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易错题第六集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高频错题(含答案)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高频错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A.知B.情C.意D.行3.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A.布置课外作业B.讲授新教材C.检查复习D.巩固新教材4.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B.人口的性别结构C.人口的阶级构成D.人口的年龄结构5.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孟子C.弗洛伊德D.华生6.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7.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8.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B.班杜拉C.彼得·麦克费尔D.罗杰斯9.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关系是()。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B.同步进行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1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1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B.社会实践C.实践知识D.学生自学1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13.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14.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教招考试教育综合错题集

教招考试教育综合错题集6.6:1、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学校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2、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朝末年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在师范院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
3、教学评价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承认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
在教学评价中,评价对象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他们既要被他人评价,同时又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坚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情绪。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评价应按照教学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以评价信息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对评价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采取一致的标准。
4、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
5、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6、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其中,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
思维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的,即所谓的“泛灵论”或“万物有灵论”;儿童思维是“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世界一样;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他们的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推,如不能判断别人的左右手,即他们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儿童还没有守恒概念,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重点易错题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重点易错题1、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 )时期。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 A2、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
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答案】 C3、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 )。
A.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B.教学职能的延伸C.科研职能的延伸D.创收的借口【答案】 A4、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答案】 C5、根据学术门类划分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这些组合被称为( )。
A.课程B.专业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答案】 B6、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答案】 D7、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
A.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B.高校是培养政治精英的摇篮C.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基地D.高校是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的场所【答案】 A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9、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B.市场的力量较强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答案】 A10、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答案】 A11、我国实施“985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打造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B.推进“211”工程建设C.尽快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D.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答案】 A12、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哪三种学习策略()A.再认策略、意义策略和组织策略B.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再认策略C.再认策略、组织策略和意义策略D.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目标策略【答案】 A13、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 )特点。
教育学原理考情分析及易错100考点总结

教育学原理考情分析及易错100考点总结教育学易错100个考点【易错考点001】教育的基本要素★★★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认识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认识教育内部结构的基础。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2.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易错题:【单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
A.家长B.学生C.教育者D.社会大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
但是从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
故本题选C。
【易错考点002】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段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易错题:【单选】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等的教育,现当代的教育内容则体现为“五育并举”这表明了教育具有()。
A.历史性B.永恒性C.社会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历史性。
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题干中指出原始社会和当代社会的教育内容不同符合教育的历史性。
故本题选A。
【易错考点003】教育的起源★★★易错题:【单选】()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起源说。
教育学第六章题目与答案6

hk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A.备好课B.上好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3.难题提供了试题的( )信息。
hhA.错误率B.通过率C.平均通过率D.平均错误率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9.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 )来编班。
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10.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11.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12.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
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13.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
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17.( )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18.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19.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
A.讲演B.讲解C.讨论D.讲授20.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2.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A.新授课B.实验课C.巩固课D.练习课E.演示课3.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 )。
教育学考试易错题集

教育学错题册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A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教学设计2、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是(A)A培根 B、梅伊曼C、拉伊 D、夸美纽斯3、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C)A特征 B、表象C、核心 D、内容4、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A)A课文 B、目录C、图表 D、教材解析: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6、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解析: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7、(B)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A、政治B、生产力水平C、科技D、文化9、(D)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计划D、教学目标11、学生对教师的感情,随心理距离的逐步缩短,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C)A、亲近——接近——共鸣——信赖B、共鸣——接近——亲近——信赖C、接近——亲近——共鸣——信赖D、信赖——共鸣——亲近——接近1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问题是(A)A、学科设置B、学年编制和学周编排C、学科顺序D 、课时分配15、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C)A、生产性B、科学性C、民主性D、商品性16、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是(C)A、突出道德争端B、询问“为什么”问题C、澄清与总结D、使情景复杂化17、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是(D)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18、“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选择形成自我概念”,是源于(D)哲学理论带给教育学的影响。
A、唯心论B、实在论C、实用主义D、存在主义19、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A)A、教学策略B、教学设计C、教学思想D、教学模式解析: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招教考试-教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题题答案

教育学易错易混淆高频题集答案一、广义的教育包括什么1. ABE二、教育的本质特点1.CD2.C三、各个时期教育特征及社会属性1.D2.C3.B4.B5.C6.D7.C8.C四、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1.B2.A3.C五、古代中国1.A2.B3.×4.C5.B六、中世纪的西欧1.BCD2.D3.ACE七、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C2.D3.BCD4.A5.C6.B八、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ABCDE2.C九、中国教育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墨家、道家、《学记》)1.A2.D3.BCD4.ABC5.D6.B十、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1.C2.B3.D十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杜威)1.C2.B3.B4.C5.AC6.A7.A8.B9.A十二、实用主义教育学1.AC2.D十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CD2.A3.A十四、赞科夫、布鲁纳、瓦·根舍因、皮亚杰、保罗·朗格朗、苏霍姆林斯基1.D 2.CD十五、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D2.A3.ABD4.C十六、教育的人口功能1.ABCD十七、外铄论1.ABC2.C十八、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BCD2.B3.A十九、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B2.B3.×4.A5.ABCE6.ACDE7.D8.D9.C 10.C二十、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1.ACD2.C二十一、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B二十二、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1.D2.B3.A二十三、制度化教育的标志1.C二十四、学制的沿革1.D2.A3.B4.D5.C6.C7.ABC二十五、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1.B2.B3.√4.C5.C二十六、教师劳动的特点1.ABE2.B3.A4.A5.B 7.D6.【答案要点】(1)因材施教。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教育学易错题整理

