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共33页

合集下载

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

可编辑ppt
7
新小说派
1、代表人物、作品:罗伯·格里耶《橡皮》 2、主要特征: 第一,人物成为一种“道具”,与物相同,没有性
格,形象虚幻。
第二,“不确定”的情节,即过去、未来交叉,记 忆与梦幻、现实混杂,场景叠加,没有一条任何 中心线索。
第三,“摄像机”一样的语言,这种语言没有情感, 没有修饰语汇。
可编辑ppt
13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思潮,试举例。 2、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各自的创作
特征。 3、谁把文学分为“形象文学”、“观念文学”、
“折衷主义的文学”? 4、自动写作法来自哪个文学流派? 5、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6、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可编辑ppt
14
第三,大量运用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
第四,特有的意识流语言(造新词、语法混乱)
可编辑ppt
3
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第一,在情节上,荒诞离奇,匪夷所思,传 统的情节观被压缩到极限,即没有情节。 第二,人物上,人物成了道具,与物一样。 第三,语言上,混乱、语无伦次,取缔了传 统的合乎规范的语言。 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的《秃 头歌女》。
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的背景:A社会方面,包括世界大战,工 业化等;B思想方面,包括非理性思潮的产生, 如弗洛伊德、尼采、萨特等。
2、主要特征:
第一,反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形式与技巧
第二,认为一切的真实都是主观的、心理的真实。
第三,内容上,喜欢塑造反英雄式的人物,表现 人的异化,人与世界、他人、自然之关系的异化。
想象结合,富于散文化倾向。
可编辑ppt
10
黑色幽默
第四,生活素材夸张、变形,人物精神分裂,成为 具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发生现代主义是现代性高度发达的产物,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性出于起步阶段,现代主义并没有发生的环境和土壤,它的产生主要是外源性地移植西方现代主义的结果,这也决定了其幼弱、畸形乃至必然夭折的命运。

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主义不过是在中国现代性发生之初的一次趋时尚新的表演,无法准确把握现代主义审美的核心内质。

现代主义的兴起始终与现代都市的繁荣相伴随,李欧梵指出,“没有巴黎、柏林、伦敦、布拉格和纽约,就不可能有现代主义作品的产生”。

因为,正是都市对理性、效率和自我利益的强调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主义的诞生便是出于对以都市生活形态为核心的异化生存方式的厌弃和抵制。

在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中,上海的都市化所带来的不是人对于现代生存形态的焦虑和恐惧,而是价值体系出于混乱时期的中国人对于现代生存方式的盲目迷恋和好奇。

施蛰存坦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

所谓的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技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

这种生活所给与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得到的感情相同吗?”从上述话语中,我们看不到施蛰存对于现代生活的厌弃,相反,是新奇甚至着迷。

因而,《现代》杂志倡导现代主义,重心放在了确认人的感受能力与现代生活形态之间的新的对应关系上,与现代性之间形成了一种顺应关系,而非对抗和反思。

中国现代主义的基本形态:现代主义诗歌第一阶段(20年代中期以前):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李金发学习波德莱尔和魏尔伦,诗风怪异、晦涩,隐约触及到了象征主义的精神实质;而穆木天和王独清师法瓦格拉和瓦雷里,二者看重象征主义在语言精细化方面的努力,致力于形式方面的“纯诗”的实验。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新时期现代主义朱敏摘要艺术总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二新时期义学,结束了前三十年文学发展的一元封闭状态,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发展阶段,并以震撼人心的力度和迅猛发展之势,造就了一派生机。

新时期的二十年,几乎是中国文坛对西方两百年文学历史的浓缩性摹仿,尤其是东方大陆在后工业文明还未到来的前提下,却超前进入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孕育期,“过电影”式的又学m潮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前三十年文学一元发展的封闭状态,步人开放的多元发展阶段。

不仅在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所进步,而且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其文学观念、表现技巧、艺术形式也大大改观。

新时期,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滥疡,是由“文革”这一社会事件为之提供了产生的土壤。

’‘文革”给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人们陷人苦闷、仿徨、反思、困惑乃至绝望的思想境地。

