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茎叶图
茎叶图中的中位数问题

8月13日网络停机维护通知(8-13 14:3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 高中数学> 作业列表> 作业内容
茎叶图的数字有顺序吗?
莘县明天中学郭强2010年7月19日21:18
现仅就个人对茎叶图发表一下浅显的认识,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讲解茎叶图的练习题时发现有这样一道题,求出下面茎叶图的中位数
5 3 |1|
3 6 8 |2|
4 5
4 7 9 |3| 2 6
5 7 8
1 |4| 5 7
甲乙
资料的答案竟是28与35.当时我觉得有问题,查了一下必修三教材也没有发现对茎叶图中位数的解释。
于是我又查了一下人
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对于中位数的定义是:将一组数据按
照从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高中人教
A版必修三中对于茎叶图也没有明确要求数字按照大小顺序,当
时不知怎么解释,后来我们全组教师讨论一致认为,应和初中教
材相衔接。
统一要求学生把茎叶图画规范(即应有大小顺序),
再求中位数。
那么此题的答案应是28与36。
高中新课程数学必修3--茎叶图ppt课件

;;
; /abcpkscum/ ; /abcfffse/ ; /abchyxd/ ; /abctitfzp/ ; /abczimow/ ; /abcfgsm/ ; /abctbe/ ; /abcjgkd/ ; /abcpfn/ ; /abcndt/ ; /abcnsughd/ ; /abckl/ ; /abcyrd/ ; /abcrxsytc/ ; /abcms/ ; /abcqsrhk/ ; /abcimmieg/ ; /abcfpla/ ; /abcpmbhmd/ ; /abccmivf/ ; /abcmuxjyp/ ; /abccj/ ; /abcfpuen/ ; /abcvluh/ ; /abcjkcn/ ; /abcfkosap/ ; /abcrg/ ; /abcvo/ ; /abcmunr/ ; /abcvupsw/ ; /abcysyy/ ; /abchndgr/ ; /abcuxmanc/ ; /abchvjnl/ ; /abckmx/ ; /abcvpa/ ; /abchuowrf/ ; /abcfm/ ; /abcwknkct/ ; /abcuge/ ; /abcrdr/ ; /abcun/ ; /abcvafdd/ ; /abclqumh/ ; /abcxkusm/ ; /abcdqgq/ ; /abcft/ ; /abctesyj/ ; /abcbkrdrq/ ; /abcmzx/ ; /abcsj/ ; /abcbyn/ ; /abcgjgj/ ; /abcjgcus/ ; /abccmw/ ; /abcas/ ; /abctc/ ; /abcus/ ; /abccfegd/ ; /abcngikt/ ; /abclk/ ; /abciozueq/ ; /abcnnyxq/ ; /abcmxhemg/ ; /abccnfxg/ ; /abcikar/ ; /abcshy/ ; /abcdmv/ ; /abciisd/ ; /abcpgtcsn/ ; /abcbecqtl/ ; /abcjmx/ ; /abcdnx/ ; /abcobm/ ; /abcngag/ ; /abcsmbish/ ; /abcbhzr/ ; /abckihtm/ ; /abcmm/ ; /abcaosc/ ; /abcmqoi/ ; /abcpdy/ ; /abclwebzs/ ; /abcwpapuq/ ; /abcmnz/ ; /abchm/ ; /abcbp/ ; /abcjnrosn/ ; /abcsedhwk/ ; /abcsvlsmm/ ; /abcsdtsmj/ ; /abcvdmbqx/ ; /abcgqmsug/ ; /abcdmdjo/ ; /abcje/ ; /abcqvv/ ; /abchsioyu/ ; /abcxor/ ; /abccyq/ ; /abcoaq/ ; /abcsqwmnl/ ; /abcmptzhk/ ; /abchn/ ; /abcbqezjk/ ; /abcfkonyv/ ; /abcav/ ; /abckshd/ ; /abcgmr/ ; /abcbzmpxo/ ; /abcjpkdm/ ; /abczso/ ; /abcvynbtn/ ; /abcyc/ ; /abceap/ ; /abcpizga/ ; /abcsefar/ ; /abcruonec/ ; /abctjh/ ; /abcavtz/ ; /abchf/ ; /abcrnone/ ; /abcim/ ; /abcsiuenk/ ; /abcpjtck/ ; /abcfp/ ; /abckdzxm/ ; /abcpxo/ ; /abczzw/ ; /abccnkobb/ ; /abcsp/ ; /abccs/ ; /abcxxsezo/ ;
(易错题)高中数学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检测(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在某次联考数学测试中,学生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2(100,)(0)σσ>,若ξ在(80,120)内的概率为0.8,则任意选取一名学生,该生成绩不高于80的概率为( ) A .0.05 B .0.1C .0.15D .0.22.甲乙两人投篮,投中的概率分别为0.6,0.7.若两人各投2次,则两人投中次数相等的概率为( ) A .0.2484B .0.25C .0.90D .0.39243.西大附中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组织了一场类似《诗词大会》的PK 赛,A 、B 两队各由4名选手组成,每局两队各派一名选手PK ,除第三局胜者得2分外,其余各胜者均得1分,每局的负者得0分.假设每局比赛A 队选手获胜的概率均为23,且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比赛结束时A 队的得分高于B 队的得分的概率为( ) A .2027B .5281C .1627D .794.位于坐标原点的一个质点P 按下述规则移动: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并且向上、向右移动的概率都是12,则质点P 移动六次后位于点(2,4)的概率是( )A .612⎛⎫ ⎪⎝⎭B .44612C ⎛⎫ ⎪⎝⎭C .62612C ⎛⎫ ⎪⎝⎭D .6246612C C ⎛⎫ ⎪⎝⎭5.设1~(10,)B p ξ,2~(10,)B q ξ,且14pq >,则“()()12E E ξξ>”是“()()12D D ξξ<”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1)在18的二项式展开式中,共有4项有理项;(2)若事件A 、B 满足()0.15P A =,()0.60P B =,()0.09P AB =,则事件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3)根据最近10天某医院新增疑似病例数据,“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可以推测“最近10天,该医院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 A .(1)(2) B .(1)(3)C .(2)(3)D .(1)(2)(3)7.设102x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ξ0 1 2P0.50.5x -x则当x 在10,2⎛⎫ ⎪⎝⎭内增大时( )A .()E ξ减小,()D ξ减小B .()E ξ增大,()D ξ增大C .()E ξ增大,()D ξ减小D .()E ξ减小,()D ξ增大8.先后抛掷三次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在水平桌面上, 设事件A 为“第一次正面向上”,事件B 为“后两次均反面向上”,则概率(|)P B A =( ) A .12B .13C .14D .389.有10件产品,其中3件是次品,从中任取两件,若X 表示取得次品的个数,则P (X <2)等于 A .715B .815C .1415D .110.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且E (X )=2,则D (2X -3)=( )A .2B .3C .4D .511.某工厂生产的零件外直径(单位:cm )服从正态分布()10,0.04N ,今从该厂上、下午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取出一个,测得其外直径分别为9.75cm 和9.35cm ,则可认为( )A .上午生产情况异常,下午生产情况正常B .上午生产情况正常,下午生产情况异常C .上、下午生产情况均正常D .上、下午生产情况均异常12.小明的妈妈为小明煮了 5 个粽子,其中两个腊肉馅三个豆沙馅,小明随机取出两个,事件‘‘"A 取到的两个为同一种馅,事件‘‘"B =取到的两个都是豆沙馅,则()P B A =∣ ( )A .14B .34C .110D .310二、填空题13.随着电商的兴起,物流快递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了,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现某机构对国内排名前五的5家快递公司的某项指标进行了3轮测试(每轮测试的客观条件视为相同),每轮测试结束后都要根据该轮测试的成绩对这5家快递公司进行排名,那么跟测试之前的排名比较,这3轮测试中恰好有2轮测试结果都出现2家公司排名不变的概率为_________.14.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某校将举行“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知识竞赛,某班现从6名女生和3名男生中选出5名学生参赛,要求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已知6名女生中有2人不会答所有题目,只能得0分,其余4人可得2分,3名男生每人得2分的概率均为12,现选择2名女生和3名男生,每人答一题,则该班所选队员得分之和为6分的概率__________.15.某大厦的一部电梯从底层出发后只能在第18,19,20层停靠.若该电梯在底层有6个乘客,且每位乘客在这三层的每一层下电梯的概率均为13,用X表示这6位乘客在第20层下电梯的人数,则(4)P X==________.16.若随机变量3~34X B⎛⎫⎪⎝⎭,, 则方差()D x=____________.17.甲、乙两个袋子中均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这些小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其中甲袋装有4个红球,2个白球,乙袋装有1个红球,5个白球.