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易患人群
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和“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和“三多一少”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也叫做高危人群,指的是没有发现糖尿病,但是存在较大患病危险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生和年龄、肥胖、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
所以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如下。
一、糖尿病家族病史或出生时体重过轻者遗传因素会导致机体胰腺功能先天性缺陷或障碍,进而很难平衡血糖,导致糖尿病。
家族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近亲以及同性双胞胎里面有一位患糖尿病,则需加强糖尿病预防。
出生时体重过轻,表面看来是婴儿在母体内发育不全、营养不良,实际上很容易导致婴儿体内胰腺细胞发育不良,使得胰岛素不能正常分泌。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再加上后天饮食不良、肥胖等,都可能诱发糖尿病。
二、未接受母乳喂养者国外有专家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婴儿长期用牛奶代替母乳喂养,此类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很大。
三、中老年肥胖者中老年肥胖者,特别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为最容易受糖尿病感染的人群,同时容易患上Ⅱ型糖尿病。
这和日常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关系密切。
四、其他妊娠的过程中有过高血压的人群;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素、高胰岛素血症、血液高黏稠度的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人群;长期高热量摄入、少运动的人群;长期使用特殊药物,如利尿剂;曾经被诊断为早期糖尿病的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或耐糖量下降的人群。
上述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此类人群应当严格规律自己的生活和饮食,调整心态,积极预防疾病,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明显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上述四种症状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的时间和顺序可能会不同,但在发病的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一、多尿。
指的是尿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主要表现是尿频,有些老年患者会伴随着尿急,每次排尿的时候尿量很多,尿中泡沫多,尿渍为白色,发黏。
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讲座

所以说,糖尿病前期病人是糖尿病患者的 预备队,是糖尿病必经的发展路径。到了这一 程度的高危人群,就如处在分岔路口上。向左 走还是向右走,就看他们能否坚持不懈地做糖 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
目前,糖尿病前期
的干预治疗属于糖 尿病的二级预防范 围。干预应从饮食 疗法、运动疗法和 药物干预三方面同 时进行。
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
①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糖尿病,或者不但 患糖尿病,还有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人 的后代也容易得糖尿病。 ②40岁以上者,不管有没有遗传背景,得糖尿病的几 率比年轻人多。 ③肥胖者,尤其是胖肚子,因为肥胖是患糖尿病的一 个很重要的因素。 ④高血压患者,现在虽然血糖不高,但是加上肥胖, 再加上易患年龄段,更容易得糖尿病。 ⑤其他,如高脂血症患者、妊娠生过4000克以上孩 子的女性,还有平常不爱动的肥胖者,这些人都是发生糖 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易患人群。
饮食疗法
主要是控制热量摄
入,降低饮食中脂 肪的含量,增加糖 类和维生素的含量。 其原则是:控制每 日摄入食物提供的 总热量,目标是向“ 标准体重”靠拢。
有些人担心食物里含糖高,这也不敢 吃,那也不敢碰,连大米饭也吃得少, 这种“饥饿疗法”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 状态,降低肌体抗病能力,无法达到 控制糖尿病的效果。当然,没有计划 地随意进食也是不行的。
糖尿病 中医按摩保健操
第一步:固气转晴
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 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第二步: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 交替操作20遍 第三步: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第四步: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 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
妊娠期糖尿病科普知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孕妈如果在孕期不科学饮食、生活方式不合理,则会引发妊娠期的并发症,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而且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升高。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呢?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在孕期胎盘会产生大量的生乳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胎盘大量产生的这些激素可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这些激素会抵消胰岛素的作用,那么胰岛素就不能使葡萄糖进入人体的细胞内,被人体化为能量而吸收掉,长期大量的葡萄糖堆积就会使血糖升高,所以就很容易形成妊娠期糖尿病。
二、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1过度肥胖者肥胖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糖尿病,再加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不控制饮食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就会增加。
2高龄产妇女性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就开始减退,所以相比于适龄的女性,高龄产妇极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3遗传史如果家族里有糖尿病遗传病史,或者是在以往的怀孕过程中也患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若怀孕再次患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式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多会表现出“三多”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的现象;体重大于180斤,且伴有胎儿巨大、羊水过多的患者极易产生糖尿病;经常感染外阴阴道念球菌的孕妇,如果孕妇有以上几种症状时,就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一般情况是怀孕26周左右,医生会要求孕妇做一个糖筛查试验,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检查时需要孕妇空腹口服75g的葡萄糖水,然后分别测空腹、1小时、2小时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值要大于等于5.1mmol/L,且小于等于7.0mmol/L;1小时的血糖值要大于等于10.0mmol/L;2小时的血糖值要大于等于8.5mmol/L,小于等于11.1mmol/L。
如果血糖水平超出了这些标准范围,即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宝宝有危害,对孕妈也是有极大的危害的。
陕西糖尿病患病率8.7%久坐不动是一大诱因

