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塔碑》笔法基本规律,毛笔字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三」

合集下载

《多宝塔碑》的点画写法、结构与部首、结构形式、结构规律

《多宝塔碑》的点画写法、结构与部首、结构形式、结构规律

《多宝塔碑》的点画写法、结构与部首、结构形式、结构规律喜欢书法爱好的朋友一定要深刻去了解最基本的部首结构,作为书写的骨架支撑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一横画(1)藏锋逆入;(2)向右下顿笔;(3)笔略提起向右中锋行笔;(4)笔锋向右上运行;(5)向右下顿笔,略重;(6)回锋收笔。

特别要注意的是:《多宝塔碑》中的横画力在两头,收笔更重。

如:「一、工、古、七」四字。

·表示此处行笔时要按下二竖画竖画有悬针竖和垂露两种。

这两种竖起笔写法一样,即:(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锋向右下按笔;(3)略向左下行笔后,再垂直向下运笔。

收笔的写法,悬针竖是至快收笔时,笔锋逐渐上提,尾部形成一个尖端。

如「千、年」二字。

垂露竖是向下顿笔成下圆角,转笔回锋向上直起收笔成左圆角,如「信、怀(懷)」二字。

三撇画写法: (1)逆峰向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渐渐提笔,形成一类端。

如「人、夫、金、若」四字。

此外,在《多宝塔碑》中,撇的变化情况有八种。

①短撇,如「牙」字。

平撇,如「手」字。

③竖撇,如「动(動)」字。

④弯头撇,如「有」字。

⑤回锋撇,如「疾」字。

⑥弧撇,如「成」字。

⑦粗腰撇,如「含」字。

⑧横折撇,如「又」字。

四捺画写捺画应注意:(1)捺的末端的挑笔,一般呈等腰三角形,如pagenumber_ebook=32,pagenumber_book=32;(2)收笔不用回锋,捺尾都很尖锐;(3)一般只有平捺才是逆锋起笔,其余捺画都是卓笔直下;(4)平捺和斜捺,笔势向下沉,捺尖向上挑。

捺有七种变化:①平捺,如「之、走」二②斜捺,如「表」字。

③直捺,如「木」字。

④短捺,如「舍(捨)」字。

⑤点捺,如「安」字。

⑥弧捺,如「复(復)」字。

⑦回锋捺,如「楚」字。

五点画写法:(1)藏锋起笔;(2)转笔向右下行笔;(3)再微向左下行笔;(4)向上回锋收笔。

如「玉、玄、章、窥(窥)」四字。

点的变化有十二种:①平点,如「依」字。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了解了才学得快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了解了才学得快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了解了才学得快《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了解了才学得快《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所书,兼二王、欧等各大名家书风特点,多宝塔碑结构严密,端庄平稳,字势方正。

本文总结了《多宝塔碑》结构特点,帮助各位学颜体者学习此碑。

1.左右同宽左右部分宽度大致相等,,应注意左右笔画的相互穿插和呼应,同时合理调节左右高度,使字的形态参差有韵。

2.左窄右宽左部窄而右部宽,要将其左部笔画写厚实,而将右部笔画写长写清秀,使字的重心平稳,搭配匀称。

3.左宽右窄左部宽而右部窄,要将左部作为字的主体,将其写宽写实,而将右部写厚重;同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呼应和搭配。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在字的大小上体现的挺明显,但是和字的主体、重心、搭配美观度有关系。

4、左高右低左部分高而右部分低,要使左部重而右部轻,使左让右,二者底部应齐平。

5、左低右高左部分低而右部分高,要使左部轻而右部重,左部重心上提,右部为主体,决定字的高度。

6、左大右小左部分宽大而右部分窄小,左部应昂头向上伸,让右部俯视,并让左右部分的底脚平齐。

7、左小右大左部分窄小而右部分宽大,应让左部分的重心上提,使其上部与右部分的上部大致平齐。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中左小右大一般都是左边是偏旁的,而左大右小一般是右边是偏旁。

8、左中右同宽左中右三部分宽度大致相等,这类字的中间部分要写正直,左右部分要通过笔画的高低、形态来协调中间部分,以达到匀称的目的。

9、左右宽中窄左右部分宽而中间窄,要将中间部分写直,写短窄;将左右部分写宽写长,并通过左右的高低安排达到字的协调。

10、中宽左右窄中间宽而左右窄,要以中间部分为字的主体,左右部分作为字的附件,起到搭配作用。

《多宝塔碑》结构特点中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偏旁。

11、上大下小上部宽大,下部窄小,要将上部的笔画写清秀,下部的笔画要写厚拙。

12、上小下大下部宽大,上部窄小,外部形态一般要写成等腰梯形状,笔画处理要上重下轻。

13、上下等高上下的高度大体相等,一般要通过笔画的长短、方向、角度来调节字的结构韵律,使其有收有放,不致因等高而使字呆板。

颜真卿多宝塔碑笔画讲解

颜真卿多宝塔碑笔画讲解

颜真卿多宝塔碑笔画讲解
颜真卿多宝塔碑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一大经典之作,这篇文章将为读
者详解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笔画特点。

