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基因工程抗体

合集下载

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应用

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应用

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医学应用抗体是在对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

它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的结合、产生各种免疫效应(生理效应)的球蛋白。

国际卫生组织将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一类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它与抗体都是指同一类蛋白质。

抗体的2条重链和2条轻链根据氨基酸序列变化程度分为V区和C区,其抗原结合特异性主要由V区中高度变异的超变区决定,3 个超变区共同形成1个抗原决定簇互补的表面,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comp 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常规的抗体制备是通过动物免疫并采集抗血清的方法产生的,因而抗血清通常含有针对其他无关抗原的抗体和血清中其他蛋白质成分。

一般的抗原分子大多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常规抗体也是针对多个不同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混合物。

即使是针对同一抗原决定簇的常规血清抗体,仍是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异质的抗体组成。

因而,常规血清抗体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简称多抗。

多克隆抗体是由多克隆B细胞群产生的、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混合抗体。

因为天然抗原是由多种抗原分子组成的,每种抗原分子又含有许多抗原决定簇,每一种抗原决定簇可激活相应的B细胞克隆,进而分化、成熟并合成相应的抗体。

由于常规抗体的多克隆性质,加之不同批次的抗体制剂质量差异很大,使它在免疫化学试验等使用中带来许多麻烦。

因此,制备针对预定抗原的特异性均质的且能保证无限量供应的抗体是免疫化学家长期梦寐以求的目标。

随着杂交瘤技术的诞生,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1 抗体的发展抗体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免疫血清学研究、单克隆抗体研究和基因工程抗体研究3个不同阶段。

1.1 免疫血清学研究阶段免疫动物产生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所以早期制备的抗体是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是人类有目的地利用抗体的第1步,其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但多克隆抗体具有不均一性,特异性差且动物抗体注入人体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特性,限制了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抗体工程简答

抗体工程简答
(2)Fv:极不稳定
(3)单链抗体( ScFv):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但有时ScFv比其亲本抗体的亲和力明显降低,并常常显示聚集倾向,尤其在37℃是稳定性极差。
(4)单区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优越性在于(1)分子量进一步减小,(2)操作简便,避免了Fv段需分别克隆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的麻烦。(3)较ScFv稳定。
2.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用DNA重组技术对已有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包括鼠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小分子抗体及抗体融合蛋白的制备;二是用抗体库技术筛选新的单克隆抗体和对抗体性能的改良。
3.抗体库技术:抗体库技术的主导内容是将某种动物的所有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在质粒或噬菌体中表达,利用不同的抗原筛选出携带特异抗体基因的克隆,从而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另一条是补救途径,补救途径合成DNA需依赖次黄嘌呤、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等DNA前体的存在,而且细胞内要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应的核苷酸,两种酶缺一不可。
用两种突变细胞株,一种缺失TK酶,但保留HGPRT酶,另一种则相反,缺失HGPRT酶,但保留TK酶,在通常培养条件下,因为细胞可利用叶酸经主要合成途径合成DNA,所以这些酶的缺失对细胞生存并无影响。只要当这要合成途径被甲氨蝶呤封闭时,具有酶缺失的这些细胞便不能存活。若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HAT培养液中生存。因为一种亲代细胞补充了另一种亲代细胞的酶缺失,因此杂交瘤细胞能在筛选培养基中存活。没有融合的亲代细胞,或相同亲代细胞融合后产生的同核体则不能存活,因为他们仍然缺失TK酶或HGPRT酶。这样就可以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磁珠-链亲和素-生物素-抗原-抗体生物素-抗原-抗体+ 磁珠-链亲和素

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基因工程抗体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特定抗体基因导入至其他生物细胞中,使其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高效、高纯度的抗体。

以下是一些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1. 重组抗体药物:例如,重组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如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某些癌症。

2. 基因工程抗体治疗疫苗:例如,COVID-19疫苗中使用的mRNA 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的抗原编码序列导入到人体细胞中,诱导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

3. 重组抗体诊断试剂: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生产特定病原体抗体,如新冠病毒SARS-CoV-2抗体,用于开发快速诊断试剂盒,帮助早期检测和诊断疾病。

4. 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例如,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T细胞中的受体基因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用于治疗某些血液恶性肿瘤。

5. 基因工程抗体生产: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特定抗体,如重组人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研究和治疗领域。

这些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说明了基因工程技术在抗体研究、生产和
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抗体工程 - 1

