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不良生活习惯易引发糖尿病(1)(1)

合集下载

影响健康的52个不良习惯

影响健康的52个不良习惯

1)起居无常:经常熬夜加班,生活无规律,对健康极为有害。

(2)不刷牙不漱口:易引发口腔疾病。

(3)懒得洗脸:造成“灰尘毁仪表,细菌多传染”。

(4)睡懒觉:贪吃又贪睡,添病又减岁。

(5)长时间打牌搓麻将:生活无常,损伤健康。

(6)走路、开车看手机:伤眼、不安全。

(7)睡眠不足:足够的睡眠可消除疲劳,使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8)睡前不洗脚:不卫生、影响入睡。

(9)快节奏的狂欢乱舞:乐极生悲,易突发疾病。

(10)玩乐过度:玩乐过度,会使体内维生素A消耗过多,视力下降、神经疲劳。

长期听狂躁音乐,会使耳膜过度紧张,影响听力;长期玩电子游戏,会患“电脑综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将,会过多地消耗脑力和体力,伤身劳神,影响健康。

(11)床位太低:床位过低使人体处于空气中最不清新的层次,对健康不利。

(12)枕头过高: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后颈部不弯曲为最佳。

(13)鞋袜太紧:鞋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和全身健康。

(14)过度紧张:心理上的长期紧张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容易催生疾病。

(15)憋大小便:容易导致便秘、前列腺炎。

(16)坐着翘二郎腿:伤腰。

(17)弯腰提重物:伤腰。

(18)久坐不动、起立太猛:伤腰。

(19)暴饮暴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原因。

如糖尿病等。

(20)晚饭过饱:以免积食饱胀而增加胃肠负担。

(21)三餐常挨饿:经常挨饿不进食,会引起胃溃疡,诱发低血糖,脑血栓、尿路结石等。

(22)吃过夜剩饭剩菜:易产生致癌类的成分。

(23)喝过夜剩茶水:伤胃。

(24)吃有斑点的水果地瓜土豆:伤胃、易致癌。

(25)不用公用筷给客人夹菜:不卫生、易传染病菌。

(26)吃热饭烫饭:伤胃、伤咽喉。

(27)喝热茶烫茶浓茶:伤胃、伤咽喉。

(28)过度节食:会造成身体营养缺乏。

(29)吸烟:不吸烟是减少疾病的有效的措施。

(30)酗酒:暴饮后肝脏的正常功能降低,易引发多种疾病。

(31)冰镇啤酒当水喝:多喝伤肠胃,易造成腹泻。

(32)酒后服用镇静药:乙醇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其抑制中枢神经和呼吸的作用。

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由于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而发生。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糖尿病的原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研究还发现,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然而,虽然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高糖高脂的饮食、缺乏运动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常见因素。

高糖高脂的饮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长期下去会使胰岛素受损,进而引发糖尿病。

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肥胖也会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使得胰岛素的作用降低。

3. 高血压和高胆固醇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

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胰岛素的传递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4. 胰岛功能损伤胰岛功能障碍也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佳,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胰岛功能损伤可以由多个因素引起,包括长期的高血糖、自身免疫疾病、胰腺炎等。

5. 疾病和药物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例如,胰腺炎、肾上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遗传性疾病等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

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激素类药物等,也可以引起糖尿病。

总结起来,糖尿病的发生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胰岛功能损伤以及一些疾病和药物都是导致糖尿病的常见原因。

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规律的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并遵医嘱合理用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和注意事项
• 多种食物包括以下五大类: •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
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谷类食物是中 国传统膳食的主体。
饮食习惯和注意事项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 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 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
(2)每日不要迟于10点上床睡觉,睡眠不足, 可诱发肝病,已经成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凶手”。
合理的作息时间与良好的习惯
• (2)床铺应该舒适、干净、柔软度适中,卧室安静、光线与温度适当; • (3)起床后不要立刻叠被子: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汗液,睡觉时也不例外
。起床后就把被子叠起来,汗液留在被子里,时间一长,不仅有汗臭味,影 响睡眠的舒适度,也给病原体创造了生存环境,对身体不利。正确的方法是 ,起床以后先把被子翻过来,摊晾10分再叠起来,最好每周晾晒一次。 • (4)床是用来睡眠休息的地方,不要在床上读书、看电视或收听收音机, 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等对脊椎有影响; • (5)每天规则的运动有助于睡眠。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 熟睡,不宜熬夜。
多浴少衣 适当减少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可增强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提高 防病抗病的能力。沐浴可使肌肤受到适当的按摩,血液通畅,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谢谢
合理的作息时间与良好的习惯
• (6)不要在傍晚以后喝酒、咖啡、茶及抽烟。假如存在失眠,应避免在白天 使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来提神;现代上班族的夜生活通常比较频繁,晚上下 班后往往有各种应酬,没有应酬的时候就和同事去泡吧或者卡拉OK,同时过 量饮用咖啡等,也会引发肾结石。