现分别从甲、乙两袋中各随机抽取1个小球,记抽取到红球的个数为X,则随机变量X的均值EX=_____.18.小李练习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均为13,若用ξ表示小李射击5次击中目标的次数,则ξ的均值E(ξ)与方差D(ξ)的值分别是____.19.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每人射击4次(每次射一发),比赛规定:全不中得0分,只中一弹得15分,中两弹得40分,中三弹得65分,中四弹得100分.已知某一运动员每一次射击的命中率为35,则他的得分期望为_____.20.投到某出版社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直接予以利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12,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13,若甲、乙两人分别向该出版社投稿1篇,两人的稿件是否被录用相互独立,则两人中恰有1人的稿件被录用的概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慢行;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即“行让行人”.下表是某十字路口监控设备所抓拍的6个月内驾驶员不“礼让行人”行为的统计数据:月份x1 2 3 4 5 6 不“礼让斑马线"驾驶员人数y120105100859080(1)请根据表中所给前5个月的数据,求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人数y 与月份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 bx a =+;(2)若该十字路口某月不“礼让行人”驾驶员人数的实际人数与预测人数之差小于5,则称该十字路口“礼让行人”情况达到“理想状态”.试判断6月份该十字路口“礼让行人”情况是否达到“理想状态”?(3)自罚单日起15天内需完成罚款缴纳,记录5月不“礼让行人”驾驶员缴纳罚款的情况,缴纳日距罚单日天数记为X ,若X 服从正态分布()~8,9X N ,求该月没能在 14天内缴纳人数. 参考公式:()()()112211ˆˆˆ,nni i i ii i nniii i x x y yx y nxybay bx x x xnx====---===---∑∑∑∑()()()0.6826,220.9544,330.9974P Z P Z P Z μσμσμσμσμσμσ-<<+=-<<+=-<<+=22.某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组委会招募了12名男志愿者和18名女志愿者,将这3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单位:cm ),身高在175cm 以上(包括175cm )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 以下(不包括175cm )定义为“非高个子”.(1)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个子”和“非高个子”中抽取5人,再从这5人中选2人,求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2)若从身高180cm 以上(包括180cm )的志愿者中选出男、女各一人,设这2人身高相差cm ξ(0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均值).23.某大型电器企业,为了解组装车间职工的生活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职工进行测试,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日组装个数 [)155,165[)165,175[)175,185[)185,195[)195,205[]205,215人数6123430108(1)现从参与测试的日组装个数少于175的职工中任意选取3人,求至少有1人日组装个数少于165的概率;(2)由频数分布表可以认为,此次测试得到的日组装个数Z 服从正态分布(),169N μ,μ近似为这100人得分的平均值(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i )若组装车间有20000名职工,求日组装个数超过198的职工人数;(ii )为鼓励职工提高技能,企业决定对日组装个数超过185的职工日工资增加50元,若在组装车间所有职工中任意选取3人,求这三人增加的日工资总额的期望.附: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则()0.6827P X μσμσ-<<+=,()220.9545P X μσμσ-<<+=,()330.9973P X μσμσ-<<+=.24.某高三年级学生为了庆祝教师节,同学们为老师制作了一大批同一种规格的手工艺品,这种工艺品有A 、B 两项技术指标需要检测,设各项技术指标达标与否互不影响,若A 项技术指标达标的概率为3,4B 项技术指标达标的概率为89,按质量检验规定:两项技术指标都达标的工艺品为合格品.(1)求一个工艺品经过检测至少一项技术指标达标的概率;(2)任意依次抽取该工艺品4个,设ξ表示其中合格品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 25.近期,某超市针对一款饮料推出刷脸支付活动,活动设置了一段时间的推广期,由于推广期内优惠力度较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刷脸支付.该超市统计了活动刚推出一周内每一天使用刷脸支付的人次,用x 表示活动推出的天数,y 表示每天使用刷脸支付的人次,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推广期内,与y c d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哪一个适宜作为刷脸支付的人次y 关于活动推出天数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根据(1)的判断结果及表1中的数据,求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并预测活动推出第8天使用刷脸支付的人次;(3)已知一瓶该饮料的售价为2元,顾客的支付方式有三种:现金支付、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其中有10%使用现金支付,使用现金支付的顾客无优惠;有40%使用扫码支付,使用扫码支付享受8折优惠;有50%使用刷脸支付,根据统计结果得知,使用刷脸支付的顾客,享受7折优惠的概率为16,享受8折优惠的概率为13,享受9折优惠的概率为12.根据所给数据估计购买一瓶该饮料的平均花费.参考数据:其中1i i v g y =,7117i i v v ==∑参考公式:对于一组数据1122,),,(,)n n x v x v ,其回归直线ˆˆˆv a bx=+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1221ˆ,ni i i nii x v nxvbxnx==-=-∑∑ˆˆa v bx=-. 26.2020年1月10日,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COVID -9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科学家们便开始了病毒疫苗的研究过程.但是类似这种病毒疫苗的研制需要科学的流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其中有一步就是做动物试验.已知一个科研团队用小白鼠做接种试验,检测接种疫苗后是否出现抗体.试验设计是:每天接种一次,3天为一个接种周期.已知小白鼠接种后当天出现抗体的概率为12,假设每次接种后当天是否出现抗体与上次接种无关. (1)求一个接种周期内出现抗体次数k 的分布列;(2)已知每天接种一次花费100元,现有以下两种试验方案:①若在一个接种周期内连续2次出现抗体即终止本周期试验,进行下一接种周期,试验持续三个接种周期,设此种试验方式的花费为X 元;②若在一个接种周期内出现2次或3次抗体,该周期结束后终止试验,已知试验至多持续三个接种周期,设此种试验方式的花费为Y 元. 比较随机变量X 和Y 的数学期望的大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1(80120)(80)(120)0.12P X P X P X -<<≤=≥== ,选B.2.D解析:D 【分析】根据题意,两人投中次数相等:两人两次都未投中,两人各投中一次,和两人两次都投中,进而根据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甲、乙两人投篮,投中的概率分别为0.6,0.7,则甲、乙两人各投2次: 两人两次都未投中的概率:()()22010.610.70.0144P =-⨯-=;两人各投中一次的概率:()()111220.610.60.710.70.2016P C C =⨯⨯-⨯⨯⨯-=;两人两次都投中的概率:2220.60.70.1764P =⨯=.所以,两人投中次数相等的概率为:0120.3924P P P P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3.A解析:A 【分析】比赛结束时A 队的得分高于B 队的得分的情况有3种:A 全胜;A 三胜一负、A 第三局胜,另外三局一胜两负.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比赛结束时A 队的得分高于B 队的得分的情况有3种:A 全胜;A 三胜一负、A 第三局胜,另外三局一胜两负.所以,比赛结束时A 队的得分高于B 队的得分的概率为43232432212122033333327P C C ⎛⎫⎛⎫⎛⎫=+⋅⋅+⋅⋅=⎪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解,考查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解,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C解析:C 【分析】根据题意,质点P 移动六次后位于点(4,2),在移动过程中向右移动4次向上移动2次,即6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有4次发生,由其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易得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P 移动六次后位于点(2,4),在移动过程中向上移动4次向右移动2次,则其概率为4262466111222C P C ⎛⎫⎛⎫⎛⎫ ⎪ ⎪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分布与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分析和计算能力,属于常考题.5.C解析:C【分析】根据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可知()110E p ξ=,()210E q ξ=,那么()()12E E ξξ>等价于1010p q >,即p q >,并且()()1101D p p ξ=-,()()2101D q q ξ=-,则()()12D D ξξ>等价于()()101101pp q q -<-,即()()11p p q q -<-,分情况讨论,看这两个条件是否可以互相推出即得. 