风险,提高交货准时率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使用MRP计算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MRP的准确性依赖于准确的销售预测和实时的库存数据。

如果销售预测不准确或库存数据不及时更新,MRP的计算结果就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其次,MRP的计算方法假设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运作是稳定和可靠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生产延期、质量问题、供应商延迟交货等不可预见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调整计划订单并进行相应调度。

另外,MRP的计算结果仅仅是建议和指导,实际的采购和生产决策仍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灵活地调整和执行MRP计划。

运营测算方案

运营测算方案

运营测算方案一、背景介绍运营测算是指通过对现有运营数据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和计算,来评估企业运营活动的成本、收益和效益,为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公司的运营测算需求,提出一套可行的运营测算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 确定测算指标: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和目标,确定需要测算的关键指标,如销售额、成本、利润率等。

2. 数据来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报表、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报告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数据整理与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三、运营测算模型建立1. 建立测算框架:根据测算指标,建立相应的测算框架,包括数据输入、计算过程和输出结果。

确保框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2. 设计计算模型:根据测算需求,设计相应的计算模型,包括各种测算方法和模型参数的设定。

3. 程序开发与测试:根据测算框架和计算模型,进行程序开发和测试,确保程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运营测算结果解析与应用1. 结果解析:根据测算结果,进行解析和分析,可以采用图表、报告等方式,将结果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

2. 决策应用:根据测算结果,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如制定营销策略、调整产品定价、改进供应链等,以提升运营效益。

五、测算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 定期更新数据: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更新相关数据,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优化参数设置: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测算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3. 改进测算方法:随着市场环境和业务形态的变化,不断改进和优化测算方法,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六、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营测算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运营情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运营目标的最大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数据收集、模型建立、结果解析等步骤进行,以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成品完工的时候
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部件装置和总装配等工艺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停顿时间之和。

1、生产时间: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F×K;
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钟)=(365天-法定节假日天数-休假天数)×8小时×生产班次×60分钟;
2、产品均衡生产批量=每月最大生产批量×0.8(系数);
3、顺序移动生产;
4、平行移动生产:
tmax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5、平行顺序移动生产:
二、生产节拍:
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一种期量标准,是流水线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 =Te/N =Toβ/N
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
N ——计划期制品的产量
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
To ——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
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2)进行工序同期化:进行工序同期化时,先要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大于(n×r)的(r是节拍,n是整数),都要采取措施以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设备负荷率决定了流水线工作的连续程度。

一般当负荷率低于75%时,宜组织间断流水线。

如果线上大多数工序的工时定额均超过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以采用两条流水线。

1、生产节拍(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钟)/计划期产品产量(件)=T/Q;
2、生产节奏(Rg)=生产节拍×产品批量=R×N;
三、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月/季/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生产周期(日/小时/分钟)×(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生产节拍);
2、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
四、生产同期化:
生产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组织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是将整个作业任务细分为许多小工序(或称作业元素),然后将有关的小工序组合成为大工序,并使这些大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工序同期化一般分为两步,首先是初步同期化。

主要是找出影响同期化的关键并解决,使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与流水线节拍之比基本上达到0.85—1.05的范围内;其次是在流水线的掌握与调整过程中进行,这时主要是发现初步同期化的遗留问题并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工序同期化的水平。

大量系数kF是指某一工作地加工某一工件的单件工时与该工件出产节拍的比值。

也可以理解为加工某一种工件所需的设备数量或某工序工作量在某设备上的负荷。

设备负荷条件:大量系数KF>0.5。

KF=t/r=t · N/F0 · φs
流水线设备负荷系数Ka :间断线 Ka < 0.75 , 连续线 Ka>0.75
某工序需要生产设备台数(Si)=该工序单件产品时间定额÷流水线生产节拍=Ti/Ri
五、物资采购批量、采购周期、储备定额;
1、物资需求数量=计划产品产量×标准配置定额7=4×5;或者=计划产品产量×材料消耗定额7=4×6;
2、某种零部件保险储备定额=(每月平台设备均衡发货(销售)数量×单位平台配置定额)×(进货时间+1);
3、采购计划数量=物资需求数量+保险储备定额—现有库存量—生产现场库存量×(1+10%);
4、某种物资需求量=期内产品产量(或产品发货量)×配置标准定额。

六、劳动定额、劳动组合、劳动力调度;
计算流水线所需作业人数
以手工劳动或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流水线上,工人人数P的计算公式如下:
P=∑Sei · Wi · g
式中:Wi——第i工序每一工作地同时工作人数;
g——每日工作班次;
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上,计算工人数量时,要考虑后备工人和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P = (1+b)∑(Sei · g / f)
式中:b——考虑代替缺勤工人和替换流水线上临时离开的工人的后备工人百分比。

f——第i工序每个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

七、生产流水线的设计
顺序生产成组流水线
1)特征:
一个零件组、一个零件组地进行加工,成组地在工序间转移;
在组内各零件不是平行地加工,而是顺序地加工,即先加工 A 零件,再加工 B 零件,再加工 C 零件,每道工序都是这样重复地、顺序地加工零件组内的零件;
零件组在各道工序加工的时间与流水线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比关系。

Tg = tAi + tBi + tCi =φrg (φ= 1,2,3,··· )
由加工一种零件转换为加工另一种零件时,不需要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重新调整。

2)组织设计
节拍:rg = Fo · η / Ng 各工序设备需要量: Si = tgi / rg
各工序工人人数 Pi = [ ti / r ] Wi g;
整个流水线操作工人总数P = ∑ Pi
八、其它计算公式:
1、单位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产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产品销量×单价;
2、物资需求数量=计划产品产量×标准配置定额7=4×5;或者=计划产品产量×材料消耗定额7=4×6;
3、某种零部件保险储备定额=(每月平台设备均衡发货(销售)数量×单位平台配置定额)×(进货时间+1)
4、采购计划数量=物资需求数量+保险储备定额—现有库存量—生产现场库存量×(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