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家及其贡献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主要贡献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主要贡献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主要贡献
生物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学的技术,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蛋白质、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利用,应用于生命科学、农业、医药等领域。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第一位克隆哺乳动物的科学家-陈新滋
1986年,陈新滋等人在北京成功克隆了一只小白鼠,开创了中国克隆动物的历史。

此后,陈新滋又相继克隆出猴、狗等动物,为国际克隆技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国家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有着较大的突破,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人类基因组项目中的表现。

中国科学家在2003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家。

3.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在这一领域,中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和应用中。

2015年,中国科学家张颖和黄旭
华等人使用CRISPR技术进行了多个定点基因编辑,成功地创造了无毒、高产量的工业用酵母品种,为基因编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4.玉米病害抗性基因的发掘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玉米的病害问题也一直是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科学家针对玉米的病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玉米中具有抵抗玉米病害的基因,为玉米的病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中国科学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这些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国际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1. 李约瑟:中国科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细胞生物学家和
分子生物学家,为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控制提供了重要贡献。

2. 富兰克林: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参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之父,提出了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
的理论,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纪元。

4. 科赫:德国生物学家,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研
究植物的能量转换过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5. 梅特尼科夫:苏联生物学家,为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贡献,首次提出了基因工程的概念。

6. 高济仁: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支
由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的胰岛素,对中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

7. 普里贝谢夫:俄罗斯科学家,开创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脑部功能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8. 山齐:中国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了反向遗传编码的可能性,为理解新的生物基因编码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是部分在生物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名人,他们的研究使我们
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部分)1、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国物理学家。

虎克是17世纪的科学实验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他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观察了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他的著作《显微图集》首次显示了动植物和矿物的显微结构,并引入了“细胞”一词。

2、施莱登(M.J。

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两位都是德国生物学家.他们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的大意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3、米舍尔(J.F.ⅡMiescher,1844—1895):瑞士生物学家。

他用稀盐酸溶去细胞核以外的绝大部分物质,得到脱离细胞的细胞核.又用化学方法提出细胞核中的物质,命名为核质。

从而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神奇物质-—核酸,以及用稀盐酸分离细胞核的方法。

4、季米里亚捷夫(Timiriazev,1843-1920):俄国著名植物生物学家.光合作用的研究是季米里亚捷夫的“毕生事业”。

他曾这样样说过:“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提笔挥舞.5、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普利斯特在实验里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中能放出“脱燃素空气”(即氧气),成为光化学作用研究的基础。

他在该实验中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6、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他在1936年11月,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贾兰坡先生毕生坚持发掘和研究古人类化石,在晚年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高中生物必修书中出现的科学家及其生物学成果

高中生物必修书中出现的科学家及其生物学成果
• 鲁宾、卡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卡尔文——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成 有机物中的碳。
• 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 新的植株,表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必修二: •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遗传学之父。(假说-演绎法)生物学 迈进第2个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 用18O标记的氧气(18O),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 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 →H2 18O 。
• 用碳1全8O部标有记放的射葡性萄,糖生(成C的6H水12全1部8O无6)放,射生性成,的即二C6氧H化12 18O 6→C 18O 2。
• 例如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 2气体的容
• 约翰逊——为“遗传因子”起名“基因”。 •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道尔顿——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

• 格里菲思——“转化因子”。 • 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
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组实验
器内, 是水。
18O
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赫尔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 例6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繁 殖一代后,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 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2P和35S • B.可在DNA中找到32P • C.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 D.可在DNA找到32P和35S
高中生物必修书中出现的科学家及其生物学成果: 必修一: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近代贡献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近代贡献

一、导言近代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对世界生物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和精湛技艺,推动了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植物学领域的贡献1. 黄大年教授黄大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在我国植物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主持了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对我国植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推动了植物学领域的发展。

2. 宋子良院士宋子良院士是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他曾任我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致力于推动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动物学领域的贡献1. 杨萍教授杨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学及生物入侵研究工作,在昆虫分类学及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她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生态学、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 姜洪波院士姜洪波院士是我国杰出的动物学家,他曾任我国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生态学。

在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动物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遗传学领域的贡献1. 朱敏教授朱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长期从事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改良研究工作,在我国农业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 谭启龙院士谭启龙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在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长期从事基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的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五、总结近代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他们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里,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认识和探索生物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生物学领域中,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1.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他的著作《物种起源》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思想,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

2.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发酵和疫苗的原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雷·沃伦伯格(Lynn Margulis)雷·沃伦伯格是一位突出的进化生物学家,提出了内共生理论,对于细胞内共生的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罗伯特·霍尔(Robert Hooke)罗伯特·霍尔是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理查德·道金斯是进化生物学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深刻阐述了进化的机制和原理。

7. 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André-Marie Ampère)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电生理学研究为生物电磁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8. 约翰·辛杜尔(John Enders)约翰·辛杜尔是病毒学的著名科学家,他首次成功培养了麻疹病毒,为病毒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9. 扬·范·侯克(Jan van Helmont)扬·范·侯克是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次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为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部分)1、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国物理学家。

虎克是17世纪的科学实验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他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观察了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他的著作《显微图集》首次显示了动植物和矿物的显微结构,并引入了“细胞”一词。

2、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两位都是德国生物学家。

他们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的大意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