【详解】由题得,()110E p ξ=,()210E q ξ=,故()()12E E ξξ>等价于1010p q >,即p q >. 又()()1101D p p ξ=-,()()2101D q q ξ=-,故()()12D D ξξ>等价于()()101101p p q q -<-,即()()11p p q q -<-.若p q >,因为14pq >,说明12p >,且()()211124p p p p pq +-⎛⎫-<=< ⎪⎝⎭,故1p q -<,故有1122p q ->-.若12q <,则221122p q ⎛⎫⎛⎫->- ⎪ ⎪⎝⎭⎝⎭,若12q ≥,则自然有11022p q ->->,则221122p q ⎛⎫⎛⎫->- ⎪ ⎪⎝⎭⎝⎭,故221122p q ⎛⎫⎛⎫->- ⎪ ⎪⎝⎭⎝⎭即()()11p p q q -<-.若()()11p p q q -<-,则221122p q ⎛⎫⎛⎫->- ⎪ ⎪⎝⎭⎝⎭,又因为()()1114p p q q pq -<-≤<,1p q -<,即1122p q ->-.若102p -≤,则与221122p q ⎛⎫⎛⎫->- ⎪ ⎪⎝⎭⎝⎭矛盾,故12p >,若12q ≤,则自然有p q >,若12q >,则由221122p q ⎛⎫⎛⎫->- ⎪ ⎪⎝⎭⎝⎭知1122p q ->-,即p q >. 所以是充要条件.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的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方差和不等式,属于中档题.6.D解析:D 【分析】对三个命题分别判断真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对于(1),18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1815163621818rrrr rC x x C x ---⎛⎫⎛⎫⋅⋅=⋅ ⎪ ⎪⎝⎭⎝⎭, 当0r =、6、12、18时,为有理项,共有4个有理项,故(1)正确; 对于(2),事件A 、B 满足()0.15P A =,()0.60P B =,()0.09P AB =, 所以()()()0.150.600.09P AB P A P B =⨯==,满足A 、B 为相互独立事件,故(2)正确;对于(3),当总体平均数是2,若有一个数据超过7,则方差就接近于3, 所以,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时,没有数据超过7,故(3)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分析法与基本运算能力,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7.B解析:B 【分析】分别计算()E ξ和()D ξ的表达式,再判断单调性. 【详解】()00.51(0.5)20.5E x x x ξ=⨯+⨯-+=+,当x 在10,2⎛⎫⎪⎝⎭内增大时, ()E ξ增大()222210.5(0.50)(0.5)(0.51)(0.52)24D x x x x x x x ξ=⨯+-+-⨯+-++-=-++ ()25(1)4D x ξ=--+,当x 在10,2⎛⎫⎪⎝⎭内增大时, ()D ξ增大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E ξ和()D ξ的计算,函数的单调性,属于综合题型.8.C解析:C 【分析】由先后抛掷三次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得出事件A “第一次正面向上”,共有4种不同的结果,再由事件A “第一次正面向上”且事件B “后两次均反面向上”,仅有1中结果,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先后抛掷三次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共有2228⨯⨯=种不同的结果, 其中事件A “第一次正面向上”,共有4种不同的结果,又由事件A “第一次正面向上”且事件B “后两次均反面向上”,仅有1中结果,所以()()1(|)4P AB P B A P A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准确得出事件A 和事件A B 所含基本事件的个数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9.C解析:C 【分析】根据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计算各种可能的概率,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X 取0,1,2,X 服从超几何分布, 它取每个值的概率都符合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即P(X =0)=27210715C C =,P(X =1)=1173210715C C C =⋅,P(X =2)=23210115C C =, 于是P(X<2)=P(X =0)+P(X =1)=771415151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超几何分布求概率,分别求出满足题意的情况,然后相加,属于中档题.10.C解析:C 【解析】1111632p =--=,111()0223623E X a a =⨯+⨯+⨯=⇒=∴222111()(02)(22)(32)1623D X =-⨯+-⨯+-⨯=∴2(23)2()4D X D X -==点晴:本题考查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和分布列中各个概率之间的关系.先根据概率之和为1,求出p 的值,再根据数学期望公式,求出a 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求出D (X ),继而求出D (2X-3).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11.B解析:B 【解析】分析:根据3σ原则判断.详解:因为服从正态分布()10,0.04N ,所以10,0.2(100.23,100.23)(9.4,10.6)x μσ==∴∈-⨯+⨯= 所以上午生产情况正常,下午生产情况异常, 选B.点睛:利用3σ原则求概率问题时,要注意把给出的区间或范围与正态变量的μ,σ进行对比联系,确定它们属于(μ-σ,μ+σ),(μ-2σ,μ+2σ),(μ-3σ,μ+3σ)中的哪一个.12.B解析:B 【详解】由题意,P (A )=222310C C +=410,P (AB )=2310C =310, ∴P (B|A )=()AB A)P P (=34, 故选B .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家快递公司进行排名与测试之前的排名比较出现家公司排名不变的概率根据题意满足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概率计算即可【详解】解:首先在一轮测试中家快递公司进行排名与测试之前的排名比较出现家解析:572【分析】根据题意求出5家快递公司进行排名与测试之前的排名比较出现2家公司排名不变的概率,根据题意满足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概率计算即可. 【详解】解:首先,在一轮测试中5家快递公司进行排名与测试之前的排名比较出现2家公司排名不变的概率为255522011206C A ⨯==, 其次,3轮测试每次发生上述情形的概率均为16P =, 故3轮测试中恰好有2轮测试结果都出现2家公司排名不变的概率为223155()6672C ⨯⨯=. 故答案为:572. 【点睛】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在求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时,首先要确定好n 和k 的值,再准确利用公式求概率;(2)在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二项分布的有关问题时,关键是理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二项分布的试验次数n 和变量的概率,求得概率.14.【分析】首先对事件进行分类分成女生0分男生6分或女生2分男生4分或女生4分男生2分女生的概率可以按照超几何概率求解男生按照独立重复求解概率【详解】依题意设该班所选队员得分之和为6分记为事件A 则可分为 解析:43120【分析】首先对事件进行分类,分成女生0分,男生6分,或女生2分,男生4分,或女生4分,男生2分,女生的概率可以按照超几何概率求解,男生按照独立重复求解概率. 【详解】依题意设该班所选队员得分之和为6分记为事件A ,则可分为下列三类:女生得0分男生得6分,设为事件1A ;女生得2分男生得4分,设为事件2A ;女生得4分男生得2分,设为事件3A ,则:()32321326112120C P A C C ⎛⎫=⨯= ⎪⎝⎭, ()211224232611241221205C C P A C C ⎛⎫⎛⎫=⨯== ⎪ ⎪⎝⎭⎝⎭,()22143326111832212020C P A C C ⎛⎫⎛⎫=⨯== ⎪⎪⎝⎭⎝⎭, ()()()()12343120P A P A P A P A =++=. 故答案为:43120【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应用问题,重点考查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熟练掌握概率类型,属于中档题型.本题的关键是对事件分类.15.【分析】根据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考查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次独立重复试验故即有123456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的计算根据 解析:20243【分析】根据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考查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6次独立重复试验, 故1~6,3X B ⎛⎫ ⎪⎝⎭.