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_陈香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

1 福建 台风灾害概况
福建地处 中国东南沿海 ,靠近台风源地 ,虽然 有我国台湾 岛的屏障作用 ,但是福建台风灾害 系统 复杂 ,台风 致 灾 因子 源多 。根据 福 建 省 气 象灾害数据库资料统计 ,登 陆福 建本省和登陆 台
湾 、广 东 、浙江 、海南 、深圳 等省 份 的台风都 对福 建 产生 影 响 ,平均 每 年有 2 1个 登 陆 台风 ( 二 次 . 含 登 陆 ) 29个 影 响 台风 。福 建 孕 灾 环境 特 殊 ,福 和 . 建 西北 部 以武夷 山脉 与江西 分隔 ,中部 有戴 云 山脉 拦 截 ,河流 短促且 独流 人海 ,台风携带 的水 汽受垂
中图分类号 :0 4 ;P4 2 1 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8 1 20 ) 2— 0 1— 5 0 0— 1 X【07 0 0 3 0
0 引言
2 0世纪 6 0年代 以前 , 自然灾 害研 究 主 要 限于 灾害机 理及预 测研 究 ,重 点调 查分 析灾 害形成 条件 与活动 过程 。7 0年代 以 后 ,在 一 些 发 达 国家 ,首 先拓宽 了灾 害研 究 领域 ,在继 续深 入研究 灾 害机理
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并应用它对 福建 省台风灾 害经 济损失趋 势变化进行分 析。研究 表明 :利用灾 损度 指数对灾害
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 ,它不受灾 害发生 的时 间和地 点 限制 , 比性 强 ,资料信 息源 多 ,计算方 便 ,适 用范 围 可
广 ;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 指数 呈波 动上 升 ,反映福建 台风灾情加重 与灾害本身损 失加大和福建 省环境不稳定度 加大有关 ,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 :灾损度指数 ;经济损失评 价 ;台风灾 害;福建
维普资讯
福建暴雨洪灾时空变化与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

福建暴雨洪灾时空变化与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陈香;王静爱;陈静【期刊名称】《自然灾害学报》【年(卷),期】2007(16)6【摘要】根据福建省暴雨洪涝灾害数据库资料,重建了1971-2005年福建暴雨洪灾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以县域为单元,根据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福建暴雨洪灾进行了区域划分。
结果表明:福建洪涝灾害的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与暴雨次数的年际变化并不一致;年内非台风暴雨洪涝灾害有71.2%集中在4-6月份,台风暴雨洪涝灾害有81.3%集中在7-9月份,群发性强;空间上东西分异明显,东部以台风暴雨洪灾为主,区内根据危险性差异划分为4个二级区;西部以非台风暴雨洪灾为主,区内依据危险性差异划分为3个二级区。
分阶段研究表明,洪涝灾害的分布范围由沿海向内陆扩展,并与暴雨频次和持续时间呈不同步增长,反映了福建的洪涝灾害是主要致灾因子暴雨和承灾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的脆弱性加大了洪涝灾害灾情,福建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格局和区域划分可为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洪涝灾害;暴雨;时空变化;区域划分;福建省【作者】陈香;王静爱;陈静【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相关文献】1.辽宁本溪县暴雨山洪灾害时空特征分析与风险区划研究 [J], 曹永强;袁立婷;郭明2.山洪沟暴雨洪涝灾害情境下居民室内财产的脆弱性曲线研究——以2016年9月福建省长泰县马洋溪山洪灾害为例 [J], 高歌;王长源;吴先华;赖毅涵;叶忠生;黄万里3.福建晋江流域台风与非台风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差异分析 [J], 应思苒;陈兴伟4.1961—2019年新疆暴雨山洪灾害损失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吕新生;周雅蔓;余行杰;于碧馨;王熹5.中国长短历时暴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总暴雨贡献的研究(1951—2010) [J], 孔锋;方建;吕丽莉;方佳毅;应卓蓉;王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与防治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与防治暴雨洪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对于暴雨洪灾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首先,我们不得不关注气候变化对暴雨洪灾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暴雨事件在频率和强度上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意味着暴雨洪灾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而气候变化还会导致降雨模式的改变,使得降雨集中度增强,增加了暴雨洪灾发生的可能性。
这是我们在进行暴雨洪灾风险评估和防治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暴雨洪灾风险评估时,我们通常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的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从地质条件、降雨条件、水文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估暴雨洪灾的风险。
例如,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洪水的流速和水势,进而影响洪灾风险的大小。
降雨条件主要考虑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与暴雨洪灾的发生密切相关。
水文条件主要包括流域面积、河道断面形状和河道输沙能力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洪水的传导和排泄能力,进而影响洪灾的规模和影响范围。
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状况和防洪措施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洪水的脆弱性和抵御能力,进而影响洪灾的严重程度。
在暴雨洪灾的防治方面,我们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措施。
这里,我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的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来提升抵御洪灾的能力。
例如,拓宽河道和建造堤坝可以增加河流的输水能力,减少洪灾的范围和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改善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从而减少洪水的产生和威力。
例如,植被覆盖和湿地恢复都是有效的生态修复手段。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来减少洪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教育公众如何应对洪灾,并且定期组织演练,可以有效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总之,暴雨洪灾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首先,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洪涝灾害是自然界常见的灾害之一,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
洪涝灾害会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收成受损,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因此,对洪涝灾害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历史洪涝事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获得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洪涝概率,从而评估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风险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数据等因素,模拟出不同场景下的洪涝灾害情景,评估不同区域受灾程度以及潜在损失。