教育学易错题整理1.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长,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育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目标应反映社会的发展。
教育目标的确定应该建立在真实反映时代价值标准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趋势的基础上。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科学教育要处理好教育实践中尊重成熟与引导发展的矛盾,科学教育活动要辩证地看待儿童成熟与发展的关系。
领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将复杂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儿童能力可以接受的形式。
没有成熟作为基础,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发展影响不大。
(3)教育总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科学教育要处理好重视整体教育和让孩子充分展现个人发展独特性的关系。
(4)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但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因为接受教育也必须以学生主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以上内容,发挥教育对个体的主导作用,ABD三项说法均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
2.学术体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C.传统文化D.其他国家的经验2.【答案】B。
解析:世界各国在建立教育制度时都会受制于一些共同的因素,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原则。
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现代教育制度中义务教育的基础地位、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都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
其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在制约着学制,规定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确定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升学升级制度中的弹性规定等,都要考虑心理与生理科学研究成果。
所以在这种普遍性的制约因素之下,即使是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教育制度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3150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3150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3150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31509、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31617、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31804、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类型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型的抽象思维D、理论型的抽象思维31806、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适应性,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期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31809、“发展危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布鲁纳31919、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31923、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3192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经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1928、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32031、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考,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32408、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对内调控的能力是()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3252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型条件反射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3253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是指在于()A、构建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32637、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之为()A、智慧能力B、认知策略C、言语能力D、动作技能32645、在桑代克的饿猫逃出笼子的实验中,饿猫一次成功逃出获得事物的动作就会保留下来,而多次出现的无效动作却最终都被淘汰。
这符合了他的()学习定律。
A、练习律B、准备律C、效果律D、选择反应律33003、个体对学习活动中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A、期待B、归因C、成就动机D、自我效能感33011、个体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这属于()A、稳定的内部归因B、不稳定的内部归因C、稳定的外部归因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33123、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3312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逆向迁移33126、用已掌握的英语字母来形成新的单词,这时的迁移是()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逆向迁移33131、定势主要表现为一种()A、正迁移B、负迁移C、正迁移或负迁移D、不是迁移33232、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了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定势D、功能固着33245、学过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后,现在学生认识到“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学习,这属于()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33351、下列属于“学习”概念的反例是()A、猴子骑车B、看黄色书刊C、练嗓子D、随机体成熟视力提高33361、经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的方式是()A、技能B、习惯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33467、在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学习程序性知识,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B、圆形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3470、开车属于()A、连续的封闭技能B、不连续的封闭技能C、连续的开放技能D、不连续的开放技能33473、训练学生对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认知策略是()A、记忆术B、语义联想C、生成性学习D、列提纲33481、对学习的心境及努力程度的调节控制,属于()A、资源管理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33593、个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是创造性思维的()A、发散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创性33594、一般而言,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A、容易B、困难C、难度中等D、不确定336102、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是()A、直觉的道德感B、形象的道德感C、想象的道德感D、伦理的道德感336105、根据柯尔柏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大部分青少年和成人都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原则水平336110、稳定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发生在()A、从众B、依从C认同D内化337122、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A、“好孩子”的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33712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337126、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3502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35025、效度是指测验的()A、科学性B、可靠性C、正确性D、难易性35026、信度是指测验的()A、有效性B、可靠性C、正确性D、难易性35027、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35028、()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D、综合35134、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35142、()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A、斯金纳B、阿特金森C、阿尔波特D布鲁姆35147、人际关系的形成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和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3525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35261、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析D、轶事记录35364、()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3570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心理测验B、心理训练C、会谈D、理性情绪疗法35705、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是()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厌恶疗法3581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有关课程为主。
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3581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35821、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A、行为塑造B、行为训练C、行为矫正D、行为强化3582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3592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35934、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B、布鲁纳C、班杜拉D、乌申斯基36041、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B、自我控制法C、强化法D、示范法36043、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A、教师素质B、心理素质C、教学能力D、教育机智36047、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A、教学反馈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自我完善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多选3160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3160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分别是()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32104、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32105、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
B、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32601、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