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页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16页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16页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③安得猛士兮守四()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去()拜②拜相如为大夫() ③左右命之拜,不拜()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去() ③虚吏白州,州白大夫()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报②报之以琼瑶() ③凭君传语报平安() ①伐无道,诛暴。() 暴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③暴殄天物() ①薄暮冥冥() ②不宜妄自菲薄() 薄③薄雾浓云愁永昼() ④狐裘不暖锦衾薄() ⑤莫辞酒味薄()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泽被后世() ④被于来世者如哉() ①前人之述备矣() 备②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③犹得备晨炊() ④右备容臭()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至() 比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④比肩继踵() ⑤比三旦立市() ①蜀之鄙有二僧() 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①录毕,走送之() 毕②群响毕绝()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 ①寡人反取病矣() ②君之病在肌肤() ③病未果,寻病终() 病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则久已病矣() ⑥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 ①执策而临之() 策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策勋十二转() ④束手无策() 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常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岂有常哉() ①朝服衣冠() 朝②入朝见威() ③皆朝于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③帝感其诚() ④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⑤臣诚知不如公美() ①从今若闲乘月() 乘②公与之乘() ③虽乘奔御风() ④车六七百乘() ①先帝称之曰能() 称②不以千里称也() ③称前时之闻()

最新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 13. 驰: ★骑(愿驰千里足)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发、起(方其出海门)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产生(计将安出)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具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b副词:通“俱”,全、都) 绝 1.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渐近临之 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 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因长跪履之 良业为取履 下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 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A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 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 (2)衣食所安(养、养身) (3)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全、安稳) (4)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哪里) B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送东阳马生序》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师表》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楼记》(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口技》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准备) 被(1)将军身披坚执锐《涉世家》(同“披”)(2)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比(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靠近,挨着) (2)比至,车六七百乘,骑千余《涉世家》(等到)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比较、比起) 鄙(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2)肉食者鄙《刿论战》(鄙陋、鄙俗)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目光短浅)毕(1)毕力平险(尽、用尽、竭尽)《愚公移山》(2)群响毕绝《口技》(全部)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完成、完毕) 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病(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疾病、重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3)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辱) 薄(1)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轻视) (2)薄暮冥冥《楼记》(迫近) (3)薄如钱唇《活板》(薄的,厚度小) C 才(1)此印着才毕《活板》(刚刚) (2)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只,仅仅) (3)才美不外见《马说》(能力、才能)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 (2)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涉世家》(果真)

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练习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 ③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 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成语“泽被()后世”“被()发左衽” ?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介词,表示被动;?蒙受,遭受;?音同“披”,穿;?音同“披”,穿;?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 4、倍

初中文言虚实词解释一词多义 文档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80个词及意思汇编(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文言文一词多义实词部份

文言文一词多义-实词部份 初三文言文复习一(一词多义-实词部份) 实词 1、间:(1)立有间(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 (6)反间计(离间,挑拨使人不和)(7)亲密无间(间隙) 2、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2) 3、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2)曾益其所不能 (3)曾贻余核舟一(4)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顾:(1)顾野有麦场(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5、延:(1)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6、固:(1)君子固穷(安于)(2)齐人固善盗乎?蛇固无足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学固岂可以少哉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7、更:(1)更相庆(2)更上一层楼 8、虽:(1)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2) 9、坐:(1)但坐观罗敷(2)众宾团坐 10、苦:(1)何苦而不平(2)天下苦秦久矣 11、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回乡偶书)(2)得鱼腹中书(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未尝识书具)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家书抵万金) 12、薄:(1)薄如钱唇(2)薄暮冥冥 (3)不宜妄自菲薄 13、具:(1)未曾识书具(2)各具情态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4、居:(1)面山而居(2)居右者椎髻仰面佛印居右(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5)居十日(经过,停留)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15、鸿:(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重如泰山,轻如鸿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6、当:(1)木兰当户织(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4)锐不可当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按音序排列)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例:死于安乐 备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 被: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毕:都(群响毕绝《口技》) 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策:1、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例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例 彼竭我赢,故.克之(所以)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路途,道路公问其故.(原因)以咨诹善道.(道理) 故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道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得道.多助(施仁政) 故.虽有名马(因此)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夫.大国,难测也(发语词)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 夫非夫.人之物而强假(那)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其夫.呓语(丈夫)姑俟异日观.云尔(看) 荷担三夫.(成年男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 策.勋十二转(简牍)群响毕.绝(全部) 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毕毕.力平险(竭尽)执策.而临之(马鞭)此印者才毕.(完毕) 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确实)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姑且)帝感其诚.(真心实意)苟.富贵(假如) 薄薄.如钱唇(不厚)毒.之乎(怨恨)薄.暮冥冥(迫近)赋敛之毒.(毒害)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其一犬坐.于前(坐着) 鄙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坐但坐.观罗敷(因为,由于)先帝不以臣鄙.(见识浅陋)坐.中数千人(在座)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赋更若役,复若赋(赋税)及及郡下,诣太守(到)岁赋其二(征收)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和) 几死者数矣(将近)生于忧患(生存) 几几欲先走(几乎)生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君将哀而生之乎(使之生存)

