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赏析
贵妃醉酒京剧赏析

贵妃醉酒京剧赏析哎哟喂,说起京剧里的《贵妃醉酒》,那可真是戏迷们心头的一壶好酒,越品越有味儿,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啊!这出戏,就像一幅活生生的画儿,把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给咱们唱得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
一开场,那杨贵妃,身着华服,头戴凤冠,走起路来,那叫一个摇曳生姿,就像是春天里最娇艳的花儿,美得让人心颤。
她心里头啊,其实是藏着千般愁、万般怨,为啥?还不是因为皇上今儿个又跟哪个妃子去了,把她这正宫娘娘晾在了一边。
但你看她脸上,笑得跟花儿似的,那叫一个“职业假笑”,背后的心酸,咱们这些看戏的,都能品出个一二三来。
接着唱,杨贵妃是越唱越带劲儿,酒是一杯接一杯地下肚。
这酒啊,就像是她的心情,初时还藏着掖着,到后来,那是彻底放开了。
她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嘴里哼着的,是那些平时不敢轻易言说的心里话。
这时候的杨贵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而是一个被爱情伤透了心的小女人,让人看了,既心疼又感慨。
再说那身段儿,那唱腔,简直就是绝了!杨贵妃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说不出的韵味。
她转身、回眸,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还有那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就像是一条流淌在心里的河,时而平静温柔,时而波涛汹涌。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段“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唱词。
杨贵妃一边唱,一边舞动着水袖,那水袖就像是有灵性似的,随着她的情绪起伏而翻飞。
她的声音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看到了那个被爱情和权力双重束缚的女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独自心碎。
《贵妃醉酒》这出戏,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精湛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更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
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贵妃”,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我们也会像她一样,因为爱而不得、因为失去而痛苦。
但正是这些痛苦和遗憾,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拥有。
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课程名称:音乐欣赏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姓名:钟能枝学号: 11111040[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钟能枝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歌曲《贵纪醉酒》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曲式结构、歌曲旋律、演唱及表演等方面做浅显的分析, 在文中, 分析歌曲《贵妃醉酒》旋律、节奏、演唱等方面对我国传统京剧的借鉴,京剧赋予了这首歌曲作品以生命, 它通过创造性的改编使民族声乐作品焕发新光彩, 因此它不仅来源自原作, 更创新于原作,希望对人们更好地诠释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声乐;《贵妃醉酒》;借鉴;诠释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 , 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王晓岭, 曲作家张卓娅、王祖皆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采用“贵妃醉酒”的题材来源,结合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和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突出特征--载歌载舞, 借鉴其通过优美的歌舞动作表现杨贵妃期盼、失望、孤独、怨恨等复杂心情的手法,创作了艺术价值极高的歌曲《贵妃醉酒》。
这首作品挖掘出了京剧中的精髓, 将传统戏曲中优秀的成份提炼到其中, 使得演唱风格极大转变。
这首作品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充分的认识、掌握京剧的演唱技巧, 拓宽演唱技法提供了帮助。
一、京剧《贵妃醉酒》表演及唱腔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 己经成为融合我国各种戏曲声腔艺术的统一体。