即有6612()()()33k kk P X k C -==⨯,0k =,1,2,3,4,5,6.42641220(4)()()33243P X C ∴==⨯=.故答案为:202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的计算,根据题意确实是6次独立重复试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6.【分析】利用方差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结合方差【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计算公式记住即可 解析:916【分析】利用方差公式()D x npq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结合方差()31934416D x npq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计算公式,记住()D x npq =,即可.17.【分析】结合题意分别计算对应的概率计算期望即可【详解】列表:X 0 1 2 P 所以【点睛】本道题考查了数学期望计算方法结合题意即可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解析:56【分析】结合题意,分别计算0,1,2x =对应的概率,计算期望,即可. 【详解】()112511665018C C P x C C ===,()111452116611118C C C P x C C +===,()11411166129C C P x C C === 列表:所以012181896EX =⨯+⨯+⨯=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数学期望计算方法,结合题意,即可,属于中等难度的题.18.【解析】试题分析:的可能取值是012345 0 1 2 3 4 5 考点:期望方差的计算解析:510 , 39【解析】试题分析:ξ的可能取值是0,1,2,3,4,5,012345.考点:期望、方差的计算.19.552【解析】分析:由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出射中01234次的概率得到得分的分布列再由期望公式得期望详解:设该运动员中弹数为ξ得分数为η则P(ξ=4)==01296P(ξ=3)==03456解析:552.【解析】分析:由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出射中0,1,2,3,4次的概率得到得分的分布列,再由期望公式得期望.详解:设该运动员中弹数为ξ,得分数为η,则P(ξ=4)=435⎛⎫⎪⎝⎭=0.129 6,P(ξ=3)=33432C?·55⎛⎫⎪⎝⎭=0.345 6,P(ξ=2)=222432C?·55⎛⎫⎛⎫⎪ ⎪⎝⎭⎝⎭=0.345 6,P(ξ=1)=31432C?·55⎛⎫⎪⎝⎭=0.153 6,P(ξ=0)=425⎛⎫⎪⎝⎭=0.025 6.由题意可知P (η)=P (ξ),所以E (η)=100×0.129 6+65×0.345 6+40×0.345 6+15×0.153 6+0×0.025 6=51.552.点睛:本题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解题时关键是理解射击时命中n 次就是n 次独立重复试验,由此可由概率公式计算出概率,从而可得得分的分布列,由分布列的期望公式计算出期望.20.【分析】计算出每人的稿件能被录用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记事件甲的稿件被录用则因此甲乙两人分别向该出版社投稿篇则两人中恰有人的稿件被录用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思路点 解析:3572【分析】计算出每人的稿件能被录用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记事件:A 甲的稿件被录用,则()2212111522312P A C ⎛⎫⎛⎫=+⋅⋅= ⎪ ⎪⎝⎭⎝⎭,因此,甲、乙两人分别向该出版社投稿1篇,则两人中恰有1人的稿件被录用的概率为125735121272P C =⋅⋅=. 故答案为:3572. 【点睛】思路点睛:独立重复试验概率求法的三个步骤:(1)判断:依据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特征,判断所给试验是否为独立重复试验; (2)分拆:判断所求事件是否需要分拆;(3)计算:就每个事件依据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求解,最后利用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三、解答题21.(1)ˆ8124yx =-+;(2)达到“理想状态”;(3)2. 【分析】(1)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x 、y ,求出回归系数,写出回归直线方程;(2)利用回归方程计算6x =时ˆy的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结合()2140.9544P X <<=即可得答案. 【详解】(1)请根据表中所给前5个月的数据,计算1(12345)35x =⨯++++=, 1(1201051008590)1005y =⨯++++=;12222221()()(2)20(1)5001(15)2(10)ˆ8(2)(1)012()nii i nii xx y y bxx ==---⨯+-⨯+⨯+⨯-+⨯-===--+-+++-∑∑,ˆˆ100(8)3124ay bx =-=--⨯=; 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ˆ8124y x =-+;(2)由(1)知ˆ8124yx =-+,当6x =时,ˆ8612476y =-⨯+=; 且807645-=<,6∴月份该十字路口“礼让斑马线”情况达到“理想状态”;(3)因为X 服从正态分布()~8,9X N , 所以()2140.9544P X <<=, 该月没能在14天内缴纳人数为10.95449022-⨯=, 【点睛】方法点睛: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步骤:①依据样本数据确定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②计算211,,,nnii ii i x y x x y ==∑∑的值;③计算回归系数,a b ;④写出回归直线方程为ˆy bx a=+. 22.(1)710p =;(2)分布列见解析,()116E ξ= 【分析】(1)根据分层抽样的比例关系得到人数,再计算概率得到答案.(2)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计算概率得到分布列,再计算数列期望得到答案. 【详解】(1)根据茎叶图:“高个子”有12个,“非高个子”有18个, 故抽取的“高个子”为125230⨯=个,抽取的“非高个子”有3个. 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为232537111010C p C =-=-=. (2)身高180cm 以上(包括180cm )的志愿者中选出男,女各有3人和2人, 故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 故()1113206p ξ==⨯=,()11111321323p ξ=⨯+⨯==, ()1113226p ξ==⨯=, ()1113236p ξ==⨯=,()1113246p ξ==⨯=.故分布列为:故()01234636666E ξ=⨯+⨯+⨯+⨯+⨯=.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层抽样,概率的计算,分布列,数学期望,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3.(1)149204(2)(i )3173人(ii )75 【分析】(1)利用对立事件公式结合古典概型求解(2)(i )先求平均数185μ=,结合σ公式求得()10.68271980.158652P X ->==,再求人数;(ii )先由正态分布得日组装个数为185以上的概率为0.5.设三人中日组装个数超过185个的人数为ξ,增加的日工资总额为η,得到ξ服从二项分布,由50ηξ=求得期望【详解】(1)设至少有1人日组装个数少于165为事件A ,则()3123181491204C P A C =-=,(2)1606170121803419030200102108185100X ⨯+⨯+⨯+⨯+⨯+⨯==(个)又2169σ=,所以13σ=,所以185μ=,13σ=, 所以198μσ+=.(i )()10.68271980.158652P X ->==, 所以日组装个数超过198个的人数为0.15865200003173⨯=(人)(ii )由正态分布得,日组装个数为185以上的概率为0.5.设这三人中日组装个数超过185个的人数为ξ,这三人增加的日工资总额为η,则50ηξ=,且()~3,0.5B ξ,所以()30.5 1.5E ξ=⨯=,所以()()5075E E ηξ==. 【点睛】本题考查古典概型,考查正态分布的概率,考查二项分布,考查转化化归能力,其中确定人数与工资总额的函数关系是关键,是中档题 24.(1)3536;(2)见解析 【分析】(1)结合对立事件的概率关系可求出至少一项技术指标达标的概率; (2)由题意知,2~4,3B ξ⎛⎫⎪⎝⎭,从而可求出()0P ξ=,(1)P ξ=,()2P ξ=,()3P ξ=,()4P ξ=的值,从而可求出分布列.【详解】(1)设:M 一个工艺品经过检测至少一项技术指标达标,则38()1-11493635P M ⎛⎫⎛⎫=-⨯-= ⎪ ⎪⎝⎭⎝⎭;(2)依题意知2~4,3B ξ⎛⎫ ⎪⎝⎭,则411(0)381P ξ⎛⎫=== ⎪⎝⎭,1314218(1)3381P C ξ⎛⎫⎛⎫=== ⎪ ⎪⎝⎭⎝⎭, ()222421823327P C ξ⎛⎫⎛⎫=== ⎪ ⎪⎝⎭⎝⎭,()334213233381P C ξ⎛⎫⎛⎫=== ⎪ ⎪⎝⎭⎝⎭,()42164381P ξ⎛⎫=== ⎪⎝⎭分布列为:本题考查了独立事件的概率,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解.本题关键是求出ξ每种可能取值下的概率.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时,第一步写出变量的可能取值,第二步求出每种取值下的概率,第三步写出分布列.25.