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叩背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帮助卧床患者翻身,减
轻身体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翻身扣背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翻身扣背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
和材料,包括扣背器、床单、护理垫、手套等。
确保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干扰。
2. 沟通与准备: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即将进行翻身扣背的操作,并征得其同意。
在操作前,先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其疼
痛感受和活动能力,以便选择合适的翻身方式。
3. 协助翻身:将扣背器放置在患者的侧面,确保扣背器与患者
的身体贴合。
然后,将床单从患者的身体下方滑过,将其固定在扣
背器上。
在协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脊椎
处于正确的位置,避免造成额外的压力。
4. 调整姿势:在完成翻身后,要适时调整患者的姿势,确保其
舒适和安全。
可以使用护理垫或枕头来支撑患者的身体,减轻压力
和疼痛感。
5. 定期翻身:翻身扣背是一项持续性的护理工作,需要定期进行,以保持患者的皮肤健康和舒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
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确保每天都进行翻身操作。
总结:翻身扣背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对于卧床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翻身扣背时,护理人员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和关爱。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叩背排痰是指通过叩击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对于长期卧床、痰多不能自行咳出的老年人,可采取叩背排痰技术,借助叩击力量促使痰液排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叩背排痰的准备工作(1)自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后洗净并温暖双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软枕、痰杯、漱口水、纸巾等。
(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温暖、安静,关闭门窗。
(4)老年人准备:协助老年人取适宜体位。
二、叩背排痰的操作程序(1)照护人员评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向老年人解释叩背排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协助老年人采取坐位或用翻身侧卧法协助老年人采取侧卧位,面向照护人员。
图11—1 手指弯曲并拢呈杯状(3)暴露老年人背部,叩击部位垫薄毛巾,照护人员一手扶住老年人以使其保持体位稳定,另一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指关节屈曲120°,掌侧呈杯状(见图11—1),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力量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有节律地叩击,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叩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从背部第十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避开脊柱和肾区。
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120~130次/分钟,一共持续5~10分钟。
照护人员在叩背的同时要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果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叩击的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4)在操作过程中,照护人员应协助老年人进行间歇性深呼吸并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咳出痰液后协助其擦净面部,清洁口腔。
老年人在咳嗽时,照护人员用双手加压胸壁可加强咳嗽效果。
(5)操作完毕,整理床位及用物,开窗通风,洗手,做好记录。
三、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温暖双手,以免过凉引起老年人的不适感。
(2)叩击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翻身叩背操作流程:在进行翻身叩背操作前,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史以及适应症,并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呼吸型态等基本数据,以及听诊肺部以确立痰液积聚部位。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认知和执行能力。
在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后,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听诊器、枕头、弯盆或卫生纸等。
操作者也需要进行洗手等准备工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听诊肺部,确定痰液积聚的部位。
2.根据痰液积聚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引流姿势,并给予枕头适当的支托。
3.在患者下颔处放置弯盆或卫生纸。
4.从第一腰椎开始,从下向上,沿腋中线与肋弓交点由外向内操作,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持续10-15分钟,拍打频率60次每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
5.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需要时并予吸痰。
6.协助患者清除痰液,必要时进行口腔护理。
7.更换其他引流姿势,重复步骤2-5.8.协助患者正常卧床摆位并休息。
在操作前后,我们需要记录患者的呼吸音改变、分泌物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以及患者反应和家属态度。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包括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胸部骨折等。
2.拍痰时宜避免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进行此活动,应避免在饭后进行。
4.为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活动,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
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清洁双手,备好必要的物品,如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和洗手液等。
2. 查对:检查垫枕数量,确保二人查对无误。
3. 协助病人移向患侧:确保病人患侧位置正确。
4. 轴位翻身:协助病人进行轴位翻身,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5. 扣背:双手十指自然弯曲,用手腕发力带动手指扣击(类似弹钢琴的手法)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肺部位置。