糖尿病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糖尿病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糖尿病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将从糖尿病的产生原因入手,探讨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糖尿病的产生原因1.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史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有糖尿病,那么他患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2. 不良生活方式:久站久坐,缺乏运动,长期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都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身体脂肪过量积累,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4. 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高度压力会导致自律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饮食: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减少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尽量避免激素类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 积极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3. 控制体重:建议通过适量的运动和合理饮食来控制体重,尽量避免肥胖。

减轻体重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4. 不吸烟限酒: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5. 积极管理压力: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参加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听音乐等,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提高身体免疫力。

6. 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此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等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7.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控制血糖的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通过遵循合理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不吸烟限酒、管理压力、定期体检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健康饮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不健康饮食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下面将以一些真实的事例来说明不健康饮食的危害。

事例一:蔬菜摄入不足小王是一位忙碌的白领,每天工作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做饭。

他习惯于在外面吃快餐,汉堡、炸鸡等高热量食物成为了他的主食。

由于没有蔬菜的摄入,小王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他经常感到疲倦,皮肤暗黄无光泽,容易生病。

医生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身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原因。

事例二:高糖饮料的过度摄入小李是一位学生,他喜欢喝各种碳酸饮料和果汁。

每天喝一两瓶高糖饮料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几个月后,小李发现自己体重明显增加,而且容易口渴、尿频。

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患有糖尿病。

医生告诉他,过度摄入高糖饮料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例三:油炸食品的频繁食用小张是一位爱吃油炸食品的人,他经常去快餐店吃薯条、炸鸡等高油脂食物。

长期以来,他的体重不断增加,腰围也越来越粗。

最终,他被诊断为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

医生告诉他,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事例四:夜宵的暴饮暴食小刘是一位夜猫子,经常熬夜工作或玩耍。

在深夜,他喜欢叫外卖或者去宵夜摊吃大餐。

然而,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他开始出现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医生告诉他,长期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害胃黏膜,引发胃炎和胃溃疡。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真实发生在人们身上的,它们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不健康饮食习惯不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会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坚持健康饮食的原则,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合理分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不规律的饮食。

只有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男女糖尿病预防各有侧重

男女糖尿病预防各有侧重

阶段 ,更容易被糖尿病缠 “ 上身”。
摘自 华商晨报 ・ 辽一 网》
糖友 尽量别贴膏 药 创可 贴 胶布等
觉 相 对 比较 迟 钝 ,有 时 候 身 体 明 明 已 经 有 了损 伤 , 自 己却 不 能及 时 感 觉 到 不 适 ,很 容 易 导 致 拉 伤 等 不 适 ,最 好 咨 询 一 下 医 生 , 选 择 合 适 的 外 用 药 物 ,以 免 出 现 不 良反 应 。 遇 到 碰
更 容 易 引起 胰 岛 素抵 抗 。
女性糖尿病 的发病风 险除 了包含以上因素
在 肥 胖 致 病 方 面 , 由于 女 性 的 生 理 结 构 以 及 内 分 泌 代 谢 差 异 ,导 致 女 性 的 肥 胖 多 为 梨 形
更 大 的压 力 :传 统 观 念 赋 予 了 男 人 更 多 的责任 ,同时也 带来 了更大 的社会 以及 家 庭压
摘自 生命 时报
2 0 1 3 年0 、擦 伤等 小伤 口,可 以先 用碘伏 消
消毒 ,或者 用淡盐 水 、纯净水 冲洗 一下伤 口
再 消 毒 ,保 持 创 面 的 清 洁 。包 扎 时 最 好 别 用
创可贴 、胶 布等 ,而可 以使 用干净 的纱布 、 轻 按在 伤 口上止血 或包 扎 ,以保 证伤 口周 围 状 ,要考虑伤 口感染 ,要尽 快到医院就 医。 总之 ,糖尿 病患者从 治疗到 生活 中的
病症没有及时发现 ,甚至耽误 了治疗时机 。 因此 ,糖 尿 病 人最 好 不 要 用 膏 药 、创 可 贴 、胶 布等黏在皮肤 上的药物 、贴剂等 。大多 数胶 布的透气性较差 ,紧贴皮肤很容 易导 致血 液 循 环 受 阻 ,时 间长 了还 会 使 周 围 的皮 肤 发 尿病 患来说 ,更是 雪上加霜 ,严重 时甚至 可能 导致皮肤 坏死 ,出现 坏疽等不 良后

