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世纪欧洲

合集下载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考尔夫
静物
黑达 静物
西班牙 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委拉斯凯兹 腓力蒲四世像
委拉斯凯兹
宫娥
委拉斯凯兹
纺织女
委拉斯凯兹
镜前的维纳斯
里韦拉
圣安德烈亚
里韦拉
跛足者
苏巴朗
圣弗朗西斯在深思中
穆立罗
乞童
夏尔丹
午餐前的祈祷
夏尔丹
静物
夏尔丹
铜水器
格勒兹
乡村的订婚
格勒兹 打破的水罐
凡 代克
热那亚女人
荷兰 伦勃朗
自画像
伦勃朗
夜巡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朗
神殿中的现身
哈尔斯
吉卜赛女郎
哈尔斯
快乐的酒徒
哈尔斯
微笑的伊沙贝拉
哈尔斯
女巫
雷斯达尔
乡村教堂
雷斯达尔
暴风雨
霍贝玛
村间小道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维米尔 花边女工
维米尔 读信的蓝衣女人
维米尔 画室
维米尔 小街
达维特
苏格拉底之死
达维特
萨宾妇女
安格尔 泉
安格尔 瓦平松浴女
安格尔
大宫女
安格尔
维尔伯爵夫人
安格尔
里维埃小姐
安格尔
贝尔坦肖像
安格尔
拿破仑一世
十七、十八世纪绘画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佛兰德斯(今比利时) 荷兰 西班牙 法国
佛兰德斯 约丹斯
丰饶的寓意
约丹斯
牧神潘与水仙女
佛兰德斯 凡 代克 查理一世骑马像
鲁本斯
阿马松之战
鲁本斯
猎狮
鲁本斯苏珊 Βιβλιοθήκη 尔曼卡拉瓦乔圣母之死

17-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

17-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

(08广东单)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 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 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 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 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 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 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and the chinese1840—— 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 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 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③乐善好施阶段 (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 1949)⑥敌对阶段(1949——)
(1)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 化思想高度专制。(2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已经成 为重要力量,为推翻封建统治掀起了启蒙运动。(2分) (2)编撰《四库全书》的目的是未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2分)编撰 《百科全书》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2分) (3)《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 宏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3分)《百科全书》全面批判了封建意 识形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使法国 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3分)

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各国

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各国
13
2.妨碍人们认识真理的四种“假相”
A.“种族假相” --指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
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 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
-“‘种族假相’的基础就在于人的天性之中,就 在于人类的种族之中。因为认为人的感觉是事物 的尺度,及是一种错误的论断,相反地,一切知 觉,不论是感官的知觉或者是心灵的知觉,都是 以个人的尺度为根据的,而不是以宇宙的尺度为 根据的。” →经院哲学家所谓的目的论,就是这 种思维方式的典型表现。
23
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体系,由研究自然物体 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造物体(国家)的“公 民哲学”两部分组成:
--“哲学的主要部分有两个。因为主要有两类物 体,彼此很不相同,提供给探求物体的产生和特 性的人们研究。其中一类是自然的作品,称为自 然的物体,另一类则称为国家,是由人们的意志 与契约造成的。”
28
-“人心中的观念,不论其全部或一部,都产生于 感觉器官,其余都是由它发源的。”
- “笛卡尔先生说关于上帝的观念和关于灵魂的 观念是我们的天赋观念,可是我们却想知道:正 在熟睡而且没有做梦的人们心灵是否在思想,如 果不是,那么他们在这时候是没有观念的。因为 天赋的东西是经常呈现的,所以没有观念是天赋 的。 ”
第三步:归纳。-“在拒绝和排斥的工作适当完成之 后,一切轻浮的意见便烟消云散,而最后余留下来 的便是一个肯定的,坚固的,真实的和定义明确的 形式。”
20
5、培根的几句格言 :
21
二.霍布斯
(1588-1679)
22
出生于基督教牧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后来结识培根,担任培根的秘书。霍布斯主要活 动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先后经历了 1640年革命,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和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因自己在革命前夕写过主张君主专制的文 章,而惧怕革命逃亡法国11年。这期间,他做过 未来查理二世即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数学老师, 和王党保持有联系。著有《利维坦》。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数学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数学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数学16、17世纪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带来了人们的觉醒,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发展的烦琐哲学和神学的教条权威逐步被摧毁了。

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和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急速发展。

例如在航海方面,为了确定船只的位置,要求更加精密的天文观测。

军事方面,弹道学成为研究的中心课题。

准确时计的制造,运河的开凿,堤坝的修筑,行星的椭圆轨道理论等等,也都需要很多复杂的计算。

古希腊以来的初等数学,已渐渐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了。

在科学史上,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向数学提出新的课题。

首先是哥白尼提出地动说,使神学的重要理论支柱的地心说发生了根本的动摇。

他的弟子雷蒂库斯见到当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推算详细的三角函数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于是开始制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表。