貌若甚戚者(好象)其所为予群从所得(得到) 天涯若比邻(好象)宫使驱将惜不得(能,办法) 若更若役,复若赋(你)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各不相类(好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了解,知道)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略) 曾不若孀妻弱子(如)得道多助(施行) 就持就火炀之(接近)比 瞬息可就(完成)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市欲至宛市(集市)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愿为市鞍马(买)盖以诱敌(敌人) 稍稍出近之(渐渐)时天时不如地利(时令,气候)其船背稍夷(稍微)时而献焉(到时候) 更若役,复若赋(赋税)公等遇雨(你们诸位,对对方敬称)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征收)公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各不相类(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种文体)同别人共用) 忠之属也(类属)居十日,扁鹊复见(过了) 属司命之所属(管)居面山而居(居住)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居在者椎髻仰面(坐着) 一鼓作气(第一次)卜者知其旨意(意图) 一通计一舟(全)意意暇甚(神情) 一碧万顷(一片)意将隧入(想) 而或长烟一空(完全,都)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桓侯故使人问之(派)止有剩骨(只) 使必能使行陈和睦(让)止一狼得骨止(停下)宫使驱将惜不得(使臣)笑而止之(阻止)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排比编列)前狼不敢前(上前)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停留,驻扎)起一犬坐于前(前面)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屡次)食之不能尽其材(喂) 数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食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皆数友出东直(几个)身上衣裳口中食(食物)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殚其地之出(生产的粮食等)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 书得鱼腹中书(字条)出水落石出(显露) 黄生允修借书(书本)出淤泥而不染(长出)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轻兵锐卒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⑥田忌欲引兵之赵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 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点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B音dúo,动词:估计。) 法①世传其兵法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词:谋略、策略) 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b恢复。) 赋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B 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I 二、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三、 1.诣:至y,去。 四、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五、 3.课:考核、督促、征收。 六、 4.风、化:教育感化。 七、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八、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九、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十、8.劾:举报,检举,揭发。| 十一、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十二、10.短:进谗言,说坏话。 十三、11.害:嫉妒。 十四、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一一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十五、13 . 折: 指斥,指责,驳斥。 十八、 14 . 让: 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十七、 15 . 党: 偏袒,伙同,包庇。 十八、 16 . 矫: 假托,假传。 十九、 17 . 质: 作人质;抵押。 二十、18 . 次: 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一一由“输送、运输”引申。 二十三、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二十二、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二十四、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二十五、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十六、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二十七、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二十八、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 假设,倘若、如果。 二十九、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 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三十、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三十一、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 有一妻一妾》)。 三十二、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三十三、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三十四、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三十五、 3.用事:掌权,主管。 三十六、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三十七、 5.听事:办公的地方。 三十八、 6.逆旅:旅馆。 三十九、7.部曲:私家军队。 四十、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四十一、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四十二、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四十三、11.作色:发怒。 四十四、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③被子——(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含答案

需掌握的文言实词(共136 个,按拼音排序)【安】 1.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2.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4.君谓计将安出?怎么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6.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7.子曰“汝安知鱼乐”哪里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 9.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10.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卑】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本】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来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 3.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 4.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源 【比】 1.曹操比与袁绍相比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相比 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4.比至陈等到 【鄙】 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毕】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 4.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别】 1.士别三日分别 2.与世无别区别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4.驱之别院另外 【兵】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2.上使外将兵士兵【病】 未果,寻病终. 得病 【策】 1.执策而临之鞭子 2.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3.策勋十二转记录 【曾】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加强否定语气 2.曾不吝情去留加强否定语气 3.计其长曾不盈寸加强否定语气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尝】(书中该词都解释为曾经) 1.未尝识书具曾经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 【长】 1.惟长堤一痕与“短”相对 2.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长度 3.北山愚公长息曰长久 4.而或长烟一空大片 5.幼有所长成长 6.以君为长者敦厚 7.宋无长木多余的 【朝】 1.朝服衣冠早晨 2.山间之朝暮也早晨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皆朝于齐朝拜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3.帝感其诚诚心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 【出】 1.卷石底以出露出 2.奋袖出臂露出 3.水落而石出者露出 4.不复出焉出去 5.皆出酒食拿出 6.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7.不敢出一言以复发出 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使出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10.方出神脱离 【初】 1.初极狭起初 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 3.每至晴初霜旦刚 4.令初下刚刚 【辞】 1.未尝稍降辞色言辞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3.旦辞爷娘去告辞 【从】 便舍船,从口入自 问所从来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跟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战则请从跟从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从 1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有效教学(转载)(整理精校版)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有效教学() 必修教案 0405 08:38 :: 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做些研究,会发现其规律的(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因为情况复杂,难于掌握,也无需一一弄清每个多义词词义的来龙去脉,所以不必就此下很多功夫。但必须对常用实词已经形成的多个义项,在逐渐学习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比较,整理积累,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它。请看一例:“引”,本义是“拉开弓”。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解作“开弓也”。如〈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而不发,指把弓拉开,可是并不射出箭去。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把弓拉开,形状变化了,所以引申为“长”,“延长”。如〈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又为“伸长”,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又指“延续”。如〈诗经小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开弓是把弦和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如:〈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资治通鉴亦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又:“引军北还”。三句中的“引”都是“领”、“导”之义。由“拉弓”引申为拉的动作,义为“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又指“持”、“拿”,如“丈人目先生使引七刺狼“,再引申为”拿来作为凭证、理由“,如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为向后退。〈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捕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便旋:绕圈子)。看,一个“引”字,从不同角度引申出多少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来!以下为人教版必修3必修4课本一词多义归纳: 《寡人之于国也》 )1.数例句出处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