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只晶体管收音机输入输出变压器的测试

合集下载

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电子管音响输出变压器设计要点 一:电感量计算: 电感量=负载阻抗/7F 低;这里的 7 为系数,F 低=为最低音频,通常取最小 30HZ.不要期望 20HZ 以下.
2
二:初级绕组匝数:600*初级电感量开平方值; 三:绕组漆包线直径:按照电流密度计算,通常取值 2.5A;或电流值开平方后*0.7;而电流值 取之屏极工作电流值. 四:次级匝数计算:
先计算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匝数比值:公式 初级阻抗*0.85 系数/次级阻抗)开平方得数即为
匝数比. 将初级绕制匝数/匝数比=次级匝数. 先计算出阻抗比.然后通过阻抗比,才能计算出初级与 次级的匝数比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摘至中国音响论坛 一般业余绕制输出变压器不必过多注重理论参数和公式计算,但有三项指标必须重视:1. 输出变压器阻抗。2.尽量大的电感量。3 尽量小的分布电容。 对于输出变压器阻抗,理论上讲即变压器阻抗必须和功放管内阻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该功放 管的最大设计功率,但实际制作胆机时,往往为了最佳音质而舍弃最佳功率,因而一般都取 变压器阻抗远大于胆管内阻。以 805 管为例,本人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 3-5 倍,因为有如此大的余量,所以只要按原设计者提供的数据绕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尽量大的电感量和尽量小的分布电容,电感量大则低频好,分布电容小则高频好,但这本身 就是一对矛盾,因为要电感量大则分布电容必然也大,要分布电容小则电感量也必然会小, 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既要电感量大,以保持低频好,又要分布电容小以保持好的高频,这 就是我们绕制输出变压器以保证音质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呢?下面详细谈谈 个人的制作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讨论。 1.为保证有尽量大的电感量,一定要选择大规格的铁芯,只有大规格铁芯才是大电感量的重 要保证,市售成品机往往低频下潜不深、缺乏弹性、没有冲击力,速度慢的重要因素都在其 为节约成本选用铁芯太小所致,尤其是单端机,因为要流气缝,铁芯规格小了肯定是不行的, 本人用于 10-20W 的小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铁芯决不会小于舌宽 35mm,叠厚不得小于 65mm, 即 35×65 以上。而大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一般都用舌宽 41mm,叠厚 75mm,也就是 41×75 以上,以保证该输出牛有足够的电感量,从而保证低频有很好的下潜,弹性和速度。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试过程详解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试过程详解

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试过程详解摘要:无线电爱好者制作或检修晶体管收音机完成之后,往往会觉得收听效果不够理想,还得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才能使收音机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晶体管收音机由于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不一致性以及安装中分布电容的存在等原因,在制作或检修完成后有必要将各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调到合适的数值,并使所有的振荡电路都能处于谐振状态。

这一程序叫做收音机的全面调整,是收音机制作或某些检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收音机的全面调整内容一般有以下4项,依次为:(1)调整晶体管静态工作点,也叫调偏流;(2)调整中频频率,也叫调中周;(3)调整频率范围,也叫调覆盖;(4)统调,也叫调补偿。

鉴于有关晶体管工作点调整问题读者比较熟悉,本文仅对后三项调整方法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进行以下三项调整之前必须保证各级晶体管直流工作点已趋正常。

一、调整中频频率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中频变压器(俗称中周)经过安装或检修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失谐,常需重新调整才能谐振于标准中频465kHz。