抗体工程 - 1

B淋巴细胞 融合
骨髓瘤细胞
多种杂交细胞
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专一抗体 检验阳性 专一抗体 检验阳性 分开不同杂交细胞,克隆 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细胞 体外培养
克隆杂交细胞
注射到小鼠体内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制备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根据研究者的意图,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
抗体攻击病毒
凝 集 细 菌
抗 SARS 的单抗 SARS-CoV
整体水平抗体生成技术
多克隆抗体(抗血清)
细胞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单克隆抗体
嵌合抗体、改形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小型化抗体”(单链抗体)
组合抗体库技术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抗体真核表达技术
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基因水平,对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 修饰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新型抗体。 主要包括嵌合抗体、单链抗体、人源化抗体、双 价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
一、人源化抗体
将小鼠Ig基因敲除,转染人Ig基因,在
小鼠体内产生人Ab,再经杂交瘤技术,产生
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
(一)嵌合抗体
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分离出功能性可变区基因,与人Ig恒定 区基因连接,插入适当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表达人 -鼠嵌合抗体 特点: 减少了鼠源性抗体的免疫原性 保留了亲本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
小结
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聚乙二
醇作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的小鼠脾细 胞与具有在体 外不断繁殖能力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为一 体,在HAT 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下,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 生长,经过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 (克隆化),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 不断繁殖的杂交瘤 细胞系,将这种细胞扩大培养,接 种于小鼠腹腔,在其产生的腹水中即可得到高效价的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也称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8、半抗原(hapten):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抗体制备

抗体制备


二、免疫动物

为获取高质量的抗体,除了需制备高纯度 的抗原外,还需选择适宜的动物和设计有 效可行的免疫方案,如抗原的剂量、剂型、 注射途径、注射次数、注射间隔和接种动 物的年龄均与免疫效果密切的关系。
1.免疫动物的选择
选择动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抗原来源与动物种属的关系。抗原的来源与免疫动物 种属差异越远,其免疫源性越强,免疫效果越好,而 同种系或亲缘关系越近,免疫效果越差。 ②动物个体的选择。适龄、健康、体重符合要求的正常 动物(以雄性为佳);抗体需要量少时,选用家兔、 豚鼠和鸡等小动物;抗体需要量大时,可选用绵羊、 山羊、马、驴等大动物。 ③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
第十一章 抗体制备



抗体的制备技术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抗体是传统的抗体制备方法即利用抗原免 疫动物后获得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第二代抗体是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针对抗原中 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第三代抗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而来,称为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本 章主要介绍三种类型抗体的制备方法。
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流程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 主要材料
2. 细胞融合前准备
3. 细胞融合
4. 抗体的初筛和克隆化
5. 杂交瘤细胞冻存与复苏
6. 单克隆抗体的批量生产
7.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一)主要材料:

RPMI1640培养液 FCS 10% 谷氨酰胺 2mmol/L 青霉素 100IU/ml 链霉素 100Ug/ml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抗原一抗体反应、单克隆抗体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抗原一抗体反应、单克隆抗体

医师三基基本理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抗原一抗体反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沉淀反应)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A1型题1.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抗原抗体反应是抗原和相应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簇(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即两者分子构型高度互补,而且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必须紧密接触,才可能有足够的结合力。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2.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

正确答案:(1)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克隆选择学说,即一个克隆产生一种抗体。

(2)将免疫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产生杂交瘤细胞,保持双方亲代细胞产生抗体与无限繁殖的特性。

(3)利用代谢缺陷补救机制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并进行克隆化,然后大量培养增殖,制备所需的各种单克隆抗体。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什么是基因工程抗体?正确答案:基因工程抗体又称基因重组抗体,即在充分认识Ig的基因结构和功能基础上,应用DNA重组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需要在基因水平上对编码Ig分子的基因进行切割、拼接与修饰等,并导入受体细胞,使之表达出新型抗体分子。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4.简述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试验诊断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1)单向扩散试验:用于测定多种血浆蛋白(如IgG、IgA、IgM的定量测定)。

(2)双向扩散试验:可用于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特征性(包括检测某种抗原,如AFP;检测某种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原半定量滴定抗体的效价等。

(3)直接凝集反应: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或半定量的检测。

(4)间接凝集反应:用于各种抗体和可溶性抗原的检测。

(5)胶乳凝集试验:用于类风湿因子等的检测。

(6)免疫电泳:定性试验,主要应用于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的分析及正常和异常免疫球蛋白的识别与鉴定。

