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高级数据库技术

合集下载

《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业

《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业

《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01T1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 Courses)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10学时实验学时:22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等五年制专业参考教材:1.朱烨,张敏辉主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 刘卫国主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ccess2010》,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 孟强主编,《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蒋加伏主编,《大学计算机》(第4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我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等五年制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关系数据库知识,是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使用;能够熟练地使用Access数据库软件,以多种方式来建立、查询、操纵数据库;并且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设计简单的窗体、报表;最终能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型的、模拟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以及不断跟踪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总体规划,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初步具备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独立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

熟练掌握: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的基本概念和创建方法。

掌握:SQL定义和操作数据表的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实验考核(机试)、平时考核。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相关专业名称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相关专业名称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发展历程。

(2)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包括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关系完整性等。

(3)熟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语法和操作,能够进行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4)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5)了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基本任务和方法,包括备份与恢复、安全性管理、并发控制等。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 等)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用 SQL 语言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和处理。

(3)具备初步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能够与编程工具(如Java、C等)结合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4)能够分析和解决数据库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优化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2、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和两级映像。

(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数据库、硬件、软件、人员)及其作用。

3、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联系)和表示方法(ER 图)。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三、学分:4四、授课对象:软件技术专业五、先修课程:《数据库入门原理》、《数据建模技术》六、同修课程:七、课程简介:《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开发与管理的高级核心技能,学与致用,能把课程技能点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前期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为以后进入行业领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1)能力目标A1. 能够根据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完成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A2.能够根据关系模式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后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A3. 能够根据要求完成后台数据库数据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设置A4. 能够根据要求对后台数据库进行高级查询操作(汇总查询、统计查询、连接查询等)A5.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添加视图A6.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添加触发器A7.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2)知识目标K1. 掌握Transaction-SQL 的语言基础K2. 掌握T-SQL 进行数据的更新操作的方法K3. 掌握完整性约束、默认值、规则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 语言)K4. 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 语言)K5.掌握触发器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语言)K6. 掌握身份验证的方法和服务器账户的管理K7. 掌握数据库用户的基本管理K8. 掌握数据库用户的权限管理(3)素质目标Q1.具有谦虚、好学、追求上进的态度。

Q2.具有创新精神。

Q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01] 教材,温立辉,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2] 参考书,[美]Vikram Vaswani 著,徐小表译,MySQL 完全手册[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教研室审核:年月日系领导审核:年月日[03]参考书,[美]施瓦茨著,宁海元译,高性能MySQL(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4]参考书,[美]西尔伯沙茨著,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概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参考书,[英]C.J. Date著,卢涛译,数据库设计与关系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九、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各章节时间分配:。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三、学分:4四、授课对象:软件技术专业五、先修课程:《数据库入门原理》、《数据建模技术》六、同修课程:七、课程简介:《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开发与管理的高级核心技能,学与致用,能把课程技能点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前期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为以后进入行业领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1)能力目标A1. 能够根据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完成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A2. 能够根据关系模式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后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A3. 能够根据要求完成后台数据库数据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的设置A4. 能够根据要求对后台数据库进行高级查询操作(汇总查询、统计查询、连接查询等)A5.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添加视图A6.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添加触发器A7. 能够根据要求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2)知识目标K1. 掌握Transaction-SQL的语言基础K2. 掌握T-SQL进行数据的更新操作的方法K3. 掌握完整性约束、默认值、规则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语言)K4. 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语言)K5. 掌握触发器的创建方法(包括T-SQL语言)K6. 掌握身份验证的方法和服务器账户的管理K7. 掌握数据库用户的基本管理K8. 掌握数据库用户的权限管理(3)素质目标Q1.具有谦虚、好学、追求上进的态度。

Q2.具有创新精神。

Q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及参考书不得少于5本):[01] 教材,温立辉,数据库高级应用技术[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2] 参考书,[美]Vikram Vaswani 著,徐小表译,MySQL完全手册[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3] 参考书,[美]施瓦茨著,宁海元译,高性能MySQL(第3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4] 参考书,[美]西尔伯沙茨著,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概念[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 参考书,[英]C.J. Date 著, 卢涛译,数据库设计与关系理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九、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各章节时间分配:。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二、课程代码及性质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大类)基础课/选修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学分:2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 /C/C++ 程序设计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人文、经济、生命、土木等专业学生开设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6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及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掌握最新的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SQL Server表的管理、数据查询、索引与视图、数据完整性、Transact-SQL程序设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应用系统的开发。

