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教学中细化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精细化工应用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食品工程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66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物理化学》是化工、食品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

它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修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等后续课:《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反应工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工艺设计》等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原则。

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物理化学》课程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教学中要力求以经典理论为主线,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中心,体现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内容的项目化、模块化。

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理化学的重要概念及基本原理,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根据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效、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二、职业能力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

物化实验评分细则-101028

物化实验评分细则-101028

物理化学实验评分细则一、预习报告:(满分:10分)1、基础分:7分2、内容:按照要求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1)实验题目与实验目的。

(1分)2)实验原理:按照实验教材总结,严禁照抄教材内容。

(2分)3)实验操作:按照操作细则,操作步骤全部写入报告,禁止打印。

(2分)4)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2分)3、加分项:1)实验原理。

(1分)2)思考题。

(1分)3)报告整体(书写、格式、内容等)。

(1分)二、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满分:30分)1、基础分:21分2、要求:1)认真听讲,严禁一切与课堂讲授无关的行为。

(5分)2)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按照操作细则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坏。

在实验过程中禁止翻看实验教材。

(7分)3)实验课中如有特殊原因需暂时离开,必须向任课老师请假,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否则一律按照早退处理。

(2分)4)认真、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按要求完成数据处理,主动请任课老师检查。

(4分)5)实验结束后,认真清洗实验仪器,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主动请任课老师检查,任课教师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3分)3、加分项:1)课堂讲授。

(1——2分)2)实验操作。

(2——3分)3)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2分)4)实验整体完成情况。

(1——2分)三、实验报告:(20分)1、基础分:14分2、内容:按照要求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1)实验题目与实验目的。

(1分)2)实验原理:按照课堂讲授和实验教材总结,严禁照抄教材和板书内容。

(5分)3)数据作图与数据处理:按照任课老师要求作图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过程完整。

(5分)4)思考题:结合课堂讲授和教材内容,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3分)3、加分项:1)实验原理部分。

(1——2分)2)数据作图与数据处理。

(1——2分)3)报告整体内容。

(1——2分)※严禁替做实验现象,违反者实验课程总成绩按不及格计。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英文名称:PhysicalChemistry课程编号:x2030672学时数:80其中实践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5.0适用专业:能源化工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课程是能源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热力学、化学平衡热力学、界面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其基础理论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研究系统的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速率和机理;为后续能源化工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掌握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平衡与速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化学平衡系统,相平衡系统,界面层以及电化学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理解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在能源化工中的实际应用,获得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能源化工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1、教学内容:物理化学发展历史,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化学发展历史,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重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4、难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其原理和热力学方法及在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应用,两个途径函数(W、Q)、五个状态函数(U、H、S、A、G)的性质、物理意义及增量值的计算,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状态方程式的导出及应用,偏摩尔量、化学势的定义及化学势作为判据在相变化、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2、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术语。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规范.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规范.
难点: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溶液沸点及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实验内容与学 时分配
分组情况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实验材料 及低值易耗品
备注
5 学时 1. 根据已知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2. 用蒸馏水校正阿贝折光仪的零点; 3. 用调压器调节电压 8~10V; 4. 安装沸点仪; 5. 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沸点和气液两相的组成; 6. 记录实验数据。

6 熟悉
掌握
溶液表面张力与
实验十三 溶 表面吸附的关系,用
13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液体 液表面张力的 Gibbs(吉布斯)吸附公
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测定
式计算溶液吸附量的
方法。
6 熟悉
掌握
实验十四 氢
Fe(OH)3 溶胶的制
14
Fe(OH)3 溶胶的纯化,电动 氧化铁溶胶的 备和纯化,电泳法测定
6
实验五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类型
综合性
实验教学目标 与技能要求
1. 绘制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并由图形确定其恒沸点及恒沸组成; 2. 学习和掌握阿贝折光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3. 绘制标准曲线; 4. 溶液沸点及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重点和难点
重点:阿贝折光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绘制标准曲线;溶液沸点及 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能力培养任务
通过实验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 技术;培养学生实验前预习的好习惯,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所用仪器的 构造和使用方法,对实验操作过程心中有数,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写出预 习报告,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写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画出必要的 实验装置图;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 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掌握有关物理化学的原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化 学原理的能力。

课程成绩评定办法-物理化学实

课程成绩评定办法-物理化学实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办法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学时:考试方式:一、成绩构成及比例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50%)+ 实验操作(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占总分的20%)、实验报告(占总分的20%)、+预习报告(10%);二、各部分成绩评定办法1、考勤成绩考勤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总分20分。