(7)放射免疫与放射免疫分析:用于微量蛋白质、激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5.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A.分子间吸引力B.流体静力吸引力C.电荷吸引力D.分子间吸引力、电荷吸引力E.分子间吸引力、流体静力吸引力、电荷吸引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6.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B.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C.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保持不变D.解离后抗体结构活性改变E.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改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7.血清学实验的前带现象是指A.抗体过量B.抗原过量C.凝集明显D.沉淀物显著E.溶血明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8.抗原抗体分子结合的最适比例称为最适比,此时A.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体B.上清中有少量游离抗原C.上清中几乎无游离抗原或抗体存在D.出现沉淀物是肉眼看不见的E.上清中有少量的游离抗原抗体存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9.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过剩时的沉淀反应称为A.前带B.后带C.带现象D.等价带E.前后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0.血清学反应最适宜的pH为A.2.5~4.5B.5~6C.6~8D.7~9E.3~4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1.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电解质、pH和反应体积B.抗原抗体的浓度、反应体积和温度C.电解质、pH和温度D.温度、pH和反应体积E.温度、反应体积和pH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2.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下列哪项有关A.隐蔽抗原的释放B.交叉抗原的存在C.免疫调节功能缺陷D.自身抗原的改变E.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的改变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3.A群乙型溶血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肾炎是由于A.链球菌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B.促进隐蔽抗原的释放C.自身抗原的改变D.免疫调节功能异常E.促进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的改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4.下述抗原抗体反应中,不属于沉淀反应的是A.单向免疫扩散试验B.双向免疫扩散试验C.抗球蛋白反应D.免疫比浊法E.火箭免疫电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抗原一抗体反应15.能促进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增殖的IL是A.IL一1B.IL一2C.IL一3D.IL一4E.1L一5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6.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主要区别之一是A.与抗原结合牢固B.对热稳定C.高度特异性D.与之结合的抗原不同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7.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有A.细菌B.病毒C.衣原体D.质粒和噬菌体E.支原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8.HAT培养基加入甲氨蝶呤的目的在于A.促进脾细胞的生长B.抑制融合细胞生长C.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D.抑制细菌生长E.促进融合细胞生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9.下列实验属于沉淀反应的是A.肥达反应B.外裴反应C.抗链球菌“0”实验D.Ascoli实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0.关于“火箭电泳”,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利用了“单向免疫扩散”的原理B.利用了“双向免疫扩散”的原理C.利用了“平板电泳”的原理D.由在“单向免疫扩散平板”两端加上电场而形成E.利用凝集反应的原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1.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是A.定性实验,不能定量B.定量实验,不能定性C.可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样:本含量D.沉淀环大小可直接反映待测样本含量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2.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时,沉淀环的大小与样品内抗原的含量呈A.反比关系B.对数关系C.直线关系D.正比关系E.函数关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3.下列哪一个试验不属于沉淀反应A.免疫比浊法B.双向免疫扩散法C.单向免疫扩散法D.Coomb试验E.环状沉淀反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24.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了保证准确测定靶物质浓度,必须使A.检测抗原过量B.检测抗体过量C.充分稀释待测样品D.有足够强度的发射光E.B+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沉淀反应。