课程难点:数据库系统原理,应用系统的开发。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据库系统前后台开发相结合。

教学手段:课堂PPT、实际操作、应用系统开发相结合。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数据管理技术及其发展(教师课堂教学学时(3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4小时))教学内容:(1)了解数据与数据爆炸(2)数据思维(3)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4) 了解当今大数据新时代的概念、技术手段、应用情况(5) 了解当今数据科学的研究与发展(6)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新发展(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大数据技术)课后作业和讨论:以数据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二)数据库概述(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8小时))教学内容:(1)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合一个应用系统)(2) 掌握数据建模过程(3)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4) 掌握数据库的三级模式(5) 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步骤,掌握E-R模型及其到关系模型的转化课后作业和讨论:如何把现实世界的事物转换为概念模型(三)数据库和表的管理(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6小时))教学内容:(1) 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功能和熟悉其环境(2) 掌握SQL Server库的组成及其操作(3) 掌握SQL Server表的操作(4) 掌握SQL Server表的数据的操作课后作业和讨论:如何选择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四)数据库查询(教师课堂教学学时(6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8小时))教学内容:(1) 了解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2)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查询语句(3) 掌握数据库各种查询方法(简单查询、嵌套查询、连接查询)课后作业和讨论:如何在数据库中按用户要求查询(五)索引与视图(教师课堂教学学时(3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6小时))教学内容:(1) 掌握索引的类型和使用(2) 掌握视图的操作和视图的应用课后作业和讨论:如何优化查询效率?数据库如何更好为应用程序安全服务?(六)Transact-SQL程序设计(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8小时))教学内容:(1) 掌握Transact-SQL语言的基本语法(2) 掌握常量、变量、内置函数以及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3) 掌握批的概念和流程控制语句(4) 掌握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使用课后作业和讨论:数据库中的编程如何实现?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教学参考书:0、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自编讲义即将出版1、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卫国等主编;2、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教程-SQL Server 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奎晓燕等主编;课外文献阅读:1、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珊、萨师煊主编;2、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基于SQL Server 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瑞金主编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陈志泊主编4、数据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乐朝阳主编十一、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课程成绩构成(建议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形成性评价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要加大):课程成绩=平时(30%)+终结性考试(70%)终结性考试形式:闭卷大纲制定:数据库课程组审核:签字(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盖章(院系公章)。

中山大学数据库高级课程-Ap数据库设计2

中山大学数据库高级课程-Ap数据库设计2

2.1 数据库设计方法学
数据库工程 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通常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通常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 它一般具有数据的采集、组织、抽取和传播等功能、 它一般具有数据的采集、 组织、 抽取和传播等功能、 由于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 又具有自己的特 因此称为“数据库工程” 点,因此称为“数据库工程”。 按照软件生存期的概念, 按照软件生存期的概念 , 我们把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开始 规划到最后被新系统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称为数 规划到最后被新系统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称为 数 据库系统的生存期。 据库系统的生存期 。 对数据库系统生存期的划分尚无统一 的标准,一般划分为七个阶段:规划、需求分析、 的标准 , 一般划分为七个阶段: 规划 、 需求分析 、概念设 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现、运行和维护。 计 、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 实现 、 运行和维护 。 前五个阶 段称为分析和设计阶段 后三个阶段称为实现和运行阶 分析和设计阶段, 段称为 分析和设计阶段 , 后三个阶段称为 实现和运行阶 段。。
2.3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的收集, 需求分析的步骤 : 需求的收集 , 需求的分 析整理、评审。 析整理、评审。 需求收集: 充分了解用户可能提出的要求, ① 需求收集 : 充分了解用户可能提出的要求 , 首先要了解组织的机构设置, 首先要了解组织的机构设置 , 主要业务活 动和职能, 确定组织的目标, 动和职能 , 确定组织的目标 , 大致工作流 任务范围划分等, 程 , 任务范围划分等 , 然后进行进一步的 调查访问、 目的是了解每一项业务功能, 调查访问 、 目的是了解每一项业务功能 , 所需数据,约束条件和相互联系等。 所需数据,约束条件和相互联系等。

