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八:成龙

合集下载

我的偶像——成龙

我的偶像——成龙

我的偶像——成龙一、成龙的成名历程成龙,本名陈港生,出生于1954年4月7日,是中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

作为亚洲最具有影响力的动作明星之一,他在国际电影界享有声誉。

这篇文章将探讨成龙的成名历程,从他早年的努力奋斗到如今的成功。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成龙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在那个时候,香港电影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与其他当红明星相比,成龙并没有出色的外貌或者惊人的才华。

然而,他用坚持和不懈努力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1978年,《醉拳》一片让成龙开始迈向事业巅峰。

这部电影标志着他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表演风格——以幽默诙谐和独特戏剧化动作来吸引观众。

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搞笑但机智灵活、技艺高超的武术家,并使全球观众首次见识到了“功夫喜剧”的魅力。

自那以后,成龙迅速崭露头角,在1980年代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当红人物。

他主演了一系列备受喜爱的动作片,如《警察故事》系列和《中南海保镳》等。

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他出色的动作功夫,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深受观众喜爱。

二、成龙在国际舞台上的突破成龙并没有满足于在亚洲地区的成功,他开始向国际舞台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95年,《绝地逃亡》让他首次获得了好莱坞认可,并与美国著名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合作。

此后,他相继参演了多部好莱坞大片,包括《中侠捕快》和《紧急行动》等。

而在2000年,《功夫足球》更是让全球观众对成龙刮目相看。

这部由他主演和导演的电影不仅取得票房成功,也因其创新的故事情节和搞笑的幽默风格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成龙在片中展现了与传统功夫片不同的多元化表演,让更多人认识了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

除了电影事业,成龙也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他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致力于推广教育、保护环境和儿童权益。

他还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捐款支持灾区重建,并带领团队拍摄纪录片以呼吁社会关注灾区人民。

三、成龙的艰辛付出和成功启示成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不仅仅是机遇和天赋的原因,更是艰苦努力和对自我不断追求的结果。

成龙介绍资料

成龙介绍资料

成龙介绍资料成龙介绍资料姓名:成龙原名:陈港生英文名:Jackie Chan出生地点:香港籍贯:山东生肖:马职业:男演员, 导演, 歌星嗜好:汽车,缓步跑公司:滚石唱片, 嘉禾电影名衔:英国MBE勋章、法国文艺骑士勋章、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任职:导演会的主席、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摄影师学会副会长、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最喜欢明星:没有特别喜欢最喜欢食物:鱼翅最喜欢演员:查理卓别林最喜欢颜色:白、杏婚姻:已婚,有一子个人简历:成龙生於一九五四年,父母是在山东逃难到香港时认识。

由於当时香港经济不景,他出生时父母根本付不起巨额的生产费。

为他母亲接生的女医生曾开出丰厚的条件,希望领养成龙。

不过由於他在马年出世,父母认为是在吉年出生,而且他们没有其他子女,所以拒绝了女医生的好意,辛苦的筹足了医药费,带成龙回家。

由於成龙是在香港出生,父母为纪念他们逃难平安而且是在香港生的儿子,所以取名陈港生。

他们是住在法国大使的家,父亲是法国大使的厨子,母亲则是管家,也是京剧票友。

成龙小时不喜读书,很喜欢打架,跟那些外国小孩子打。

因为他住在山顶领事馆区,几乎附近的尽是法国人,美国人,......,这种情况一直到他小学一年级,由於常打架,闹事,所以他读毕小一便已辍学。

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

那时候,武侠片大行其道,曹达华,于素秋是当时最红的明星,成龙崇拜他们,一心想上山学艺。

一天,他的父亲带著成龙来到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

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

於是,成龙便成为这的一员,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

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打,罚」。

不到四天,成龙就后悔了。

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

父亲在把他送进学院之后,就飞澳州美大使馆了。

后来的十一年漫长生涯,他心里打颤。

成龙资料

成龙资料

概述成龙,1954年4月7日生于香港太平山,英文名Jackie Chan,是华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演员和导演,是大中华地区的影坛巨星,也是国际功夫电影巨星,在大陆和香港等华人地区具有很高声望与影响。