旷课一次扣2分,事假、病假请假1次扣1分,早退、迟到1次扣0.5分。

2、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20%。

总分20分,实验报告成绩为各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分。

(1)报告完整,叙述清楚,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得20分;(2)报告完整,叙述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规范,得18分;(3)报告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较规范,得16分;(4)报告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不规范,得14分;(5)报告欠完整,叙述较清楚,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规范,得12分;(6)报告欠完整,叙述不清楚,内容不正确,书写规范,得10分;(7)报告欠完整,叙述不清楚,内容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得8分;(8)报告不交或抄袭者为0分。

3、操作考试成绩实验内容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定操作试题,学生随机抽取现场操作,老师根据学生现场实验操作完成情况打分,分数实行百分制。

4、操作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按实验操作得分进行登记。

平时成绩=考勤成绩(20%)+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20%)+预习报告(10%)三、关于取消考试资格的说明1.缺课累计8学时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2.未完成实验报告5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课程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物理化学试验成绩考核办法

物理化学试验成绩考核办法

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寫法990702【實驗報告:為實驗留下完整的紀錄,讓後人可以理解重複您的實驗。

】一.實驗報告分下列二部分1.預習報告:含格式(1-4),於實驗前寫好,實驗課時由指導助教老師抽查。

2.結果報告:含格式(1-8),於實驗後,在下次上課前10分鐘內,送交指導老師評閱。

二.報告用紙統一使用A4規格紙,附封面,裝訂於左上角,編頁於右上角。

三.格式1.目的簡述本實驗的目的。

2.原理介紹實驗之原理以及各種化學方程式。

3.儀器藥品記錄實驗所需之藥品性質、濃度、數量、儀器裝置。

4.步驟: 詳細條列實驗之步驟及待觀察之事項,並註明應注意事項。

5.原始資料記錄實驗時所觀測得之現象及數據,敘述力求詳盡,數據必需注意有效數字及單位。

此部分於離開實驗室前,須經指導助教簽閱。

(有時格式4及5可以併列,步驟在左,觀察結果在右。

此種形式適合定性方面之實驗。

如為定量方面之實驗,則以分列為佳)。

6.資料分析分析所觀測得之現象,並將所得數據加以計算,以求得結果。

如果重覆多次實驗,數據應做誤差分析。

數據盡可能作圖、列表。

如有未知物或未知濃度之溶液,應判別其名稱或濃度。

7.結果討論 a.實驗心得。

b.檢討產生誤差之可能原因。

c.改進之方法或新的構想。

8.習題回答指定之問題。

四.注意事項1. 不管幾人一組,每組寫一份實驗報告,每人需親自於封面簽名,報告不可用鉛筆寫,並使用電腦製圖。

2. 養成直接記錄數據及現象在實驗簿上的習慣,如有錯誤,只需用兩三道直線將其劃掉,不要塗鴉。

3. 參考值、文獻值、理論值是不同的,不要誤用;並注意註明來源出處。

物理化学考核标准(精化-马)

物理化学考核标准(精化-马)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标准一、课程性质理化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电解质溶液和电化学系统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一)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化学热力学,电化不,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有关计算。

3.掌握热力学定律在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中的应用。

4.积累一定的专业外语词汇,能初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参考书。

(二)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各种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方法)(三)思想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创新意识;2. 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考核对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

三、考核方式1.学生的理论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1)平时考核:主要依据是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听课、随堂考、作业。

(2)期末考核:期末组织一次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的理论考试,了解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成绩评定方式1.期末考试采用试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

理论课程最终成绩由以下评定,其中出勤率10%,课堂提问10%、笔记10%,作业10%,期末考试60%。

五、命题依据《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大纲;教材:《物理化学》高职高专编写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本考核标准是命题的依据之一。

六、考核标准起草人、审核人起草人:应用化学教研室审核人:应用化学教研室。

物理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的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的探索
表现 又强调实验 的考 试考核 。
关键 词 :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评定 ; 探索
中图分 类号 :G 6 4 2 . 0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2 0 — 0 2 0 7— 0 2
Ex pl o r e t he Pe r f o r ma n c e As s e s s me n t S y s t e ms o f Phy s i c a l Che mi s t r y Ex pe r i me nt s
d i s c u s s e d ,a n d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r a t i o n l,p a r a c t i c l,o a b j 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t u d e n t s p h y s i c l a c h e m i s t r y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物理 化学实验是化学化 工 、材料 、生 物等 专业 的必修 专业
根据一两个 因素就 给出成绩 。为 了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每次实 验 的表 现都 能
基础课 ,是门独立 的考试课程 。物理化学 实验课 不再 是传 统的 理论验证 和理论教学 的辅助 手段 ,而是 一个注重 培养 实验 技能
和拓展学 生创新思维 的教学 过程 ,是一个 学生将 所学 理论 知识 与实践相 结合 的历练 和展示 平台 。 以往传统 的物 理化 学 实验 成 绩 的 评定 ,是 学 生做 完 实 验 后 ,将实验记 录下来的有关实验 数据 ,利 用课后 时 间将 实验 报 告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 的好坏 评定 出实验 成绩 ,这 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教学中细化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
摘要: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细化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从分组考核、课堂练习限时完成、鼓励学生课外思考等方面展开,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化学》平时成绩考核办法
1.引言
《物理化学》是我校材料科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