巨大精神'J .f求必然会通过文学来表现,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乘虚而人。

下列拟从诗歌和小说两个领域来谈的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朦胧诗。

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主潮,吸收并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因素,出现了以朦胧诗为标志的新诗潮。

‘已冲击着传统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坛的基本格局和风貌。

诗的现代意识增强了,高扬自我,凸现个性,具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变革意识。

新潮诗人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内b世界,从外在象征上选择对应物,来凝聚苦难的意象,并且)‘一泛运用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1Z至达到“非象征不淡诗歌”的境地,意象化和象征化成为新诗潮的共同特征。

诗的跳跃性强,没有完整的情节和连贯的情绪,有力地克服了传统诗歌“直、白、浅、露”的缺点,以潜隐的方式、组合成的意象抒写人生迷茫、苦闷、忧虑的情绪,抒写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等。

他们的创作代表了朦胧诗的总体艺术风貌〔〕如舒婷的诗(祖国呵,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中,作者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冰”、“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新鲜奇特的意象士’,来传达对充满灾难的祖国和在灾难中挣扎奋进的民族的总体感受。

第四章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第四章现代主义指西方19世纪末兴起的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文学思潮,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流派。

1、非理性主义否定理性的世界,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张扬人的感性、直觉、无意识2、孤独绝望的主题喜欢表现人的异化现象3、形式主义倾向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和实验4、审丑的美学原则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一、五四“新浪漫主义”一般将1915年陈独秀发表在《青年杂志》第一期上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看做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主义的文章。

不过,五四时期很少使用“现代”一词,多用“新浪漫主义”指称当时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这个命名也反映出五四一代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独特认识:1、五四进化论观念的产物。

譬如茅盾将西方文学发展史概括为古典——浪漫——写实——新浪漫的变迁。

2、把现代主义看做浪漫主义的现代变奏,其实正说明对新浪漫主义之“新”缺少认识。

譬如田汉认为“新罗曼主义的文学,是不执著于现实,而又离不开现实的文学”。

3、从个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启蒙理念来关注新浪漫主义,忽视了现代主义反启蒙理性以及神秘超验的一面。

譬如胡适认为新浪漫主义具有“空虚的坏处”,鲁迅对尼采产生过“太过渺茫”的感觉。

二、鲁迅的《野草》《野草》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受到了尼采、厨川白村、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带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

1、孤独绝望的基调表现鲁迅对于社会人生和民众的绝望,以及自我的孤独。

2、神秘主义色彩多写梦境、坟墓、死亡,表现一种神秘朦胧绝望的意境。

3、象征隐喻的手法最常出现的是先驱者/民众、自我/非我的隐喻对比。

4、形式的实验《秋夜》——散文《过客》——舞台剧《我的失恋》——拟古诗《狗的驳诘》——寓言三、创造社与精神分析小说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叶灵风等为代表的创造社作家,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肯定人的本能欲望,重视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和性心理,大胆暴露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讲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讲

《雨巷》
主知——卞之琳
感情冷静,对宇宙、人生的奥妙哲理进行探测和暗示,而暗示的哲理往往涂 抹着玄学的色彩,令人迷惘,难以捕捉。
特色: 1,异类意象的联用,意象经常在科学和想象中巡游 2,维护诗歌的音乐性,认为它是诗的固有组成因素 3,融进文言词汇和欧化法式句法,着重语言的暗示性和形式的新格律化
视, 与鲜血之急流, 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 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
里。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
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析:
《弃妇》在艺术表现 上完全摆脱了“五四” 新诗浅显直露的诗风, 追求一种神秘的美感, 微妙的象征,闪烁的 动态,这绝对不仅仅 是一种表现手法,而 是一种新的艺术观和 创作思想的具体化
挖掘

