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摘要: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旱、涝灾害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不同仪器观测的实测水面蒸发量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江苏省的近期蒸发有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明显的下降趋势、湿润区域增大等特性,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编制水资源公报、计划用水和调配水源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蒸发特性分析江苏省江苏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区。
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广大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优越的气候资源为江苏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江苏处于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气候灾害频发区。
研究蒸发不仅可以了解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规律,以进一步研究减少无效蒸发、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措施,而且可以用它验证降水或径流资料的可靠和分析成果的合理。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最基本的分析项目。
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各种型号蒸发器对天然水体的代表性,以E601型对天然水体水面蒸发的模拟最理想。
其它型号仪器的观测资料均要进行折算。
蒸发的地区变化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小,据统计,水面蒸发量的v值一般小于0.15左右,故通常只需有10年以上的资料即可满足计算要求。
这次分析主要选用1980-2000年的21年蒸发资料。
1基本资料与计算时段蒸发资料主要集中在水文和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站点少,参与资料整编的有34个国家站,蒸发器为E601型及Φ80套盆式,气象部门的站点多、分布广,全省各市县均有一蒸发站,蒸发器为Φ20套盆式。
此次分析全省蒸发量特性,以水文部门蒸发资料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气象部门观测资料作为站点稀疏地区的补充和分析成果的较验。
在水文部门观测并参与整编的蒸发站中,一般资料系列为近40年,绝大多数蒸发器为E601型,扬州月塘站资料系列1995~2000年,盐城洪圩站资料系列1998~2000年,两站系列较短暂不取用,盐城响水口站采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观测,经过折算成E601蒸发资料后采用,另徐州汉王和毕楼两蒸发站,虽不是国家站点,但资料可靠性好,系列较长,因此共选水文部门34个蒸发站进行分析,其中淮河地区19个、长江地区9个、太湖地区6个。
化工原理之蒸发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ʹʹ
• 某些蒸发器的加热管内积有一定高度的液层,液层内 各截面上的压力大于液体表面压力,因此液层内溶液的沸 点高于液面的沸点。液层内部沸点与表面沸点之差即为液 柱静压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ʹʹ。为了简便,计算时往往以 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力pm及相应的沸点tam为准,中部的压力 为 pm=pʹ+ρgl/2 式中 pm—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力,pa; pʹ—液面的压力,即二次蒸汽的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m/s2; l—液层深度,m。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3)由于管路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ʹʹʹ
• 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由前效经管路送至下效作为加热 蒸汽,因管道流动阻力使二次蒸汽的压力稍有降低,温度 也相应降低,一般约降1℃。例如前效二次蒸汽离开液面 时为95℃,经管路送到后效时降为94℃,致使后效的有效 温度差损失1℃,这种损失即为因管路流动阻力而引起的 温度差损失∆ʹʹʹ。∆ʹʹʹ的计算相当繁琐,一般取效间二次蒸 汽温度下降1℃,末效或单效蒸发器至冷凝器间下降 1~1.5℃。
例如:中药生产中酒精浸出液的蒸发。
特点
♠ 溶液沸点的改变
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气压较同温度下的 溶剂(即纯水)的低。故加热蒸汽一定,蒸发溶液的 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溶液中溶质含量 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
பைடு நூலகம்
♠
溶液的性质
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 垢和产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溶液的 粘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加强。 因此在设计蒸发器时,必须考虑溶液的性质在 蒸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 • •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气象学会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申双和1盛琼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2.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湖州,313000摘要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
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 cm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
结果表明,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0.2 ℃/(10 a)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34.12 mm/(10 a)的速度递减。
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的地区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
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的分析表明,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
对各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子为风速和日照时数。
关键词:中国,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彭曼公式,能量项,空气动力项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5067)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227)。
作者简介:申双和,从事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气象研究。
Email:yqzhr@2007-01-15收稿,2007-05-08改回.中图法分类号P426.2Changes in pan evaporation and its cause in China in the last 45 years.SHEN Shuanghe 1 SHENG Qiong21.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2. Huzhou Meteorological Office, Huzhou 313000, ChinaAbstractEvapo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ermal balance and water budget at the earth surface and is subjected to both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directly. The research on evaporation changes helps us comprehend climate change and probe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water cycle.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20 cm caliber evaporation pa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472 weather stations of China for 1957-2001.