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合集下载

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血型是人体基因组中的重要表型,血型分类系统多种多样,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型抗原是血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和糖类成分,在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学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对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研究和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些抗体的制备可通过某些特异性标志物筛选肝炎病毒抗体、瘤细胞表
面分子抗体、药物代谢酶等。

由于这些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和稳定性,因此已被广泛用于诊断、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探究不同
制备方法以及对不同固定的红细胞抗原的适用性,为医学实践提供支持。

3. 研究方法
(1)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提取出兔、鼠或小鼠等动物的淋巴细胞后,与牛红细胞或猪红细胞
等固定红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2)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采用重组DNA技术合成特定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细胞处理和分离纯化,制备出基因工程抗体。

4. 研究进展和计划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同时对基因
工程抗体的制备进行了初步实验。

下一步,我们将在不断实验和分析的
基础上,优化制备方法和条件,进一步探究两种抗体对不同血型固定红细胞的适用性差异,完善有关的研究成果。

抗体的制备

抗体的制备

编辑ppt
24
C、凝胶层析法:利用凝胶的多孔网状结构, 大分子在凝胶颗粒间很快通过,小分子 进入网孔,难于洗脱,将抗原分为大、 中、小三种。属区带分离法。
D、离子交换层析:利用带离子基团的纤 维或凝胶,吸附带相反电荷的抗原。
凝胶过滤层析( 分子筛)的作用机理
编辑ppt
25
E、亲和层析:利用生物学分子间所具有的 专一亲和性而设计的层析方法。Ag-Ab, 激素-受体,酶-酶配体,酶蛋白-辅酶。
但完全福氏佐剂局部注射因易形成肉 芽肿和持久溃疡而不用于人体免疫。
编辑ppt
35
(四)免疫动物
+ 为获取高质量(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的 抗体,除了需制备质量好纯度高的抗 原外,还需选择适宜的动物和设计有 效可行的免疫方案,如抗原的剂量、 剂型、注射途径、注射次数、注射间 隔和接种动物的年龄均与免疫效果密 切的关系。
编辑ppt
19
B、冷热交替法:将材料投入沸水中,90 ℃左右维持数分钟,立即置于冰浴中。 在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质及核酸可用 此法。
C、超声波破碎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 动而使细胞破碎的方法。微生物和组织 细胞破碎多用此法,但真菌厚膜孢子则 较难打破。
编辑ppt
20
D、酶处理法: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消化 细菌和细胞。例如在碱性(pH8.0)下,溶 菌酶可专一破坏G+菌细胞壁。此法适用 于多种微生物。
C、新鲜血去除纤维蛋白原后按B处理。
编辑ppt
15
(2)细菌抗原的制备:取标准菌株,接种。 H抗原:取有动力的菌株液,用 0.3~0.5%甲醛处理。 O抗原:菌液于100℃2.5h。 Vi抗原:杀菌后,加入1%的氯化钙溶 液。
(3)虫卵也可作为抗原,例如日本血吸虫 卵悬液。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杂交瘤细胞特点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00)A.具备了双亲细胞的特点B.分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C.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D.体外繁殖快速E.能分泌抗体解析:解析:杂交瘤细胞是两个不同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异型核细胞,这两种细胞分别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2.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分数:2.00)A.NS-1和SP2/0细胞株√B.NS-2株C.SP5株D.HPG-2E.HAILA解析:解析: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NS一1和SP2/0细胞株。

3.HAT培养基中三种关键成分为(分数:2.00)A.次黄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B.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C.氨基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D.腺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E.鸟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解析:解析:HAT系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 (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三种物质各英文首字之缀列,HAT培养基也就是指含有这三种物质的细胞培养基。

4.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有限稀释法B.无限稀释法√C.显微操作法D.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E.软琼脂平板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5.实验室最常用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方法是(分数:2.00)A.无限稀释法B.有限稀释法√C.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D.软琼脂平板法E.显微操作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第一节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杂交瘤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聚乙二醇(PEG)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具有体外长期繁殖能力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为一体,在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下,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过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长期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