(1)x y c d =⋅适宜(2)23.210320y =⨯=,活动推出第8天使用刷脸支付的人次为320(3)平均花费为251150(元) 【分析】(1)直接根据统计数据表判断,x y c d =⋅适宜;(2)把x y c d =⋅,两边同时取常用对数,1gy 11gc gd x =+⋅,则lg y 与x 两者线性相关,根据已知条件求出lg y 关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而转化为y 关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3)记购买一瓶该饮料的花费为Z (元),则Z 的取值可能为:2,1.8,1.6,1.4,求出Z 的分布,进而求出Z 的期望. 【详解】(1)直接根据统计数据表判断,x y c d =⋅适宜作为扫码支付的人数y 关于活动推出天数x 的回归方程类型;。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统计数据的直观表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5.1.3 数据的直观表示学习任务核心素养(教师独具)1.了解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定义.2.能够利用茎叶图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3.会列频数分布直方图,会列频率分布直方图.(难点)1.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学习,培养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2.借助茎叶图及频率分布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2020年某市居民的支出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39.4% 5.9% 6.2% 7.0% 10.7% 15.9% 11.4% 3.5%问题:(1)要直观、形象地表示这些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应作出哪种统计图?(2)要直观、形象地表示这些数据在全部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应作出哪种统计图?[提示](1)柱形圆.(2)扇形图.知识点1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1.柱形图(也称为条形图)作用形象地比较各种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1)一条轴上显示的是所关注的数据类型,另一条轴上对应的是数量、个数或者比例(2)每一矩形都是等宽的2.折线图作用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特征一条轴上显示的通常是时间,另一条轴上是对应的数据3.扇形图(也称为饼图、饼形图)作用形象地表示出各部分数据在全部数据中所占的比例特征每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以及弧长,都与这一部分表示的数据大小成正比1.关于如图所示的统计图中(单位: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季度总产值4.5万元B .第二季度平均产值6万元C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5.8万元D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33.5% C [依次分析选项可得:A .第一季度总产值3+4+4.5=11.5万元,错误;B .第二季度平均产值为4.5+6+6.83≈5.77万元,错误;C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4.5+6+6.8)-(3+4+4.5)=5.8万元,正确;D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 5.811.5≈50%,错误.故选C .]知识点2 茎叶图作用(1)如果每一行的数都是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则从中可以方便地看出这组数的最值、中位数等数字特征(2)可以看出一组数的分布情况,可能得到一些额外的信息 (3)比较两组数据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特征所有的茎都竖直排列,而叶沿水平方向排列1.一般情况下,茎叶图中的“茎”“叶”分别指哪些数?[提示] “叶”是数据的最后一个数字,其前面的数字作为“茎”.2.如图是一个班的语文成绩的茎叶图(单位:分),则优秀率(90分以上)是________,最低分是________.4% 51 [由茎叶图知,样本容量为25,90分以上的有1人,故优秀率为125=4%,最低分为51分.]知识点3 频率(或频数)分布直方图(或折线图) 1.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找出最值,计算极差;(2)合理分组,确定区间;(3)整理数据;(4)作出有关图示:频数分布直方图纵坐标是频数,每一组数对应的矩形的高度与频数成正比频率分布直方图纵坐标是频率组距,每一组数对应的矩形高度与频率成正比,每个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一组数对应的频率,所有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2.频数分布折线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把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把每个矩形上面一边的中点用线段连接起来,且画成与横轴相交.3.甲、乙两个城市2020年4月中旬,每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图如图所示,这9天里,气温比较稳定的城市是________.甲[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乙城市的气温变化较大,而甲城市气温相对来说较稳定,变化基本不大.]类型1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应用【例1】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电视、手机、网络游戏等,视力日渐减退,某市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随机抽取了1 500名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根据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变化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对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制成扇形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2)若2020年全市共有30 000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多少名?(3)根据扇形统计图信息,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视力?[思路探究](1)由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求出D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结果;(2)由样本中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占的百分比,乘以30 000即可得到结果;(3)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影响视力的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360°×(1-40%-25%-20%)=54°.(2)根据题意得:30 000×8001 500=16 000(名),则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16 000名.(3)建议中学生应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看手机,才能保护视力.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数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2)显示数据变化趋势.[跟进训练]1.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如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和丙D .甲、乙和丙B [由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八年级共有学生800×33%=264人; 七年级的达标率为260800×37%×100%≈87.8%;九年级的达标率为235800×30%×100%≈97.9%;八年级的达标率为250264×100%≈94.7%.则九年级的达标率最高.则乙、丙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 .] 类型2 茎叶图及其应用【例2】 (对接教材P 77练习B T 4)某中学高二(2)班甲、乙两名学生自进入高中以来,每次数学考试成绩情况如下:甲:95,81,75,91,86,89,71,65,76,88,94,110,107; 乙:83,86,93,99,88,103,98,114,98,79,78,106,101.画出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并根据茎叶图对两人的成绩进行比较. [解] 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从这个茎叶图上可以看出,乙同学的得分情况是大致对称的,叶主要集中在8、9、10的茎上;甲同学的得分情况也是大致对称,叶主要集中在7、8、9的茎上.乙同学的成绩总体情况比甲同学好.1.绘制茎叶图关键是分清茎和叶.一般地说,当数据是两位数时,十位上的数字为“茎”,个位上的数字为“叶”;如果是小数,通常把整数部分作为“茎”,小数部分作为“叶”.解题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茎和叶.2.应用茎叶图可以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画图时,要找到两组数据共同的茎,分析时要从数据分布的对称性、中位数、稳定性等方面比较.3.