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导学案
《项链》教案10篇

《项链》教案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链》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项链》教案篇1一、导入课文1、导语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
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
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莫泊桑是19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生写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和3部游记。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
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二、分析悲剧成因1、师: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1)序幕部分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高一郝红梅学习目标:1、梳理情节,把握结构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培养对事件的评价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勾画表现主人公性格的词句。
2、借助“教材助读”,理解文章主旨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写到“我的疑问”处二、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补充文学常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莫泊桑(1850—1893)法国《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漂亮朋友》(《俊友》)②契诃夫(1860—1904)俄国《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③欧•亨利(1862—1910)美国《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2、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3、关于小说的主题1、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
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A、“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课文编写者持这种观点,“预习提示”中也是这样表述的,这是一般认可的看法。
B、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C、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
11.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课题项链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项链》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意境优美。
在教学中应该以读为本,让孩子在诵读中受到语言美、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
引导孩子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快乐,又在感受中进一步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再充实感受。
贯穿全课的情感主线就是快乐!快乐!再快乐!让我们谈快乐,寻找快乐,分享快乐吧。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大海。
2.教师引学:你见过大海吗?你能形容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吗?你喜欢在海滩上玩儿些什么?海边玩耍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美好1.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美丽图画。
2.学生回答问题。
3.齐读课文题目。
1.填一填。
( )的大海( )的大海的回忆?3.引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时:12分钟)1.老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学:根据字音,自己读读课文。
(师巡视) 3.本课分为几个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
5.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生词。
(2)自己识记生字。
(3)同桌交流。
(4)汇报。
(5)去掉拼音读一读。
(6)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7)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再把圈画的词读两遍。
3.学生自己标出两个自然段。
4.同桌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5.学生识字。
(1)选择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2)把自己记的字和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3)把自己喜欢的字和大家说一说,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2.给下面的生字宝宝注音。
( ) ( )( )蓝 向娃( ) ( ) ( )着 金 挂( ) ( ) ( )和 活笑充。
(4)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字词。
(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检查反馈(用时:13分钟) 1.教师引学: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课件按学生的提醒显示生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和”等4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河边呀,公园里呀,森林里呀……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最让你难忘的地方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2.师: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去过海边。
他说那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向老师请教。
2.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老师随机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4.书写生字。
(引导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指导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既然到海边来了,当然不能空着手回去,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海边拾贝。
2.游戏“海边拾贝”:课件出示的贝壳和海螺的背后写有生字、词,指名读,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它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3.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出示配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疏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居伊·德·莫泊桑 (1850—1893) 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短篇小说《羊脂球》、《两个朋友》、《米隆老爹》、《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法)、契诃夫(俄)、欧·亨利(美)。
2.莫泊桑小说风格(1)以小见大,概括生活本质。
(2)精巧奇特的构思布局,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
(3)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
(4)精彩生动的人物语言。
3.写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
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
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想极力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为此他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莫泊桑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道德沦丧和拜金主义,真实地描写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了深切同情。
4.字词正音寒伧.(chen)佳肴.(yáo)请柬.(jiǎn)莅.临(lì)衣褶.(zhě)契.约(qì)阿.谀.(ē yú)垂涎.(xián)自惭形秽.(huì)面面相觑.(qù)语无伦.次(lún)骇.人听闻(hài)誊.写(téng)二、合作讨论1.第一部分前后共用了七次“梦想”一词,她“梦想”了哪些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借项链这一部分,主要使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情感?3.如何理解“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
《项链》导学案

神木职教中心职高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一定的情节能够表现一定的人物形象如《祝福》中祥林嫂再嫁时又是哭又是骂,后来听了柳妈的话后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等情节,都充分说明了她是一个受封建迫害很深深的农村妇女形象(二)从对其它情节、构思上来看在开头的故事情节可以起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中间可能有过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在结尾有可能交待故事的结局、照应上文、构思精巧(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等作用(三)从对文章的主旨方面来考查,情节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四)起线索作用有时候,故事情节可起到全文的线索作用如《项链》就是以“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谈项链”为线索的;规范答题思路(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组织语言表达)××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在回答其作用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综合为如下: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衬托人物心理4、象征和暗示6、交代人物活动场所7、展开、推动故事情节8、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在小说阅读中,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作用(表达思想情感)1、关于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特征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命运变迁等2、关于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3、关于小说塑造人物的作用:整体上说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三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4、关于人物形象地两个角度:一是从分析环境入手,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往往会烘托人物性格和暗示人物命运,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命运及其变化的载体,也是其具体的体现导学案(第一课时)参考答案探究点一:(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明(识)项链)探究点二:1、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项链的教案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的教案《项链》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分享了7篇《项链》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项链的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项链》教案篇一内容预览:一单元生活况味1、《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
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课时要点:构思和结构过程:一、自读课文;二、把握线索: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三、结构: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过程:一、人物形象探讨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3、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二、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范例(精选10篇)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项链》课文教案设计范例(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链》课文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项链》课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③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能力目标①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② 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罗瓦赛尔太太,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罗瓦赛尔太太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讨论,如:怎样评价罗瓦赛尔太太;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
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
让我们读一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背景介绍(出示投影):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靡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阶级当中同样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作者及作品,掌握有关小说的常识和阅读方法。
2.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理解情节,把握主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4.品味小说个性化语言。
学习重点:概括人物形象,掌握理情节、析人物、揭主题和谈写法的学习小说的阅读方法。
学习难点: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关假项链的依据。
预习案
一. 1.教材助读。
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之一。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
说巨匠(其他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著有短篇小
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
朋友》。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善于从平凡琐屑的事中,引出有声有色的故事,使人情事态真相毕露,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
真实,尤其是别具匠心的构思布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结
尾,细腻、深刻的人物心里和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以及精彩生动的
人物语言和简洁、质朴,、优美的文体风格,处处显示了作家高超
的艺术技巧。
他的文章如一泓清水般清新流畅,又不乏幽默机智。
2.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
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根据情节的复杂与简单,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
说。
二.
