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下面做法或结论错误的是A.要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的湿度B.草地上有小水洼,可以将干湿计放在水洼边测量C.每个地方分三处测量湿度,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D.经过测量,灌丛的湿度最大,裸地的湿度最小【答案】B【解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裸地、草地和灌木丛,只有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的湿度,符合探究目的,而在水洼边,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

【答案】D【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A.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B.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现象。

()【答案】对【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虫媒花一般都是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等等,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

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

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它对人体的健康和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

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

气温的升高是导致空气湿度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气温升高时,水的蒸发速度会加快,从而增加了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这也是为什么夏季空气湿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夏季气温高,水分容易蒸发,从而导致空气湿度增大。

水的蒸发源也是影响空气湿度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体的蒸发速度与其表面积和温度有关。

例如,湖泊、江河、海洋等大面积的水体,其蒸发速度较快,从而增加了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释放大量的水汽到空气中,进一步增大了空气湿度。

第三,地理位置也会影响空气湿度的变化。

在海洋附近的地区,由于海洋的蒸发作用和海风的作用,空气湿度较高。

而在内陆地区,由于缺乏水源和湿度调节的因素,空气湿度较低。

因此,地理位置是导致空气湿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的季节变化也会对空气湿度产生影响。

在潮湿的季节,如雨季或梅雨季,由于降水量的增加,空气湿度也会相应增大。

而在干燥的季节,如冬季,由于降水量的减少,空气湿度较低。

还有,人类活动也会对空气湿度产生影响。

例如,冷却系统的使用会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因为冷却系统会凝结空气中的水汽。

另外,农业活动中的灌溉和农作物蒸腾也会增加空气湿度。

大气环流也是影响空气湿度的因素之一。

大气环流会将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

例如,季风气候地区的空气湿度较高,是因为季风带来了大量的水汽。

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气温升高、水的蒸发源、地理位置、气候的季节变化、人类活动和大气环流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季节和地区的空气湿度变化,以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实录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实录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山东高青三中李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前准备:教师:干湿计三只、玻璃钟罩两个、花盆两个、植物一棵。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着生物。

其实,不仅如此,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也不断适应着环境,同时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这节课我们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板书: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生:认定学习目标。

教师: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又是怎样影响环境的?我们首先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板书: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师:出示动画:一只生活在大草原中的兔子厌倦了原来的生活,它要去寻找新的住所。

兔子先来到一片沙漠,发现荒漠里炎热缺水,而骆驼却生活的很好。

学生:分角色扮演骆驼和兔子,读他们的对话:兔子说:“你们为什么可以在生活这儿?”骆驼说:“我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你再看远处的骆驼刺,它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教师:骆驼和骆驼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讨论骆驼和骆驼刺的生活方式或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学生总结得出它们这样的特点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教师:接着,兔子又来到寒冷的海域。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扮演海豹和兔子。

学生:兔子问:“你不怕冷吗?”海豹说:“瞧!我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教师:海豹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吗?学生:分析海豹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得出它们这样的结构特点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教师:兔子又来到大山上,发现了奇特的旗形树。

兔子又对旗形树的形态产生了疑问:“真奇怪?为什么长成这样?”学生:讨论并总结得出旗形树生活在风口处,长期的生活形成了与风相适应的结论。

专题十 综合题——实验探究题

专题十  综合题——实验探究题

(3)棉田要适时松土、稻田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都是为了使 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 氧气 。 (4)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差别。
如花比叶的呼吸作用 强
(填“强”或“弱”)。
(5)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们应该怎样做? 植树造林,爱护环境 。
5.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
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
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能量(单位:千焦) 量(单位:千焦)
1
2 3
9.58
9.85 9.76
12.39
13.86 13.86
时,再将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
(4)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
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叶绿素 。 (5)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 淀粉
片中是否含有

(6)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
是小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 (2)针对此问题,假设是: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
(3)你要准备的材料用具如下:不透光的纸、一个大小恰当
的纸盒、适量的潮湿的土、适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妇30只。
(4)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
幼体和成体小白鼠哪个学习能力强 ?根据上述数据,你得出
的结论是: 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报告
合作者:郭悦宁刘小曦许诺
【一】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三】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妨碍,分早、中、晚三次,
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
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本。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能够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
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
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四】实验结果
从表中能够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基本上灌丛湿度最大,草地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妨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灌木丛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妨碍。

【五】总结与分析
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张素艳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初一〔9〕班赵炜煜)。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七上单元复习《第二章_了解生物圈》真题模拟练(解析版)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七上单元复习《第二章_了解生物圈》真题模拟练(解析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真题模拟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1年甘肃)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这个圈层是( ) 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表面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______等气体(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A.①②③B.①⑤④C.②③④ D.⑤④3.(2021年贵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C.水 D.空气4.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5.(2021年广州)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都能适应环境C.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D.都能生长和繁殖6.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光 B.水C.温度 D.湿度7.(2021年广西)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

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秋天植物落叶B.蛾类夜间活动C.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D.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9.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鱼儿离不开水B.蚯蚓能疏松土壤C.候鸟迁徙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10.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A.灌丛B.草地 C.水洼 D.裸地11.(2021年内蒙古)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A.抵御动物侵袭B.生长的环境缺水C.生长的环境寒冷D.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12.黄巢的著名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目的学习探究在同一地区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背景资料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

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

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也就是会影响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生物探究的过程。

难点:收集和处理数据。

实验关键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干湿计,计时器。

教学过程1.导入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会影响生物的生存,那么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又能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2.学案之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师: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第10页的资料。

然后回答思考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师: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生: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播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了平衡。

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使环境变得清新优美。

师:为什么引进蜣螂?说说道理。

生:由于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大量的牛粪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又会带来杀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处理牛粪,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

师: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生:有。

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

3.学案之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师:干湿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原理,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空气温湿度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气孔开闭、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营养吸收等生理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空气温度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温度过高的情况,高温会加速植物水分蒸腾过程,导致植物过快失水,导致萎蔫和生长受限。

另外,高温还会增加植物呼吸速率,导致植物消耗能量过多,降低生长速率。

对于温度过低的情况,低温会抑制植物的代谢和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其次,空气湿度对植物的水分蒸腾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水分蒸腾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湿度较高会减少植物蒸腾速率,限制水分流失。

然而,植物在较湿的环境下,气孔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干燥环境下,植物水分散失过快,导致细胞脱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因此,适宜的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再次,空气温湿度还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度对根系活性的影响是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取决于地下的土壤温度,因此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另外,湿度也影响了植物根系的活动。

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减少,植物根系受到限制,导致养分吸收不足。

因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运输至关重要。

最后,不同植物对空气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不同植物对温湿度适应能力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热带植物能够适应高温和湿度较高的环境,而一些寒带植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设计植物种植环境时,需要考虑植物对温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空气温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8%
52%
62%
42%
51%
60%
44%
60%
56%
平均值:41.3%
平均值:54.3%平均值:59.3%
中午
17%
20%
41%
14%
38%
40%
17%
33%
31%
平均值:16%
平均值:30.3%平均值:39%
晚上
49%
60%
76%
47%
64%
80%
38%
70%
78%
平均值:44.7%
平均值:64.7%
平均值:78%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