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冀教版
4.2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七大的内容及意义2、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二、学习导航(一)中共七大:1、召开时间和地点:年4月在召开;背景是抗战胜利前夕;2、目的:3、内容:毛泽东作了《》的政治报告。
提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主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解放全中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通过了新党章,规定是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为争取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实现了党在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空前统一,师“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1、概况: 1945年8月,向日本的、投下原子弹。
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的日军。
同时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大反攻。
月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5、意义:A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B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战略上有了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横线部分整理到课本126页)三、检测反馈1、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抗日战争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争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6、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7、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的国家是8、日本投降是在年月;日本的投降书上签字的时间是年月日9、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0、1945年8月,向中国派遣军队,进攻东北日军的国家是1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13、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会议是14、促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的沉重打击15、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战起止的时间应是四、当堂训练: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C.华中抗日根据地 D.陕北抗日根据地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 )A.1945 重庆 B.1945 延安 C.1945 南京 D.1945 井冈山3.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是()A.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C.讨论抗战胜利后由哪个政党执政的问题D.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是 ( )A.《中国共产党党章》 B.《论联合政府》C.《论持久战》 D.《联合国家宣言》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6.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B.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C.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7.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其标志是 ( )A.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最主要归功于()A、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B.海外华侨的无私捐助C.万众一心的全民族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①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苏联对日作战②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③蒋介石命令他的军队积极推进 A. ①②③ B. ①② C.②③ D.①③10、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1、下列各项,叙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B.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C.1944年初,抗战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D.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 B.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尚未解决C.英美等国不赞同统一战线破裂D.中共及时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13.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 ( )A.要打败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先战胜国内反动派的统治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团结是战胜侵略者的根本保障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 D.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要依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14、中共七大召开后,陈毅元帅非常兴奋,写诗赞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冀教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思路首先由新内容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进入新的讲授。
在讲解新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资料和完成程的讲授。
本的中心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所有一切内容均围绕此主题展开。
因此,要正确把握抗日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背景、原因、内容和意义;日本无条投降的经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资源辅助教学,提出问题和组织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侵略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战争的反思,以此培养他们憎恶、痛恨战争和热爱、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其意义。
(二)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利用读图分析法、阅读讲解法、归纳概括法等方法进行程内容的讲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
(二)素材准备“七大会址”、“日本签署投降书”等图片资料,“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教学。
●时安排时●教学结构与过程(堂导入)师:194年8月1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
在这一天,中国人终于可以洗尽耻辱、扬眉吐气、挺起胸膛地往前走了。
所有这一切是因为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天发生了什么事?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这些疑问要从今天的程中寻找答案。
下面开始讲新。
冀教版八上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word教案1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掌握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历史意义【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3页到10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4页到105页的内容,完成2—3题: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的省,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请你在下表内的横线上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1.中共 “七大” 召开时间:1954年4月 地点: 内容 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③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②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2.日本投降 时间:1945年8月 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原因 ①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②苏联红军出兵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③中国抗日军队的反攻。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0·山东泰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2010·陕西)“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
八年级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展示提高二、中共七大1.阅读教材105页第二段至106页第一、二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师: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生答: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
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识记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重点)2、能记住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3、懂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难点)4、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的民族气概。
【课堂流程】提问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整理学案【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梳理下面知识,并在课文上圈画出来。
)1.时间:年开始。
(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后战场进行的局部反攻。
3.国民党战场局部反攻。
1.时间:2. 地点:①政治上:制定了党的路线(二)中共“七大”召开 3. 主要内容②思想上: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①指明了抗 4.历史意义②形成了日③为争取战①美英盟军争 1. 日本无条件的投降的原因②美国胜(三)抗日战争的胜利③苏联利④中国军队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①时间:1.台湾回归(光复)(四)台湾回归和抗日②意义:宣告战争胜利的意义①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②③二、合作探究(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拓展题:数一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3、想一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三、课堂小结(温馨提示:请根据该课“学习目标”或“课文的主要学习内容”来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四、课堂检测(温馨提示:请用直选法、排除法或比较法做选择题)1.“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A中共二大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2.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历时八年,起止时间是()A 1936~1944年B 1937~1944年C 1936~1945年D 1937~1945年4.延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重要红色旅游区之一,1945年4~6月在这里召开的党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抗战胜利后,被日军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50年是指()A 1894~1944年B 1895~1945年C 1896~1946年D 1899~1949年6.“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这首歌曲在20世纪60年代曾家喻户晓,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时空观念:能够将抗日战争的胜利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了解其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
3. 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等问题。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全民族坚持抗战讲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中国军民的抗战表现。
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中共七大介绍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国战场的战略反攻。
介绍日本投降的过程和原因。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史料及小组讨论的方法,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锻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的相关视频,提问:抗日战争何时结束?学生回答: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教师讲解: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那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日本侵略者又是怎么失败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全民族坚持抗战教师提问: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整治诱降,辅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抗日敌后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播放纪录片《抗日战争》片段并提问:面对日本策略的转变,社会各界有何反应?学生回答:虽然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分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全民族坚持抗战。
在正面战场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敌后战场八路军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学生、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积极进行抗日。
过渡句:全民族坚持抗日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迎着胜利的曙光,要建设一个怎样的中国,成为了新的问题。
(二)中共七大教师展示中共七大相关史料并提问:1945年,抗战即将迎来胜利,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
八年级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展示提高二、中共七大1.阅读教材105页第二段至106页第一、二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师: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生答: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
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
冀教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由新课内容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进入新课的讲授。
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资料和课件完成课程的讲授。
本课的中心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所有一切内容均围绕此主题展开。
因此,要正确把握抗日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背景、原因、内容和意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经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运用图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资源辅助教学,提出问题和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侵略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无法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