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叩背的方法
翻身叩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翻身叩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翻身的时候呀,可别像个机器人一样生硬,得温柔点呀!就像抱小宝贝一样轻轻把人翻过去。
比如说给奶奶翻身,要慢慢地、轻轻地,别把奶奶弄疼了呀!
2. 叩背可不能乱叩,得有节奏,就像敲小鼓一样“咚咚咚”。
你想想,要是乱叩一气,那不是让病人遭罪嘛!比如给爷爷叩背,要有规律地叩。
3. 翻身时要注意角度哦,别翻得太猛了,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吓人!好比给病人翻身,角度适中才舒服呀。
4. 叩背的力度也很关键呀,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就像弹钢琴按琴键一样要恰到好处。
给小朋友叩背时更要注意这个啦!
5. 翻身叩背也要选好时机呀,总不能人家正睡着呢你就开始折腾,那不是捣乱嘛!就像你睡觉的时候也不希望被突然吵醒呀。
6. 翻身之后要让病人躺得舒服点,别歪七扭八的,这就好比整理床铺,要整整齐齐的。
比如给妈妈翻身后,要把她摆好姿势。
7. 叩背的位置也有讲究呢,可不是随便哪里都叩,这就像投篮得瞄准篮筐一样。
给病人叩背时要找对地方呀!
8. 翻身叩背的时候多观察病人的反应呀,要是他们不舒服了就得赶紧调整,这就像开车看路一样重要。
比如看到病人皱眉头了,那可能就是你做得不对啦。
9. 可别小看了翻身叩背,这可是很重要的护理呢,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不能忽视。
想想如果不好好做会怎样呢?
10. 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翻身叩背呀,这关乎病人的舒适和健康呢!就像建房子得打好基础一样。
可不能马虎哦!
我的观点结论:翻身叩背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细节和要点可不少,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做,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翻身叩背排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能,常用于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减轻呼吸不畅的症状。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一、操作前准备1.确认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排痰的程度。
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翻身叩背排痰操作。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胸部手术史、心脏病史或其他潜在的身体问题。
3.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喉喷、排痰瓶、口罩、手套等。
4.告知患者翻身叩背排痰的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二、操作步骤1.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姿势。
平躺在床上,双腿自然分开,臂下垫以枕头或护士的手。
2.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护士站在床边的一侧,用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肩部,轻轻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3.控制好滚动的幅度和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度滚动导致患者不适或伤害。
4.在患者的背部进行叩打。
用另一只手在患者的背部进行规律而有力的叩打,从下向上依次叩打。
这有助于松动并促进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5.进行排痰操作。
在叩打的让患者做深呼吸,然后用排痰瓶或抽吸器帮助患者将痰液吸出。
6.完成操作后,将患者轻轻转回原来的位置。
确保患者舒适,安抚患者情绪,给予必要的护理。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刺激。
2.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要进行全面评估,合理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
3.在操作前要仔细准备,确保所有器材和药物的清洁和完整,操作时要注意有无任何异物或异常情况。
4.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求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和创伤。
5.操作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痰液情况和操作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和照顾。
为卧床老人翻身扣背流程

为卧床老人翻身扣背流程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给卧床老人翻身扣背。
这事儿说难不难,但也得细心认真!
首先呢,准备工作要做好!把需要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比
如软枕、毛巾啥的。
接下来,和老人说说话,告诉他们咱们要开始翻身扣背啦,让老人心里有
个准备。
这一步其实很重要哦!
然后就可以开始翻身啦。
先把老人的一只胳膊轻轻抬起来,放到胸前,另
一只胳膊也这么做。
这时候要注意老人的表情和反应,要是老人不舒服,咱们
就得调整调整。
动作得轻柔,千万别弄疼了老人!
翻完身,别忘了在老人背后垫上软枕,让他们能舒服点。
再接下来就是扣背啦!把手掌弯起来,像个小勺子似的,从下往上轻轻扣。
这一步要特别注意!力度可别太大了,不然老人会难受的。
扣完背,让老人休息一会儿。
我觉得啊,整个过程中,多和老人交流交流,问问他们感觉怎么样,这样
会更好。
小提示:别忘了最后再帮老人整理整理床铺哦!
刚开始做可能会觉得有点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
朋友们,加油!