每次叩击30\~60秒,从下至上,从外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进行。
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上下抖动,吸气时停止震颤。
每个部位反复5个呼吸周期。
6. 观察和统计: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排痰效果,统计排出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以下是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评分标准:1. 操作熟练、准确程度:扣分项包括未清洁患者面部、整体计划操作时间不准确等。
2. 叩背手法:叩击手法不正确,整理不规范。
3. 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未评定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等。
4. 通知阅读X线胸片:未阅读X线胸片以判定炎性灶所在肺叶或肺段。
5. 物品准备:衣帽不整齐、未戴口罩、胸卡、洗手等一项不符则扣分。
少一件物品如小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洗手液等则扣分。
6. 查对与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查对不仔细,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方法或位置不对则扣分。
7. 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不符合要求则扣分。
8. 扣背操作:扣背操作不熟练、准确则扣分。
9.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总分10分,累计扣分。
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可查阅护理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

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下是 6 条关于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1. 嘿,你知道翻身叩背该咋做不?先把病人的身体侧过来一点,就像给宝宝翻身那样轻柔哦!比如说病人小王,咱就得慢慢把他翻过来。
然后呢,把咱的手掌弯起来,像个小勺子似的,有节奏地在背上叩击,一下一下的,可别乱拍一气呀!这能帮病人痰液排出,好处多得很呢!2. 哎呀呀,翻身叩背时动作可得轻点呀!你想想,要是太大力气,那不就跟打人家似的嘛!像小李那样比较瘦弱的病人,更得小心呵护着翻呢。
先把枕头拿开,再轻轻推动身体,别心急。
叩背的时候也得掌握好力度,就跟轻轻敲门那样,听见没?这样病人才会舒服呀!3. 哇塞,翻身叩背可不能马虎哟!翻身前要看看病人身上有没有管子啥的,别一不小心给弄掉啦,那可糟糕啦!就像上次老张身上的管子,还好咱多看了一眼。
叩背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拍,这就像爬山似的,一步步来。
可别东一下西一下的,没个规律呀!4. 嘿,翻身叩背的时机也很重要呢!总不能人家正睡觉呢你就去折腾吧!得挑病人醒着的时候呀。
就好像小张刚睡醒,这时候给他翻身叩背就正合适。
然后要一边和他聊天,分散下注意力,一边有技巧地进行叩背,这样他也不会觉得难受啦!5. 哇哦,翻身叩背也要注意位置呢!不能瞎叩呀!要重点叩那些容易积痰的地方,就像瞄准目标一样准确。
比如老陈,就得在他背部的特定区域多叩几下。
而且每次叩背时间也别太长,不然病人也会累呀,咱得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呀,对吧?6. 哎呀,别忘了翻身叩背后要让病人躺舒服了呀!这就好比跑完步要好好休息一样。
像小赵翻身叩背后,咱得给他把床铺整理平整,让他舒舒服服地躺着。
然后观察他的反应,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地方,咱得赶紧调整呀!总之,翻身叩背要细心、耐心、有爱心呀!我觉得翻身叩背真的很重要,做好了能让病人更舒服、更快康复呀!。
翻身扣背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操作流程翻身扣背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患或老年人。
正确的翻身扣背操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下面将介绍翻身扣背的操作流程。
1. 确认患者的状况。
在进行翻身扣背之前,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状况。
包括患者是否有骨折、手术后恢复期、是否有呼吸困难等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身扣背方式。
2. 准备好必要的器具。
进行翻身扣背操作时,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具,如护理垫、护理带等。
确保这些器具的清洁卫生,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3. 协助患者调整体位。
在进行翻身扣背之前,需要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将患者的身体调整到一个适合进行翻身扣背的位置。
在调整体位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疼痛。
4. 使用护理垫。
在进行翻身扣背时,需要使用护理垫来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摩擦和损伤。
将护理垫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下方,确保覆盖到需要翻身的部位。
5. 协助患者翻身。
在准备就绪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侧翻、俯卧位翻身等方式。
在协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轻柔稳定,避免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或疼痛。
6. 固定体位。
在完成翻身后,需要及时固定患者的体位,避免再次滑动或者翻身。
可以使用护理带等器具来固定患者的身体,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7. 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进行翻身扣背操作后,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包括患者的呼吸情况、皮肤的变化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总结,翻身扣背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正确的翻身扣背操作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进行翻身扣背操作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并且要注意细节,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舒适。
翻身叩背操作流程

评分标准
、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2、患者伤口情况、全身导管情况,有无手术、骨折和牵引。
3、护理记录单或翻身卡、患者卧位(现平卧位)及皮肤情况。
4、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有咳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肺栓塞、低血压、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等,禁止拍背叩击。
8、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9、叩背结束,用R型枕垫于患者背部、必要时使用脚圈
10、整理线缆及所有管道、开放引流、妥善固定引流袋
11、整理床单元,上好床栏,交代注意事项
12、手消毒、记录翻身时间、皮肤情况
5
5
5
5
5
5
10
5
5
5
3
2
提问
(5)
1、翻身时有导管者,先安置妥当,翻身后再检查是否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通畅。?