抗体(Antibody,Ab)基本结构和作用

抗体(Antibody,Ab)基本结构和作用
在B细胞膜上有IgD,为细胞表面抗原 受体,有调节B细胞向抗体产生细胞增 殖分化的作用。
IgD在B细胞膜上出现,是B细胞成熟的 标志。这些B细胞都难以产生免疫耐受 性,而B细胞膜上只有IgM而无IgD时, 容易因相应抗原作用而形成免疫耐受。
五类免疫球蛋白特性比较
Ig种类
IgG
IgM
IgA/SIgA IgD IgE
IgA不能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 但能激活补体的替代途径。不能作 用为调理素,但能凝集颗粒性抗原 和中和病毒。
SIgA
分泌型IgA是机体 粘膜防御感染的 重要因素。
在保护肠道、泌 尿生殖道、乳腺 和眼睛抵抗微生 物入侵方面起关 键作用。
4、IgE
IgE为单体分子; 分子量190kDa,在血清中含量最少,约为
IgM和SIgA结构示意图
(二) 功能区
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发现,Ig多肽链是由若干折叠 成球形结构组成的一种立体构型。 每一球形结构是肽链的一个亚单位,约110个氨基 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故称功能区(或结构域)。 在功能区中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L链有VL、CL两个功能区; IgG、IgA、IgD的重链有VH、CH1、CH2、CH3共四个功 能区;IgM、IgE重链则有VH、CH1、CH2、CH3、CH4五个功 能区。
0.01~0.9%;
种系进化中出现最 晚;
由呼吸道和胃肠道 浆细胞产生;
IgE
人和动物血清中浓度 很低,但它有独特的 Fc区,能结合肥大细 胞和嗜碱性细胞,可 引起I型超敏反应。
IgE还与对蠕虫侵袭的 免疫应答有关。
IgE在56℃ 30min即被
5、IgD
血清中含量极少,为Ig总量的1%左右。 IgD为单体分子,血清中IgD的功能尚 不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2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过程
• 首先是获得抗体基因片段,可从B细胞 DNA库中筛选;用探针从杂交瘤细胞、 免疫脾细胞的DNA库或cDNA库中筛选; 或以PCR法直接扩增等。
• 然后将抗体基因片段导入真核细胞(如 杂交瘤细胞)或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 ),使之表达具有免疫活性的抗体片段 。
2020/4/12
3.引入辅助因子法
• 很多天然酶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Lerner 等将金属离子引入抗体酶,成功地催化了肽键 的选择性水解。
• 用三乙撑胺Co3+盐作为金属离子辅因子,所用 半抗原分子带有一肽键。且通过羧酸根及仲胺 基与金属离子相连。将此半抗原通过共价键连 接在载体蛋白上免疫动物后产生的抗体,在金 属离子复合物作为辅因子的参与下,这些抗体 酶能选择性水解甘氨酸和丙氨酸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肽键, 其转化数达6×10-4。
2020/4/12
优点
• 这类抗体具有分子量小,作为外源性蛋 白的免疫原性较低;在血清中比完整的 单克隆抗体或F(ab)2片段能更快地被清 除;无Fc片段,体内应用时可避免非特 异性杀伤;能进入实体瘤周围的微循环 等优点。
2020/4/12
(四)Ig相关分子
• 原理:可将抗体分子的部分片段(如V区 或C区)连接到与抗体无关的序列上(如 毒素),就可创造出一些Ig相关分子
2020/4/12
• Landry等用可卡因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 -磷酸单酯为半抗原,产生的单克隆抗 体能催化可卡因的分解,其催化活性和 血液中催化可卡因的丁酰胆碱酯酶差不 多,水解后的可卡因片段失去了可卡因 刺激功能。因此,用人工抗体酶的被动 免疫也许能阻断可卡因上瘾,达到戒毒 目的。
2020/4/12
• 这种单抗与反应物的过渡态结合降低了 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该反应的进行 。如催化碳酸脂水解的抗体MOPC167即 以此法制备。
2020/4/12
2.抗体结合位点化学修饰法
• 对抗体酶进行结构修饰的关键是找到一种温和 的方法在抗体结合位置或附近引入具有催化功 能的基团。
• 游离巯基就是适合的基团之一,它具有高亲核 性,易于氧化,及能通过二硫化物进行交换反 应或亲电反应而选择性修饰的特点。
2020/4/12
• 在亲和性和结合特异性方面,抗 体-抗原的相互作用与酶-底物的 相互作用相似。
2020/4/12
• 抗体与处于稳定、低能构型的抗原作用,而酶 与处于不稳定、高能的过渡态底物结合。酶结 合能量帮助打开底物分子的化学键。
• 抗体酶的结构应该与底物过渡态互补。但这种 过渡态往往只存在短时间,所以研究者必须先 制备底物过渡态的稳定低能类似物,然后制备 抗体酶。
1. 将小鼠杂交瘤细胞的免疫球蛋白(Ig)VH基因与人Ig的 CH基因连接
2. 导入骨髓瘤细胞,使之表达嵌合重链 3. 再将小鼠杂交瘤细胞的Ig VL基因与人的CL基因相连 4. 转染含嵌合重链的小鼠骨髓瘤细胞 5. 筛选分泌鼠-人嵌合抗体的骨髓瘤细胞
2020/4/12
所分泌的嵌合抗体与原杂交瘤细胞分 泌的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相同,但减 少了抗体中的鼠源性成分
2020/4/12
(五)噬菌体抗体(phage antibody )
• 噬 菌 体 表 面 展 示 技 术 (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 是将已知特异性的抗体分子的所有V区基 因在噬菌体中构建成基因库,用噬菌体 感染细菌,模拟免疫选择过程,具有相 应特异性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即可在噬 菌体表面呈现出来。
(二)重构抗体(reshaping antibody )
• 目的:为进一步减少鼠源蛋白在嵌合抗 体内的含量
• 改造:将鼠抗体的超变区基因嵌入人抗 体 Fab 骨 架 区 的 编 码 基 因 中 , 再 将 此 DNA片段与人Ig恒定区基因相连,然后 转染杂交瘤细胞,使之表达嵌合的V区抗 体。