首先,颜真卿多宝塔碑所用的笔画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横、竖、撇、捺、折、钩、点等各种常用笔画,且每一种笔画都十分精细、深入地
表达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

其次,在整篇碑文中,横折弯曲的笔画居多,笔画条幅之间紧密贴合,形成了清晰明了的布局结构,使整篇碑
文呈现出一种流畅、静美的艺术美感。

再次,颜真卿多宝塔碑所用的
笔画饱满有力,笔画粗细、长短恰到好处,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字体,都十分的协调和谐,展现出了颜真卿的丰富才情和优秀技能。

在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笔画技巧旁并行的还有其独特的用笔风格。

颜真
卿作为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在笔画和用笔方面有
着独特的特点。

他所用的笔法多变,能够以不同的力度和角度创造出
各种富有表现力的线条,这种线条不仅具有强烈的美学感染力,更重
要的是传递了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作为书法家独有的审美情趣和
文化素养。

总之,颜真卿多宝塔碑作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在笔画和用笔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风格特色,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产之一。

多宝塔碑基本笔画书写技法

多宝塔碑基本笔画书写技法

颜真卿《多宝塔碑》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后向右下行笔。

③边行边适当按笔。

④向下折笔,转向左上回锋收笔。

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稍行即转锋左下稍驻。

③竖直向下稍行,即回锋收笔。

①藏锋或露锋起笔。

②折笔向下或右下按。

③转锋沿向上回锋。

④稍驻蓄势折笔向右上挑出,挑锋不宜长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稍行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横: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中点再渐行渐按。

④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6短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①顺锋起笔渐行渐重至横尾。

②笔肚朝上轻翻。

③向右下顿笔后回锋收笔。

8右尖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右行笔渐行渐轻。

④横尾处提锋收笔。

9垂露竖的书写技法:3①逆锋起笔后向右下顿笔②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③至竖尾处略提笔至墨迹左侧向下轻顿。

④提锋至笔画末端后回锋收笔。

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至竖中部渐行渐提收笔。

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

④至尾处略提锋立笔后回锋收笔。

撇: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将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14竖弯撇的书写技法③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14竖弯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折锋向下铺豪。

②至中段再向左下撇出。

①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

②转锋向下作弯势行笔。

③撇尾直接回锋向左上收笔,或稍驻蓄势,再向左上钩出,或沿原路回锋收笔。

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下重按。

③向左调锋稍驻。

④向左下边行边提笔出锋。

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捺:18斜捺的书写技法①露锋起笔。

19平捺的书写技法②顺锋向右下边行边按(或直或弯)。

③至尾处稍顿蓄势,向右捺出。

①逆锋起笔。

②转笔向上。

③再转笔而向右下行。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

【笔法】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建议收藏)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据考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

也是初学书法较为普遍的碑帖,相对好入门,易掌握楷法基础。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一、《多宝塔碑》的笔法:《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但横细竖粗的写法此碑已经有了。

1、横: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竖: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只觉骨力劲挺,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短撇较粗壮而直,要力送至尖。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撇)出的写法。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另捺写到后上扬的较多,也证明颜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而表现为活泼有余。

5、勾:和捺一样,亦有有缺口的勾,但不多见。

竖勾无右边的外涨感,即竖两边都为直线。

很多还向左微凹以追求劲挺。

勾向左上勾出,显示出青壮年的颜真卿尚不够沉着或不追求老气。

竖弯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弯出再勾,有弧度感。

竖弯勾上勾时略偏上左,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横折勾:用的是隶书的笔法,下部有圆弧状,与初唐欧阳询写法同,这在以后的颜真卿碑帖中基本不见。

卧勾:也没有缺口了。

戈勾也是如此。

6、点:竖点写法是从隶书而来。

顾盼点后一个点再出锋向回钩出,在后期颜字中亦少见。

挑点多用在三点水上,一般从中间或偏上挑出。

多宝塔碑 基本笔画书写技法

多宝塔碑  基本笔画书写技法

颜真卿《多宝塔碑》点1侧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后向右下行笔。

③边行边适当按笔。

④向下折笔,转向左上回锋收笔。

2竖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稍行即转锋左下稍驻。

③竖直向下稍行,即回锋收笔。

3挑点的书写技法:①藏锋或露锋起笔。

②折笔向下或右下按。

③转锋沿向上回锋。

④稍驻蓄势折笔向右上挑出,挑锋不宜长。

4平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稍行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横:5长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中点再渐行渐按。