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n evaporation in China as a whole ha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at a rate of 34.12 mm per decade, although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2 ℃per decade. The regions with a significant drop in pan evaporation are East China, north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South China, and south part of Tibet. Only a small part of regions with a rise in pan evaporation concentrates in Daxinganling and Beishan. Through analysis on variations of the dynamic term and energy term in Penman equation, separat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rop of pan evapora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decreases in the energy term in East China and in the dynamic term in West China, respectively.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endencies of meteorological impacting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an evaporation and the impacting factors tells us that sunshineduration and wind speed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pan evaporation decrease.Key words:China, Pan evaporation, Penman equation, Energy term Aerodynamic term。
浅谈蒸发量的影响因素及特殊观测值得成因

浅谈蒸发量的影响因素及特殊观测值得成因摘要:阐述影响蒸发量的各种因素、E-60I型蒸发器观测值出现负值的原因,以及E-60I型蒸发器和20cm口径蒸发器对比观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蒸发量蒸发器特殊值因素分析蒸发量(evaporation),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
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
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
蒸发器蒸发量与水面蒸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是水文站常规观测项目,由于资料累积序列长、可比性好,长期以来,一直是水资源评价、水利工程设计和气候区划的重要参考指标。
由于受天气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常有观测的蒸发量出现偏差,影响到蒸发量资料使用价值。
分析气象要素对蒸发量的影响,找出蒸发量观测误差的原因,减少因处理不当造成蒸发量数据准确性,显得很有必要。
一、蒸发量影响因素分析一般情况下,物理学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1、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研究面积对蒸发的影响,可以用同质量的水,一个用大口溶器,一个用小口的,过一段时间测量中知大口的水蒸发量大。
又例如要将地上的一摊水快速蒸发,可以用扫帚将其扫开,使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达到快速蒸发的目的。
2、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研究温度对蒸发的影响发现,在同样的烧杯装同样质量的水,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过一段时间手天平称,热水的质量变小了,说明热水蒸发快。
原因是随着以液体温度的升高分子动能加大就会有分子加快里离开叶面变成气体,使蒸发加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如水太烫时人们会向水面吹气,天热时用电风扇。
蒸发量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应考虑云量的多少,天气状况等。
洪泽湖泗洪水文站降水蒸发规律解析

洪泽湖泗洪水文站降水蒸发规律解析作者:陈梅来源:《硅谷》2011年第10期摘要:泗洪水文站是洪泽湖周边具代表性的降水、蒸发观测站点。
通过收集泗洪站的降水量、蒸发量资料,分析其自然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淮河流域水雨情调度、水资源保护利用、防治水旱灾害以及工程建设、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泗洪水文站;降水蒸发;规律中图分类号:TV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20171-011 概况泗洪县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属东亚季风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
泗洪水文站位于泗洪县青阳镇,洪泽湖西畔,地理坐标东经118°10′,北纬33°27′,观测项目包括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蒸发量等,是洪泽湖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站。
泗洪降水量站设立于1937年,蒸发站设立于1951年。
通过收集泗洪站1979年至2009年31年系列的降水量、蒸发量资料,分析泗洪水文站降水量和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淮河流域水雨情监测、调度、水资源保护利用、防治水旱灾害以及工程建设、规划等提供服务。
2 降水量分析2.1 降水量年际变化泗洪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2.9mm,其中汛期(5-9月)平均降水量649.7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1.2%,年平均降水日数94d。
最大年降水量发生在2003年,降水量1539.2mm。
2003年由于连续暴雨过程,使得洪泽湖水位猛涨,加上湖区上游客水压境,形成自建国以来少有的暴雨和洪水相遭遇的大水之年。
最小年降水量发生在2004年,降水量541.6mm。
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84倍。
年降水量资料系列数据分析显示,降水量呈缓慢增加趋势。
1979-1989年:年均降水量864.2mm,降水量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年降水量大于1000mm的出现两次,1980年一次,1987年一次。
间隔6年。
最大年降水量发生在1980年,降水量1067.1mm。
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特征分析

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特征分析陆华标;林伟;陈彦;陈洪良【摘要】[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1985~2010年南京市年、季蒸发量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上升的趋势最不明显,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春夏季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有气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蒸发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与气温、平均风速、地面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压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好,与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关性较小;蒸发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效应,且蒸发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评价和气侯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Object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of evaporation in Nanjing City from 1985 -2010 were expounded. [Method] By ding to the evaporation data of the E601B evaporator of Nanjing during 1985 -2010, an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evapor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it based on linear regression, tendency analysis and anomaly analysis methods. [Re sul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evaporation in Nanjing