(上面好像有个地方说得不太对,不过没关系,大家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哈。
)。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叩背排痰是指通过叩击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对于长期卧床、痰多不能自行咳出的老年人,可采取叩背排痰技术,借助叩击力量促使痰液排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叩背排痰的准备工作(1)自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后洗净并温暖双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软枕、痰杯、漱口水、纸巾等。
(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温暖、安静,关闭门窗。
(4)老年人准备:协助老年人取适宜体位。
二、叩背排痰的操作程序(1)照护人员评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向老年人解释叩背排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协助老年人采取坐位或用翻身侧卧法协助老年人采取侧卧位,面向照护人员。
图11—1 手指弯曲并拢呈杯状(3)暴露老年人背部,叩击部位垫薄毛巾,照护人员一手扶住老年人以使其保持体位稳定,另一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指关节屈曲120°,掌侧呈杯状(见图11—1),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力量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有节律地叩击,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叩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从背部第十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避开脊柱和肾区。
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120~130次/分钟,一共持续5~10分钟。
照护人员在叩背的同时要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果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叩击的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4)在操作过程中,照护人员应协助老年人进行间歇性深呼吸并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咳出痰液后协助其擦净面部,清洁口腔。
老年人在咳嗽时,照护人员用双手加压胸壁可加强咳嗽效果。
(5)操作完毕,整理床位及用物,开窗通风,洗手,做好记录。
三、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温暖双手,以免过凉引起老年人的不适感。
(2)叩击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清洁双手,备好必要的物品,如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和洗手液等。
2. 查对:检查垫枕数量,确保二人查对无误。
3. 协助病人移向患侧:确保病人患侧位置正确。
4. 轴位翻身:协助病人进行轴位翻身,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5. 扣背:双手十指自然弯曲,用手腕发力带动手指扣击(类似弹钢琴的手法)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肺部位置。
每次叩击30\~60秒,从下至上,从外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进行。
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上下抖动,吸气时停止震颤。
每个部位反复5个呼吸周期。
6. 观察和统计: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排痰效果,统计排出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以下是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评分标准:1. 操作熟练、准确程度:扣分项包括未清洁患者面部、整体计划操作时间不准确等。
2. 叩背手法:叩击手法不正确,整理不规范。
3. 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未评定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等。
4. 通知阅读X线胸片:未阅读X线胸片以判定炎性灶所在肺叶或肺段。
5. 物品准备:衣帽不整齐、未戴口罩、胸卡、洗手等一项不符则扣分。
少一件物品如小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洗手液等则扣分。
6. 查对与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查对不仔细,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方法或位置不对则扣分。
7. 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不符合要求则扣分。
8. 扣背操作:扣背操作不熟练、准确则扣分。
9.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总分10分,累计扣分。
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可查阅护理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翻身叩背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翻身叩背操作规程旨在通过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住院患者的翻身叩背操作。
三、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应为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
2.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翻身叩背的操作技能。
四、操作准备1.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
2. 准备翻身叩背所需的物品,包括:毛巾、温水、纸巾、治疗车等。
3. 操作前,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意识状态、皮肤状况等。
五、操作步骤1.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2. 患者取侧卧位,两臂弯曲于胸前,双腿屈曲,保持舒适。
3. 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肩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腰部。
4. 用力平稳地将患者翻至背部,同时保持患者的头部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5. 操作者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头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脚跟,轻轻地将患者放回原位。