茎叶图的优点是保留了原始信息,并可以随时记录数据,但当样本容量较大时就不适合了.[跟进训练]2.如图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若乙的平均分是89,则污损的数字是________.3 [设污损的叶对应的成绩为x ,由茎叶图可得,89×5=83+83+87+x +90+99,∴x =3.故污损的数字是3.]类型3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及应用1.我们抽取样本的目的是什么?把抽出的样本数据做成频率分布表,需要对数据做什么工作?[提示] 用样本去估计总体,为决策提供依据.分组、频数累计、计算频数和频率. 2.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如何决定组数与组距?[提示] 组数与样本容量大小有关,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组距的选择应力求取整,一般运用“极差组距=组数”.3.同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对同一组数据,不同的组距与组数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率吗? [提示] 不.表示频率组距.【例3】 某省为了了解和掌握2019年高考考生的实际答卷情况,随机地取出了1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数据如下:(单位:分)135 98 102 110 99 121 110 96 100 103 125 97 117 113 110 92 102 109 104 112 105 124 87 131 97 102 123 104 104 128 109 123 111 103 105 92 114 108 104 102 129 126 97 100 115 111 106 117 104 109 111 89 110 121 80 120 121 104 108 118 129 99 90 99 121 123 107 111 91 100 99 101 116 97 102 108 101 95 107 101 102 108 117 99 118 106 119 97 126 108123 119 98 121 101 113 102 103 104 108 (1)列出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3)估计该省考生数学成绩在[100,120)分之间的比例.[思路探究] 先求极差.根据极差与数据个数确定组距、组数,然后按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绘制图形.[解] 100个数据中,最大值为135,最小值为80,极差为135-80=55.取组距为5,则组数为555=11.(1)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 频数 频率 频率/组距 [80,85) 1 0.01 0.002 [85,90) 2 0.02 0.004 [90,95) 4 0.04 0.008 [95,100) 14 0.14 0.028 [100,105) 24 0.24 0.048 [105,110) 15 0.15 0.030 [110,115) 12 0.12 0.024 [115,120) 9 0.09 0.018 [120,125) 11 0.11 0.022 [125,130) 6 0.06 0.012 [130,135] 2 0.02 0.004 合计1001.000.200(2)根据频率分布表中的有关信息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折线图,如图所示:(3)从频率分布表中可知,这1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在[100,120)分之间的频率为0.24+0.15+0.12+0.09=0.60,据此估计该省考生数学成绩在[100,120)分之间的比例为60%.(0.60=60%)1.在列频率分布表时,极差、组距、组数有如下关系 (1)若极差组距为整数,则极差组距=组数; (2)若极差组距不为整数,则极差组距的整数部分+1=组数.2.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力求合适,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若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12组,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跟进训练]3.有一容量为20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以及各组的频数如下:[-20,-15),7;[-15,-10),11;[-10,-5),15;[-5,0),40;[0,5),49;[5,10),41;[10,15),20;[15,20],17.(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3)求样本数据不足0的频率.[解](1)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20,-15)70.035[-15,-10)110.055[-10,-5)150.075[-5,0)400.200[0,5)490.245[5,10)410.205[10,15)200.100[15,20]170.085合计200 1.000(2)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如图所示.(3)样本数据不足0的频率为:0.035+0.055+0.075+0.200=0.365.1.如果想用统计图来反映各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合适的统计图是()A.条形图B.折线图C.扇形图D.其他图形B[能反映各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图.]2.某地农村2005年到2020年间人均居住面积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增长最多的5年为()A.2005年~2010年B.2010年~2015年C.2015年~2020年D.无法从图中看出C[2005年~2010年的增长量为3.1,2010年~2015年的增长量为3.2,2015年~2020年的增长量为3.8.]3.(多选题)下列关于茎叶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数组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的位作为一个主杆(茎),将变化大的位的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杆的后面B.茎叶图只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不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C.茎叶图更不能表示三位数以上的数据D.画图时茎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下向上列出,共茎的叶可随意同行列出BCD[由茎叶图的概念知,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BCD.]4.观察如图所示的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多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少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D[题图中数据只是百分比,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不知道,因此男生、女生的具体人数也无法得知.]5.某市广播电视局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A,B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广播电视局将面试、综合知识测试的得分按3∶2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________(填A或B)将被录用.测试成绩测试项目A B面试9095综合知识测试8580 B[A的成绩=(90×3+85×2)÷5=88(分),B的成绩=(95×3+80×2)÷5=89(分).因此B将被录用.]回顾本节内容,自我完成以下问题:1.重复的数据在茎叶图中是如何表示的?[提示]应用茎叶图进行统计时,注意重复出现的数据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2.你认为茎叶图有哪些优点?[提示]茎叶图能保留原始数据,并方便随时添加记录数据.3.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有什么不同?[提示]频数分布直方图能使我们清楚地知道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的个数,而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是从各小组数据在所有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
高中数学高考统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统计 1、抽样方法:①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少) ②系统抽样(总体个数较多) ③分层抽样(总体中差异明显)注意:在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出n 个个体组成样本, 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概率)均为Nn。
2、总体分布的估计: ⑴一表二图:①频率分布表——数据详实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直观③频率分布折线图——便于观察总体分布趋势 注: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为1。
⑵茎叶图:①茎叶图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 从中便于看出数据的分布, 以及中位数、众位数等。