但其私生活和一些公开场合的言谈举止却不时引起争议。

父亲陈道龙是一名中华民国的退役军人,其妻子林凤娇原为台湾艺人,育有一子房祖名。

他以主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

其与周星驰和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

姓名:成龙(陈港生)英文:Jackie Chan本名:陈港生、房仕龙艺名:陈元楼陈元龙籍贯: 山东出生地:香港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54年4月7日生肖:马星座:白羊座血型:AB身高: 174cm体重:63kg嗜好:汽车,缓步跑最认可的动作女星:杨紫琼最喜欢演员:卓别林李小龙家庭成员:妻子:林凤娇;儿子:房祖名公司:滚石唱片, 嘉禾电影最佳功课:功夫最差功课:数学优点:爱工作缺点:不能坐着不动,不能吃得太快国家一级演员第一部成功影片:《蛇形刁手》第一部导演影片:《龙少爷》最喜爱的自己的影片:《A计划》、《警察故事》、《醉拳》打斗风格:北派功夫,南派功夫,空手道和柔道,醉拳,加上自由发挥的杂技动作。

教育程度:两年小学一年级,十年戏剧学校,目前身兼教授英文自传:《我是谁--成龙自传》影片自传:《成龙的传奇》《成龙-我的特技》成龙电影全集在线观看:/movie4-797285-1331-1.html任职2008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壹基金名誉理事长导演会的主席武师公会的终身名誉会长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摄影师学会副会长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山东烟台形象大使“反盗版大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名誉教授联合国亲善大使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台湾听障奥运形象大使香港旅游大使北京申奥大使公益慈善大使新日形象大使广州亚运推广大使中国慈善家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演艺之路孩童时期:成龙的父母亲最初在法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厨师,也是京剧票友。

成龙

成龙

人生历程:
武师人:潘家俊
成龙最开始活跃在演艺界的时候,主要是在邵氏 担任跑龙套的角色 。他专门做名演员的替身。都是做 些危险的武打动作。这段时期可说是过着风花雪月的 日子,或许是禁制太久了,工作之余,成龙便尽情玩 乐,跳舞,喝酒,上夜总会等,像其他武师一样过着 没有明天的放任生活。当武师,出卖的是劳力,出生 入死,可惜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为了在 众多人前被挑中,成龙常卖力演出,因而常被导演选 上。因为他年轻,身手灵活,且勇于尝试,导演都乐 意用他,有什么高难度动作,就会想起陈元龙。 在 1975年 的时候,成龙拍了多部电影,但都不 得志。直到吴思远计划拍《蛇形刁手》便向罗维借人 (成龙)来拍,接着《醉拳》二部谐趣功夫喜剧,把 成龙活泼精灵的动态表露无遗 ,成龙也一炮走红。之 后,成龙推出的作品的票房都在3000多万以上。成龙 这个名字从此红遍中国大陆。

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成龙

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成龙

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成龙成龙,中国电影界的传奇巨星,也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功夫动作、幽默风格和国际化的影响力,赢得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和尊敬。

成龙不仅在电影事业上有着非凡的成就,同时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展现出了一名优秀代表的责任感和担当。

成龙出生于香港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

然而,他凭借着执着的努力和自信的坚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成功。

成龙的电影作品跨越了多个领域和类型,涵盖了动作片、喜剧片、剧情片等各种类型。

他具备一身过人的武术功夫,并将其融入到电影中,展现了精湛的打斗技巧和特别的表演风格。

这些独特的元素使成龙的电影作品独树一帜,备受观众喜爱。

除了在电影界取得巨大成功外,成龙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展现出他作为中华文明杰出代表的责任感和担当。

他多次参与国内外各种慈善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此外,成龙还倡导环保意识,积极推动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他甚至亲自参与行动,担任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

成龙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他还是一位备受世界瞩目的国际巨星。

他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成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成龙的电影以其特有的中国元素和家喻户晓的个人形象,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他从事的多样文化交流活动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全球传播,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成龙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不仅通过电影事业展现了中国人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思维,也通过公益事业展示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关爱他人和关注社会的传统美德。

他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同时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成龙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通过其卓越的电影成就和积极的公益行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和人文关怀。

他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辐射全球。

通过他的努力和贡献,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龙

成龙

成龙的魅力何在?人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答案也可能有许多种,但公认的一点,可能是他的那种拼命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个打星,一般人认为其生存周期不会太长,但成龙却40多岁仍在闪铄着光芒。

反观史太龙,阿偌新力加等,早已改戏路。

成龙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会用脑子去思考,他知道如果走李小龙的硬派路线,肯定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于是他独创成龙式的打法,将喜剧原素溶入武打中,这可能与他崇拜卓别林有关。

而在设计武打场面方面,他也有过人之处。

他指出,好莱坞靠的是电脑特技,而我要靠真人表演。

他的每一部电影中,武打特技都设计得不同,这的确要花心思。

现在成龙已将他的所有特技设计录成VCD,让别人研究。

总之,由成龙引出来的成龙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

成龙,其实也是一个神话。

在世界上,每当外国人谈起中国文化,肯定会谈到李小龙,金庸还有的就是成龙。

因为他们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化的代表人。

成龙是继李小龙以后成就最高的的武打巨星。

他的过人之是在于创造了幽默,风趣的武打风格,能将武打溶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不在是传统的死板招式。