1. 生字注音:奢华()寒伧()镯子()帷幕()佳肴()租赁()誊写()褶皱()
抹布()磕巴()溘然长逝()相称()
契约()打盹()黯淡()面面相觑()
债券()系着裙子
2.理解词语:自
惭形秽 (hu ì):面面
相觑( q ù):琐碎 :
惊慌失措:
惆怅:
惊骇:
3.阅读展示:
探究案
1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按照事件自然进程,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
3.概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并结合情节分析有什么性格特点?
4.查阅有关评论,说说小说主题该怎样理解?
5.结合文段,列举小说中有关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细节
描写,(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
6.“极细小的一件事,可败坏年你,也可成全你。
”怎么理解?
7.课文最后交代项链是假的,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看法。
8.怎么看待丢项链这一情节/
练习案
《雪夜出诊》
夜,大雪飘飞。
将近晚上9 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
“我就是。
”医生回答。
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我是格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
我们刚刚接到一个男孩,他脑袋被子弹打中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
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是
外科医生。
”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 90 多公里,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他就住在你们镇上。
”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
”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
是自个儿玩弄火枪时不小心出事的。
”
“哦!可以的孩子。
无论如何,我会尽快赶到你们医院。
现在正下着雪,大
概 12 点左右我就可以赶到。
”“请慢,凡艾克医生。
还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孩子家很穷,我想他们不会给你
多少报酬。
”
“这没什么。
”凡艾克说完,挂上电话,几分钟后便驾着他分期付款买的
小汽车出发了。
崭新的小汽车在雪地艰难地行驶。
刚到郊外,车前突然窜出一个身穿黑大衣的
男人,凡艾克急刹车。
车未停稳,那男人已经敏捷地打开车门钻了进来。
“请你马上下车!”男人低声命令道,“我有枪。
”
“我是医生,”凡艾克很镇静,“我现在要赶去抢救一个情况危急的——” “别废话!”裹着旧黑大衣的人粗鲁地打断他的话,“你赶快下去,别惹我生气。
”
凡艾克被迫下了车,眼看着车子飞驶而去。
他在雪地里站了好一会儿,愣愣
地看着大雪把车轮印重新覆盖,才猛得清醒过来,急忙到附近寻人家。
他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在一户人家找到电话,召唤出租汽车。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出租汽车终于来到了。
凡艾克立即钻进汽车,催促司
机全速前进。
凌晨 1 点多,凡艾克到了格兰福斯医院。
黑顿早在医院门口等候,他的神情
已经不那么着急了。
“我已经想尽了办法。
”凡艾克气喘吁吁,直搓冰冷的双手。
“谢谢你!凡艾克医生。
我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
”黑顿拍拍对方身上的雪
花,“孩子一小时前死了。
”
两位医生走到候诊室门口。
凡艾克悠然惊呆了:门边的长板凳上,坐着一个
裹着破旧黑大衣的男人,头深深地埋在两只手掌里。
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目
光呆滞。
突然,他像发现了什么,死死盯着凡艾克。
“亨尼汉先生,”黑顿指着凡
艾克,对那男人说,“他就是我请来的凡艾克医生。
可以他中途被歹徒抢走了汽
车,所以来迟到了。
他本想赶来抢救孩子,他已经尽了全力,可惜还是晚了。
” 问题:
1.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说说理由。
2.面对出诊,凡艾克医生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在解决了最初的困难之后,凡艾
克医生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3.文章“我是医生,”凡艾克很镇静,“我现在要赶去抢救一个情况危急的——”
“别废话!”裹着旧黑大衣的人粗鲁地打断他的话,“你赶快下去,别惹我生气。
” 处,表现了抢车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门边的长板凳上,坐着一个裹着破旧黑大衣的男人,头深深地埋在两
只手掌里。
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目光呆滞。
突然,他像发现了什么,死死盯
着凡艾克。
”处说明了什么?
5.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最佳答案
2.先是下着大雪,后来车被抢了。
3.粗鲁,性格暴躁的人。
4.说明了那人就是抢车的人。
5.不要总是为自己着想,说不定别人就是来救你的。
6.我好后悔,如果不是我一时心急,说不定这孩子现在还活着,是我害了这孩子,也还害了我自己。
多么好的一位医生啊,明知道我们家不会付给他多少钱,但还是来救我的孩子,我有愧啊!
1.说明了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凡艾克医生能去救一个孩子,他
是一个无私奉献,有敬业精神的人。
2.先是下着大雪,后来车被抢了。
3.粗鲁,性格暴躁的人。
4.说明了那人就是抢车的人。
5.不要总是为自己着想,说不定别人就是来救你的。
6.我好后悔,如果不是我一时心急,说不定这孩子现在还活着,是我害了这孩子,也还害了我自己。
多么好的一位医生啊,明知道我们家不会付给他多少钱,但还是来救我的孩子,我有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