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2021年部编历史八年级上 第4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

2021年部编历史八年级上  第4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归纳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爆发知识点2五四运动的扩大助力:陈独秀亲自起草________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主力:________。

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_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________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__________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________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_____运动。

特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________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________性。

意义(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____________的结合。

(2)为____________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____________意义。

知识演练核心知识点——五四运动的爆发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五四运动期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这里的“鹿獐螬”喻指()①陆宗舆①章宗祥①曹汝霖①李鸿章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核心知识点——五四运动的扩大3.主力:学生→();地点:北京→()。

此图示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前后的变化,括号中应填的内容分别是()A.工人、上海B.商人、上海C.商人、南京D.工人、南京4.下面表格中的“?”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B.《狂人日记》C.《北京市民宣言》D.《文学改良刍议》核心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5.五四运动中,学生们举行示威游行,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3课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2)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相关链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巴黎和会召开。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发展(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高潮: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技巧方法】绘制图示记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3.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1840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五四运动1919新中国成立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 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结果
(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 (3)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它是一次彻底的 2.历史意义:
的爱国运动。 反帝反封建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
清华大学学生在焚烧日货
北洋政府军警逮捕学生
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 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
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产生和壮大的,你知道吗?
2.第二阶段 时间:6月5日后 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
斗争方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
上海工人罢工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并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 陆宗舆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第一阶段
时间:5月4日-6月3日 先锋:学生 中心:北京 斗争形势:学生罢课, 游行示威
天安门
外国使馆区 东交民巷
赵家楼曹汝霖住宅
五四运动中北京游行队伍
五四运动中北京游行队伍
从这传单中,我们能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第13课五四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流程(一)启:回顾旧知: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有谁?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7.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导入新课:青年节是哪一天?每年的5月4日。

青年节是怎样命名的呢?导入第13课《五四运动》。

(二)读:导学提纲: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口号?2.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表现?3.五四运动主力和中心的转移情况?4.五四运动的结果、性质和历史意义?(三)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四)知: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讲授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 5分钟7分钟5分钟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听课记录: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听课记录: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

新2024秋季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听课记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领导者及其历史意义;掌握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精神的理解。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青年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导入教师行为:•播放一段关于五四运动时期学生游行的短视频,配以激昂的背景音乐。

•提问:“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这一事件会被后人铭记?”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五四运动时期的氛围。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信息。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视频材料和启发性的问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背景介绍:详细阐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外背景,包括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等。

•过程讲解:通过时间线的方式,讲述五四运动从爆发到高潮再到取得初步胜利的全过程,重点介绍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等关键事件。

•人物分析:介绍李大钊、陈独秀等领导人物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情境再现:选取五四运动中的某个场景,如学生游行、工人罢工等,进行情境再现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五四运动的精神。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事件。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意见和看法。

•在情境再现或角色扮演中投入角色,展现对五四运动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四运动的意义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D 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意义
外交:中国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加深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材 境阶料内级二近基:代1础8工7:2业年工6—8,人—家1力8,9量41年9壮1中3大年国—境—内1近91代9年工,业中17国5家新,建1厂89矿5年有—60—0家19,13新年增中资国
本达一亿三千多万,超过过去大半个世纪。辛亥革命前期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 生的爱国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第二阶段
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
阶段
时间
地点
第一阶段 1919.5.4 北京 -
第二阶段 1919.6.3 上海 -
主力军
学生
工人 阶级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 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0
0
0
0
1
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 掌握五四运动的扩大(发展)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3
0
0
0
0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0
0
0
0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巴 黎 和 会 场 景
0
0
巴黎和会参加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0
0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 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 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 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 “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 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0
00Leabharlann 0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军
学生
口号
结果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 学生,罢免曹汝霖等 人的职务,中国代表 没有在“巴黎合约” 上签字。
1919 爆发 年5月 北京 4日 扩大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2)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相关链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巴黎和会召开。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发展(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高潮: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技巧方法】绘制图示记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3.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