而他的另一过人之处,就是他的拼命精神。

近二十年来,他受了多少次伤,也许只有他才知道,有几次甚至拿了他的命。

但每当康复后,他又会全心投入到拍摄中,确实令世人敬佩。

成龙大哥的魅力已令无数影迷为之倾倒,其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领略他的风采。

成龙从1961年,他踏入中国戏剧学院开始,除了在荔园演出,还被派去片场跑龙套。

他的第一部片以无楼之名在《大小黄天霸》中演六霸,继而便改名陈元龙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秦香莲》。

1971年他与于占元的十年约满,恢复自由身,与师妹元秋一起跟朱牧的大地公司签约,演了好些影片,但始终只是配角。

同时他亦开始担任武术指导,作品包括吴宇森的《少林门》等。

1973年,李小龙猝然暴弊,罗维看中了他,将他改名为成龙,希望他能成为李小龙的接班人。

但令罗维与成龙都失望的是,他接边拍的《新精武门》、《风.雨.双流星》、《双渡云山》、《少林木人巷》都不甚卖座。

成龙的艰辛成长路

成龙的艰辛成长路

成龙的艰辛成长路引言成龙作为中国电影界的巨星,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然而,他的成功并非来自天赋和运气,而是经历了一条艰辛的成长之路。

本文将探讨成龙从小丑演员逐渐成为全球知名动作巨星的艰辛过程。

早年生活成龙,原名陈港生,出生于香港,父母都是工人。

他的父亲在法国工作,母亲则留在香港照顾他。

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成龙从小就接触到了戏剧和电影,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由于自身长相和身材的原因,常常被嘲笑和排挤,这让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入行打工演员为了实现自己的演艺梦想,成龙在十几岁时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打工演员。

他在电影公司做过各种工作,如临时演员、替身和杂役,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

面对生活的压力,成龙不停地努力工作,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小丑演员的转变成龙最初在电影圈内以小丑形象出现,他善于搞笑并拥有出色的偶剧技巧。

尽管小丑角色给他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成龙渴望从小丑演员的框架中脱颖而出,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

于是,他开始努力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与动作戏有关的角色。

《唐山大兄》的突破1980年,成龙终于获得了一次颇具挑战性的机会,参演了电影《唐山大兄》。

这部电影讲述了唐山大地震期间的故事,成龙在片中饰演一位拳击手,他通过自己的拳击技巧和特殊的喜剧风格,成功地将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

这一次的表演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视为成龙成长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动作电影之路《唐山大兄》的成功激励了成龙进一步发展在动作片方面的天赋和实力。

他开始着手制作自己的动作片,力求在其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成龙擅长驾驶各种交通工具和进行高难度的打斗动作,他将这些技能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中,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动作巨星。

国际影坛的突破成龙不满足于在中国电影界中的成功,他希望能够在国际影坛上有所突破。

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他终于在1998年的电影《尖峰时刻》中获得了国际认可。

这部电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还使成龙成为了一名受全球欢迎的明星。

关于成龙的故事

关于成龙的故事

关于成龙的故事成龙,原名陈港生,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中国男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动作指导、歌手、商人。

他是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电影明星之一,曾获得过多项国际电影大奖,被誉为“功夫巨星”、“动作之王”。

成龙的故事始于他的出生地香港,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成龙从小就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生活非常艰苦。

他的母亲是一名清洁工,为了养活成龙和他的兄弟姐妹,她辛苦地工作,成龙也从小就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成龙的艺术生涯始于他在7岁时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戏曲,后来又进入了中国戏曲学校学习舞蹈和武术。

在学校期间,成龙展现出了非凡的表演才华和出色的武术技能,为他未来的影视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成龙进入了电影行业,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起初,他只是一个龙套演员,经常扮演一些没有对白的小角色。

但是成龙并没有放弃,他努力学习表演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演艺水平。

在1976年,成龙凭借电影《新精武门》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了他的“功夫之王”的称号。

成龙的电影作品以动作片为主,他自己擅长武术,也喜欢在电影中亲自上阵,做一些惊险刺激的动作戏。

他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幽默和刺激,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代表作品有《警察故事》系列、《飞龙再生》、《尖峰时刻》等,这些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大量的粉丝。

除了在电影界取得巨大成功外,成龙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人。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导演、制片人、编剧和动作指导。

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界,他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歌手,拥有自己的歌唱事业和品牌形象。

