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所学诗词交流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读懂文字,提炼关键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内容。
重点难点:1.运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诗歌的美。
2.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信息。
3.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歌,交流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好方法。
2.理解一些古代含有数字的特指名词,如“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要点把握:1.掌握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玩游戏:诗词大串烧。
过渡: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词了,如果算上语文园地中的古诗,我们一共学习了9首古诗词。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词的题目吗?(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题名。
)那么大家都会背了吗?我们现在就来一起玩一个诗词大串烧游戏,看看大家能否把它们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
2.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学习诗词的体会,交流其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1)请学生概括其中提到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说一说。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
②通过想象去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边读边想边体会。
③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出示有代表性的诗词,请学生试着用以上提及的几种方法来品读。
过渡:欣赏诗词并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方法,但是却是比较实用、比较贴近我们认知的几种方法。
我们接下来就结合学过的一首诗来交流一下吧!①出示诗歌《过故人庄》,可引导学生翻回课本第14页,看看自己的笔记。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学生交流欣赏诗词的方法。
交流示例:生1:虽然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但再读这首诗,我发现还是有些字词很难理解,比如“鸡黍”“郭”“轩”“场圃”“桑麻”,还好我做了笔记,我再结合注释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语文园地5精品课教学设计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
教科书
书名:部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生24: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常常在祝福或者赞美学生比老师更优秀时引用。
生2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是说假如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假如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教师指导:这句话也是在讲,在执行法令政策的时候,要依据适宜情况而定,要有利于民,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和成功。
8.运用引用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15:要正确地理解引用的语句,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师补充:引用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有时还要注明来源出处。
四、欣赏书法大家作品,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导入: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五年级上期我们认识了书法家欧阳询,他的楷书平正端庄,字形竖长;五年级下期我们认识了书法家顔真卿,他的楷书筋肉丰满,大气磅礴;六年级上期,认识了书法家柳公权,他的楷书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今天再来认识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出示课件
4.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赵孟頫的了解。
生18: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秀丽柔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刚健风格形成对比。而且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15篇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15篇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15篇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1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的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考虑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进步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才能。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搜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谈话导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化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1.默读提示,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内容:说说自己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阅读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老师参与局部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老师引导学生大胆进展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明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正确?为什么?3.老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
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展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点拨: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的更全面,更充分。
4.学生结合《夏天里的成长》来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的好处。出示:【课件2】
(1)《夏天里的成长》中心意思是什么?
(2)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
(3)你认为这些事例对表达中心有什么好处?
3.出示正确答案。
二、完成练习
1.学生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想选择的事例或选择的方面。
出示:【课件3】
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
(1)观察题目,确定中心:想一想,要围绕什么中心来选择材料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想一想,什么样的事例最能表达中心
三、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怎样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教师指导:把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
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结合《盼》这篇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是重点,作者是怎样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的?
初试身手
一、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本上的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3)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4)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层作业
A优等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B中等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条理清晰。
C潜能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课件出示: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习作二
第三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互评互改
出示改评要求。
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小组交流改后的习作,再次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课余时间,你们可以继续交流。
第六课时 小练笔
练笔题目
(《童年的伙伴》、《难忘的朋友》等。
1.根据同学们没有把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2.有的学生没有的事例不具体,不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的学生只写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等进行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教学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让学生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放手让学生谈印象深刻的人。可教学中以让学生围绕“初次见面──相处过程──印象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回忆,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自由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中帮助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适时引导学生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材,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具体的方法。
2.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意思。
3.围绕中心意思确定合适的材料,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写。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交流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懂得详略得当,选材有所取舍,即要选择与中心意思关系紧密的材料。
③每天看书看到很晚。(看什么书?是关于戏曲的书吗?没有说清楚,也就不能体现“戏迷”二字。)
3.看课本第2小题,从所给题目中选一两个,思考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1)抓住关键词分析题目。
(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注意变色的词语。)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
(1)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笔记,快速默读《穷人》一课。
(2)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本文没有明确的中心句。学生可以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
秘诀一:材料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够充分表达中心思想的,要多选。
秘诀二:材料和中心思想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也要选,但要少选。
秘诀三:材料和中心思想没有关系,应该坚决舍弃,不选。
2.看课本“初试身手”板块第1小题,选择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
(1)探讨题目“戏迷爷爷”。
小学《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蓖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弊杂煞⒀裕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
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蔽颐钦馄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备髯樗狄凰的忝翘致鄣男捶ㄓ屑钢(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
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延伸课外
1
1蓖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
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比冒职致杪瓒阅阈吹哪谌萏岢鲆饧,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2。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六年级上人教版)。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
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联系实际,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2、指名回答: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小组交流,合作学习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
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汇报交流,集体评议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全课总结。
(二)给出一段材料,要求续写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回顾课文,自然衔接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导读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赞。
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数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地批判;他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为受到损害、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
他是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以至阿Q这些被压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远站在平民视角,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平民作家。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进鲁迅先生。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对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回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是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及赞扬。
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静静地读,细细地想,走进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世界。
单元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写19个生字。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
有的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的采用倒叙的写法,一开始就把所要写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刻画人物形象;有的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体现鲁迅先生的伟大品格;有的运用对比,抒发对鲁迅先生的赞美和怀念,饱含深刻的哲理。
3、4篇课文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可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
4、根据收集的资料,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
单元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学法提示
1、本组课文以是“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应该多方面
搜集与鲁迅有关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
为更好的学习本组课文做准备。
2、阅读课文时,运用自己具备的理解能力,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3、抓住课文中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
出来,认真体会感受闰土的特点及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4、认真学习每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两篇讲读课文可以安排5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安排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练习安排3课时,共计11课时。
学习准备
学习本单元时,可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