当时全凭手算,雷蒂库斯和他的助手勤奋工作达12年之久,直到死后才由他的弟子奥托完成。

16世纪下半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进行了大量精密的天文观测,在这个基础上,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导致后来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开普勒的《酒桶的新立体几何》将酒桶看作由无数的圆薄片累积而成,从而求出其体积。

这是积分学的前驱工作。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主张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些观点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和数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他的学生卡瓦列里创立了"不可分原理"。

依靠这个原理他解决了许多现在可以用更严格的积分法解决的问题。

"不可分"的思想萌芽于1620年,深受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影响,是希腊欧多克索斯的穷竭法到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的过渡。

16世纪的意大利,在代数方程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塔塔利亚、卡尔达诺、费拉里、邦贝利等人相继发现和改进三次、四次方程的普遍解法,并第一次使用了虚数。

美国民族移民与文化的历史进程

美国民族移民与文化的历史进程

美国民族移民与文化的历史进程在美国历史上,移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移民群体逐渐趋于多样化,而这些移民又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因此,了解美国民族移民与文化的历史进程,对我们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的移民在十七、十八世纪,前来美洲移民的白人大多数来自欧洲。

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爱尔兰人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居民都曾来到美洲寻求新生活。

这些人来到美洲,与土著人和已经定居的西班牙、法国殖民者互动,互相交流。

这种文化和宗教的交流推动着美洲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二、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的移民浪潮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加上美国“金山”淘金热的兴起,逐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移民浪潮。

从1840年到1920年,美国迎来了大量移民,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欧洲人、亚洲人以及拉丁美洲人等。

这些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带来了大量的文化、音乐、语言和传统,这对美国的多元化文化乃至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三、二十世纪中期的移民浪潮随着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对外扩张的逐渐加大,二十世纪中期又出现了一次庞大的移民浪潮,这一次主要是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

这些移民是由于内战和政治动荡、经济不景气和天灾人祸等原因,或为追寻美国梦而前来美国的。

这些移民们在美国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逐渐融入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移民和文化的互动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移民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和宗教等,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

在美国,移民们最早往往聚居在一起,不同族裔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融洽。

但在逐渐熟悉和融入美国文化之后,他们逐渐融入了美国社会,并与美国主流文化相互影响。

这种互相影响通过美国的民族音乐、民族食品、传统节日和居住方式等不同的生活方面展现出来。

例如,意大利移民带来了披萨和意大利面,中东移民带来了沙拉、羊肉和咖啡,墨西哥移民带来了玉米芝麻玉米餅、玉米芝麻和辣椒这些美味的菜肴。

17-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

17-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

(08广东单)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 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 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 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 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 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 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and the chinese1840—— 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 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 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③乐善好施阶段 (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 1949)⑥敌对阶段(1949——)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 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 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 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 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 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 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 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 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六章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史学

第六章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史学

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聆听科学 家建议
凡尔赛宫
圣摩尔学派: 圣摩尔修道院 圣摩尔僧团 马比昂(Jean Mabillon 1632-1707,马比雍,荣):9 卷本的《本尼狄僧团圣徒行传》(Acta Sanctorum ordiniss Benedicti).这部著作是集体完成的,但其中 许多集的序言是马比荣写的;6卷本的《本尼狄克年代 记》(Annals Sanctorum ordiniss Benedicti),出版 于1703-1739年. 以上两部著作表现了作者卓越的学问和严肃的批判精 神. 《古文书学》(六卷)(De re dipiomatica),奠定 了古文书学这门新学科的基础.
施洛塞尔(August Ludwig von Schlzer 17351809) :《俄国史》(1769年出版),《北欧诸国史 要》(1792年出版),《世界通史》,亦称《大迁徒, 大联合的世界史》(Weltgeschichte im Auszuge und Zusammenhange)(1792年出版).《世界通史》确立 "世界史"的概念.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伏尔泰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他的 独道之处在于他很重视语言学,力图将语言学运用于 历史研究,这对19世纪德国历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不过,与伏尔泰相比,施洛塞尔的文字能力和批判能 力都很差.
(二)启蒙时期欧洲各国的史学 法国: 法国当时是欧洲政治旋涡的中心,也是启蒙运动的中 心.同样也是理性主义史学最充分发达的地方.18世 纪国启蒙史学家的突出代表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孟德斯鸠(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 quieu, 1689-1755) : 《论法的精神》(Esprit des Lois,亦译《法理精义》, 《法意》).这是一部政治思想史的名著.其中表现 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对整个欧洲和史学理论和 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罗马盛衰原因论》 (Consideration sur les causes de la grandeur des Romains et de leur decadence).孟德斯鸠在史学上 的最大贡献是关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

