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之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以及答案汇总(新课标全国Ⅲ卷)

2020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以及答案汇总(新课标全国Ⅲ卷)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

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由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

”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

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含3篇下水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含3篇下水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含3篇下水文)新课标语文课题组:齐志伟大庆四中语文教师,大庆市优秀教师。

追求语文课的思想性,课堂力求深刻,引领学生与智者对话。

在全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

主编:王涛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郑双审校:孙梦霞 / 美编:李悦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0高考全国II卷语文试题,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从墨子到约翰·多恩,不同的话语背后都强调相同的意旨: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照,命运与共,没有谁可以“自成一体”“与世隔绝”;而疫情期间彼此互赠寄语、互诉祝福,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正确抉择。

综合以上两层材料内涵可得出写作的情境限制:考生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背景下,围绕“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展开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体现“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青年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这是写作的情境限制。

2020高考全国卷II、III和浙江卷的满分优秀作文精细 - 副本

2020高考全国卷II、III和浙江卷的满分优秀作文精细 - 副本

2020高考全国卷II、全国卷III和浙江卷的满分优秀作文精选精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形式多样,命题内容丰富,或回望历史,或立足当下,或思考生活,或关注文化,在展现时代风貌的同时,也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思考、表达的空间。

今天我们向大家分享的是2020高考全国卷II、全国卷III和浙江卷的满分优秀作文!全国卷II满分作文一苇以航,通彼远方重庆一考生亲爱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圣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大洪水袭来,巨浪滔天,黑云遮蔽。

在生灵的性命都受到威胁之际,诺亚造了一艘巨轮,带领家人及牲畜、飞鸟、昆虫等生物各雌雄一对进入方舟。

依靠方舟,地球上的生灵得以存活。

请大家设想,若是洪灾来临时,没有“所有生灵都上船”的统一行动,而是各谋出路,那么地球上的生灵能够到达平安的彼岸吗?或者说,我们还会传颂这一故事吗?想必不会。

这便是“命运共同体”的魅力。

如今的世界形势,暗流涌动,波云诡谲,犹如大洪水来临之际“鲸波万里”之势,而我们,只有一叶扁舟可以摆渡。

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没有人能孤立存活于广袤大陆。

一苇以航,我们青年人应该凝聚成“命运共同体”,承担责任,努力拼搏,以驶向美好的明天。

携手同行,青山一道同风雨。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木心也说过:“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人们的意志凝聚起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离开了命运共同体的个人,犹如与宏大主旋律脱节的音符下面的小点,微小无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看见中国生产的口罩运往他国,我看见中国的医疗队员驰援国际社会,我看见塞尔维亚总统深情落泪称赞中国医疗队……这些都是中国在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令我动容。

青年奋斗,决胜千里抵达未来。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人代表的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都要在不断的奋斗中实现梦想。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青年更要努力奋斗,明确你、我、他,所有的世界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作文指导|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优秀作文精选

作文指导|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优秀作文精选

作文指导|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优秀作文精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设计人生,同频共振一考生亲爱的学弟学妹,你们好!我是你们即将毕业的学姐。

时光匆匆,似水流年。

我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对你们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饱含期许的学姐,就“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谈谈我的经历感悟与思考。

我认为应设计人生,与国家同频共振。

犹记我刚进高中之时,也如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迷茫,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充满忧虑。

但经历岁月的洗礼后·,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愿分享个人看法,与诸君共勉。

设计人生,首先需审视自我,对自己有全面的认知。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自己的兴趣潜力有充分认识,更能让我们发出耀眼的光辉。

女科学家颜宁,从初中起便深知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京剧人王珮瑜,靠着对京剧的认识与热爱,对个人梦想的审视,念唱做打,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耶鲁毕业生泰玥飞深知自己的心扎根在基层,便变身村官,在脱贫攻坚战中大放异彩……从前辈的脚步中,我探寻到了人生的密码。

学弟学妹们:审视自我,确立目标,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总是沉溺于幻想,总是制定许多目标却未真正实现。

但是,当我了解到完成月背着陆的背后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23岁,当我看见无人机团队全是一群热血青年时,我震惊,我崇拜,我向往。