将这种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在小鼠腹腔积液中即可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是一项周期长和高度连续性的实验技术,涉及大量的细胞培养、免疫化学等方法。

具体包括两种亲本细胞的选择与制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化等。

一、杂交瘤技术(一)小鼠骨髓瘤细胞1.细胞株稳定,易于传代培养。

2.细胞株自身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3.该细胞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或胸腺嘧啶激酶(TK)的缺陷株。

4.目前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是NS-1和SP2/O细胞株。

(二)免疫脾细胞免疫时选用与骨髓瘤细胞同源的BALB/c小鼠,鼠龄8~12周,体重约20g,雌雄均可,但必须分笼。

免疫用抗原尽量提高其纯度和活性,免疫途径多用腹腔内或皮内多点注射法。

如为珍贵微量抗原,可用脾脏内直接注射法进行免疫。

(三)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产生杂交瘤细胞的中心环节。

PEG(聚乙二醇)有助于细胞融合。

(四)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将经过融合的细胞置于含有次黄嘌呤、甲氨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HAT培养基中。

1.脾细胞:在一般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繁殖。

2.骨髓瘤细胞:采用的小鼠骨髓瘤细胞都是HGPRT或TK代谢缺陷型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仅合成DNA的主要途径被氨基蝶呤阻断,又因缺乏HGPRT或TK而不能利用次黄嘌呤,虽有TK可利用胸腺嘧啶核苷,但终因缺乏嘌呤不能完整合成DNA,而使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增殖而死亡。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疾病诊断和治疗
基因工程抗体可以用于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如肿瘤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
药物研发
基因工程抗体可以作为药物研 发中的靶点筛选、药物设计和 优化等环节的重要工具。
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基因工程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针对特定抗原进行高灵敏度检测和靶向治疗;同时, 基因工程抗体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其稳定性和功能。
抗体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天然抗体
由免疫系统自然产生的抗体,类型多样,特异性各 异。
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一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用于治疗和诊断。
基因工程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抗体,如人源化抗体、小 分子抗体等,具有更好的治疗潜力和应用前景。
抗体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单克隆抗体技术最初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两位科学家Kohler 和Milstein发明。该技术通过将具有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 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进而筛选出能够持续稳定产生单 一抗体的细胞系。单克隆抗体在临床治疗和诊断领域发挥了重要 作用,如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00%
生物治疗
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病、感 染性疾病等,通过与药物结合或 直接作用于靶点发挥作用。
80%
免疫学研究
用于研究免疫应答机制、细胞信 号转导等。
单克隆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高度特异性、易于制备和纯化、 可大量生产、稳定性好等。
缺点
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可能引 发免疫反应等。
03
基因工程抗体
挑战
机遇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发和生产成 本较高,同时存在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

ATGA
酶切位

上游引物:HF1>5’ CGGAATTCATGGTGGACGCTTTCCTGGGC 3’>
下游引物:HF2>5’ GCCTCGAGTCATGCCTCTTTCTCATAAGT 3’>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 DNA 产生粘性末 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 DNA 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
基因工程的操 作技术
1、体外基因重组
目的基因的制备
载体的构建:质粒或
噬菌体

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
2、重组体DNA的转 化增殖和表达 转化 筛选 增殖和基因表达
Foreign DNA to be inserted
+
Plansmid vector Joining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
酸,通常为A。因此,Taq DNA聚
合酶扩增的产物可与 T-载体进行 粘端互补连接,达到高效克隆的 目的。因为TA克隆法操作最简单, 快速和高效的原因,成为Taq聚合 酶PCR产物的最佳克隆方法。
试剂与器材
1、材料:纯化的PCR产物 2、试剂 (1)LB液体培养基 (2)1.5%琼脂LB固体培养基 (3)5-溴-4-氯-3-吲哚-β -半乳糖苷(X-gal)储存液(20mg/mL) (4)异丙基-β -D-硫代半乳糖苷(IPTG)储液(20mg/mL) (7)pEASY-Blint载体系统 3、仪器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抗体种类:
第一代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第二代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第三代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抗体制备