3、米舍尔(J.F.ⅡMiescher,1844—1895):瑞士生物学家。

他用稀盐酸溶去细胞核以外的绝大部分物质,得到脱离细胞的细胞核。

又用化学方法提出细胞核中的物质,命名为核质。

从而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神奇物质——核酸,以及用稀盐酸分离细胞核的方法。

4、季米里亚捷夫(Timiriazev,1843—1920):俄国著名植物生物学家。

光合作用的研究是季米里亚捷夫的“毕生事业”。

他曾这样样说过:“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提笔挥舞。

5、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

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普利斯特在实验里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中能放出“脱燃素空气”(即氧气),成为光化学作用研究的基础。

他在该实验中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6、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他在1936年11月,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贾兰坡先生毕生坚持发掘和研究古人类化石,在晚年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和成果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和成果
马世俊
我国生态学的奠基人,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生态工程”以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的观点(P64)
生态学家高斯
从大草履虫实验中得出种群“S”型增长曲线(P69)
大小草履虫实验中分析中间关系—竞争(P69)
生态学家林德曼
通过赛达伯格胡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出能量流动的特点(P69)
詹森
胚芽鞘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给下部(P47)
拜尔
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P47)
温特
尖端产生的是一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P47)
其他科学家
从人尿中分离出生长素,本质为吲哚乙酸(IAA)(P47)
一些科学家
由赤霉菌引起的植株疯长的“恶苗病”,并分离出赤霉素(P53)
格里菲思
提出S型菌有转化因子使得R型菌转化为S型菌(P43)
艾弗里及其同事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适遗传物质(P44)
蔡斯和赫尔希
DNA是遗传物质(P44)
有些科学家
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P44)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DNA的X射线衍射图(P47)
查哥夫
A的量与T的量相等,C的量与G的量相等(P48)
卡尔文
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故暗反应又称卡尔文循环(P102)
二、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科学家
重大发现或成果
孟德尔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P2—11)
萨顿
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P100)
摩尔根
果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P100)
道尔顿
第一个提出色盲并被发现色盲症患者(P33-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教科书中的物理科学家及其贡献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①错误的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些.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①对落体现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②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思维相联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开辟了一条科学研究之路(利用光滑铜球沿倾斜直槽滑下,斜面倾角逐渐增大,s∝t2仍然成立,只是s/t2的比值增大了,由此推到倾角为90º转为自由落体运动).
③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④伽利略的针和单摆实验——再一次体现了实验与逻辑思维相联系的科学研究思想.同时说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英国科学家胡克:提出胡克定律.
4.牛顿:①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②牛顿是17世纪光的微粒说的代表——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一定的速度传播.
③万有引力定律.
5.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球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6.荷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7.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
8.经典物理学体系的科学家及主要成绩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伽利略:发展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和力学相对性原理,奠定了力学基础.
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全面细致地解决了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
牛顿: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从此物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9.汤姆生:①汤姆生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
②提出原子的果冻布丁模型
10.法拉第:①提出分别用电场线、磁感线来描述电场和磁场
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1.富兰克林:①第一个提出了电荷守恒的思想
②把天电与地电统一在了一起
③发明了避雷针
12.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电量
13.库仑定律:提出了库仑定律(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通过库仑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1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5.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16.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①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提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第 1 页共3页
②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新的波阵面)
③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17.麦克斯韦(电磁学领域中的牛顿):
①提出了电磁场理论
②预言有电磁波存在
③光是一种电磁波
④1859年,麦克斯韦就从理论上导出了气体分子按速率分布的规律,60年后麦克斯韦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一次得到实验证实.
18.赫兹:赫兹在麦克斯韦预言有电磁波存在的20年后,在实验室里捕捉到了电磁波,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19.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测量出光对被照射的物体有压力.
20.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
21.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了紫外线
22.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23.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24.爱因斯坦:①质能方程∆E=∆mc2
②20世纪初受普朗克量子说的启发,提出光子说,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③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25.玻尔兹曼:在麦克斯韦的基础上,得出了气体分子按能量的分布规律.
26.物理学家劳埃:利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研究,证实晶体内部粒子有规则排列的假设是正确的.
27.德国物理学家莱曼:发现固体向液体转化的中间态液体具有和晶体相似的性质,称为液晶.
28.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各自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29.法国物理学家查理: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30.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
31.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最早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2.英国物理学开尔文: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3.卢瑟福:
①发现了质子(α粒子轰击氮14产生质子和氧17)
②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推翻了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34.查德威克(卢瑟福的学生):发现了中子(α粒子轰击铍9产生中子和碳12)
35.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线现象(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36.玻尔:提出了原子理论
37.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上的困难,,提出了大胆的假说——物体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能量子”.这个假说不仅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上的困难,还奠定了量子论的基础.
38.美国物理学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X射线在照射物体时,散射出来的X射线的波长变长.
39.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理论——任何一个实物粒子都和一个波相对应.
40.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发光产生的光谱是氢原子光谱.
①莱蔓系(在紫外区):氢原子从n=2,3,4,…等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属于莱
第 3 页 共 3页 蔓系.
②巴耳末系(
n=2的能级跃迁,产生的
光谱属于巴耳末系. ③帕邢系(在近红外区):氢原子从n=4,5,6,…等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属于帕邢系
. ④布喇开系(n=4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属于
布喇开系. ⑤普丰德系(
n=5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属于
普丰德系.
——made by W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