《贵妃醉酒》是梅派京剧的代表剧目, 属于经典的作品之一, 它是梅派京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这部剧作的唱腔、表演成熟, 体现出了梅派京剧艺术家们长期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该剧的特点是歌舞并重, 梅兰芳先生对剧中人物杨贵妃的每个表演情节都做了精心设计, 他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将杨贵妃的初醉、沉醉、嗅花、卧鱼、衔杯、云步醉舞等表现出来,塑造一个醉美人舞台形象,使观众充分地了解剧中人物内心的情感。
新贵妃醉酒鉴赏

新贵妃醉酒鉴赏新贵妃醉酒鉴赏由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到经过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而成为梅派经典代表剧目的《贵妃醉酒》,再到李玉刚将民歌、舞蹈、京剧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贵妃醉酒》,我国的民族乐器埙,萧,鼓,琵琶都完美的融合在里面。
这个过程是我们中国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富有中国风格的音乐正在不断创新。
中国风格的音乐: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氛围的歌曲风格。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下面将从旋律特点、歌词与题材、民族乐器和唱腔等四个方面论述新贵妃醉酒的中国风特色。
一、《新贵妃醉酒》的旋律特点。
“中国音乐是旋律音乐,这种旋律的主要色调是单纯,柔美,秀丽与娴静,琴声不是在剧烈的舞蹈中而是在静静的凝望中断裂的。
《新贵妃醉酒》以柔美、轻快的旋律为主线,吐字字正腔圆靠拢。
这种旋律形式之所以动人心弦,能够引起本民族普遍的共鸣,秘密就在它的旋律线或者音响结构同本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之间发生了“异质同构”的对应与共振。
而这种具有中国元素的音乐因此受到听众的喜爱并对其产生了一些影响。
二、具有中国古典意境的歌词与题材。
《贵妃醉酒》讲的是宠妃杨贵妃与唐明皇约在百花亭赴宴,谁知皇上已转驾西宫,不能如约赴宴,贵妃羞怒交加,万端苦闷愁绪涌上心头,遂命裴力士、高力士添杯奉盏,谁想到饮酒大醉,怅然回宫的故事。
而新贵妃醉酒改其期基调,以歌颂他们之间的爱情为主旋律,以大家熟知的题材,加上熟悉的旋律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以富有古典意境的'歌词将人们带入那个时代,去感受杨玉环与李隆基之间的爱情故事,多了一份感染力。
“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 将听者带入白居易的《长恨歌》。
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课程名称:音乐欣赏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名:***学号: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浅析作品《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钟能枝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歌曲《贵纪醉酒》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曲式结构、歌曲旋律、演唱及表演等方面做浅显的分析, 在文中, 分析歌曲《贵妃醉酒》旋律、节奏、演唱等方面对我国传统京剧的借鉴,京剧赋予了这首歌曲作品以生命, 它通过创造性的改编使民族声乐作品焕发新光彩, 因此它不仅来源自原作, 更创新于原作,希望对人们更好地诠释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声乐;《贵妃醉酒》;借鉴;诠释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 , 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王晓岭, 曲作家张卓娅、王祖皆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采用“贵妃醉酒”的题材来源,结合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和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突出特征--载歌载舞, 借鉴其通过优美的歌舞动作表现杨贵妃期盼、失望、孤独、怨恨等复杂心情的手法,创作了艺术价值极高的歌曲《贵妃醉酒》。
这首作品挖掘出了京剧中的精髓, 将传统戏曲中优秀的成份提炼到其中, 使得演唱风格极大转变。
这首作品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充分的认识、掌握京剧的演唱技巧, 拓宽演唱技法提供了帮助。
一、京剧《贵妃醉酒》表演及唱腔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 己经成为融合我国各种戏曲声腔艺术的统一体。
《贵妃醉酒》是梅派京剧的代表剧目, 属于经典的作品之一, 它是梅派京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这部剧作的唱腔、表演成熟, 体现出了梅派京剧艺术家们长期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该剧的特点是歌舞并重, 梅兰芳先生对剧中人物杨贵妃的每个表演情节都做了精心设计, 他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将杨贵妃的初醉、沉醉、嗅花、卧鱼、衔杯、云步醉舞等表现出来,塑造一个醉美人舞台形象,使观众充分地了解剧中人物内心的情感。
