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页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现代汉语中,也存在于文言文中。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初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和汇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一、“行”“行”是一个常见的多义词,它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含义:1. 行动、做事。
例如:“行之而不言,动之而不宣。
”(《论语·为政》)2. 能力、才干。
例如:“吾道一以贯之,是谓知行合一。
”(《中庸》)3. 好、善。
例如:“其行若流风之回也。
”(《庄子·逍遥游》)4. 行列、队伍。
例如:“众人俱西,行数十里,至一水,水有船,渡船横。
”(《水浒传》)二、“义”“义”是文言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也是一个多义词。
它的不同含义如下:1. 正义、道义。
例如:“人之有道也,或恶其不义。
”(《荀子·劝学》)2. 信仰、信条。
例如:“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或察或观,或行或止,或信或疑,或忠或奸。
”(《礼记·学记》)3. 礼仪、规矩。
例如:“上天无亲,常与善人。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4. 义务、责任。
例如:“父母之爱子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小雅·车舝》)三、“情”“情”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多义词,它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如下:1. 心情、感情。
例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红楼梦》)2. 爱情、恋情。
例如:“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庄子·逍遥游》)3. 意愿、志向。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红楼梦》)4. 事情、事件。
例如:“夫妻之道,谓以情相交,以义相助也。
”(《礼记·曲礼上》)四、“意”“意”是文言文中一个非常常见的多义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如下:1. 意思、想法。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推荐文档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初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心:
- 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心念、心情、心愿
- 指心脏:心痛、心跳、心绞痛
2. 手:
- 指人的手:手指、手掌、手腕
- 指手段、方法:手法、巧手、擅长
3. 人:
- 指人类:人民、人口、人才
- 指某个人:人物、人员、人士
4. 头:
- 指人的头部:头发、头痛、头晕
- 指事物的首部:头衔、头目、头绪
5. 目:
- 指眼睛:目光、目标、目睹
- 指事物的目的、意义:目的、目标、目的地
6. 口:
- 指嘴巴:口水、口音、口才
- 指人的言语、口头表达:口头、口号、口试
7. 足:
- 指脚:足迹、足球、足以
- 指数量的充足:足够、足量、足以
8. 地:
- 指地面:地面、地板、地下
- 指地点、地方:地点、地区、地名
9. 水:
- 指液体水:水滴、水流、水面
- 指水域、水源:水域、水利、水库
10. 山:
- 指山脉、山岭:山峰、山川、山水
- 指高地、丘陵:山地、山坡、山谷
这些只是一部分常见的一词多义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汇也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
文言文具有严谨、优美的特点,但也因其繁琐的句式和词汇而被很多同学所厌恶。
其中一词多义更是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下面将对常见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一、“行”1、前行:前进,往前走。
例句:吾与先生前行。
2、行止:行动和停止。
例句:行止之间,闻夫子之言。
3、行:行为、行动。
例句:不思行非义之行,不言出非义之言。
二、“意”1、意:心意、意愿、意思。
例句:君子之言,忠信为本,言出必行,行则必果,果则必光,光则必大。
2、意:意思、含义。
例句:义之所在,言之所在也,言有所指,意有所在。
三、“达”1、达:到达、抵达。
例句:吾已达此地,欲与先生共游。
2、达:通达、理解。
例句:吾虽不才,愿与先生共论经义,使吾得达其意。
四、“言”1、言:说话、讲话。
例句:吾闻先生之言,心中大喜。
2、言:语言、词语。
例句:学习之道,先明言意。
五、“事”1、事:事情、事件。
例句:此事已了,不必再提。
2、事:职务、职责。
例句:吾奉王命,执掌此事。
六、“志”1、志:志向、志愿。
例句:吾志在四方,欲游天下名山大川。
2、志:志气、志向。
例句:君子志之,道之以礼,义之以文。
七、“乐”1、乐:愉快、快乐。
例句:吾与友人共游,心中甚乐。
2、乐:音乐。
例句:吾好音乐,常聆听古乐之声。
八、“教”1、教:教育、教导。
例句:吾为人师,教学相长。
2、教:学说、学派。
例句:吾所学乃儒家之教,尚礼仁义。
以上是常见的一词多义汇总,当然还有其他的一词多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逐渐掌握。
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多读、多写,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初中文言文 一词多义 归纳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次:1、编次。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纳

与
念无与为乐者
跟,同
相与步于中庭
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领悟
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动
同游者
游览
一
一碧万顷
一片
上下一百
全都
一鼓作气
第一次
阴
朝晖夕阴
阴暗
佳木秀而繁阴
树荫
树林阴翳
阴影
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得到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假如
至
至于夏水襄陵
与于连用,表另提一事
色愈恭,礼愈至
周到
...原因
通
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初极狭,才通人
使...通过
鸣之不能通其意
通晓
中通外直
贯通
闻
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村中闻有此人
听说
一一为具言所闻
知道的情况
卒获有所闻
收获
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
遗留
学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学半
学习
寻
寻向所志
寻觅,探求
寻病终
随即,不久
效
恐托付不效
奏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职业
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抵充,相抵
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间
遂与外人间隔。
隔开
又何间焉?
参与
观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中间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赏
但坐观罗敷
看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个实词详解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个实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C
薄: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凡:
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方:
1、见方(方七百里) 2、长方形(方以长) 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当:
3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H
好: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出:
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
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130 个最强汇总
1
A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B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 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光: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G
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苟: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称:
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
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驰:
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得: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敌: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度:
1、dúo 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故: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顾: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观:
6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拂:
5
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策: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2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否:
1、同“不”没有(尊君在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E
恶:
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F
4
发: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