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景观学-文化景观概述
文化景观

由“哭泣”的大佛,你能想到什么?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乐山大佛受到大气污染、 酸雨侵蚀严重。
过度利用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水土流 失、山洪泥石流,使得家园被毁。 文化景观给我们的启示什么?
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体现人类与自然互惠互利,和谐相处,我们应该避 免过度利用自然,破坏自然,这样才能使人类和自 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总结
1、文化景观的概念 人类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 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2、文化景观的类型 物质文化景观:生产生活 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 3、文化景观的特性 (1)功能性 (2)空间性 (3)同类景观异形与单一景观多义 (4)时代性 4、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 ②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③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 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3、文化景观的特性
(1)功能性 人类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一般都 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 具有功能意义。
具 有 美 学 享 受 的 功 能
烽火台-传递军事信息功能
寺庙是宗教 活动的场所
许多文化景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城市 既是人们居住的聚落,也是经济活动的场所。
(2)空间尺度不一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全国经济重 心南迁,大批北方人士迁过长江,使南方经学、 史学、佛学繁荣和兴起,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江南园林及寺庙、学堂得以大量建造。
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 由 秦 国蜀郡 太 守李冰 及 其 子 率 众 于 公 元 前 256 年 左 右修建 的 ,位于 四 川 省 都江堰 市 城西 , 促 进 了 川西农 业 的发展 。 由 于 都江堰 水 利工程 历 史 悠 久、规 模 宏大 、 布 局 合 理 、运 行 科学 , 且 与 环 境和谐 结 合 , 在 历 史 和 科学方 面 具有突 出 的 普 遍价值 , 因此都 江 堰 被 确定为 世 界文化 遗 产。
文化景观的构成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
总结词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 历史见证,具有坚固的防御和豪华的居住功 能。
详细描述
欧洲城堡文化景观多为石质建筑,结构坚固 ,外观雄伟,内部装饰豪华。城堡不仅是贵 族居住之所,还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著名的城堡如英国的温莎堡、法国的凡尔赛
宫等。
堂等景观。
02
宗教文化景观是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类对
于神灵的崇拜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03
宗教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世界文
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的重要资源。
04
CATALOGUE
文化景观的价值与意义
历史价值
历史见证
文化景观是历史的见证,能够反映出 特定时期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状况,为 后人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文化景观的构成
contents
目录
• 文化景观的定义与特性 • 文化景观的构成元素 • 文化景观的分类 • 文化景观的价值与意义 •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 文化景观的实例分析
01
CATALOGUE
文化景观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01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 景观的结果,是各种文化要素如 聚落、建筑、设施、历史遗迹等 的综合体现。
02
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 建筑、古遗址等,也包括非物质 文化遗产,如民俗、传统工艺等 。
特性
地域性
文化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反映了特定 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
点。
多样性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 景观、人造景观、民俗文化等,这些要素 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文化景观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趋势。
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阐述其内涵与外延,接着回顾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研究特点与主要成果,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潜在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化景观的内涵与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二、文化景观的内涵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景观主要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如建筑、道路、农田、工具等。
这些物质形态是人类文化在自然环境中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非物质文化景观则是指那些无形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现象,如语言、艺术、信仰、习俗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们通过物质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和展现。
文化景观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本身,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特定地域、民族或社会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
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揭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景观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现代研究更加注重文化景观的动态性和空间性,强调文化景观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未来的文化景观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全球化、城市化等背景下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索尔与文化景观

• 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
• 经济要素,供求规律和利润等。
3
磁器口古镇
主要特征
• • • 功能性:文化景观(不管是残破的还是完好的)对人类社会都具有功能意义 空间性:具体表现在如下二个方面: (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主 要 特 征
•
2
文化景观 概述
• 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需 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 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 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
见的、但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
形成因素
• 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和反映 • 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和区划 • 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 • 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
索尔与文化景观
2013级 自然地理学 刘欢
目录CONTENTS
索尔与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概述与形成 主要特征 景观差异 世界遗产 2 3 4 5 6
索尔(1889~1975)
• Sauer,Carl Ortwin • 美国地理学家。主要研究沙漠地区、热带地区的景观,以及 印第安人的人文地理和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农业地理。创立 美国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来研究 地理特征,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 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著有《景观的形态》等。
文化景观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已普遍应用。它是人类在地表活动的产物,是自然风光、田
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
现象的复合体,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 O· 在一九二五年发表的专著《景观的形态》中主张用实际 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
高中地理 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3