2
2
3
3
翻身叩背(2014-12-08制订)
4、叩背时间以5~10min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1
1
2
1
考核
评价
(10)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叩背的意义,方法及配合方法
2、卧位正确,肢体处于功能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
3、翻身/叩背时随时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拖拉患者。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4、翻身/叩背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5、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一只手臂托颈肩部,一只手臂托臀部)
6、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膝,将患者推向对侧,使之背向护士,胸前及双脚膝之间各置一个软枕,拉上近侧床栏。
翻身、叩背流程和考核评分

翻身、叩背流程
翻身、叩背注意事项:
1.叩背方法:叩击者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
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疼痛为宜,叩击时避开脊柱、颈椎、肩胛和伤口:不能直接在病人皮肤上叩击,
操作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脊柱损伤者翻身时保持脊柱一直线,如有颈髓损伤,需由护士一人站床头扶托住病人头颈部沿纵轴方向向头端略加施力牵引。
如有牵引,翻身时不能放松牵引;髋关节置换术后: 一名护士托肩颈部及髋部,协助患者向健侧翻转,另一名护士托患者膝部、踝部,保持患肢
外展位。
3.多发肋骨骨折病人、颅脑手术后病人需向健侧翻身。
4.危重病人翻身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变化较大,必要时应恢复原先的体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身叩背(2014-12-08制订)
项目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评估(10)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2、患者伤口情况、全身导管情况,有无手术、骨折和牵引。
3、护理记录单或翻身卡、患者卧位(现平卧位)及皮肤情况。
4、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有咳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肺栓塞、低血压、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等,禁止
拍背叩击。
2
3
2
3
准备(15)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拉上围帘
3、用物:护理车、R形枕头、软枕头两个、笔、手消毒液
5
5
5
流程(60) 1、核对病人、床头牌或腕带、解释操作目的
2、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手术伤口、导管情况,固定床脚刹车
3、夹闭管道、松绑引流袋,方便翻身
4、协助患者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
5、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一只手臂托颈肩部,一
只手臂托臀部)
6、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膝,将患者推向对侧,使之背向
护士,胸前及双脚膝之间各置一个软枕,拉上近侧床栏。
7、护士站在病人面对面一侧给予患者叩背,促进排痰,将手指弯曲
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
奏的叩击背部(背部从第十肋间隙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肩胛
骨和脊柱,力度适宜,每一侧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
8、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9、叩背结束,用R型枕垫于患者背部、必要时使用脚圈
10、整理线缆及所有管道、开放引流、妥善固定引流袋
11、整理床单元,上好床栏,交代注意事项
12、手消毒、记录翻身时间、皮肤情况
5
5
5
5
5
5
10
5
5
5
3
2
提问(5)1、翻身时有导管者,先安置妥当,翻身后再检查是否脱落、移位、
扭曲、受压,以保持通畅。
2、术后病人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潮湿,应先换药再翻身;颅脑术
后病人不宜翻身,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牵引者翻身时不能放松;石
膏固定或大伤口的病人翻身后应将患处置于合适的位置,防止受压。
3、叩背禁忌症:有活动性内出血、咳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
肺栓塞、低血压、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等
4、叩背时间以5~10min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1
1
2
1
考核评价(10)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叩背的意义,方法及配合方法
2、卧位正确,肢体处于功能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
3、翻身/叩背时随时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拖拉患者。
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4、翻身/叩背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给予适当处理
2
2
3
3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