2020/4/12
2020/4/12
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
•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abzyme),是具 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它兼具抗体 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 1986年Lerner和Schultz两个研究小组各 自独立发表了他们关于抗体酶的第一篇 报告以来,抗体酶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 广泛的成功。
2020/4/12
应用事例
可将有治疗作用的毒素或化疗药物取代抗体 的Fc片段,通过高变区结合特异性抗原,连 接上的毒素可直接运送到靶细胞表面,起 “生物导弹”的作用。
Byrn构建的“CD4免疫粘附素”即是这一类 抗体分子,他是将CD4基因与IgG1 C区在体 外重组而表达出的Ig相关分子,它可封闭人 HIV gp120蛋白与CD4+ T细胞的结合,在治 疗人的爱滋病上具有潜在价值。
2020/4/12
4.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 该技术在抗体酶制备中具有诱人的前景 。应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或全套抗体 基因库,并辅以计算机模拟,为筛选特 定目的高效催化抗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和技术支撑。
2020/4/12
(三)催化抗体的应用
• 用病毒特异蛋白质片段的过渡态模拟物 免疫动物,产生能特异水解病毒蛋白质 的抗体酶,使病毒无法繁殖,从而达到 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2020/4/12
• 催化抗体制备技术的开发预示着可以人 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自然界 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对生物学、化学 和医药等多种学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实用价值。
2020/4/12
(二)催化抗体的制备
• 催化抗体(抗体酶)技术是化学和免疫 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交叉渗透 的产物,是将抗体的极其多样性和酶分 子的巨大催化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 分子设计的新方法,故而显示出较高的 理论和实用价值,成为酶工程领域中的 研究热点。
2020/4/12
展望
• 基因工程抗体由于将抗体基因置于人的操作之 下,抗体分子的大小、亲和力的高低、对细胞 毒性的强弱,以及是否接上其它有用的分子等 都可根据治疗和诊断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是杂 交瘤技术所不及的,因此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结束仅依靠免 疫获得抗体的状况。
• 本质:实际上也就是在人抗体可变区序 列内嵌入鼠源抗体的高变区基因序列, 通过这种置换为人类抗体提供了一个新 的抗原结合部位。
2020/4/12
(三)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
• 又称FV分子。 • 目的:基因工程手段构建更小的具有结
合抗原能力的抗体片段,即FV分子或单 链抗体蛋白。 • 本质:是由VL区氨基酸序列与VH区氨基 酸序列经肽连接物(linker)连接而成。 此外肽连接物还可将药物、毒素或同位 素与单链抗体蛋白相融合。
2020/4/12
目前基因工程抗体有
• 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 • 重构抗体(reshaping antibody) • 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 Ig相关分子 • 噬菌体抗体(phage antibody) • 全套抗体(the immunoglobulin repertoire)基
2020/4/12
目前制备催化抗体有以下四种方法:
• 1.细胞融合法 • 2.抗体结合位点化学修饰法 • 3.引入辅助因子法 • 4.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2020/4/12
1.细胞融合法
• 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反应物的过渡态 类似物,这类类似物通常是半抗原,经 与载体蛋白偶联,研制针对该过渡态类 似物的特异单抗,亦即抗体酶。
2020/4/12
• 随着DNA重组技术以及其它分子生物学 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 制备抗体分子,这种抗体分子称为基因 工程抗体,这是分子水平的抗体。
2020/4/12
优点
• 是按人类设计所重新组装的新型抗体分 子,可保留或增加天然抗体的特异性和 主要生物学活性,去除或减少无关结构 (如Fc片段),从而可克服单克隆抗体 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缺陷(如鼠源单克隆 抗体在人体内使用会引起抗体产生而降 低其效果,Fc片段的无效性和副作用)
因库
2020/4/12
(一)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 )
• 嵌合抗体是指在同一抗体分子中含有不 同种属来源抗体片段的抗体,又称杂种 抗体。
• 迄今构建的嵌合抗体多为“鼠-人”类 型,也就是抗体的Fab或F(ab)2来源于鼠 类,而Fc片段来源于人类。
2020/4/12
嵌合抗体制备过程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