此外,还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洪涝灾害的潜在影响范围进行精确划定,指导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然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很多地区缺乏完备的洪涝灾害数据,或者数据质量不高,这给风险评估带来了困难。
其次,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这需要评估与管理人员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对于城市地区的洪涝灾害,就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市政设施等因素,才能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此外,洪涝灾害评估与管理还需要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这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参与,协同作战。
为了有效地评估和管理洪涝灾害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洪涝灾害数据收集体系,加强对洪涝事件的监测和记录。
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洪涝灾害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是指根据洪水的历史数据、流域地形地貌特征、降雨预报情况等因素,对洪水的可能发生性、程度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洪水历史数据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过去洪水事件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洪水发生的频率、周期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此外,对于无法获取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洪水频率分析等方法进行估算。
其次,流域地形地貌特征也是洪水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
河流、湖泊、山脉等地形地貌特征会直接影响洪水的形成和流动。
通过对流域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洪水的产生、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最后,降雨预报情况也是洪水风险评估的关键。
准确预测降雨量和分布,对于对洪水的发生性和程度进行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如气象卫星、雷达和模型模拟等,为降雨预报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二、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减少洪水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
首先,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洪水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短时间内的降雨剧增,因此及时获得降雨预报信息,发出预警并进行监测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体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应对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水泥、沥青等硬质材料使得水的渗透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洪水。
因此,改建、拓宽和清理排水管道,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对于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发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程也是减少洪水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
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可以减缓洪水的来袭速度和降低洪水的威力。
此外,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减缓洪水情况也不可忽视。
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城市洪涝灾害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
每当雨季来临,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内涝、洪水泛滥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与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被硬化,自然的透水地面减少,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在地表迅速汇集。
其次,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管道老化、管径过小、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再者,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暴雨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超出了城市现有排水设施的承受能力。
此外,城市规划不合理,如在低洼地区建设大量建筑物,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要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是地理和地形条件,包括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等。
位于江河湖海周边、地势低洼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二是气象和水文条件,了解当地的降雨规律、暴雨强度和洪水历史数据,有助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的规模和频率。
三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状况,包括排水管道的布局、管径大小、泵站的能力等。
四是土地利用情况,如城市中的绿地、水域面积以及建筑物的分布密度等。
五是人口和经济因素,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为严重。
为了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实地调查是基础,通过对城市的地形、排水设施等进行实地勘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各种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绘制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直观地展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
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降雨和洪水的流动过程,预测可能的淹没范围和水深。
此外,参考历史洪涝灾害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也能为风险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完成风险评估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来降低灾害的影响。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关键。