抗体制备


二、免疫动物

为获取高质量的抗体,除了需制备高纯度 的抗原外,还需选择适宜的动物和设计有 效可行的免疫方案,如抗原的剂量、剂型、 注射途径、注射次数、注射间隔和接种动 物的年龄均与免疫效果密切的关系。
1.免疫动物的选择
选择动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抗原来源与动物种属的关系。抗原的来源与免疫动物 种属差异越远,其免疫源性越强,免疫效果越好,而 同种系或亲缘关系越近,免疫效果越差。 ②动物个体的选择。适龄、健康、体重符合要求的正常 动物(以雄性为佳);抗体需要量少时,选用家兔、 豚鼠和鸡等小动物;抗体需要量大时,可选用绵羊、 山羊、马、驴等大动物。 ③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
第十一章 抗体制备



抗体的制备技术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抗体是传统的抗体制备方法即利用抗原免 疫动物后获得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第二代抗体是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针对抗原中 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第三代抗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而来,称为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本 章主要介绍三种类型抗体的制备方法。
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流程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 主要材料
2. 细胞融合前准备
3. 细胞融合
4. 抗体的初筛和克隆化
5. 杂交瘤细胞冻存与复苏
6. 单克隆抗体的批量生产
7.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一)主要材料:

RPMI1640培养液 FCS 10% 谷氨酰胺 2mmol/L 青霉素 100IU/ml 链霉素 100Ug/ml

基因工程抗体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抗体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抗体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抗体是由人工合成或修改的基因来产生的抗体,也称为重组抗体。

与传统的抗体不同,基因工程抗体不受限于动物来源,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来获得。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过程包括选择目标抗原、构建重组抗体基因、转染宿主细胞、高效表达和纯化等步骤。

因为基因工程抗体可以定制化地设计和制备,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和重组抗体等。

其中,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一克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一致性;人源化抗体是将动物源的抗体人源化,避免了人体免疫系统对异种抗体的攻击;嵌合抗体是将两种或以上不同来源的抗体结合起来产生的新型抗体,具有更广泛的抗原覆盖范围和高亲和力;重组抗体则是根据目标抗原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并合成新的抗体基因来产生新型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将会在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同时也将推动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小牛血清至20%, 加几滴10%二甲亚砜。
• 杂交瘤细胞培养可用液体、半固体、
接种动物腹腔。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
McAb 单一、特异、纯化,利用杂交 瘤技术制备McAb的基本原理是三个原则:
1)一种单克隆产生一种抗体 2)杂交瘤细胞保持双亲细胞特性 3)筛选培养基
一、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1. 动物体内生长
2. 表达载体的构建
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基因依可变区 基件及内含子剪接信号,因此载体只需要包括 细胞内增殖所必须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和质粒复 制的起始序列以及在真核细胞进行选择的显性 标记基因。
将载体 DNA 导入真核细胞称为转染。 导入的 DNA 整合至细胞基因组 DNA 中 得到转染子,要得到稳定的转染子需利 用真核细胞的显性选择标记基因,这些 标记基因使细胞获得对某些细胞毒物质 的抗体,在培养液中加入相应的细胞毒 物质可杀死转染不成功的细胞,达到选 择的目的。
二、小分子抗体
具有结合抗原功能的分子片段称为小 分子抗体。其优点:1)可在原核细胞表 达,生产成本低; 2)易于穿透血管或组 织到靶细胞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3) 不含Fc 段,副作用小;4)半衰期短,有 利于毒素中和及清除。
小分子抗体包括:抗原结合片段 (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 可变区片段(fragment of variable region,Fv),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ScFv),单区抗体。另有VH和VL。
3.表达
用哺乳动物细胞或大肠杆菌表达量较少, 而应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扩增系统使抗 体表达增强。dhfr 是正常核酸代谢必须的酶, 缺乏该酶的中华仓鼠卵细胞( CHO))需在有 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条件下利用 DNA 合成, 因此, dhfr 作 CHO 的显性选择标记基因,在 无次黄嘌呤、胸腺嘧啶核苷的情况下,只有导 入 dhfr 基因,细胞才能存活。该糸统可用来 扩增导入的目的基因。
(二)选择培养基的应用
细胞融合是一个随机的物理过程。融合后可 能出现以下情况:
1)脾细胞与瘤细胞 2)瘤细胞与瘤细胞 3)脾细胞与脾细胞 4)未融合的脾细胞 5)未融合的瘤细胞 6)多聚体形式。 3)、4)、6)在体外易死去,不需筛选。
细胞的 DNA 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 一是糖和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 合成核苷酸,进一步合成 DNA,叶酸是 重要辅酶。