6. 在翻身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7. 翻身完成后,用毛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患者的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8. 操作者用空心掌轻轻叩击患者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侧向内侧进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
9. 每次叩击10-15次,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
10.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11. 操作完成后,用纸巾擦拭患者的背部,保持清洁。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 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因操作导致患者受凉。
3. 操作前,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
4. 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5. 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七、操作评价1. 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2. 操作结束后,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操作效果。
3. 根据患者的反馈,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并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2、进餐后30分钟以后才能进行拍背。
3、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操作。
4、拍背叩击部位(背部从第10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正确,不能在肾区和脊柱处,避开乳房、心脏、骨突部位。
5、叩击力量适中,以不感到疼痛为宜(过轻起不到效果,过重会损伤)。
6、若患者能配合,可在叩击胸部同时让其咳嗽,以利痰液排出。
7、注意叩击手法(叩击者两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成杯状,拇指紧靠示指,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地扣击),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2-3次/秒),每次叩击5-15分钟.。
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

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下是 6 条关于翻身叩背流程及注意事项:1. 嘿,你知道翻身叩背该咋做不?先把病人的身体侧过来一点,就像给宝宝翻身那样轻柔哦!比如说病人小王,咱就得慢慢把他翻过来。
然后呢,把咱的手掌弯起来,像个小勺子似的,有节奏地在背上叩击,一下一下的,可别乱拍一气呀!这能帮病人痰液排出,好处多得很呢!2. 哎呀呀,翻身叩背时动作可得轻点呀!你想想,要是太大力气,那不就跟打人家似的嘛!像小李那样比较瘦弱的病人,更得小心呵护着翻呢。
先把枕头拿开,再轻轻推动身体,别心急。
叩背的时候也得掌握好力度,就跟轻轻敲门那样,听见没?这样病人才会舒服呀!3. 哇塞,翻身叩背可不能马虎哟!翻身前要看看病人身上有没有管子啥的,别一不小心给弄掉啦,那可糟糕啦!就像上次老张身上的管子,还好咱多看了一眼。
叩背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拍,这就像爬山似的,一步步来。
可别东一下西一下的,没个规律呀!4. 嘿,翻身叩背的时机也很重要呢!总不能人家正睡觉呢你就去折腾吧!得挑病人醒着的时候呀。
就好像小张刚睡醒,这时候给他翻身叩背就正合适。
然后要一边和他聊天,分散下注意力,一边有技巧地进行叩背,这样他也不会觉得难受啦!5. 哇哦,翻身叩背也要注意位置呢!不能瞎叩呀!要重点叩那些容易积痰的地方,就像瞄准目标一样准确。
比如老陈,就得在他背部的特定区域多叩几下。
而且每次叩背时间也别太长,不然病人也会累呀,咱得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呀,对吧?6. 哎呀,别忘了翻身叩背后要让病人躺舒服了呀!这就好比跑完步要好好休息一样。
像小赵翻身叩背后,咱得给他把床铺整理平整,让他舒舒服服地躺着。
然后观察他的反应,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地方,咱得赶紧调整呀!总之,翻身叩背要细心、耐心、有爱心呀!我觉得翻身叩背真的很重要,做好了能让病人更舒服、更快康复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身(单人法)
目的:
避免病人同一部位受压
第一步:护理者一手托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上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
第二步:护理者一手托住病人腰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下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
第三步: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部,两腿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人近侧的肩部和臀部,使病人背向护理者站立侧
第四步:将病人肢体摆放舒适后,在其背部及两膝间各置一软垫。
翻身(左侧卧,双人法)
1.准备:取翻身用枕头置床尾,俩人分别站在左右床边检查各导线、导管位置,
移尿管于左侧
2.俩人同时平抬移动患者头胸部至右侧
3.同样移动臀及下肢至右侧
4.头枕薄冰或冰枕
5.患者右上肢置胸前,右下肢屈曲位
6.左侧护士一手扶患者右肩部,一手轻压患者右膝部,右侧护士一手推患者左
肩胛,一手推患者臀部,俩者同时用力使患者左侧卧位,翻身过程中要观察病人情况
7.用枕头固定患者背部、脚部,使其维持左侧卧位
8. 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9. 检查吸氧管、鼻胃管、颅内引流管、尿管、输液管等
质量标准:
1.抬起患者移动,禁拖、拉移动,病人皮肤完整,不受凉,不骨折
2.翻身程序正确,运用节力原则,不损伤腰部
3.病人各部位处于舒适位或功能位,固定好,受压部位保护好
4.床单、枕套平整,体位舒适,各导线、导管在位
注意事项:
①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宜慢,宜轻,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②冬天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③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导管滑脱。
④骨折病人翻身时,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
叩背的流程
拍背的准备:
拍背时应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导致皮肤发红,避免过多覆盖降低拍背效果;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避开拉链,纽扣等部位。
拍背的方法:
叩击时,病人取侧卧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并拢,手掌握成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肺部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胸部。
叩背的时间:
每次以5~15分钟为宜,应该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叩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