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保护一、文化景观知识结构二、名词解释文化——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
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
文化源地——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在什么地方出现的;文化生态——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是什么关系;文化景观——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的代表性形态是什么;文化扩散——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在产生之后是怎样扩散到其他地方去的;文化区——一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在某个扩散阶段分布在什么范围。
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2、有机进化的景观。
3、关联性文化景观。
三、世界遗产1概念:食街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的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2、为什么设有世界遗产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
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
3、世界遗产的标准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1)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起源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起源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代表着“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从文化景观的起源谈起,进一步了解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
起源文化景观概念在引入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之前,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从学术起源来看,德语中的“景观” (Landschaft)一词至少在中世纪就已存在,并在19世纪下半叶引入学术界。
随着地理学研究对象逐渐从“自然环境”转移到聚落,对景观的研究出现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分野。
最早将德国“文化景观”这一术语引入英语世界的是卡尔·索尔。
他将文化景观定义为由文化群体对自然景观的塑造。
其中文化是推动力,自然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受一种不断变化的文化的影响,景观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并且可能会达到发展演变循环的终极状态。
卡尔·索尔在1923—1954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系主任期间,对美国中部、西南部以及墨西哥的乡村景观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了人与自然相互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技术手段等文化要素,创立了“伯克利学派”,主要关注乡村景观的研究。
初创于20世纪60年代的康泽恩学派则在德国景观地理学派形态发生学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文献和地图记录以及细致的田野调查,从现存的形态回溯历史,探究其形成过程,进而解释当下的城镇景观,研究重点在城市聚落景观。
我国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截止2017年,中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共5处,分别是庐山(江西,1996年),五台山(山西,2009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云南,2013年)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广西,2016年)。
庐山五老峰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II)、(III)、(IV)、(VI)将庐山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谈文化景观

谈文化景观一、文化景观的概念任何一个有特定文化的民族,通过建造房屋、开辟道路、耕种土地、开渠引水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种人所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总和被称为文化景观——一个在本世纪20年代广泛使用的术语。
它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
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
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
因此,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
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二、物质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造的实物景观,如建筑、纪念性艺术、装饰品景观等。
建筑方面的成就可以与文化中其它方面最辉煌的成就相媲美。
古代埃及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来纪念死去的法老,时至今日,这些建筑学上的奇迹仍是埃及文化的标志。
以钢材和玻璃为建筑材料的摩天大楼,许多大型圆顶式的体育馆和巨大的拱型结构建筑(如现代化的航空港)都显示了现代文化的技术力量。
因此,建筑是文化的特性与价值的反映,体现着文化的重点和追求,也是技术与经济的反映。
纪念性艺术:在美术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中,雕塑是最强烈的。
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和雕塑一直是尼罗河两岸的主要景致。
克里特人绘有花纹的陶器、壁画和希腊与罗马人的圆柱、雕塑到拜占庭的镶嵌工艺品,中国古代的壁画和皇家园林等,艺术家们创造出众多永久性的纪念物,形成了对可见文化景观的最大改观。
装饰品景观:一个地区人群的特征可从其居民的衣着和流行的建筑特点上判断出来。
在受法国影响的达喀尔的建筑中,从沃拉弗人修长、优雅、飘逸的长袍中可以确定这里是西非,而不是地中海地区。
第九章 文化景观