陕西糖尿病患病率8.7%久坐不动是一大诱因本报讯昨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陕西省医学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办了专题知识讲座,邀请省内来自西京、唐都等多家医院的近20位专家为500多名市民进行了义诊。
昨晚,西安和全国70多个城市一起,用蓝光点亮陕西广播电视塔,并配以关注糖尿病等文字,唤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糖尿病的关注。
近一半患者没有意识去进行筛查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就发生了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西内分泌科主任姬秋和介绍,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中,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更是超过了糖尿病患者人数。
姬秋和介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陕西省的患病人群比全国略低,达到8.7%。
临床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可是有近一半的患者并没有意识进行专业筛查和诊断。
久坐不动是糖尿病一大诱因姬秋和介绍,目前临床接诊的患者,不少都是糖尿病并发症比较严重的,很大部分患者在已经患上糖尿病时并无意识。
这也是因为糖尿病早期没有症状表现,往往出现常见的身体无力、视力模糊、尿多、手足麻木时,危害已经比较高了。
建议高危人群应及时通过体检,及时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则包括有家族病史者、体重肥胖者、血压血脂高者、孕期血糖升高者。
除此以外,姬秋和说,之所以目前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跟不良的健康习惯有极大关系。
临床发现,久坐不动者也是糖尿病的一大诱因。
一个人若长期久坐,缺少活动,再加上每天吃“三高”食物,很可能造成人体代谢等多种功能发生紊乱和改变,久而久之则会导致糖尿病。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患 有 糖 尿 病 , 为糖 尿 病 的 症 状 入 量 限 制 。 因
也 可 见 于 其 他 疾 病 ( 甲状 腺 功 如 国 际 上 通 用 的 糖 尿 病 诊 断
标 准 是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糖 尿 病 专
能亢进 症或尿 崩症等 )患者 ; 其
本 系列 文章主 持人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总
:
漫话糖尿 病 ( 二 )
哪 些 人 易 患糖
现 在糖尿病患者越来越 多
,
常人群高
3
.
4
~
5
倍
。
本学者研究发现 高血 压
10 %
~
,
吸烟
。
为 了预 防和 减少 糖 尿病 的发 生
,
患有 高血 压 的人
患
2
型 糖 尿 病 的危 险
{
人 们 都在 寻 找 与糖 尿 病 发 生 有 关 的 因素
,
老年人
。
压 发病 率 高达 6 0
10 %
~
有人 统计 约
,
们 常说 糖 尿 病 是
,
一
个
“
增龄而增加
现
,
19 9 6
80 %
的糖尿病患者伴有 高
就是 指此 所 言
。
好 吃 懒 1i
。
60
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中糖 尿 病
11 34 % 以上
.
.
血压
,
。
这 些 患者 有 的是 收缩 压 升
,
6
。
日
妊 娠 妇 女 中有
4 %:
漫 本 系列 文 章 更 为名 《 话 糖尿 病 》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糖尿病高危人群更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家族史。
家族史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本人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这是因为糖尿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过度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据研究,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
因此,肥胖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重,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三、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险。
四、年龄。
年龄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中老年人群应当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五、其他疾病。
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应当加强对糖尿病的关注,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标准包括家族史、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和其他疾病等多个方面。
我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些标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提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

编辑版ppt
10
糖尿病管理模式的评估体系
1、糖尿病基本认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量
表测量
2、糖尿病患者心理量表测量
3、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测量
4、糖尿病患者经济支出数据
5、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
定期监测;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6、糖尿病患者各阶段观测终点数据
7、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模版
编辑版ppt
11
目前糖尿病管理的手段存在问题
饮食处方过于复杂繁琐,医生、病人较 难掌握,具体较难实施。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 频律的选择和确定,能坚持的病人<5%。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松弛疗法、运 动疗法,患者存在问题较多但较少引起重视。
编辑版ppt
12
自我治疗教育(DSME)
一种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主观能动性的管
预防对象 一级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预防目的 降低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 健教、体力活动、合理膳食 、戒烟酒盐。 筛查,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二级
病人
预防延缓并发症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 重、尿酸,监测,筛-复查 并发症。
三级
病人 减少残废率死亡率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阿司匹林
编辑版ppt
4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干预目标
每天4~7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血糖监测
作相应往前调整。
3、自我尿糖监测。 编辑版ppt
14
运动管理
---运动带来的好处 1.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2.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 3.增强身体机能 4.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
编辑版ppt
15
运动可能带来的危险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糖尿病己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
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2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而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
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口而,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类人群易患糖尿病,分级预防掌控糖尿病
我国97%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
四类易患人群尤其要注意,应该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易患人群,我们首先要看它的分型,因为在中国大概97%以上的人
是2型糖尿病,所以我们重点讨论2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那么哪些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呢?
往往有这几种情况:第一,45岁以上的人群。
第二,肥胖的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肚子比较大的人群。
男性的肥胖又称男性肥胖,或者苹果型肥胖,不像女性的梨型肥胖,这种人群往往是跟糖尿病相关。
另外有家族病史,家里有人得糖尿病的,特别是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的要注意。
还有特殊人群,就是怀孕的时候曾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得糖尿病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其实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一半的人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所以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
这些人群要警惕,首先要做好生活方式干预,做好饮食方面的注意,增强运动,维持好体重,另外还要定期到医院去检查。
像刚才提到的这些易感人群,要每年去查一次血糖的情况,及早发现血糖的问题,及早干预,预防,真正做到预防糖尿病发生。
我们提到糖尿病的管理有三个层面,要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让更多的人不得糖尿病,就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但是一旦得了糖尿病,诊断为糖尿病了,那么就是第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并发症,或者不发生并发症,或者延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已经存在并发症了,那么就进入第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尽量地减少致残、致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毋庸置疑,做好一级预防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