保持规律作息预防糖病

保持规律作息预防糖病

保持规律作息预防糖病保持规律作息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给个人的健康和社会的负担增加了很大压力。

为了预防糖尿病的风险,我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下面将讨论作息对糖尿病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作息紊乱容易引发糖尿病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这会对人体的代谢过程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不规律的睡眠时间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作息紊乱还会导致体重的波动,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风险。

二、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预防糖尿病1. 规律的起床时间: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起床时间,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的节奏。

建议早起并尽量在早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2. 规律的睡眠时间:每晚保持稳定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代谢水平。

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证身体充分休息。

3. 合理的用餐时间:保持固定的用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不要跳餐,尽量避免长时间的饥饿或暴饮暴食。

4. 适量的锻炼时间: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血糖的代谢。

长期坚持规律的运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5. 有效的压力管理:压力是导致作息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包括放松技巧、适量的休息、参加愉快的活动等,有助于保持心情愉悦,维持作息的正常。

三、其他预防糖尿病的建议除了规律的作息,还有其他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1. 均衡饮食:合理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

2.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超重或肥胖。

3.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因为这些习惯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4. 定期体检: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总结:保持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维持身体内部的稳定状态,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四章(答案)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慢病五大特点”“慢病严重程度”“慢病危险因素”•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4月,单选]•A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一个明显的界线,而是动态连续的过程•B在早期通过一级预防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C健康的人基本不存在疾病风险•D疾病的风险变化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向高危险状态发展•E疾病的发展过程在早期是可以逆转的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解析】知识点需要结合第一章健康管理的学科基础(P4)以及第四章(P64)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灵活的逻辑判断。

健康的人基本不存在疾病风险,这个是错误的。

比如不合理膳食、被动吸收是会影响健康人的状态的。

•下列不属于慢性病定义的是()【单选】•A 一旦发病不能自愈•B 很难药物治愈•C 用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治愈•D 潜伏时间长、病程长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解析】知识点课本P63页。

慢性病定义与特点里面提到难以治愈,因此C不正确。

关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描述不适当的是( )[2019年4月,单选] A多数慢性病与遗传因素无关B慢性病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C我国慢性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 动不足D慢性病危险因素可大致分为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宿主因素 E一些恶性肿瘤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有关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 【解析】知识点在课本P64,第四章第一节概述,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遗传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但也属于慢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社会危险不包括( )[2018年11月,单选] A发病率高,患病后死亡率不断上升B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和残疾C慢性病经济负担日趋平稳D造成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对家庭的压力E病程长,多为终身疾病,预后差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解析】知识点在课本P65-66。

慢性病主要的社会危害:1严重危害居民健康;2 不断增加经济负担。

结合常识判断,慢性病经济负担日趋平稳是不对的。

•关于慢性病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常见误区,你踩中几个?
谈到糖尿病,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但是小编不得不啰嗦几句,因为当小编看到下面的数据时,小编的小心肝都给吓出来了。

国际糖尿病基金会的最新 2015 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达 4.15 亿,到 2040 年,这一数据将升至 6.42 亿。

另据国际糖尿病基金会 2013 年的数据显示,该年有 510 万人死于糖尿病,每 6 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2100 万新生儿受母亲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到 2035 年将有约 6 亿人会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增长快速,形势严峻,而当下许多人对糖尿病的认知却还有待提高。

既然糖尿病如此可怕,那就赶紧随小编一起来扒一扒生活中那些可能导致糖尿病的不良习惯吧!
九大误区易引发糖尿病
1.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
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

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对钱包瘪瘪的小编来说根本不是事,有的吃就不错了,你们可不要贪吃哦!)
2.水果当饭
天热的时候,即使可口的饭菜摆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饮料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来应付一顿饭。

医生说,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所含糖分偏高,对一些本来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来说,不加节制地进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线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症。

(热衷于减肥的朋友可不要蛮干哟!)
3.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

瑞典的研究人员在对8000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踪长达10年后发现,这些人当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轻微糖尿病,而且这些人患病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唉!男女通杀。