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洪水灾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威胁,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更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本文将探讨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洪水灾害的潜在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气象数据、流域地理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洪水的可能发生时间、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同时,风险评估还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提前准备应对洪水灾害。
在进行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洪水对人类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
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可以及时判断洪水的可能发生,并提前发出预警。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让公众及时了解洪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防洪工程包括河道整治、水库建设、堤坝加固等。
通过对河道的疏浚和疏浪,可以提高河道的通水能力,减少河道淤积,降低洪水的泛滥风险。
水库的建设可以储蓄雨水,减缓洪峰流量,起到调蓄的作用。
堤坝加固则可以增加水坝的承载能力,减少水坝溃堤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社会救援体系的建设。
社会救援体系包括洪水应急预案、救援队伍、救援设备等。
应急预案需要事先编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救援队伍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增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救援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宣传和教育。
公众在面对洪水灾害时需要了解如何预防洪水,如何自我保护。
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公众的洪水意识,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总之,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预测洪水的可能发生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应对洪水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_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

第22卷第2期2007年6月灾害学JOURNAL OF CAT AST ROPHOLOGY Vol 122No 12Jun 12007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3———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陈香1,2,沈金瑞1,陈静2(1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福建莆田351100;21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北京100875摘要:采用灾损度DLD 和环境不稳定度EI 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 EL I (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反映福建台风灾情加重与灾害本身损失加大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灾损度指数;经济损失评价;台风灾害;福建中图分类号:O241;P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 (200702-0031-050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前,自然灾害研究主要限于灾害机理及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
7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
美国首先对加州的地震、滑坡等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该项工作于1969年由土地保护部(Conservati on de 2part m ent 提出,由该部的矿山地质处执行[1]。
在进行专业灾害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不少专家对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史培军、潘耀忠等利用自然界记录的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分析[2-5];梁必骐、樊琦等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灾害评估模型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6-9];部分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评价指标判断、计算和比较,选择其权重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评估[10-11];随着RS 和GI S 技术发展,一些学者利用RS 和GI S 方法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10,12,1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1 ·
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多的国家 , 目前 , 我国 易损性分析和洪水灾害灾情评估为核心内容对洪水
1/ 10 的国土面积 、5 亿人口 、0 .33 亿 hm2 耕地 、100 灾害风险进行系统分析 ;史培军等[ 12] 则以广东省为
多座大中城市 、全国 70 %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涝灾 害的威胁[ 1]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 兼受季风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 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风 见刊出 。本文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原
险评估是暴雨洪涝灾害监测与预报的研究重点 , 也 理[ 7 , 13 , 19] , 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 对福建暴雨洪
是制定区域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依据 , 引起学术界 灾风险进行界定与评价 , 据此提出福建应对洪灾风
的广泛关注 。 风险评估研究的 基础就是风险 的概 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模式 , 为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念 , 到目前为止 , 风险尚无统一的概念 。 韦伯字典中 将风险定义为“遭到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3] ;黄崇
1 数据来源
福[ 4] 定义风险的核心 为“ 不利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
本文数据采用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1971 ~
等 。 洪涝灾害风险是指超越某强度洪灾致灾因子发 生概率与承灾体易损性的乘积[ 5] ;史培军[ 6 , 7] 从灾害
1986 年)和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1987 ~ 2005 年), 数据虽然是来自福建省气象台统计的二手资料 , 但
系统角度提出 , 洪涝灾害风险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 所用资料出处一致 , 有详细的致灾因子和灾情记录 ,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Rainstorm-flood Hazard Risk in Fujian Province