此项调整主要是改变中周线圈的磁芯位置以改变电感量。

调中周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1.不用仪表的调整。

让被调收音机接收中波段低端一个信号不太强的电台,用无感起子按VT4、VT3、VT2的顺序逐个缓慢旋动中周磁芯(见图1)。

每只都旋到扬声器发声最响为止。

当顺向旋进时声音没有增大的迹象,则应改为反向旋出。

如果信号太强不易分辨音量的变化,可转动收音机改变磁性天线的方向。

在检修中若发现中周已被调乱,收听不到电台信号,可用一外接天线的端头碰触双连可变电容器天线连的定片,扬声器会发出“喀喀”响声,仍依次旋动各中周磁芯使响声最大。

待能收听到电台信号时,再按前述方法细调。

如果想让中周调得更准确一些,可用一台性能正常的产品收音机作为信号源。

再准备一段约1m长的双股绞合绝缘导线,其中一芯线与标准机检波级输入端相连,异端的另一芯线则与被调机双连天线连的定片连接,并连通两机接地端(见图2)。

9018袖珍型收音机实验报告(信电通信)

9018袖珍型收音机实验报告(信电通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终端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题目:9018-2型袖珍收音机设计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级02班学生姓名:蔡鹏;秦帅;刘郁;戴栋根;骆冉学号:110310231;110310222;110310223;110310221;110310230指导教师:贾少锐、李晓东、王鹏、陈湘国设计周数:1周设计成绩:2014年1月3日目录1 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器材 (2)2.1 器材 (2)2.2元件说明 (2)2.2.1 色环电阻的辨认 (2)2.2.2 中频变压器 (2)2.2.3三级管 (2)2.3元件清单 (3)3 原理介绍 (4)3.1最简单的收音机原理 (4)3.2 9018型袖珍收音机原理 (6)3.2.1输入调谐电路 (6)3.2.2变频电路 (6)3.2.3中频放大电路 (6)3.2.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6)3.2.5功率放大器 (7)4 实验要求 (7)5收音机焊接过程 (7)5.1焊接过程概括 (8)5.2焊接注意事项 (9)6 电路调试 (10)7 心得体会 (10)8 参考文献 (11)9 评语 (11)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

(4)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2.1 器材:(1)电烙铁、焊锡丝(2)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3)万用表(4)9018-2型袖珍收音机实验套件(5)5号电池两节2.2 元件说明:例如:一个电阻色环如橙,黑,橙,金,即30000+/—5%2.2.2 中频变压器(简称中周)T2 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型号为LF10-1(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的中周型号为TF10-1(白色)T4为第二级中放的中周型号为TF10-2(黑色)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可靠的接地。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一般业余绕制输出变压器不必过多注重理论参数和公式计算,但有三项指标必须重视:1.输出变压器阻抗。

2.尽量大的电感量。

3尽量小的分布电容。

对于输出变压器阻抗,理论上讲即变压器阻抗必须和功放管内阻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该功放管的最大设计功率,但实际制作胆机时,往往为了最佳音质而舍弃最佳功率,因而一般都取变压器阻抗远大于胆管内阻。

以805管为例,本人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3-5倍,因为有如此大的余量,所以只要按原设计者提供的数据绕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尽量大的电感量和尽量小的分布电容,电感量大则低频好,分布电容小则高频好,但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因为要电感量大则分布电容必然也大,要分布电容小则电感量也必然会小,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既要电感量大,以保持低频好,又要分布电容小以保持好的高频,这就是我们绕制输出变压器以保证音质的关键所在。

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呢?下面详细谈谈个人的制作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讨论。

1.为保证有尽量大的电感量,一定要选择大规格的铁芯,只有大规格铁芯才是大电感量的重要保证,市售成品机往往低频下潜不深、缺乏弹性、没有冲击力,速度慢的重要因素都在其为节约成本选用铁芯太小所致,尤其是单端机,因为要流气缝,铁芯规格小了肯定是不行的,本人用于10-20W的小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铁芯决不会小于舌宽35mm,叠厚不得小于65mm,即35×65以上。

而大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一般都用舌宽41mm,叠厚75mm,也就是41×75以上,以保证该输出牛有足够的电感量,从而保证低频有很好的下潜,弹性和速度。