成龙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执着,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成龙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他的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突破困难,实现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之前香港电影人物研究系列中,除杜琪峰外其他均为1990年代之前的香港影人,他们的创作高峰基本集中在1990年代之前(其中徐克跨越这个时代)。

在之后的这一系列中,本博主将陆续推出1990年代之后的香港影人研究文章,如周星驰、成龙、王晶、王家卫、刘伟强、陈果、关锦鹏等人的研究。

而且这些文章将不像前面的那样系统、全面,大都是就某一方面的分析,故难免有偏颇之处,希望喜爱电影特别是香港电影的朋友们给予批评指正,本博主将不胜感激!
成龙:续演英雄神话
(本文主要探讨90年代之后的成龙电影,在此之前的成龙作品不作深入展开)
和周星驰电影的概念一样,成龙电影亦是泛指成龙主演的影片,这些影片绝大部分为动作片,成龙除是主演外,有时还承担兼职、编剧、导演等其他角色。

总之,这些影片中成龙为创作灵魂,他主宰着影片的风格,也成为香港电影的品牌之一。

成龙电影从70年代的功夫喜剧一鸣惊人,到80年代的警察片趋于成熟,逐步完善了商业美学模式。

90年代后,成龙在银幕上演绎最多的形象依然是警察,继续以往警察片中英雄神话的叙写。

成龙的形象在强化后逐步被定型:象征不平凡的英雄,充满斗志、永不言败;而国际化背景、挑战身体极限的动作以及独特的电影语言,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营造爆炸、追逐、烟火灯光特效等特技等也定型于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美学模式中。

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第一个特征,表现其英雄形象起落沉浮的变迁。

1995年之后,成龙电影开始由香港背景转移至国际化的背景,以更为广阔的视觉空间来凸现这一香港警察英雄,也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

早在80年代初,成龙便在“嘉禾”的安排下与好莱坞合作制片,主演了“嘉禾”在美拍摄的《杀手壕》(1980)、《炮弹飞车》(1981)等影片,但在好莱坞并未获得大的反响。

1995年成龙推出的以美国纽约为背景的动作片《红番区》(1995)却在美国引起轰动,首周票房高达1000万美元[1]。

该片的成功改变了成龙电影的制片方针,之后他的大部分影片都以国际化大制作为主,背景移至海外。

开始阶段,其故事空间以西方国家的城市为主;而且片中成龙的“警察身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般的香港本岛警察升级为超级警察,进而成为国际刑警,甚至是超级特工。

这种空间与角色的扩展,更能显示出成龙跨国界、跨民族的动作技艺,无论是《红番区》中的纽约街头追逐、《霹雳火》(1995)中日本赛车场上的竞技,还是《简单任务》(1997)中乌克兰雪山上的惊险逃亡、《我是谁》(1998)中的非洲土著舞蹈以及《特务迷城》(2001)中土耳其迷城内的连环恶斗,都使成龙的英雄神话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成龙面对的已不再是本土的黑帮势力,而是庞大的国际犯罪集团,除身体打斗与枪战外,更加凸现了成龙在各类危险场面中展露的个人智慧[2]。

国际化路线的成功,让成龙渐渐离开了他滋生的母体——香港,1999年他凭《尖峰时刻》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一举奠定了他在好莱坞动作明星的地位,在好莱坞连续拍摄了《上海正午》(2000)、
《尖峰时刻2》(2001)、《燕尾服》(2002)、《飞龙再生》(2003)、《环游地球80天》(2004)等影片。

这些因片中,不但背景国际化,连人物也远离了他经典的香港警察形象。

远离英雄角色的成龙尽管依然智勇双全、动作奇观刺激有趣,但他在好莱坞终究只是一个被猎奇的东方文化符号,好莱坞看中的只是他的拳脚功夫和搞笑本领,真正让他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

这种状况下,成龙影片不可能在有什么突破,其票房也一再滑落。

2004年,成龙终于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好莱坞市场,重新回到香港这块孕育他艺术灵感、成就他英雄形象的故土。

当年,他与陈木胜合作,借助他的成名题材《警察故事》系列片的影响力,推出了动作大片《新警察故事》(中影集团、成龙英皇,导演:陈木胜,主演:成龙、谢霆峰),再次重塑了他的英雄警察形象。

在重回香港的这部影片中,成龙的英雄形象也开始了转型与超越,当年无往不胜的成龙这次不再是超级英雄,而是恢复了普通人的身份,他不仅要迎战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考验,还得忍受无尽的屈辱和精神折磨,往日诙谐逗乐的模样和神态一扫而光,转而成为身负深仇的“悲情人物”,也正是这种不经意间的角色转换,使观众感受到一丝沉重之后的释然和由此而引发的深沉思考。