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高级数据库技术

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高级数据库技术
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
高级数据库技术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
Advanced Database
开课学期
1
学分
4
总学时
69其中实验课:18
开课院系
信科院
课程负责人
刘玉葆
博士□硕士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其他
教学目的(100字以内)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一些高级数据库技术,比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时空数据库等等。同时,结合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践和讨论。
8.移动数据库
9.多媒体数据库
10.知识库系统
11.空间数据库
12.其他新型数据库技术
课程讨论部分主要面向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相应的应用问题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实践和讨论。
基本要求:能掌握高级数据库技术的相关理论,能解决一些和高级数据库技术应用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和实现面向实际应用的数据库系统。
上课方式(请打“√”选择):全部讲授(√)、全部讨论()、讲授+讨论(√)
如果上课方式是讲授+讨论,讲授课时间__48__学时,讨论课时间__21_学时。
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பைடு நூலகம்:
1.绪论
2.数据仓库
3.数据挖掘
4.时态数据库
5.实时数据库
6.主动数据库
7.web数据库
课程负责人签名:刘玉葆
是否通过开课院系所在学位评议组审核:
院系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中山大学信科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中山大学信科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名称上课人数上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课程类别上课专业研院课程英语星期五硕士必修课研院课程政治硕士必修课研院课程模式识别23必修模式检测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统计信号处理34必修通信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现代通信原理53必修电路无线电信号通信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现代电磁理论19必修无线电电路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现代数学引论76马争鸣必修无线信号电路检测通信模式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线性系统理论23必修模式检测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高级软件工程33张治国必修计系计应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高级数据库技术54必修计软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数理逻辑54必修计系计软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数理逻辑33刘咏梅必修计应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54必修计软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33必修计系计应专业必修课研院课程英语博士必修课研院课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必修课研院课程信息论基础必修电博士必修课研院课程现代电子信息与通信理论与技术必修电博士必修课研院课程计算复杂性理论必修计博士必修课研院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专题导师组必修计博士必修课信息学院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表2012年9月2013年1月课程层次研院还是成教的课程星期三25节b503星期一79节东a503117周星期二79节东a405117周星期二35节东a202117周星期一79a504117周星期四35节东b202117周星期四79节东a202117周星期一79节东a302117周星期四35节东d303117周星期四79节东d402117周星期四35节东d402117周星期一25节东b401117周星期二710节东a501117周星期二15节东e402星期五25节东b503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第一堂的上课地点是南校区梁銶琚堂时间为9月21日星期五上午9
D203 (11-16周) B303 (1-17周) C301(11-16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移动数据库
9.多媒体数据库
10.知识库系统
11.空间数据库
12.其他新型数据库技术
课程讨论部分主要面向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相应的应用问题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实践和讨论。
基本要求:能掌握高级数据库技术的相关理论,能解决一些和高级数据库技术应用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和实现面向实际应用的数据库系统。
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
高级数据库技术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
Advanced Database
开课学期
1
学分
4
总学时
69其中实验课:18
开课院系
信科院
课程负责人
刘玉葆
博士□硕士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其他
教学目的(100字以内)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一些高级数据库技术,比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时空数据库等等。同时,结合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践和讨论。
上课方式(请打“√”选择):全部讲授(√)、全部讨论()、讲授+讨论(√)
如果上课方式是讲授+讨论,讲授课时间__48__学时,讨论课时间__21_学时。
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绪论
2.数据仓库
3.数据挖掘
4.时态数据库
5.实时数据库
6.主动数据库
7.we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和离散数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 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Korth and S.Sudarshan.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ChinaMachine Press.
2. Raghu Ramakrishnan,Johannes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McGraw-Hill Press.2006.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设计(第3版•英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负责人签名:刘玉葆
是否通过开课院系所在学位评议组审核:
院系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