17~18世纪西方美术史

17~18世纪西方美术史
Page 6
历史渊源——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尼和提香为 代表的绘画形式,他们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 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 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尼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维 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 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 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
风格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 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 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Page
12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特点
1、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成的综合手段。 6、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Page 17
卡拉瓦乔代表作品
意大利卡拉瓦桥 (1573-1610)的《水 果篮》,这是美术史 上的第一幅静物画。 画作以明晰而结实的 轮廓,单纯而质朴的 光线,鲜明而实在的 苹果、葡萄、干枯的 叶子,以及如实刻画 的苹果上的虫子眼等 ,表明了静物完全可 以作为独立的绘画主 题而存在。
Page 18
Page
7
威尼斯画派作品
纳乔 斯尔 》乔 尼 《 沉 睡 的 维 天提 》香 《 圣 母 圣 合乔 奏尔 》乔 内 《 田 园
Page 8
学院派重要创始人——阿尼巴· 卡拉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三节 巴洛克艺术的盛期
阿 波 罗 与 达 芙 妮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三节 巴洛克艺术的盛期
普 吕 东 和 帕 尔 塞 福 涅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
17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有里贝拉、法 兰西斯柯· 苏巴朗、委拉斯贵兹等。成就 最高的是委拉斯贵兹。 代表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酒神巴库斯》、《火神的煅铁厂》、 《宫娥图》和《纺织女》等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舟发西苔岛
华多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浴后的狄安娜
布歇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蓬 巴 杜 夫 人 布 歇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蓬 巴 杜 夫 人 布 歇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秋 千 弗 拉 戈 纳 尔
本 章 结 束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二节巴洛克影响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彼得· 保尔· 鲁本斯 竖立十字架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二节巴洛克影响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彼得· 保尔· 鲁本斯 下十字架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二节巴洛克影响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彼得· 保尔· 鲁本斯 苏萨娜.芙尔曼肖像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五节 荷兰美术
杜 普 教 授 的 解 剖 学 课 伦 勃 朗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五节 荷兰美术
参 孙 被 弄 瞎 眼 睛
伦 勃 朗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五节 荷兰美术
夜 巡 伦 勃 朗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六节 法国美术的兴起
第六节
法国美术的兴起
17世纪法国美术思潮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官方 艺坛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 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崇尚古典精神, 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 它起源于17世纪法国,波及到全欧,当时法国 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 他们以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又受到学院派、卡拉 瓦乔强烈对比手法和威尼斯画派色彩的影响。
第二节巴洛克影响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约丹斯 豆王的宴饮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三节 巴洛克艺术的盛期
第三节
巴洛克艺术的盛期
巴洛克艺术盛期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 乔· 诺· 贝尼尼。他终生不倦地工作到80多岁高龄, 创造了许多艺术业绩,受到许多国王、教皇等贵 族们的重用,生活和艺术上都是一帆风顺。他早 期的雕塑作品还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和《普吕 东劫夺珀尔赛福涅》等。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逃 亡 埃 及 途 中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召 唤 使 徒 马 太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卡拉瓦乔 基督下葬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第七节
18世纪美术
18世纪煽情的“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艺术表现的题材是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 生活为对象,描绘半裸或全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 装饰;在形式上表现为色彩鲜艳,妩媚轻薄,人物 有很浓的脂粉气,景物细碎繁琐。对神圣的或超自 然的力量缺乏感受力,没有壮丽的感觉或真正的诗 的意境。另一方面,罗可可艺术却以法国式的轻快 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不再表现圣徒的 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代表人物: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圣 马 利 亚 与 蛇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卡拉瓦乔
使徒马太和天使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二节巴洛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17世纪的佛兰德斯,仍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 天主教会势力控制之下。当时的艺术,也就必然是 为豪华奢侈的宫廷贵族、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及教会 团体服务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受到巴洛克艺术的 影响。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光彩夺目、富丽堂皇的装 饰风格。 代表人物:彼得· 保尔· 鲁本斯 雅各布· 约丹斯 凡· 代克
美 术 史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 间感、豪华感,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17世纪意大利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艺术家摆脱了社会的束缚,取得 了更大的自由,形成了学院派、卡拉瓦乔 的写实主义艺术。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委 拉 斯 贵 兹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
火神的锻铁工场
委拉斯贵兹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
宫 娥 委 拉 斯 贵 兹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五节 荷兰美术
第五节
荷兰美术
荷兰摆脱西班牙的奴役而获得独立,建立了世界 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成为 17世纪欧洲最富强 最先进的国家。 这时期重要的肖像画家是佛朗斯· 哈尔斯。 他早期的肖像画如《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 的小丑》、《吉普赛女郎》等。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六节 法国美术的兴起
代表人物: 普珊 《花神的胜利》、《花神之国》、《阿卡迪亚的牧人》 若尔日· 德· 拉图尔 《灯前的玛德莱娜》、《木匠圣约瑟》 勒南三兄弟 安东尼· 勒南、路易· 勒南和马修· 勒南 代表作《农民进餐》、《农民之家》、《马车》等
《阿卡迪亚的牧人》 普珊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1、学院派艺术-----主张要保持古代和 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把这些 艺术看作是不可逾越的楷模。 (波伦亚学院)
代表人物:卡拉契、格· 列尼等
第四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2、卡拉瓦乔现实主义艺术
代表人物:卡拉瓦乔 代表作品:《逃亡埃及途中》 、《女卜 者》 、《使徒马太和天使》 、《基督下葬》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