2.为保证有尽量小的分布电容:a.各绕组尽量分多层绕制,一般来讲初级绕组不得小于5-7层,次级绕组也必须分5-7层,夹在初级绕组当中,因为这样即有很好的藕合,且各绕组的分布电容呈串联结构,而电容是越串联越小的。

b.注意绕制工艺,手法也是减少分布电容的重要措施。

非线性电路-习题解

非线性电路-习题解

率放大器例1-1图例1-1为变压器耦合甲类功率放大器。

图中,R T1为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直流电阻,例1-2变压器的匝比为n=4。

调节R b,使电路不失真的输出功率最大。

(1)求静态集电极电流。

(2)若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负载得到的最大交流输出功率是多少?(3)若调节电位器使R b减小,同时增大输出信号,输出波形将如何变化?解:(1)R L在初级的反射电阻为R L'=n2R L=42×8Ω=128Ω总的交流负载电阻为R L"=R L'+R T1=138Ω为了使输出功率最大,静态工作点应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忽略R T1的直流负载作用,则应使(2)晶体管的最大输出功率为负载得到的输出功率为(3)R B减小,I CQ将增大,交流负载线将向上平行移动。

若增大输出信号,输出波形将产生饱和失真,其负峰值大于电源电压V CC,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例1-2 某晶体管收音机的功率输出级电路如图例1-2所示。

(1)若R T2=0,Tr2传输效率ηT=80%,R E短路,T1、T2的V CE(sat)≈0,试求负载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 Lmax ;(2)在输出最大功率时,求电源供给的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3)校核采用3AX22是否满足要求?(晶体管手册3Ax22的P CM=125mW,V(BR)CEO≥18V,I CM=100mA变压器初级的耗损电阻为2R T1,所以忽略R E的负载效应,晶体管的交流负载为R=R L'+R T1=72+18Ω=90Ω。

负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管的功耗为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 cm=66.7mA<I CM=100mA最高反向电压V CEmax≈2V CC=12V<V(BR)CEO=18V采用3AX22可以满足要求。

例1-3 图例1-3为某收音机的输出电路。

(1)说出电路名称;(2)简述C2、C3、R4、R5的作用;(3)已知V CC=24V,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0max=6.25w,估算对称功放管T2、T3的饱和压降;(4)若V CE(sat)≈0,求极限运用时,电路的输出功率P0max,每个功率管的最大管耗P cmax,最大集电极峰值电流I cm,流过电源的平均电流。

晶体管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晶体管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晶体管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一、实训任务和目的1、实训任务组装超外差晶体管收音机。

2、实训目的(1) 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3) 熟练焊接技术。

二、实训预习1、超外差式电路的特点。

2、调制与解调的相关知识。

3、振荡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原理、计算。

三、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超外差收音机把接受到的电台信号本机振荡信号同时送入变频管进行混频,并始终保持本机振荡频率比外来信号频率高465KHz,通过选频电路取两个信号的“差频”进行中频放大。

因此,在接收波段范围内信号放大量均匀一致,同时,超外差收音机还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其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超外差收音机框图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众多广播电台发射出的高频调幅波信号中选出所需接收的电台信号,将它送到混频管,本机振荡产生的始终比外来信号高465KHz的等幅振荡信号也被送入混频管。

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混频后产生这两种信号的“基频”、“和频”、“差频”……,其中差频为465KHz,由选频回路选出这个465KHz的中频信号,将其送入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经放大后的中频信号再送入检波器检波,还原成音频信号,音频信号再经前置低频放大和功率放大送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1、输入回路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众多广播电台发射出的高频信号波,输入回路利用串联谐振电路选出所需要的信号,并将它送到收音机的第一级,把那些不需要收听的信号有效的加以抑制。

因此,要求输入回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因为收音机要接收不同频率的信号,而且输入回路处在收音机电路的最前方,因此输入回路还要具有较大且均匀一致的电力传输系数,正确的频率覆盖和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常用输入回路如图4所示前一部分。