②个位数为叶, 十位数为茎, 右侧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书写, 相同的数据重复写。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⑴平均数:nx x x x x n++++=Λ321; 取值为n x x x ,,,21Λ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21Λ, 则其平均数为n n p x p x p x +++Λ2211; 注意: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要取组中值。
⑵方差与标准差:一组样本数据n x x x ,,,21Λ方差:212)(1∑=-=ni ix xns ;标准差:21)(1∑=-=ni ix xns注:方差与标准差越小, 说明样本数据越稳定。
平均数反映数据总体水平;方差与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稳定水平。
⑶线性回归方程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 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最小二乘法)1221ni i i ni i x y nx y b x nx a y bx==⎧-⎪⎪=⎪⎨-⎪⎪=-⎪⎩∑∑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第三章:概率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⑴事件: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 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⑶随机事件A 的概率:1)(0,)(≤≤=A P nmA P . 2、古典概型:⑴基本事件: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⑵古典概型的特点: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校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抽出每班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这里运用的是( )A.分层抽样B.抽签抽样C.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2.某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商店共1500家,它们的家数之比为1∶5∶9.用分层抽样抽取其中的30家进行调查,则中型商店应抽出( )家.A.10B.18C.2D.203.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B.C.D.4.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结构B.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模块结构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D.选择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5.阅读流程图(如图1),如输入的a,b,c分别为21,32,75。
则输出的a,b,c.分别是()A.75,21,32B.21,32,75C.32,21,75D.75,32,21.6.某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A.B.C.D.7.下表是某厂1到4月份用水量情况(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用水量y与月份x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则a的值为()A.5.25B.C.2.5D.3.58.我市对上下班交通情况作抽样调查,作出上下班时间各抽取12辆机动车行驶时速(单位:km/h)的茎叶图(如下):上班时间下班时间8 1 6 7 98 7 6 1 0 2 2 5 7 86 5 3 2 0 3 0 0 2 6 70 4则上下班时间行驶时速的中位数分别为()A.28与28.5B.29与28.5C.28与27.5D.29与27.59.甲乙两人进行相棋比赛,甲获胜的概率是0.4,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0.2,则甲不输的概率是( )A.0.6B.0.8C.0.2D.0.410.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S=0For i="2" To 10S=S+iNext输出SA.66B.65C.55D.54二、填空题1.204与8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___2.下列算法语句表示的函数是____________3.已知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s,将这组数据都扩大3倍,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______4.在对两个变量x,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有以下步骤:(1)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2)收集数据;(3)求线性回归方程;(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绘制散件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5.将一枚质地均匀的一元硬币抛3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随机抽取该流水线上的40件产品作为样本称出它们的重量(单位:克),重量的分组区间为(490,495],(495,500],……,(510,515],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所示.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1)重量超过500 克的产品的频率;(2)重量超过500 克的产品的数量.2.如果学生的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则输出“及格”,否则输出“不及格”.用算法框图表示这一算法过程.3.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个某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作了四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2)试预测加工10个零件需要多少时间?4.口袋内装有3个白球和2个黑球,这5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每次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连续取出2个球:⑴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⑵求取出的2个球不全是白球的概率.陕西高一高中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我校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抽出每班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这里运用的是( )A.分层抽样B.抽签抽样C.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答案】D【解析】略2.某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商店共1500家,它们的家数之比为1∶5∶9.用分层抽样抽取其中的30家进行调查,则中型商店应抽出( )家.A.10B.18C.2D.20【答案】A【解析】略3.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略4.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结构B.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模块结构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D.选择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答案】C【解析】略5.阅读流程图(如图1),如输入的a,b,c分别为21,32,75。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2.2.3ppt课件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茎叶图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画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茎叶图的特征,从而恰当地利用茎叶图 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方法,理斛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 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 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 主体.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流程
演示结束
1.理解茎叶图的概念及作用.(重点) 课标 2.掌握茎叶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读 难点) 3.了解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易混点)
(3)绘制茎叶图的关键是分清茎和叶,一般地说数据是两 位数时,十位数字为“茎”,个位数字为“叶”;如果是小 数的, 通常把整数部分作为“茎”, 小数部分作为“叶”. 解 题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茎和叶.