CH EN Xiang 1 , 2
(1 .College of Geography & Remote Sensing o f Beij ing N ormal Uni versity , Bei jing 100875 , China ; 2.De partment of Env ironment and L i f e Science , Putian University , P utian , F ujian 351100 , China)
灾面积 、成灾面积 、经济损失等 县域为单元 , 暴 雨起止 时间 、日 雨 50 mm 、
福建省气候 1987 ~ 2005 年 影响评价
日雨 100 mm 、一般灾害和严重灾害等出现 县日次 、重灾范围 、人员伤亡 、倒塌房 屋 、受
灾面积 、成灾面积 、经济损失等
2005 年
福建省 统计年鉴
县域为 单 元 , 人 口 密 度 (人/ km2 ), 地 均 GDP(元/ km2), 一 产 比 重(%), 人 均剩 余 额(元/ 年)
Abstract :According t o princi ples o f nat ural disaster system theory and disaste r risk assessm ent , a simple assessment model w as buil t up t o assess regio nal rainst orm-f lood disaster risk , w hich i ncludes f lood hazard , hazard-af fected bo dy and di sast er prevent ion level .Based o n disast rous climat e yearbo ok and climate inf luence assessment o f Fujian province , in vi rtue o f digi tal map t echniques , t he st udy compi led county-level maps o f rai nsto rm-flo od di sast er risk dist ributio n and it s t em po ral change .Result s indicat es t hat rainst ormflo od has characteristics o f unequal intra-annual v aria tion , sim ul taneous occurrence ,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w i th a t rend o f ascending in f luctuatio n , w hich show s that increase of hazard-af fected bo dies m ag nif ies disaster ef fect s .Integ rated flo od disaste r risk varies am ong ci ties , maximum of w hich i s di st ribut ed in eastern cities , such as Zhang zhou , Quanzhou , Fuzhou , and coastal area o f Ning de , and w estern counties , such as Ni ng hua , Jianning , Chang ting , So ng xi .Di st ributio n of areas w it h high-value ri sk is consistent w it h t he dist ribution o f averag e hazard occurence o f rainst orm f lood in recent 35 years .T heref ore , it i s sugg est ed that risk research and m anagement at flo oding areas should be enhanced i n Fujian , conside ring t he relatio nship of populatio n and f loods , and risk m 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made w it h people on saf e t ransf erring in disaster . Key words:rainsto rm-floo d disaster ;ri 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 ;Fujian pro vi nce
摘 要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 构建一个简单的集洪灾致灾 因子 、承 灾体和防 灾水平于一 体 的区 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采用福建省灾害性气 象年鉴和气候影响评价资料 , 借助数 字地图技 术 , 编制 以 县域为单元的福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布图和时间变 化图 。 研 究表明 :福建 省暴雨 洪涝灾 害年内 分布不均 , 群 发 性强 , 年际变化大 , 呈波动上升趋势 , 反映承灾体易损性加 大对洪灾的影响 ;综合考 虑各因素的 洪涝灾害 , 风险最 高 值主 要分布在东部的漳州 、泉州 、福州和宁德沿海以及闽 西的宁 化 、建宁 、长汀 、松溪 等地 , 风险高 值区的 分布与 近 35 a 福建暴雨洪涝灾害年均灾次值的分布相似 , 据此提出福 建省应 加强洪泛 区风险 研究与 管理 , 协调人 与洪水 的 关系 , 与民众共同制定安全转移规划等风险管理 对策 。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福建 中图分类号 :P426 .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5-3409(2007)04-0180-06
随着遥感 、GIS 和数学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 , 洪涝灾 域为单元 的福建 省暴雨 洪涝 灾害 数据库 (1971 ~
害风险研究在定量化模型上有很大突破 。一些学者 侧重从洪灾致灾因子 角度进行评价 与分析[ 8 , 9] ;王
2005 年)。 社会经济数据则主要采用福建省统计年 鉴中的社会经济指标 , 同样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社
* 收稿日期 :2007-04-25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540006)和莆田市科技基金项目(2005S 09) 作者简介 :陈香(1965 -), 女 , 福建莆田人 , 副教授, 主要从事自然灾害与环境地理研究 。
第4期
陈 香 :福建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97 亿元 , 述 , 目前对洪灾风险的界定尚未统一 , 洪灾风险评估
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 51 .5 %, 严重影响福建省经济 研究多数倾向从灾害系统角度 、定量化进行评价和
的持续发展 , 福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研究已经成为 分析 , 但针对特定区域福建省 ,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未
数字化地图用于 M apinfo 制图
2 福建暴雨洪涝灾害时间变化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 东临台湾海峡 , 西北受
武夷山脉阻挡 , 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气候为热带 、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并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台风 源地 , 兼受季风和台风的共同影响 , 年内有 2 个降水
· 182 ·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例 , 构建水灾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为一体的风险评估 模型体系 , 据此提出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
和台风的影响 , 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 脆弱性的基本土地利用模型和“ 政府 -企业(社区) 根据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资料[ 2] , 2005 年福建省因 -保险公司”相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 。综上所
静爱等[ 10] 提出用受灾比指标对各大流域水 灾风险 会经济指标数据库 , 主要信息内容见表 1 。
进行分析 ;魏一鸣等[ 11] 以洪水危险性分析 、承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