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XX有限公司
APJ-(国)-0258-2006
2009年4月28日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2009年4月28日
前言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是XX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4号线的南段,它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东南部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东北部工业区域和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带的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最终成为联系城市南北及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纽带,这对扩大XX市的对外开放、改善XX市的投资环境,支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核心区域的交通压力,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使目前XX市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委托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XX有限公司
2009年4月
第1章编制说明1
1.1编制依据1
1.1.1国家法律及法规1
1.1.2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
1.1.3国家标准及规范2
1.1.4行业标准及规范3
1.1.5其他4
1.2评价目的5
1.3评价范围5
1.4评价原则5
第6章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1
6.1供电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1
6.2车辆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5
6.3线路及轨道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8
6.4通风、排烟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0
6.5给、排水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3
6.6通信、信号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4
6.7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23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著。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 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 类型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 功能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 时间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 分布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

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

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境境
境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意见
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3.14 建设 constru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 试、验收以及试运行。 3.15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评价程序
2

HJ453-2008 3.10 车组 set of car
由单节车编成固定的基本行车单元,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辆组合体。 3.11 列车 train
在线路上运行的,由一个或多个车组组成的集合体。 3.12 车辆段 wikipedia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 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3.13 停车场 depo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 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000~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线路短、敏感点集中、环境要求高。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环保部审查。

特征的环境污染:噪声、振动。

一、项目相符性分析:(1)该项目为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一条线路。

(2)必须已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3)分析环评阶段的工程方案与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阶段的建设方案的工程方案一致性及变更情况。

(4)给出相关变更内容的环境影响比选分析结果。

(5)分析线路走向、站场设置选线选址的优化内容,早期介入。

(6)明确工程方案对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主要工程内容内容全面,列表说明,附图给出平纵剖面图。

(1)线路起、终点、经过的街道、地面线、地下线、高架线长度等、车站数量(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通风系统(风亭、冷却塔数量)。

(2)工程施工方法:车站、区间(3)明确渣土及土石方去向(4)明确工程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等参数。

各车站对应的中心里程、结构类型、车站埋深等工程参数。

按里程桩号明确各区段的施工方法。

周边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注意优化施工方式。

(5)风亭、冷却塔与周围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地铁设计规范》。

(6)明确:车辆段、综合基地、停车场及主变电站的所在位置及用地现状;规划用地性质;便于分析与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

三、主要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1.主要污染源分析噪声源:排风亭、新风亭、活塞/机械风亭、冷却塔、高架线路列车运行、地面线路列车运行、主变电站。

振动源:地下区段、地面区段、高架区段。

类别边界条件:钢轨类型、扣件类型、路基高等。

(1)施工期:交通疏散、废水固体废物、变电所噪声(2)运营期车间运营→冷却塔噪声、风亭噪声、风亭排风列车运行→噪声、电磁干扰、振动车辆检修、整备→噪声、振动、废水、电磁、废弃、固废(3)生态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化古迹、社会经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建设单位 : 深 圳 市 地 铁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环评单位 : 中 铁 二 院 工 程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2018 年 1 月 深圳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5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3.4 技术导则及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 8、《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2008); 1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11、《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 12、《 环 境 噪 声 与 振 动 控 制 工 程 技 术 导 则 》( HJ2034-2013)。
1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出租小汽 17842 辆,增长 7.5%。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 22.42 亿人次,减少 8.9%, 轨道交通线路长度 285 公里,增加 108 公里,轨道交通客运总量 12.97 亿人次,增 长 15.6%。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确保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地铁轻轨项目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文化古迹以及居民健康等。

下面将逐个进行探讨。

首先,生态环境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地铁轻轨线路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例如,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振动和粉尘,这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和车辆排放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地铁轻轨站点周边,还要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管理工作,确保站点周边环境卫生。

其次,社会经济方面也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地铁轻轨的建成运营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也会对周边土地利用和房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轻轨线路的布局和站点位置,以尽量平衡各方的利益,确保项目对周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

第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地铁轻轨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占用和利用要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轻轨项目还需要大量能源,如电力供应和车辆运营中所需的燃料,对能源的使用和消耗要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浪费和污染。

第四,文化古迹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考虑在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轻轨线路的修建可能会对周边的文化古迹造成破坏,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措施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恢复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摘要随着经济中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全国多地开始兴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但是由于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趋向于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环境及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本文通过结合工作经验,考虑行业特点,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要点和各阶段注意事项。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城市轨道交通;评估要点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趋向于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环境及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其产生的外部及社会影响更受到关注。

正是如此,重大工程项目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呈现,甚至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

因此,为了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重大工程项目时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纳入项目决策体系当中。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领域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规范该项工作,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制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优化交通结构、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于规模大、涉及面广,隐含风险因素较多,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结合这几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的经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要点。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有着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的特点。

1.1 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交通,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所需车辆等设备系统造价大。

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每公里造价约6~10亿元,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其造价更为巨大。

根据目前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经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自审批同意建设后,历经前期工作、土建工程、盾构施工阶段、接轨直至试运行阶段,总建设周期需要约4~6年时间,建设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

摘要分析了通过现场测试的上海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轨道结构与桥梁及声屏障的减振降噪效果。

从车辆、桥梁结构、轨道结构与管理、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振动,噪声控制轨道交通由于轮轨接触、车辆设备(受电弓、电机、空调等) 等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轨道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解决好交通的同时也要确保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通过对上海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振动和噪声进行测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车辆、桥梁、轨道结构、声屏障及轨道管理等方面的减振降噪措施。

1 轨道交通的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1. 1 振动的产生与传播机理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过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或桥梁基础,再传递给地面,从而对周围区域产生振动,并进一步传播到周围建筑物。

这种振动干扰不仅对地铁沿线民宅、学校、医院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对沿线基础较差的建筑物造成损害。

振动波在土介质中的传递过程,其作用机理及传播特性与地震基本相同。

这些振动波遇到自由界面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弹性表面波,随着离振源距离的不同,它们之间的能量也在改变,同时传播速度、衰减率也为距离的函数。

根据振动传播理论,振动从地面进入建筑物,不同结构建筑物其振动衰减也不同。

1. 2 振动测试结果表1 上海地铁1 号线的振动测试结果。

1. 3 测试结果分析结合振动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来分析上述振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 上海软粘土埋深10 m 左右地下线路中心处最大振级在75~80 dB表1 北京地铁沿线地面建筑物的振动测试资料[ 1 ](2) 矩形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94. 96 dB) 远小于盾构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105. 11 dB)(3) 扣件类型对地面建筑物振动影响明显,减振型钢轨扣件的减振效果比较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实例的回顾,在对环境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的选择、源强类比的准确性、噪声与振动预侧方法及采取控制措施的原则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着。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
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类型
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功能
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时间
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区域
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分布
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

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

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

评价范围内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分布在地下线路或高架线路,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

换句话说,高架线、地面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噪声和振动的影响,以列车噪声影响为主;地下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振动的影响,地下车站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受风亭、冷却塔的噪声影响。

因此,对于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其线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在评价中可同时作为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而对于地下线路,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分别为不同的保护目标。

6)特点
被列入评价范畴的环境保护目标应按环境要素给出以下信息:保护目标的名称、线路形式、站间区段、里程位置、与声(振)源的平面及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埋深、高差)、建筑物类型、功能、楼层、数量、建设年代、受影响的人数、所属环境功能区域、执行标准以及污染源类型(噪声源、振动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