4.每天一罐甜苏打水
妇女每天喝超过一罐的甜苏打汽水,不但容易变肥胖,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机会。

那些每天至少喝一罐甜饮料的妇女比喝得少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
的风险要高85%。

除了软饮料中含有过多热量外,饮用者快速吸收很多糖分也使她们容易肥胖和患糖尿病。

这可能不是糖的问题,而是跟糖在液体食品里有关。

所以苏打汽水和其他提供能量的饮料可能导致摄入能量过多,最后引起超重和肥胖。

(简直就是糖尿病催化剂,少喝更健康!)
5.女性铁过多
体内蓄积的铁过多会导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因此及早验血有可能帮助识别有患病危险的人。

铁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铁与蛋白质的配合物,是铁蓄积量的标志。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把诸如肥胖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身体活动、饮酒和饮食之类的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在研究之初铁蛋白含量较高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差不多是常人的两倍。

(这真不是小编针对女性,事实上是男性犯糖尿病概率更高。


6.男性滴酒不沾
适度摄取含酒精饮料的人,罹患“Ⅱ型糖尿病”的概率,要比滴酒不沾或极少饮酒的人来得低。

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群研究员在过去12年持续不断所作的研究结论。

过去12年来,研究员每年分别向20951名男性医生,年龄由40岁至84岁不等,发出问卷,内容是有关他们选择的生活形态如喝酒、抽烟及运动等3方面作调查,逐年加以分析和记录。

(在此为妻管严的男同胞们默哀吧。


7.缺少维生素E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

芬兰的研究小组对健康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

在观察期间内,其中体内维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

因此,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要注意补充维生素E哟!)
8.爱看电视
爱看电视的人是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与每周看电视时间不到一小时的男性相比,每周看2至10小时电视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
看电视时间在21至40小时的男性,危险增加一倍;看电视时间在40小时以上者,危险提高几乎两倍。

这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形态和患糖尿病的危险有直接关联。

並不是电视本身带来糖尿病危险,而是通常看电视越久,代表一种典型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即摄取过多卡路里和运动量较少。

(在此小编很犯贱的说一句,不爱看电视的朋友们也不要得意,你们的贪食和懒惰同样会毁了你们。


9.压力大
丧偶、经济困难或其他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遭到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受打击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社会在进步,竞争在增强,压力在加大,学习缓解压
力是人生的必修课。


除了以上这些容易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外,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小编还想和大家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快来围观吧!
糖尿病患者的4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饥饿
不少人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效。

事实上,吃得过少,非但不利于身体,反而会经常出现四肢乏力、血糖过低的现象。

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一般人,如果不从事重体力劳动,每天所需的总热卡量为:(身高—105)×35,只有当所摄入的总热卡量大于所需的热量时,才会屯积为脂肪,而热卡量摄入长期不足,很容易营养不良。

如果您已经患有糖尿病,正确的饮食方法应该是:少量多餐,多吃低热量的食品,如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和含糖量相对比较低的苹果、橘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

少量的主食加鸡蛋、瘦肉、牛奶等,既保证了身体所需的基本热量,又有比较合理的营养搭配。

误区二:多吃粗粮
面粉、大米、小米、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

只是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

细粮与粗粮的比例为6:4时,是较好的搭配状态。

动物油与植物油的配比也一样。

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只要是脂肪就属于高热量食物。

如果不控制脂肪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使体重增加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医生都是不主张糖尿病者吃油炸食品的。

误区三:无糖食品可放心吃
对无糖食品是否就不需要控制呢?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或用其他的甜味剂如木糖醇替代葡萄糖,这些甜味剂有些是低热卡糖或不产热卡糖,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咸面包、咸饼干中仍然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糖类,如果糖、乳糖等。

因此,这类食品仍然应计算入总热量范围内,如果食用无糖食品后明显血糖升高,应该停用。

无糖食品无任何降糖疗效,不能本末倒置放弃降糖药物治疗而用它来代替。

但在适量范围内它们可以改善单调的口味。

误区四:吃药就不用控制饮食
有些人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物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其实这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最忌讳的是有时大吃大喝,有时又粒米不进,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过量、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概率,非常不利于疾病控制,而且体重也会有上升的趋势。

还有的人以为改用胰岛素治疗,就不再需要费神控制饮食了。

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用胰岛素治疗同样需要配合必要的营养治疗。

好了,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实还是蛮有用处的,希望能对大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所帮助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