珠水流光
发布词:是珠水甜蜜的乳汁养育了广州,是珠水林立 的舟帆繁华了广州,是珠水革命的惊涛激扬了广州, 如今,又是这流光溢彩的珠水装点了广州的时代憧憬, 浅吟低唱色彩斑斓的都市歌谣。
云山叠翠
发布词:并非因为她的巍峨而入选历代羊城八景,只是表明 广州人对巍峨的永恒敬意。我们需要登高望远,送走闯海人 的征帆,我们需要登高望远,迎来四海的宾客。我们需要登 高望远,祝福我们这座都市在白云叠翠中长大。
杭州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案例1:广州八景
广州八景
宋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 孝菩提、大通烟雨。 元代: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色、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 泰僧归、灵洲鳌负。
荔湾胜境
发布词:如果说西关是最民间的广州,因而是最广州的广州,那么,你就 会领悟荔湾胜境的意趣。小桥水巷,大屋骑楼,歌女商贾等等构成了一幅 民间广州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会魂牵梦萦地沉潜在你的记忆中。
科城锦绣
发布词:也许更为赏心悦目的风景还在未来,但是今天我们已经 异常振奋。因为在她的足音里,我们已经催发了生动的想象,并 且更新了我们的视觉传统和视觉观念。这是一种更长远的观看, 也是一种更富有内在震撼力的观看。
京族哈亭
京族独
研究性学习:中国的八景文化
八景文化是自宋代开始的记录城市风貌的历史文化活动。 八景起源于北宋画家宋迪创造的湖南《潇湘八景图》,米芾 为之题诗一组,后得宋宁宗皇帝丹笔御书八景组诗,随后即 传遍各地,并被收录于各地地方志当中,成为中国地方志中 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构成。 如著名的“潇湘八景”当中的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江天暮 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 遗产景观学 --文化景观概述
韩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景观学系 2009.12.14.
文化景观
一、landscape 的原意
WORD HISTORY Landscape, first recorded in 1598, was borrowed as a painters' term from Dutch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when Dutch artists were on the verge of becoming masters of the landscape genre. The Dutch word landschap or German "Landschaft' had earlier meant simply “region, tract of land” but had acquired the artistic sense, which it brought over into English, of “a picture depicting scenery on land.” Interestingly, 34 years pass after the first recorded use of landscape in English before the word is used of a view or vista of natural scenery. This delay suggests that people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landscapes in paintings and then saw landscapes in real life.
three circles, humans in the core.
Deep Ecology
organism, „animal rights‟, biocentrism, “biocentric equality”, against „evolutionary processes”.
Intrinsic Weak Anthropocentrism
Radical Theory
intrinsic value in whole ecosystem, nature supreme, “environmental elitism”.
?
?
实践应用
Wilderness Eco-restoration Recovering Landscape
The Great Wilderness Debate
风景三大特征
第一,在广义上,风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的相互作用中; 第二,风景不能独立于自身文化而存在; 第三,风景需要创造力。
人和自然的关系构成最基本的风景哲学基础。
文化景观研究重点
Nature Humans
Landscape
文化地理学 后现代文化地理学
The way of seeing
Carl Talbot, "The Wilderness Narrative and the Cultural Logic of Capitalism" (1998) in The Great New Wilderness Debate
Can Nature be Restored?
A big lie
Ecofeminism: „defining relationships‟, inter-related, contextual concerns, non-universal,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practice, value conflicts, dilemma, context-sensitive, open-ended, Pragmatism: practice, inter-related, dynamically inter-dependent, cultural diverse, methodological orientation Virtues Theories: moral reasons, Confucian tradition, “living virtuously”. Nested Communities Individualist Deontological Theories
立场和观点(An extensive mental view; an interior
prospect,经主观人类中介转化过的外在世界)。
三、概念
广义
Any definable or distinct space, and includes all objects and structures in that space (Talinum). 景观指人类行为和意识作用于生存环境的一切产物(wilderness 的在与不在)。
西方人的自然观
环境伦理与西方现代环境运动
强式人类中心主义 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运动 可持续
动物权利Animal Rights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 生物中心论Biocentric Ethics 生态整体论Eco-holism 深生态Deep Ecology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is not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is the factual aspect of a milieu: that is, of the relationship that links a society with space and with nature. Landscape is the sensible aspect of that relationship. It thus relies on a collective from of subjectivity… to suppose that every society possesses an awareness of landscape is simply to ascribe to other cultures our own sensibility.
a zone or area as perceived by local people or visitors, whose visual features and character are the result of the action of natural and/or cultural (that is, human) factors.
Contemporary Wester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ies Anthropocentric
Anthropocentrism (Strong)
Human-centred, supreme, human interests. “human chauvinism” “nature‟s deconstruction”.
What are the values?
?
景观学原理(1)第十三讲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景观?
2. 什么是文化景观?
3. 什么是人文景观?
4. 文化有哪几种形态?
5.文化景观实践的重点是什么? 6.文化景观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7. 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和主要代表思想是什么?
中国人的传统自然观
Confucianism
(Confucius 孔子 551~479BC)
Tian (天,Heaven)
Ren (人,Human Beings)
Di (地,Earth)
Taoism
(Laozi 老子 570 BC~?)
Ren (人,Human Beings) Di (地,Earth)
Tian (天,Heaven)
Tao (道)
Self-so------NATURE
Confucianism
+
Taoism
Chinese Philosophy: the Art of Living
Harmonized into a Whole Flesh, Visible, Palpable and Understandable the Philosophy of a Wise Disenchantment and a Hearty Enjoyment of Life
狭义
Landscape is not merely the world we see, it is a construction, a composition of that world. Landscape is a way of seeing the world(Cosgrove) . landscape不只是我們所见的世界而已,landscape是該世界的再 建构、再组织,landscape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国际文化景观实践重点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1992) 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
设计的景观 持续演变的景观 关联性景观
争议和机遇(文化多样性) IFLA亚太文化景观委员会
? ? ?
Appreciation
?
Visitation
?
Exploitation
? ?
Interpretation
景观不是环境,环境是整体社会背景的所有实质因素,是社会与空间 及自然的之间的所有联系。而景观是这些联系中最敏感的部分,是其 中主体意识最强烈的部分… 风景是人和环境之间的边际文化信息。
“山”“水”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