审美上
都强调文学的主观性、 内向性和非理性,追求 “病态的美”和“伟大
的晦涩”
语言上
都主张在现代口语的 基础上大量使用具体 词和抽象词的嵌合, 采用“实”的动词和
“虚”的宾语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异 人与人
人与自然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
西方:
从个人角度、以局外人 的身份,笼统地反对 社会的倾向
中国:
思想上
表现出深沉的忧 虑和社会历史使 命感
手法上
以象征意象的模 糊性,朦胧性为 手段,将直觉、 潜意识等心理机 制注入诗歌中
形式上
很少直接的去描写现 实生活,而是从诗人 内心体验出发,通过 个人独特的感受去折 射世界,包括历史社 会主题
北岛
创作背景:十年动乱后 期
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 一代青年的心声,十 年动乱的荒诞现实, 造成了诗人独特的 “冷抒情”的方式— —出奇的冷静和深刻 的思辨性。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精品PPT课件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精品PPT课件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现代派小说
义与特征
现代派小说的意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小说的表现技巧。
现代派运用西方心理学理论,打破 传统的历史和时间顺序,采用时空交错 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并把对人物心理的 透视作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开拓了 小说表现人物心理的空间。
姜向东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现代》的出现
1932年5月《现代》杂志在上海创 刊,创办人:施蛰存。
《现代》创刊后,施蛰存、刘呐鸥、 杜衡、戴望舒、穆木天等经常给《现代》 撰稿,“现代派”由此得名。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姜向东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小说
在小说领域把现代主义向前推进并构 成独立的小说流派的,是中国的现代派 小说,它的出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明中国现代主义文 学已经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主讲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散文
现代主义散文创作,以鲁迅的《野 草》为代表。
三、现《代野主义草文》学是思一潮部的成象熟征主义的作品, 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与两 难的选择。
现代文学资源库
2、寂寞的青春使他痴迷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当代文学思潮

现当代文学思潮

20年代:1917年初的文学革命,是户国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1】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主要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

首先是白话文兴起。

接着是各种外国文学思潮涌入和新闻学社团的蜂起:主要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认为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者是现实主义一派。

一人生和社会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现实的额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了自然主义。

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由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成立,开始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表现作者内心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

同时注重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抨击。

其主要作品都侧重自我的表现,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不满。

(3)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在北京发起。

内部主要形成的是一个诗人群。

倡导新格律诗。

其余的还有鲁迅的语丝社,主要是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后来形成“语丝体”对后来的额散文影响很大。

小说:鲁迅:白话小说,不多言,大家呵呵这就反映了20年代的小说: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开创“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后来多倾向于现实主义,以叶圣陶为代表,形成了“人生派写实小说”;鲁迅开创“现代乡土小说”郁达夫等:现代抒情小说20年代的诗歌:白话诗,郭沫若抒情诗,新月派,象征派(穆木天),无产阶级诗歌(邓中夏)20年代散文:“随感录”作家群(鲁迅等),“言志派”美文(周作人),还有以上四个文学社的散文20年代戏剧:五四新戏剧观,“爱美”剧(即业余戏剧,代表田汉)30年代:小说:左翼小说(以“左联”为核心,代表:张天翼,萧红,丁玲,矛盾),京派小说(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代表:废名,沈从文),海派小说(最接近读书市场,代表:张资平恋爱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此外,巴金,老舍,“大河小说”不属于上面任何派别诗歌:中国诗歌会:中共,无产阶级。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简洁版)
中国现代派小说主要受日本“新感 觉派”小说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新 感觉派”。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代。
姜向东
主讲
现代派小说
中国现代派小说是在外国现代派文 学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 日本的新感觉派崛起于20世纪20年 当时他们以《文艺时代》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都全 然一新的作家群。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姜向东
主讲
现代派诗歌
哲理入诗。
在现代派诗人中,卞之琳、废名等的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诗歌带有较多的思辩色彩。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1)《现代》的创刊 (2)现代派文学 卞之琳:《断章》、《寂寞》、 《距离的组织》、《圆宝盒》、《鱼化 石》等。 废名:《海》、《星》、《掐花》、 《灯》等。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现代主义文学含 义与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 发展轨迹
1、引进 2、吸收 3、形成 4、衰落
姜向东
主讲
“现代派”文学的解体 1935年2月,施蛰存等人退出《现 代》,“现代派小说”解体。在以后的 小说领域,现代主义更多的是方法的呈 现。 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部分“现代 派”诗人都转向描写社会现实,诗风也 由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现代派” 诗歌也就烟消云散。 但“现代派”诗歌开创的艺术手法 和风格则被40年代的“九叶诗人”继承 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