在该门课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种固定教学模式[2],[3]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但随着教学班级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开小差,尤其是坐在后几排的学生,有的趴着睡觉,有的玩手机,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

而教师在仅有的45分钟内,要对人数较多的班级加以掌控,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变得比较困难,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4]。

那么,如何把教师的这种被动局面扭转为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内在的动力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从而实现教学上真正的互动,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外,还要采用恰
当的教学手段、辅助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从平时成绩的细化入手,分析采取激励政策的办法,以期找回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2.平时成绩细化考核办法
为了督促学生在平时用功钻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成绩的比例上,我们通常按照如下分配: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评主要是考查作业、出勤。

针对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基础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不强、依赖性强等特点[5],[6],在平时成绩的考评中,我们除了考查作业、出勤以外,还应该把上课回答问题和上课的课堂表现纳入考评,其比例关系详见表1。

上课回答问题的规则可设定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被动点名回答问题者,答对不加分,答错扣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很明显,学生投入课堂教学中积极性有所提高,且课堂氛围很好,甚至有些懒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会被其他学生带动起来,缺点是教师课前需要多准备《物理化学》课程中难度适中的问题,并且课堂上会花大量时间记录学生分数,进而可能影响整体教学进度。

因此,我们在上述方法上进行改进,请课
代表或者班委课下登记答题的学生的成绩。

这一制度的实施,在短时间内学生认为新鲜,且收效很好,但一般三五周后,学生就可能懒散下来,所以教师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并且适时添加新的考评项目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平时成绩考核办法持续生效。

表1 期末成绩分布情况
2.1分组考核项目
在上述平时成绩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还可以增加分组管理考核的方法。

如班级有90人,可以分为9组,每组设一名组长,把10位学生的平时成绩的总和打包考核评比。

如表2所示,个人无故旷课1次扣团体1分,课堂表现中,个人回答问题的情况和作业缺少次数也记入团体中。

这样每位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总分,既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又督促学生平时积极上进。

当期中考试成绩出来时,也可以排名,前3组可以设为优秀团队。

在期末总评时,除了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外,还可参考所在小组的总评情况,如个人成绩在平时成绩中占90%,小组评比占10%。

表2 平时成绩分组汇总情况
2.2课堂练习限时完成项目
课堂表现除了回答问题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当堂
练习。

但是当请学生做课堂练习时,有些学生往往只是看看,并不动手计算和分析,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请学生准备上课用的草稿纸,写上姓名和学号,课堂练习当堂写在纸上,并且课后立刻登记,将该成绩计入平时成绩的课堂表现中。

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上课独立思考,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

当然如果在每章复习课上教师准备十分钟的课堂练习,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记录成绩,一定收效显著。

2.3课外提问加分奖励项目
为了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外也应该多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理论与实际思考。

对于主动就《物理化学》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深究、提出问题、找寻答案的学生,我们更应该鼓励和爱护。

例如,有学生在学习了电化学知识后,提出是否可以用铅笔芯来充当原电池中的盐桥。

提出问题后,他自己通过查询资料和老师进行探讨,最终回答自己的问题。

当然,对于教师来讲,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先肯定他的钻研能力,再启发和指引他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自己查资料和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无疑是最有收获的,因为在学通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好奇心和兴趣成为学习
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他体会到寻找答案的快乐。

因此,可以将课外提问这一项作为平时成绩的附加分,鼓励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加以思考。

在学习阶段,学生大部分知识来源于课堂教学,因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师的追求,而《物理化学》课程内容抽象、公式繁多[2],[3],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内动力不足。

本文立足平时成绩细化考核办法,从分组考核、课堂练习限时完成、当堂登记、鼓励学生课外思考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待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冯彩婷.增强教师责任感创新课堂教学――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32(2):87-89.
[2]江欣,杨立滨,吕玉光.物理化学双语课程教学体会[J].广东化工,2015,42(6):172-179.
[3]段煜,王晓岚.Sandwich教学法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Ⅰ)―表面张力教学实例[J].化学教育,2014,42(l6):47-52.
[4]孙俊梅.对大一新生无机化学学习习惯的调查
及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4,(12):112-113.
[5]阳会兵,杨俊兴.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5(10):155-156.
[6]孙婕.浅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学生管理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4(36):56.
本课题得到了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支持,项目编号Kg2013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