中华女性一壶酒——贵妃醉酒

中华女性一壶酒——贵妃醉酒贵妃醉酒,一壶酒入喉。
这是一首描述中华女性风华秀美的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传统题材。
贵妃醉酒,不仅仅代表了中华女性婀娜多姿的容颜,更反映了她们内在的坚强和自由。
下面让我们来描绘一下这首诗的画面吧。
丰腴修长,皮肤如白雪般洁白。
贵妃婀娜多姿,一壶美酒摆在她的面前。
她抬起玉簪,品味酒香,娇嗔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她闭上眼睛,任酒液顺着红唇流淌,时而停在舌尖,时而滑入她的喉咙。
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光芒,仿佛世间的烦恼全都随着酒一起化为乌有。
贵妃身披红袍,外面罩着一层轻纱。
她的手指纤细柔嫩,犹如百花中最娇艳的花朵。
她举起酒壶,轻轻晃动,酒液波动,如同她内心的纵横波澜。
她的眼眸弯成月牙,如黑白分明的天空。
她的目光清澈透彻,像一池清泉,能洞穿世间的喧嚣和纷乱。
她的眉梢轻扬,仿佛和她的笑声一样。
她是少女的纯真,也是女人的韵味。
她的头发如丝般垂至腰际,纤纤细如春蚕吐丝。
她将头发披散,缓缓地倾斜身体,宛如水仙花婀娜的身姿。
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由酒液带着她飘荡,东风吹拂,她的心境变得更加宁静。
贵妃醉酒,世上只有她独自一人。
她有着女性温柔的细腻,也有着男人般的果决和坚强。
她的肩膀宽阔,举起酒壶时,微微的胸膛起伏,散发出一股独立自由的气息。
她饮下酒液,一霎那间,她的心变得毫无顾虑,豪情万丈。
贵妃的酒量不可小觑,她一壶酒入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
她醉的天旋地转,但没有丝毫不稳。
她犹如仙女般翩然起舞,舞动着他们的祝福。
她的裙摆轻盈飘逸,如花朵般照亮了整个房间。
她的动作熟练而优雅,每一个动作都颇具韵律,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贵妃醉酒,中华女性的豪放和独立。
她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纵然遭遇人生的坎坷和困难,依然不言弃,坚持走自己的路。
她们有着温柔和柔情,也有着勇敢和果敢。
贵妃醉酒,正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女性婀娜多姿的一面,让人为之倾倒,留下了中华女性深深的印记和敬佩之情。
贵妃醉酒,一壶酒入喉。
地方戏欣赏02:梅兰芳《贵妃醉酒》赏析

• •
六、评论界: 评论界:
它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是通过杨贵妃的唱、 舞、动作,交待了唐玄宗的爽约,揭示了一位“ 三千宠爱一身专”的贵妃的内心苦闷。按照西方 剧作理论来看,很多人认为这不能称为戏,只能 算歌舞表演,因为既无故事情节,又无戏剧冲突 ,安这恰恰是中国戏曲写作的一种特点,它以抒 情、优美的写意格调刻划了—个外表雍容华贵, 内心极端痛苦的古代宫廷贵妇形象。 ——李玉茹《我对梅兰芳先生的<醉酒>的 体会》
例如唱见玉兔随着打开的扇子交到左手以后梅先生就把注视焦点收回来看着自己的鼻尖转过身来又注视右手的水袖把水袖举起翻上去以后再把注视焦点放到左上方一个适当的角度在这短短时间里的几个动作当中眼睛注视的焦点同歌唱身段紧密地配合着
《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 赏析
• 一、京剧《贵妃醉酒》版本源流: 京剧《贵妃醉酒》版本源流:
• 转过身来又注视右手的水袖,把水袖举起翻上去 以后,再把注视焦点放到左上方一个适当的角度 上。 • 在这短短时间里的几个动作当中,眼睛注视 的焦点同歌唱身段紧密地配合着;它的收放和移 动,好像一条线在那里摇漾地贯串着歌舞,吸引 着观众。 • ——许姬传 朱家溍《梅兰芳舞台艺术》
• 1、跷功: 、跷功:
• 2、耗腿: 、耗腿: • 耗腿是舞蹈、戏曲等专业必须完成的基本功
。目的是拉长腿部肌肉和韧带,养成腿部关节直 伸的习惯和表现出优美的姿势,以便达到表演动 作的标准要求。耗腿还可以增加演员肢体的耐力 。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了学员对肌体 疲劳的抵抗力。
• 3、下腰:
• 1、弦索调剧目: 、弦索调剧目:
• 源自明代盛行的“弦索调”《醉杨妃》。
• 小知识:何为弦索调? 小知识:何为弦索调? • 泛指北曲清唱或小唱,凡是用弦索伴奏的北 方唱调都可以泛称弦索调。
漫谈名家们的《贵妃醉酒》唱腔

漫谈名家们的《贵妃醉酒》唱腔《贵妃醉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拿手杰作之一。
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此剧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
五十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
《贵妃醉酒》是人们最容易同梅兰芳的名字联系起来的梅派代表作,梅派艺术的爱好者对此无不熟知,故研究这出戏的唱腔,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众多梅派名家均擅长于这出戏,有的还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理演出了自身的特色。
例如,在唱腔问题上,有的梅派传人在保持梅派总体风格韵味的前提下,采用了一些符合自身演唱风格的小腔处理手法,起到了增色的效果。