一家连锁超市拥有多家分店,为分析各家分店的销售状 况,管理部门调查了两家规模相近的分店,下面是 A,B 两家 分店 50 天销售额的数据(单位:万元): A 分店: 44 57 59 60 61 61 62 63 63 65 66 66 67 69 70 70 71 72 73 73 73 74 74 74 75 75 75 75 75 76 76 77 77 77 78 78 79 80 80 82 85 85 86 86 90 92 92 92 93 96
【思路探究】
以前两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可以作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茎叶图-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茎叶图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在茎叶图中比40大的数据有________个.解析:由茎叶图知比40大的有47,48,49,共3个.答案:32.在下面的茎叶图中茎表示数据的整数部分,叶表示数据的小数部分,则比数7.5小的有________个.解析:比7.5小的有6.1,6.2,6.3,7.2,7.3,7.4,共6个.答案:63.某中学高一(1)班甲、乙两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考试成绩如下:从茎叶图中可得出________同学成绩比较好.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同学的成绩多在80分以上,而乙相对差一些.答案:甲4.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解析: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14,20,23,25,26,30,31,31,41,42,43,所以这组数据众数为31,中位数为26+302=28.答案:31,285.为缓解车堵现象,解决车堵问题,北京市交通局调查了甲、乙两个交通站的车流量,在2016年5月随机选取了14天,统计每天上午7:30~9:00间各自的车流量(单位:百辆)得到如图所示的茎叶图,根据茎叶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个交通站的车流量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2)甲、乙两个交通站哪个站更繁忙?说明理由. (3)试计算甲、乙两交通站的车流量在[10,40]之间的频率. 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分析并作出判断. (1)甲交通站的车流量的中位数为58+552=56.5.乙交通站的车流量的中位数为36+372=36.5.(2)甲交通站的车流量集中在茎叶图的下方,而乙交通站的车流量集中在茎叶图的上方,从数据的分布情况来看,甲交通站更繁忙.(3)甲站的车流量在[10,40]之间的有4天, 故频率为414=27,乙站的车流量在[10,40]之间的有6天,故频率为614=37.层级二应试能力达标1.数据123,127,131,151,157,135,129,138,147,152,134,121,142,143的茎叶图中,茎应取________.解析:在茎叶图中叶应是数据中的最后一位,从而茎就确定了.答案:12,13,14,152.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落在[20,40]上的频数为________.解析:由茎叶图给出了12个数据,知在[20,40]上有8个.答案:83.甲、乙两名同学学业水平考试的9科成绩如茎叶图所示,请你根据茎叶图判断谁的平均分高________.以看出,x甲=19(92解析:由茎叶图可+81+89×2+72+73+78×2+68)=80,x乙=19(91+83+86+88+89+72+75+78+69)≈81.2,x乙>x甲,故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答案:乙4.从甲、乙两个品种的棉花中各抽测了25根棉花的纤维长度(单位:mm),结果如下:甲品种:271273280285285287292294295301303303307308310314319323325325328331334337352乙品种:284292295304306307312313315315316318318320322322324327329331333336337343356由以上数据设计了茎叶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茎叶图,对甲、乙两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茎叶图可以看出甲棉花纤维的长度比较分散,乙棉花纤维的长度比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312~337之间),还可以看出乙的平均长度应大于310,而甲的平均长度要小于310等,通过分析可以得到答案.答案:①甲棉花纤维的长度比较分散,乙棉花纤维的长度比较集中②甲棉花纤维的长度的平均值小于乙棉花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答案不唯一)5 .某校开展“爱我海西、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 给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 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的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 )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 应该是________.解析:当x ≥4时,17(89+89+92+93+92+91+94)=6407≠91,∴x <4.∴17(89+89+92+93+92+91+x +90)=91,∴x =1.答案:16.某学校为准备参加市运动会,对本校甲、乙两个田径队中30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采用茎叶图表示本次测试30人的跳高成绩(单位:cm),跳高成绩在175 cm 以上(包括175 cm)定义为“合格”,跳高成绩在175 cm 以下(不包括175 cm)定义为“不合格”.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乙两队所有运动员中共抽取5人,则5人中“合格”与“不合格”的人数分别为________.解析:由茎叶图可知,30人中有12人“合格”,有18人“不合格”,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则5人中“合格”与“不合格”的人数分别为2人,3人.答案:2,37.如图是某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甲、乙两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 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的平均分数分别为a 1,a 2,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 1>a 2;②a 1<a 2;③a 1=a 2;④a 1,a 2的大小与m 无关.解析:甲去掉的两个分数为70和90+m ,故a 1=80+15(5+4+5+5+1)=84.乙去掉的两个分数为79和93,故a 2=80+15(4+4+6+4+7)=85.故可知②和④正确.答案:②④8.甲、乙两人在10天中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用茎叶图表示如图,中间一列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个位数,则这10天甲、乙两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x 甲=110×(18+19+20+20+21+22+23+31+31+35)=24,x 乙=110×(11+17+19+21+22+24+24+30+30+32)=23.答案:24 239.有关部门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货机中随机抽取了16台,记录了上午8:00~11:00之间各自的销售情况(单位:元):甲:18,8,10,43,5,30,10,22,6,27,25,58,14,18,30,41; 乙:22,31,32,42,20,27,48,23,28,43,12,34,18,10,34,23.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表示上面的数据,并简要说明各自的优点.解:法一:从题目中数据不易直接看出各自的分布情况,为此,我们将以上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如图甲、乙.法二:茎叶图表示,如图.从法一可以看出,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分布的大致情况,并且能够清晰地表示出各个区间的具体数目.从法二可以看出,用茎叶图表示有关数据,不但可以保留有关信息,而且可以随时记录,给数据的记录和表示都带来方便.10.下面茎叶图是某班在一次测验时的成绩,伪代码用来同时统计女生、男生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伪代码中,“k=0”的含义是什么?横线①处应填什么?(2)执行伪代码,输出S,T,A的值分别是多少?(3)请分析该班男女生的学习情况.解:(1)全班32名学生中,有15名女生,17名男生,在伪代码中,根据“S←S/15,T←T/17”可推知,“k=1”和“k=0”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S,T,A分别代表女生、男生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横线①处应填“(S+T)/32”.(2)女生、男生以及全班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S=78,T=77,A≈77.47.(3)15名女生成绩的平均分为78,17名男生成绩的平均分为77.从中可以看出女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水平稍高于男生;男生中的高分段比女生高,低分段比女生多.相比较男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第6课时 茎叶图
教学目标
(1)掌握茎叶图的意义及画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用茎叶图用数据统计;
(2)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教学重点
茎叶图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难点
茎叶图用数据统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 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
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 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
少?
(2) 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 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
哪个小组内?请说明理由。
分析: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
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
解:(1)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 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40.0824171593
=+++++ 又因为频率=第二小组频数样本容量
所以 121500.08=
==第二小组频数样本容量第二小组频率 (2)由图可估计该学校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为
171593100%88%24171593
+++⨯=+++++ (3)由已知可得各小组的频数依次为6,12,51,45,27,9,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
69,前四组的频数之和为114,所以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
二、问题情境
1.情境:某篮球运动员在某赛季各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2.问题:如何有条理地列出这些数据,分析该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及发挥的稳定程度?三、建构数学
1.茎叶图的概念:
一般地:当数据是一位和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2.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
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或一位)有效数字的数据,对位数多的数据不太容易操作;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
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3)茎叶图对重复出现的数据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1)情境中的运动员得分的茎叶
图如图:
(2)从这个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该运动
员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在20和
40之间,且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高,
说明其发挥比较稳定.
例2.甲、乙两篮球运动员在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试比较这两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
甲 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8,13,14,16,23,26,28,33,38,
39,51
解:画出两人得分的茎叶图
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大致
对称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是30多分;乙运动员的得分除一个51外,也大致对称,平均得分及中位数、众数都是20多分,因此甲运动员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好.
2.练习:
(1)右面是甲、乙两名运动员某赛季一些场次得分的茎叶图,据图可知( A )A.甲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乙运动员
B.乙运动员的成绩好于甲运动员
C.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D.甲运动员的最低得分为0分
(2)课本第58页,练习第1、2题.
五、回顾小结:
1.绘制茎叶图的一般方法;
2.茎叶图的特征.
六、课外作业:
课本第60页第7、8、9题.
甲
1
2
3
4
5
乙
8
247
199
36
2
50
32
875421
9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