其中L1L2线圈为磁性天线,它由一根长圆或扁长形磁棒和线圈L1L2组成。

中波磁棒用锰锌铁氧体材料制成,长度大于50mm。

一般磁棒越长接收的灵敏度越高。

半导体收音机的调试

半导体收音机的调试
举例
5.选择性 选择性有单讯号选择性和双讯号选择性之分。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选择性,除了天线输入调谐回 路也有选择能力外,基本上是由中频放大级的特 性所决定的。一般用单调谐中频变压器的收音机 的选择性曲线如图a所示。图中,在中心频率处的 增益最高,左右偏离后增益都减小。偏离后增益 的衰减越显著,则选择性愈好。由于电台一般是 按10kHz来分布的(在10kHz范围内同时出现两个电 台要产生差拍哨叫或夹音)。所以,收音机选择性 通常是以输入讯号失谐±10kHz时的灵敏度的衰减 程度来衡量的。
3.接收频率范围
接收频率范围一般简称波段,即收音机所能接收的频 率范围。普及型收音机仅有中波,其频率范因为 525 一 1605kHx 。有的收音机除中波外,还有一至二个短 波段。只有一挡短波的收音机,频率范围一般在 4 一 12MHz 之 间 ; 两 档 短 波 的 则 分 别 在 2.3—5.6MHz 和 5.5—12MHz 或 4—8MHz 和 8—16MHz 之间。高级收音 机甚至有好几个波段,并有波段展阔。超短波段的调 频、调幅两用收音机,具有超高频频,这可以收听超 短波的调频广播和电视台的伴音。
1)不用讯号发生器利用电台广播调整中频
如果通过这样一次的提高后,还嫌不够,可再重复上述 方法,直至达目要求为止。反之,如果要调低中频频率 的话,则需将原来调准的电台往低端调 (容量增大方向 ), 再重新统调中频变压器就能使中频频率降低。
这是第六步阿! 总算完了!!
2)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
由天线输入频率为465kHz、调制度为30%的调幅讯号,音频 毫伏表接在喇叭的两端。由于示波器的动作不象电表指针那样缓慢, 因而能及时反映出输出的变化情形,便于快速调整。 调整时,将收音机的音量电位器开足,收音机的频率指示放在 中波的低端位置(这样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就比较地接近中频频率, 收音机接收中频讯号的灵敏度就能略有提高),如果收音机调到这低 端位置时受到了广播台的干扰.则必须将收音机调偏些或用短路线 短路本机振荡连到地,使电路停振以避免干扰。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熟悉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实验操作和测量方法。

3.掌握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参数测量和计算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1.功率放大器实验箱。

2.变压器。

3.各种被测元件(晶体管、电阻等)。

4.示波器。

5.万用电表。

实验原理: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三极管放大电路,由三个基本元件组成:B1(输入器),Q1(放大器)和B2(输出器)。

输入信号通过B1输入到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作为电流输入端,通过Q1的集电极放大后,再输出到B2、其中,B1和B2是用于匹配输入、输出电路的部分,Q1是负责放大信号的部分。

实验步骤:1.搭建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2.给电路施加电源,调节电源电压为合适的值。

3.使用万用表测量和记录电流值、电压值等相关信息。

4.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波形,并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5.记录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实验数据:1. 输入电压:Vin = 1V。

2. 输出电压:Vout = 10V。

3. 输入电流:Iin = 10mA。

4. 输出电流:Iout = 100mA。

5. 输入阻抗:Zin = Vin / Iin。

6. 输出阻抗:Zout = Vout / Iout。

7. 放大倍数:A = Vout / Vin。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放大倍数等参数,可用于评价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性能。

同时,通过观察输出信号波形,可以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搭建方法。

并且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了该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放大倍数等参数。