这里要想漫谈一下开场的[四平调]唱段,对梅兰芳及其传人、弟子梅葆玖、言慧珠、杜近芳、陈永玲等五位名家的该段唱腔,循唱腔进展顺序,略作赏析评论,谬误处请大家批评。
赏析《贵妃醉酒》,有必要先议论一个问题,即该剧唱腔定调问题。
这出戏,梅兰芳的演出有好几个版本,虽稍有不同,但在定调上均是高拉低唱(定1= bA)(在《太真外传》中亦有一个【四平调】唱段,也是高拉低唱),在他的传人及弟子中,对于《贵妃醉酒》,言慧珠、梅葆玖、陈永玲等也是高拉低唱(1= bA、A、bB),还听到过沈小梅、魏海敏高拉低唱的。
一般定为C调的【四平调】为什么要降调高伴呢?是不是有人认为的嗓音条件问题?我认为不是的,我一直认为这是大师的有意为之,这是构成该剧风格的一种手段,决不是什么嗓音条件的问题。
再说另一个小问题,这段唱的起首过门543 3 335.6 | 2255 2.352 32353 235323 |……,老是有琴师奏成543 3 335.6 | 2255 2.352333243 235323 |……,把32353奏成333243,这里是否可以有随意性,值得商榷。
【四平调】在京剧板腔体系中,是创腔最可以灵活自如的板式,可以容纳很不规则的句子,适合表达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励愤慨等多种情绪,因而运用较为广泛。
京剧贵妃醉酒赏析

京剧贵妃醉酒赏析
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京剧《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啊,那可真是老有名啦!就好比咱学校里最厉害的那个同学,大家都知道。
杨贵妃你们知道不?那可是个大美人儿啊!这出戏里呢,杨贵妃要去赴皇帝的约,结果皇帝没来,嘿,你说气人不气人!这杨贵妃啊,心里那个委屈啊,就跟咱满心欢喜等着吃好吃的,结果啥也没有一样。
咱看那演员,穿着漂亮的戏服,在舞台上一走,哎呀妈呀,那范儿可足了!就像咱走路带风一样。
她们的动作,那叫一个优美,一抬手,一转身,都好看得很呢。
我觉得就跟咱跳舞似的,只不过人家那是专业的。
这戏里还有唱歌呢,那声音,又高又亮,可能比咱音乐课上唱得好听多了。
有时候啊,我就在想,他们咋唱得那么好呢?难道他们天天在家练?
还有那表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难过,比咱变脸还快呢!一会儿笑得跟朵花儿似的,一会儿又哭得稀里哗啦的,情绪转换得那叫一个快啊。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这出戏的时候啊,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感觉自己都好像变成杨贵妃了,在那等皇帝呢。
哎呀呀,那感觉可神奇了。
你们说,这京剧是不是特别有意思?也许你们现在还不太懂,但等你们长大了,再回头看看,说不定就会觉得,哇,原来这么好玩儿啊!反正我是挺喜欢的,你们呢?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鸟冰轮、玉兔都是比喻月亮。
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前几句是交代时间背景,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杨玉环信步前往百花亭。
这个时候她是接受李隆基的邀请,去往百花亭赴约,因此心情很欢娱。
所以后几句杨玉环通过情景过渡,将自己比作天女嫦娥,应对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特殊身份。
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
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
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中间这几句是她在行往百花亭的途中,根据周围的景色而生的唱段。
因为京剧中的舞台是虚拟化的,这样的唱段可以用来表现演员所在的是皇宫花园,还可以体现出杨玉环当时快乐的心情:嫦娥虽然是仙女,可却独守广寒宫;而她身为贵妃,路过小桥的时候都有金鱼在向她朝拜(这当然是高力士和裴力士在讨好她瞎编的话)。
鸳鸯戏水,更能说明杨玉环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
啊,在水面朝,长空雁,雁儿飞,哎呀雁儿呀,
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
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这最后几句是收尾,一方面补充了杨玉环有“落雁”之容貌,另一方面也交代了她已经到达了百花亭。
这一段四平调长短错落,在京剧中是极少见的,因此也成了旦角演员最常学习的唱段之一。
下面再解释一下几个词的意思。
在京剧中这种比喻比较长见,如太阳叫“金龟”,月亮叫“玉兔”,好马叫“能行”、“走战”等等。
这可以说是京剧中的一个模式。
所以说一些唱词在很多戏里都会用到,所以熟悉了这个模式,对听戏就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模式:
除了《醉酒》中的之外,还有:
* 眼望那金龟已落西山
不用说,太阳落山就是天黑了。
* 金钟响玉兔归王登九重
月亮回家,就说明天亮了。
*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这一句经常用于想念分别的人。
* 辞别大人跨雕鞍
就是告辞某某上马的意思。
雕鞍就是马鞍,这里借喻马匹。
* 刹时间腹内痛心血上涌
京剧是虚拟化的艺术,所以一般描写人生病都是类似的症状。
* 一见娇儿泪满腮
不论孩子多大年纪,京剧中父母都喊“娇儿”,所以刚听的人肯定不习惯。
* 哎呀且住
后面肯定是人物的内心读白,说再大声别人也听不到,请观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