2020高考全国卷三卷作文

2020高考全国卷三卷作文
宁静,寻得一方新天地。〢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 静,寻得一方新天地。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
之精神”,┃初心对他而言,是大众喧哗而他平静,大众沉寂而他独 神”,初心对他而言,是大众喧哗而他平静,大众沉寂而他独醒。“一
生醒战负。老气兵“成张一今富生日要和清负,在气有“四为硝成阐海自烟今无释时日己人观刻,画对奋四点夕好勇海阳句像杀无”,敌人”成联,对把了系在夕“他如和阳。一平”何生年成画的代了写”选他照择一。转生抗业的战到写老湖照兵北。张最〢富艰抗清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立意
材料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 像’来审视自我。”这句话主要强调什么内容?
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用“十年饮冰,—难—凉《周热易血·乾”·的文言豪》情,伴祖国同走现代化的 漫漫长路;以敢于入世的行动力,发挥开天辟地的创造力, 照亮祖国发展的远方。请听从时代的召唤,倾听时代的声 音,为时代画像吧!
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面对时代,擦亮自己的眼睛,
镜中窥人,镜中窥世,方能从容描绘出一个清晰完整的
三曰终日乾乾,与时代偕行。你们有幸遇上这样的时 代,时代也终勤日奋定乾努会乾 力:。托乾举乾,你就们是孜。孜从以求前的的意思青;年整天救自亡强不图息存, ,发历史 之先声,挽与时狂偕澜行:于变既通趋倒时。。 如今正是时和岁丰、海晏河清的 年代,你们合在也一正起,值是风说一华天正到晚茂谨之慎做时事,,自更强应不息以,鲲和日鹏月展翅之雄心,
雪地苍松、远山沧海,更可窥见自己,发现自我之价值所在。 自我之价值所在。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新课标全国卷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新课标全国卷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新课标全国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礼记·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吸救道家与法家思想,是出界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最早论述礼乐教化即美育的论著。

《乐记》及其礼乐教化理论,以“礼乐交融”为其东方特色,以“正声”“德青”为其艺さ求,以“天人合ー"为其文化理念,明显区別于西方的美育观念,彰显光彩照人的中国精神,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特别是美学与美育上的成熟与伟大,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礼记》记载,当年周公通过制礼作乐而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中国古代的“礼”起源于宗教祭祀之礼仪,发展为政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之人文礼仪等;“乐”是乐舞歌诗的总称。

礼乐教化是一种集政治治、道德与审美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現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特点,相异予西方文化区分性的特点,强调发浑礼乐刑政文融互补的综合性治理作用。

礼乐教化还可以发特有的和合父子君臣族长乡里的团结教育作用,还有感染熏陶、移风易俗之用,所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总之,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充分发挥交融性与綜合性作用,是治国之重器。

《乐记》言:“乐者,伦理者也。

儒家学説认为乐与道德相通,乐音是人与禽兽的区别,而対整体音乐的理解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礼乐教化之乐教包含乐德、乐语与乐舞等部分,所谓“乐德”指“中、和、祗、庸、孝、友”等德性的核心内涵,是乐教最重要的成分。

2020年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解读】

2020年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解读】

2020年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解读】202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的语文作文题是什么?该怎么去立意呢?下面跟着一起去了解了解吧!全国新课标Ⅱ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云南、海南、重庆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每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整体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字三种形式的内容,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权威解析每个女人都要经历婚姻,每个女人都要用一段时间期待宝宝的来临,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在怀包包的时候有个舒心的假期。

如何让自己的产假过的更安心,更顺心,更无后顾之忧。

首要条件就是准备一张合格的产假请假条吧。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产假请假条范文大全,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在199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条例”)基础上修订颁布的。

"试行条例"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保障党员权利的专门法规,施行9年多来,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的工作和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进程,都对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员权利保障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了修订"试行条例"的重要决定。

解读一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如果说2020年的试题指向是社会生活,关注法规与情感,谁最有风采;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要关注自身,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以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

2020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以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II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李义天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说来话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

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

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之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
全国新课标卷Ⅱ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在在线词典“维基百科”上,来自中国的视频“网红”李子柒已经拥有了一个专门的词条,里面这样写道:“李子柒是一位中国美食及乡村生活博主、‘网红。

她因为在家乡四川绵阳农村拍摄使用原始食材和工具,运用中国传统技艺制作美食和手工艺品的视频而走红。

”李子柒从2015年开始发布视频,到2019年已在新浪微博上有1900万粉丝,在海外也获得了大量关注。

有人将其走红定义为“李子柒现象”。

“李子柒现象”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三种典型的观点。

观点一:称赞李子柒精心呈现的文化传统,肯定她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贡献。

观点二:质疑李子柒能否代表中国文化,认为其视频“太假了”,展示的是一种粉饰后的假生活,满足了那些不懂中国的外国人一厢情愿的想象。

观点三:对视频博主个人化、商业化、“网红”化的展示方式,不必以“传播文化”之类的宏大主题将其“神圣化”,也不能盲目“棒杀”。

针对“李子柒现象”,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介了李子柒视频的内容以及影响力,第二部分提供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称赞”,关键词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观点是“质疑”,关键词是“假”“粉饰”;第三个观点是中性的,认为这只是个人的商业行为。

除了材料部分外,大家再看看指令部分。

在进行作文审题时,很多同学容易忽视指令部分。

比如这道题目中,“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就很容易被处理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这样,就把“更”看漏了,而这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更”要求大家在文章中必须做出明确的比较,而“你认同哪一种观点”却没有这个比较的强制任务。