同时,通过观察输出信号波形,我们可以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测量方法的熟练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只晶体管收音机输入输出变压器的测试收到了友谊电子张兄寄来的5只晶体管收音机使用的输入输出变压器,张兄希望我能帮助他测试一下,抽时间就粗略测试了这5只小变压器。

这5只小变压器都是使用质量很好的Z11硅钢片,其中有两只是EI19规格的,是一对推挽功放的输入输出变压器,另外3只都是EI24规格的,也有一对是推挽功放的输入输出变压器,另一只是单端功放的输出变压器。

首先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和数字电感表分别测量了5只变压器的线包直流电阻值和电感量,测到的数据如下。

EI19推挽输入变压器:
绕组电阻值(Ω)电感量(mH)
初级311 3110
次级1 133 490
次级2 132 490
EI19推挽输出变压器:
绕组电阻值(Ω)电感量(mH)
初级1 11.2 62.2
初级2 11.4 62.4
次级4Ω端 1 4.8
次级8Ω端 1.3 10
EI24推挽输入变压器:
绕组电阻值(Ω)电感量(mH)
初级257 4700
次级1 113 818
次级2 108 818
EI24推挽输出变压器:
绕组电阻值(Ω)电感量(mH)
初级1 8.3 96.6
初级2 8.1 96.5
次级4Ω端很小7.28
次级8Ω端很小15.8
EI24单端输出变压器:
绕组电阻值(Ω)电感量(mH)
初级22.8 660
次级4Ω端很小 5.23
次级8Ω端很小11
将两副推挽变压器分别接入如下电路中,由音频信号发生器送入560Hz音频信号,将示波器和音频毫伏表接入喇叭两端,逐步增大音频信号的幅度,观察示波器的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的幅度,此时从音频毫伏表读出放大器输出电压并计算喇叭得到的音频功率,如下。

使用EI24单端输出变压器的功放:
静态工作点Ic=15mA时测得如下数据。

4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3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3X0.3 / 4 = 22.5mW。

8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4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4X0.4 / 8 = 20mW。

使用EI24推挽输出变压器做单端功放的输出变压器:
不使用推挽输出变压初级的中心抽头,将推挽输出变压器当做单端输出变压器用,静态工作点Ic=15mA时测到如下数据。

4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24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24X0.24 / 4 = 14.4mW。

8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27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27X0.27 / 8 = 9.1mW。

显然用这只推挽变压器做单端功放的输出变压器效果不如单端变压器。

使用EI24推挽输出变压器做推挽功放:
静态工作点3mA时测到如下数据。

4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8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8X0.8 / 4 = 160mW。

8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1.2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1.2X1.2 / 8 = 180mW。

使用EI19推挽输出变压器做推挽功放:
静态工作点3mA时测到如下数据。

4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0.75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0.75X0.75 / 4 = 141mW。

8Ω喇叭两端音频电压是1.1V,喇叭上的最大不失真音频功率是1.1X1.1 / 8 = 150mW。

对于EI24和EI19推挽变压器放大器还分别做了如下测试,在最大不失真功率时逐渐降低音频信号的频率,发现EI24变压器在频率降到100Hz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严重下降,而EI19变压器则音频频率降到170Hz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就严重下降了。

单端变压器测试图:
推挽变压器测试图:
测试现场:
将一台4管再生来复式收音机的来复级信号引出接入推挽放大器的输入端,将推挽放大器的输出接到红灯711-2机箱中的椭圆喇叭上,EI24变压器在再生较弱
时收听信号最强的中国之声,竟然有“蓬蓬”的声音,效果很好。

总的来说这几款变压器的性能都挺好,我有两副原来从旧晶体管收音机上拆出来的推挽变压器,由于电感量都偏小(输入变压器的初级电感都不到1H),所以试听时明显感觉不如张兄的这两套推挽变压器。

这两套推挽变压器都很好,但是体积较大的EI24的变压器性能要更好些,如果收音机的体积允许还是用EI24好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