• 小鼠骨髓瘤与人的B细胞杂交瘤,该技 术优点是易获得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率 较高,但最大的缺点是不同种杂交后不稳 定,杂交瘤传代后,很快丧失分泌抗体的 染色体。
二、T 细胞杂交瘤
自 B 细胞杂交瘤技术后,T 淋巴细胞 杂交瘤成为热门,为获得淋巴因子,更深 入地研究T细胞的各种功能,虽然有一些小 鼠T细胞杂交瘤成功的报道,但结果不满意, 该细胞很不稳定,分泌淋巴因子无特异性, 一种T细胞杂交瘤可同时分泌几种淋巴因子, 到目前仍无突破性进展。
• 2.细胞工程BsAb
• 将二种杂交瘤细胞进行融合产生杂交 瘤,核酸随机组合多种多样。

3.基因工程BsAb
• 用抗体分子片段如ScFv或Fab等,经基 因操作修饰后,或体外组装成为BsAb,或 直接导入受体细胞表达分泌BsAb。
• 在免疫检测、肿瘤放射免疫显象、药 物刹伤、介导细胞刹伤效应起重要作用。
所以,前面提到的 2)瘤细胞与瘤细 胞及 5) 未融合的瘤细胞不能生长,只有 1) 脾细胞与瘤细胞才能生长,因为脾细胞为
HGPRT 阳性,通过补偿途径代替氨基蝶呤 阻断的主要途径。
(三)有限稀释与抗原特异性选择
在免疫动物时,一种抗原往往有多个表 位 ,一个B细胞克隆接受一个表位,故在 免疫动物时是众多 B 细胞克隆的抗体的分 泌,而针对目的抗原的B细胞只占很少部分 ,在细胞融合后,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关的 细胞融合体,即融合细胞分泌的不是目的 抗体,要进行筛选,分二步稀释。
(一)人-鼠嵌合抗体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 IgG C 区与鼠 IgG V 区连接,导入细胞内表达制备的抗 体称为嵌合抗体,因 IgG 的抗原性在 C 区, 来自人,故抗原性降低,且半衰期明显延长, 在介导 CDC 及 ADCC 亦明显增强。
1.鼠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
用探针从该杂交瘤细胞的基因组文 库 中 调 取 。 用 PCR 方 法 从 该 细 胞 的 RNA 中扩增 VH 及 VL 基因。
一是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 嘧啶存在下,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 (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eribosyl transferase,HGPRT)和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的催化作用合成 DNA。
氨基蝶呤是叶酸的拮抗剂,当氨基蝶 呤存在时,能阻断第一条途径。细胞融合 的选择培养基中有三种关键成分,次黄嘌 呤(hypoxanthine,H)、氨基蝶呤 (aminopoterin,A)、胸腺嘧啶核苷 (thymidine,T),三者取前缀缩写为 HAT 培养基,其融合细胞所用的瘤细胞是经毒 性培养基选择出来的 HGPRT 阴性细胞株。