④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6短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7左尖横的书写技法。

①顺锋起笔渐行渐重至横尾。

②笔肚朝上轻翻。

③向右下顿笔后回锋收笔。

8右尖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右行笔渐行渐轻。

④横尾处提锋收笔。

竖:9垂露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向右下顿笔。

②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③至竖尾处略提笔至墨迹左侧向下轻顿。

④提锋至笔画末端后回锋收笔。

10悬针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至竖中部渐行渐提收笔。

11短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

④至尾处略提锋立笔后回锋收笔。

撇:12长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将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13短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14竖弯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折锋向下铺豪。

②至中段再向左下撇出。

15回锋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

③转锋向下作弯势行笔。

③撇尾直接回锋向左上收笔,或稍驻蓄势,再向左上钩出,或沿原路回锋收笔。

16弯头撇的书写技法1、逆锋起笔。

2、折笔向右下重按。

3、向左调锋稍驻。

4、向左下边行边提笔出锋。

学字多宝塔碑讲解

学字多宝塔碑讲解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写的楷书代表作,既有二王,又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风格,又有唐人写经的鲜明特点。

其用笔稳健雄厚,入笔坚实,行文刚劲,笔墨浓厚,而且字的结构凸显紧实、刚正、稳健,天圆地方。

运笔尽显妖娆,是颜体字当中最讲用笔,法度最为细密严谨的一部。

其结构,字里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结体宽博,雄厚又不失娟秀,字型较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布势均匀,四周撑满。

《多宝塔碑》是初学书法的最佳入门碑帖之一,也是唐楷尚法的代表作之一。

颜体是颜真卿楷书的简称,其书法特点是结构宽博、深厚,运笔藏露结合、横轻竖重,呈现庄重、雄伟的气势。

《多宝塔碑》全文共2000余字,大大满足了日常创作集字的需求。

同时,其用笔虽然不如颜真卿成熟时期的庄重、浑厚,但此时法度已趋严谨,更容易掌握颜体的结构要点。

因此,《多宝塔碑》常被称为楷书入门的经典范本,是进入颜真卿书法门庭的经典范本。

临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多宝塔碑》来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用笔方法,进一步学习颜真卿的其他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多宝塔碑》的影印版本较多,但缺乏技法的详细解析和原帖与临摹的对比图。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仔细阅
读教材或请教老师,掌握起笔落笔、结构气势等方面的处理方法。

40张颜真卿《多宝塔》基本笔画教程,初学颜体书友收藏的书法字帖

40张颜真卿《多宝塔》基本笔画教程,初学颜体书友收藏的书法字帖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40张颜真卿《多宝塔》基本笔画教程,初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中。
多宝塔基本笔法
大勇整理了40多张颜真卿《多宝塔》楷书基本笔画,希望对初学颜体楷书的书友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索
微博
Qzone
微信
《多宝塔碑》笔法基本规律,毛笔字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三」
雪飘白桦林 2017-07-13 22:16
19、横钩逆锋起笔,折笔向下、提笔中锋右行,至钩处转笔向右下顿笔,再往左下出锋收笔。

如“楚、觉”两字。

20、竖钩(弯钩)逆锋起笔,折笔下行,至钩处渐渐收回笔锋,再反锋左上弹出收笔,如“牙”字。

弯钩写法与竖钩相同,中段向右凸出,行笔有力,笔画粗壮,钩部与起笔上下对正,如“手”字。

21、横折弯钩其形为横与竖弯钩的组合。

横要斜,竖弯钩前段左斜,中段圆转,后段平稳,出钩垂直向上。

如“九、凡”两字。

22、横折斜钩俗称背抛钩,其形为横与斜钩的组合。

前段(横)细斜,中段和后段稍粗且向右下斜弯,出钩斜向上,如“飞、气”两字。

23、斜钩逆锋起笔,折笔向右下行,至钩处渐渐收回笔锋,再反锋向上弹出收笔。

如“氏、城”两字。

24、卧钩钩身偏短。

顺锋起笔,右下行笔渐行渐重,至钩身一半左右笔势平缓,至钩尾提锋向左轻顿,再将笔肚调至左上钩出。

如“心、思”两字。

25、竖弯钩逆锋起笔,转笔下行,再圆转右行,至钩处渐渐收回笔锋,再反锋向上弹出收笔。

如“兆、胤”两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