同时,在片中人物的拯救和自我拯救之间,人物自身得到救赎。

也正是这种救赎使成龙摆脱了以往电影中单纯的果敢无畏的“城市猎人”角色,而成了内蕴更深刻,形象更为多元的“悲情英雄”。

也正是藉此片,成龙摆脱了自己在旧式港剧与好莱坞模式之间的游离,正式归位于新的香港电影。

至2005年的《神话》(中影集团、成龙英皇,导演:唐季礼,主演:成龙、金喜善),成龙的形象又一次地转型,他不
再是现代警察,而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现代考古学家和古代秦国将军的复合体;在现代,他保护古代文明,在古代他保护美丽的公主,是另一种英雄形象。

同时,影片不再以成龙的拳脚功夫作为最大噱头,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男女主角辗转千年的爱情故事和天马行空的拍摄场景上,背景不仅有中国的名山大川,还有印度的圣山、神殿、古墓等景观。

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另一特征表现为其挑战极限的高难度动作。

这一特征并非这一时期独创,而是对90年代之前成龙电影中这一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成龙电影以其危险动作和近乎亡命的演出而著称,借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电影景观的展示,浮现出充满表演意味的“男性特质”(masculinity)[3]。

成龙电影从以下几方面在银幕上建构其“男性特质”:其一,使用精准的电影语言将其呈现出来。

如全面运用场面调度和电影镜头,用广角、或在最合适的角度拍摄下最富特征的镜头,加上精巧有力的剪接,使之最大限度地具有真实感、节奏感、合理性和美感。

特别表现在多角度、多机位、多次展现惊险动作,这些在90年代中期之后的成龙电影中被进一步强化。

如《红番区》中成龙从一边的天台停车场凌空跳到对面露台的特技镜头,影片就从不同的拍摄角度,将同一镜头重复四次,一再刺激观众的观赏兴趣。

此外,成龙电影还善用现场的环境与道具,变换各种形式的招式,并通过剪辑和声效,进一步强化每个动作的速度、力度、动感和美感[4]。

其二,从功夫喜剧直到90年代末期,成龙电影中的武打场面,无论是拳脚打斗或是枪战,都是以成龙的“个人表现”为主。

无论故事情节的最初的发展是群欧式场面还是警匪集体开战,最后总是剩下成龙一人独战群雄。

这种武打设计,尤其
在成龙中后期饰演的警察片中,往往表现在枪林弹雨与霹雳火爆的场面里,成龙执行任务一般都会从集体行动变成单枪匹马、上下翻腾地直捣敌巢,凸现出其个人英雄主义[5]。

当成龙从好莱坞回港后,成龙电影中的“个人表现”出现了异数,成龙在《新警察故事》中一改以往一人独打天下的状态,请来杨采妮、谢霆锋、蔡卓妍、王杰等一大帮明星撑场,也正因为这些角色大放异彩,才成就了《新警察故事》的辉煌。

其三,成龙电影中成龙的动作都是真人表演而非电脑合成的效果。

开始时的成龙电影,由于资金所限,打斗场面和动作多用成本低廉的土法特技,及至90年代后的大投资影片,为了突出个人身体动作,成龙电影仍使用土法特技和真人表演。

因此,成龙电影中没有凌空飞天的画面而只有上下翻腾的动作,他也基本不依靠电脑加蓝幕的合成技术,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展示个人体能,力图缩短电影与现实的距离,令观众相信他无论戏内戏外都是超呼常人。

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第三个特征表现为其体现的健康与喜剧精神。

首先成龙电影始终有一种健康品格。

相对于李小龙,成龙很少赤裸上身、满怀悲愤地与人埋身肉搏;相对于张彻,成龙的镜头从来没有血花四溅、肢体残断;相对于徐克,成龙的奔跑从来没有飞天遁地。

其次,成龙电影强调喜剧元素与动作类型的结合,从功夫喜剧开始,成龙电影就造就了这种经典的结合。

90年代后,在和好莱坞笑星克里斯·塔尔完成《尖峰时刻》后,他的喜剧天赋随被好莱坞看中。

喜剧与动作的结合,在影片中免除了暴力血腥,同时动作层面的北派杂耍与舞蹈结合,又强化了动作本身的优美。

这种结合还使成龙的动作显得机灵敏捷、随机应变,
[2]洛枫《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3]洛枫《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4]洛枫《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92页。

[5]洛枫《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6]梁款《谁的鼻子最大?》,载《文化再拉扯跟红顶白》,香港人文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