因为题目的指示文字有“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所以,写作时首先要选择。

原则上说,选择是自由的,但是,在考场上,大家还要注意“价值取向”的问题。

在做选择的时候,要贴近主旋律,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致。

对本题而言,如果大家选择第二种观点,似乎就显得吹毛求疵了。

其次是要比较。

因为“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的指令,要求大家必须要有比较思维:其他两个观点为什么不合理?另外,除了駁论之外,大家还要有正论部分,也就是说,要从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立场。

以上是从文章的逻辑结构讲。

在写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文字往往有一个弊病——散。

在写作的初步阶段,大家一定要让自己的文章聚焦:聚焦于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

只有这样,写作思维才会清晰化、条理化。

全国新课标卷Ⅲ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1.学习:从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
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布尔
3.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
在这个飞速发展、资讯丰富、教育样式多元的时代,随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内涵也变得更丰富,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环境下的学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一、命题原因
学习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高中生经过十余年的学习,对这个话题有丰富的感受与认知。

本道作文题目以学习为话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有话可说,并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学习的故事,也可以针对他人学习的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这样一个人人有话说的话题下,思想的深度会呈现出高下之别,能够检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好的区分度。

二、材料分析
作文即生活,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专属体验。

作文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就是启发学生与生活经验做关联的桥梁,提示学生可以思考的方向和范畴。

这道作文题目由三则材料构成。

第一则材料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学习的定义,诠释了学习的渠道与内容。

学生都有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从这些经历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代入到曾经的事件中。

第二则材料是法布尔的话,强调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关键在于觉悟和恒心,这是对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的深层认识,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
经历中找到或正面或反面的相应例子,能与具体情境对应。

第三则材料是毛泽东讲实践的重要性,暗含“学”与“习”的辩证思考,能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中自然而然地关联自己在实践中学习的场景。

材料之后的总结语将學生带入宏观视野的同时,也用“飞速发展、资讯丰富、教育样式多元的时代,随处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描述,表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学生身处其中,可引起多方面的情境联想。

三、写作任务
这道作文题目的写作任务是分析“当今时代的学习内涵”,即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来诠释学习。

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首先要对当前社会现象做筛选、分析、归纳,然后树立自己的中心思想,诠释自己所理解的学习内涵,或是学习的意志品质,或是学习方法,或是学习的内容……千人千面,彰显个性,展示作者个体的优势能力。

佳作展评>>
“深”生不息
文/杨璐榕
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尼采
当高科技与数字化成为时代的主题,短浅式与碎片化也成了社会的问题。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快节奏让事物显得虚无,而娱乐化让人类变得平庸。

在这样的时代,该怎么逃脱虚无,让自己、让人类的存在更有意义?
学习是人与文明的界点,是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同一群体为对抗虚无,将自我向文明推进的努力,更是人类种群在时代、宇宙的浩渺中获取意义的唯一出路。

人要获得进步,就要走出去,要深度学习,要深入思考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要理解事物要素的深刻内涵。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在于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当今时代高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魔盒效应”般的诱惑。

古人学习是一种苦中作乐,无论是“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甚或是遭“群聚而笑之”,眼中所见都只是高于身的心,是物外的广博与战胜肉体的灵。

而当今社会的诱惑实似洪水猛兽,它成为一种在人们无察觉时的精神控制、刺激,无时无刻不侵入人们的生活。

如此“瘾性”生活中,当代人的心无旁骛似乎是更困难的,因而,“觉悟”与“恒心”便显得尤为必要。

所有的深刻与本质,都需要觉悟;而恒心,则让深刻保持存在——永远独立思考、深刻明白。

然而,仅是“悟”与“恒”尚不称作学习,而只是“学”;“习”则体现在个人因“悟”与“恒”所得,由个人在言行、灵肉间践行。

这种践行,正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说的“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种实践,正是我国文物书画修复师单嘉玫用精神所化成的行动——将修复工作做成艺术。

她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了“揭”“搓”“捻”,在38年的时间里将工艺修炼到极致,在退休时不忘手把手教授自己的传承弟子……大国工匠,一生只为一事来。

她的熟练与完美,是承父志,是真心学、深刻习,是对文明最诚挚的敬与爱,她是学习的践行人,也是大国的工匠,更是时代里深度学者的楷模。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该怎么做?身为“少年中国之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静下来,去深度思考;停下来,去独立坚守。

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也是我们该有的“觉悟”与“恒心”。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度,敢于在无尽黑暗的空中发射人类之明亮射线,永远学习,永远延伸。

题记照应题目,借名人名言点明中心:深度钻研让学习生生不息。

概述社会现象,用简练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时代短浅式、碎片
化、娱乐化、平庸化的特征,并以设问句过渡,引出学习的疗救意义。

古今学习方式差异对比,贴切引用,有情有理,颇富文采。

对比之后结合材料二,诠释觉悟、恒心与学习深度的关系。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独立成段,引出“学”与“习”的辩证关系。

用大国工匠的事例,论证在实践中深刻学习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