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

(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

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

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

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

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

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

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

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报告
合作者:郭悦宁刘小曦许诺
【一】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三】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妨碍,分早、中、晚三次,
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
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本。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能够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
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
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四】实验结果
从表中能够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基本上灌丛湿度最大,草地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妨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灌木丛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妨碍。

【五】总结与分析
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张素艳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初一〔9〕班赵炜煜)。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内容透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安排了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教材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探究目标达成】(一)知识目标:1.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例,通过测量、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的科学探究、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探究重难点透析】重点:1.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探究教法构想】1.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学会使用干湿计,又由学生指导同组同学。

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相对湿度=干球数值-湿球数值,对照相对湿度表,就可以找到对应数值。

2.学生分组:21人一大组(共甲、乙、丙3大组),7人一小组,分工合作,在校园里分别选择裸地、草地、灌木丛三个植被环境,每一环境又分三处测量3.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挂在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同时避免行人等干扰因素。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探究材料准备】教师:1.指导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会学生使用干湿计;2.提供足量的干湿计,并参与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3.设计并制作课件(解读曲线、课题、结论、练一练、进一步探究等)。

学生:1.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学会使用干湿计,并按照拟订的探究方案实施计划;3.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并准备好交流提纲。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方案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方案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方案一、实验名称。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奇妙影响。

二、实验目的。

看看植物到底是怎么改变周围空气湿度的,就像探秘植物的小魔法一样。

三、实验材料。

1. 一些植物:比如绿萝、仙人掌(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让实验更有趣哦)。

2. 湿度计:这可是我们的湿度探测小能手,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

3. 两个透明的大塑料箱(或者大玻璃箱,要能密封起来的,就像给植物搭个小房子)。

4. 水:用来照顾植物的。

四、实验步骤。

1. 布置植物的小窝。

在一个塑料箱里,小心翼翼地把绿萝放进去,就像给绿萝安个新家。

然后给绿萝浇点水,让它舒舒服服的。

这个箱子就叫做“植物箱”。

在另一个塑料箱里呢,什么植物都不放,这个箱子就是“空箱”,它就像一个没有植物居民的空房子。

2. 湿度的初始测量。

把湿度计分别放进“植物箱”和“空箱”里,等个几分钟,让湿度计适应一下环境,然后记录下这两个箱子里初始的空气湿度数值。

这就像是给两个箱子的湿度拍个“快照”。

3. 观察与记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比如说连续观察五天),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比如早上9点),用湿度计测量“植物箱”和“空箱”里的空气湿度。

每次测量的时候,要轻轻地把湿度计放进去,然后等数值稳定了再记录下来。

就像跟湿度计说:“小湿度计,你可要看准了再告诉我哦。

”4. 照顾植物。

在这五天里,别忘了给“植物箱”里的绿萝浇水,让它保持活力满满。

但是可不能给“空箱”浇水,不然就破坏实验规则啦。

5. 分析结果。

把每天记录下来的“植物箱”和“空箱”的湿度数值拿出来看看。

比较一下,是“植物箱”里的湿度一直比“空箱”里的湿度高呢,还是有其他的变化?就像在找两个箱子湿度之间的小秘密。

五、实验预期结果。

我们猜呀,“植物箱”里的空气湿度可能会比“空箱”里的高。

因为植物就像一个小小的空气加湿器,它的叶子会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释放到空气中,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湿润。

不过呢,要是仙人掌在“植物箱”里,可能情况又会有点不一样,因为仙人掌是比较耐旱的植物,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可能没有绿萝那么明显。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试验报告2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试验报告2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试验报告
班级:姓名:实验时间: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裸地草地灌丛
早晨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中午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晚上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裸地的空气湿度最;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裸地空气湿度最。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目的学习探究在同一地区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背景资料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

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

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也就是会影响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生物探究的过程。

难点:收集和处理数据。

实验关键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干湿计,计时器。

教学过程1.导入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会影响生物的生存,那么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又能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2.学案之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师: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第10页的资料。

然后回答思考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师: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生: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播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了平衡。

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使环境变得清新优美。

师:为什么引进蜣螂?说说道理。

生:由于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大量的牛粪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又会带来杀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处理牛粪,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

师: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生:有。

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

3.学案之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师:干湿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原理,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空气温湿度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气孔开闭、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营养吸收等生理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空气温度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温度过高的情况,高温会加速植物水分蒸腾过程,导致植物过快失水,导致萎蔫和生长受限。

另外,高温还会增加植物呼吸速率,导致植物消耗能量过多,降低生长速率。

对于温度过低的情况,低温会抑制植物的代谢和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其次,空气湿度对植物的水分蒸腾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水分蒸腾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湿度较高会减少植物蒸腾速率,限制水分流失。

然而,植物在较湿的环境下,气孔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干燥环境下,植物水分散失过快,导致细胞脱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因此,适宜的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再次,空气温湿度还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度对根系活性的影响是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取决于地下的土壤温度,因此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另外,湿度也影响了植物根系的活动。

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减少,植物根系受到限制,导致养分吸收不足。

因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运输至关重要。

最后,不同植物对空气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不同植物对温湿度适应能力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热带植物能够适应高温和湿度较高的环境,而一些寒带植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设计植物种植环境时,需要考虑植物对温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空气温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70 72 66
⑴分析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 ⑵植物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讨论
讨论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 么影响?
讨论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 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消除牛粪和喷洒 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讨论3: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空气湿度是怎样表示的?如何用干湿计 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如何精确地读出有 关的数据? 2.应该选择怎样的时间、地点进行测量? 3.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根据数据说明植物 对空气湿度是否存在影响?在整个测试中, 哪组数据是对照组? 4.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另外选择3个地点进 行测量?(注意:裸地作为对照组,必须 进行测量。)
森林砍伐
过度放牧
兔子的危害
防风的白杨树
下面的表格中是某组同学进行“测量不同植被环 境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实验记录。根据表 格中的数据绘制折线图。
地点 项目
温度℃ 相对湿度
裸地 早中 晚 18 20 13
46 45 51
不同植被 草坪
早中晚 14 16 10
60 62 64
灌木丛 早中晚 16 20 12
探究:分小组选择3个不同环境(灌木丛、草坪、裸
地)。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的时间分别测试3种 环境的湿度。填写在下表内。
测试
植被状况
次 数 裸 地 草 坪 灌木丛 早中晚 早中晚早中晚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讨论
讨论1: 分析测量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2: 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 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讨论3: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讨论4: 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植物对空气湿
度的影响
实验报告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实验报告单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报告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8%
52%
62%
42%
51%
60%
4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56%
平均值:41.3%
平均值:54.3%
平均值:59.3%
中午
17%
20%
41%
14%
38%
40%
17%
33%
31%
平均值:16%
平均值:30.3%
平均值:39%
晚上
49%
60%
76%
47%
64%
8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70%
78%
平均值:44.7%
平均值:64.7%
平均值:78%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