1. 稳定、易培养

2. 自身不分泌Ig或CK

3. 融合率高

4. 是HGPR瘤株有P3X63-Ag8.653C ( P3.653 ) 、 Sp2/0 等 。 为 HAT敏感株,易培养, 融合率高,最常选用 聚乙二醇(PEG)使细胞膜轻度损伤,细胞容 易融合。
(四)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又称双功能抗体。两个抗 原结合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可以同时 与两种不同特异性抗原发生结合。
• 1.化学交联BsAb
• 分别分离纯化两种抗原的单抗,先使 Ig解离后,获得单价抗体,再使两种不同 抗原特异性的单价抗体或其片段交联起来 。该方法易致抗体失活,其产物也难以保 证均质性。
T 淋巴细胞杂交瘤分为小鼠及人, 由于 T 细胞功能的多样化,制备出的 T 细胞杂交瘤也各有其特性,如分泌淋 巴因子,特异性杀伤功能,分泌抑制因 子,自身反应性等。其基本过程是将激 活的T细胞与酶缺陷型T淋巴细胞瘤细胞 融合,可表达特异性 TCR 或其他功能 的杂交瘤T细胞,与 B 细胞相以,但细 胞激活和阳性克隆筛选较为杂交,不稳 定,简介主要步骤 。
三、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杂交瘤细胞形成的初期很不稳定, 鼠的二倍体细胞有40对染色体,杂交后 80对,易丢失,丢失后仍生长,要检测 上清液中是否有目的抗体及淋巴因子。

将阳性细胞进行单细胞培养,反复2~
3次,确保为一单细胞阳性杂交瘤细胞应及
时冻存,以防止细胞染色体丢失,发生变
异或污染,冻存于液氮(-196℃),冻存时
( 二 ) 改 形 抗 体 ( reshaped antibody,RAB)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嵌合抗体基础 上用人抗体可变区序列取代鼠源单抗CDR 以外的骨架序列,重新构成既有鼠源单 抗的特异性又保持抗体亲和力的人源化 抗体,该抗体对人无免疫原性。
(三)抗体的表面修饰
人和鼠 IgV区来自不同的种属,轻链不同型 别 , 互 补 性 决 定 区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的 长 度 可 不 一 致 , 但暴露于表面的AA残基的位置数量都很保守, 通过改变表面残基使其人源化,降低鼠可变区 的异源性,将Fv的表面人源化,消除其免疫原 性而不影响 Fv 的整体空间构象。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在诊断、治疗、 预防和蛋白质提纯应用中非常广泛, 但对人是异源性,人抗小鼠抗体,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减少小鼠源成分, 保留原有的抗体特异性。
一、人源化抗体
人源化抗体主要指鼠源性单克隆抗 体的基因克隆及 DNA 重组技术改造, 重新表达的抗体。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 为人源序列所取代,既基本保留亲代鼠 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降低 了鼠异源性。
• 目前纯化方法有十几种,一般采用盐 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辛酸提取
等,现在最有效的方法是亲和纯化法,常 用 SPA 或抗小鼠免疫球蛋白抗体与载体交 联。称为 Sepharose 柱,抗体结合上去,然 后洗脱。
三、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鉴定的方法很多,用已知抗原测 定抗体,几乎所有的抗原抗体反应 试验都可以作,如阳性,再定量, 确定工作浓度。
计数,每个孔只放一个细胞,实际是0 至数个,整个过程为克隆化,将阳性细胞 株重复一次,尽量使抗体更纯,将阳性细 胞进行增殖,部分冻存,部分进行体外培 养或动物接种。
• 另外还有其他杂交瘤技术,如人-人 B 淋巴细胞杂交瘤和鼠-人 B 淋巴细胞杂 交瘤,人骨髓瘤细胞系体外建株比较困难, 生长不稳定,有的分泌 IgE,有的分泌 Ig 的γ、κ链。B细胞取外周血淋巴细胞、 脾细胞、淋巴结细胞、病灶浸润性淋巴细 胞。从理论上讲很好,但实际比较困难, 在于缺乏好的亲体骨髓瘤细胞株,较难获 得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人杂交瘤细胞 不能在小鼠或其他动物体内生长。
第四章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 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 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教研室
李闻文 2013 ,10
目的要求 1. 掌握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2. 熟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 3. 熟悉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概述
大多数抗原分子具有多个抗原决定 簇(表位,epitope)。一个抗原决定 簇刺激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 抗体,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 体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如免疫血清。由一个 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 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 单克隆抗体理化性状高度均一,其抗原 结合部位完全相同,生物活性专一,特异性 强,纯度高,效价高,易于实验标准化及大 量制备,是研究抗体的一重大突破。应用比 较广,如试剂诊断盒、治疗肿瘤、器官移植 及自身免疫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