was increasing, especially the evaporation in spring, and followed by that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evaporation increasing tendency was indistinct in winter. And the annual evaporation variat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changes ofseasonal evaporation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vaporation variation included temperature, the ground temperature, sunshine time, average wind speed, relative humidity, air pressure, precipitation and so on. By mean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impact factors and evaporation, the evaporation was in positive relation with relevant humidity,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ground temperature. It had small relation with precipitation, sunshine hours and wind speed. Evaporation wa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all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The relevance between evaporation and relevant humidity was the best.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8【总页数】4页(P17504-17506,17539)【关键词】蒸发量;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作者】陆华标;林伟;陈彦;陈洪良【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气象站,江苏苏州21510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气象站,江苏苏州2151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3.3蒸发既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
水面蒸发对南水北调江苏段调水效率的影响

( . c olo n r?a dI Ⅵe gn e’ g 1 S h o fE eg n rEn ie ̄n ,Yalz o iest ,Ya g h u,Ja gu2 5 2 0 i l h uUn、 riy g n zo in s 2 1 7,Chn ; 2 S in e& '( n lg 】 ia . ce c l h oo y【【 e
工程 水 面蒸发量 的 时间和空 间分布特征 . 通过 积分 , 计算 了水 面蒸发造成 的各梯 级 泵站的 流量损 失和 输入功 率损 失 , 解并分析 了水 面蒸发对 整 个江 苏段 工程 调 水效 率 的影 响. 求 结果表 明 : 工程 沿线 水 面年 蒸发量 自南向北 、 西北方 向逐 渐递 增 ; 蒸发 量夏 季最 高 , 冬季 最低 ; 全线平 均水 面年蒸
c p ct fwae u fc a a i o tr s ra e. y
Ke wo d : E s r R ue f o t —o Not W ae D v ri n in s s ci n y rs at n o t e o S u h t— r h tr i e s ;Ja g u e t ;w t r r n fr o o ae t s a e
ta se h nn l r 7. r n frc a es ae 7 7% . 3. 1 3% . 6% 3. a ( 5. n 1 4% o h tt le a r to wae o u lS f t e oa v poa in t r v l me O S
r s e tv l . 7. 6% e p ciey 1 4 '
2023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我国珍贵的石刻艺术宝库,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大卢舍那像龛”坐西朝东,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窟内共有九尊造像,阳光一年四季均可照射到窟内。
下图为大卢舍那像龛造像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龙门石窟文物安全稳定性威胁最大的是()A.物理风化B.化学溶蚀C.地壳运动D.风力掩埋2.“大卢舍那像龛”不同朝向壁面温度日变化幅度()A.南壁>正壁>北壁B.北壁>正壁>南壁C.正壁>北壁>南壁D.正壁>南壁>北壁3.冬至日,接受光照时间最长的是()A.卢舍那大佛B.迦叶C.文殊菩萨D.北壁力士下图为某地貌区三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貌的演化过程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5.③地的地表特征为()A.暗河交错,别有洞天B.笋柱相间,多姿多彩C.墚峁交织,千沟万壑D.奇峰林立,崎岖不平下图为2022年11月18日某时刻北美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时刻,洛杉矶与查尔斯顿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纬度位置D.洋流性质7.与底特律相比,丹佛风速较小的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地转偏向力较小C.气流受山地阻挡堆积D.距离风源地较远8.影响底特律此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A.山体高大,干冷气团抬升B.冷空气势力强,掠过湖面凝结C.暖锋控制,暖湿气团强盛D.温带气旋活跃,盛行上升气流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地质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甲处垂直钻探可以取到()A.上二叠统砂岩B.下三叠统泥灰岩C.下三叠统页岩D.中三叠统灰岩10.沿M到N剖面线最可能位于()A.向斜槽部B.背斜右翼C.向斜右翼D.背斜顶部11.影响图中河流发育位置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褶皱C.岩性D.植被一般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岩石碎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摘要: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旱、涝灾害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不同仪器观测的实测水面蒸发量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江苏省的近期蒸发有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明显的下降趋势、湿润区域增大等特性,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编制水资源公报、计划用水和调配水源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蒸发特性分析江苏省
江苏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区。
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广大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优越的气候资源为江苏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江苏处于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气候灾害频发区。
研究蒸发不仅可以了解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规律,以进一步研究减少无效蒸发、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措施,而且可以用它验证降水或径流资料的可靠和分析成果的合理。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最基本的分析项目。
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各种型号蒸发器对天然水体的代表性,以E601型对天然水体水面蒸发的模拟最理想。
其它型号仪器的观测资料均要进行折算。
蒸发的地区变化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小,据统计,水面蒸发量的Cv值一般小于0.15左右,故通常只需有10年以上的资料即可满足计算要求。
这次分析主要选用1980-2000年的21年蒸发资料。
1基本资料与计算时段
蒸发资料主要集中在水文和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站点少,参与资料整编的有34个国家站,蒸发器为E601型及Φ80套盆式,气象部门的站点多、分布广,全省各市县均有一蒸发站,蒸发器为Φ20套盆式。
此次分析全省蒸发量特性,以水文部门蒸发资料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气象部门观测资料作为站点稀疏地区的补充和分析成果的较验。
在水文部门观测并参与整编的蒸发站中,一般资料系列为近40年,绝大多数蒸发器为E601型,扬州月塘站资料系列1995~2000年,盐城洪圩站资料系列1998~2000年,两站系列较短暂不取用,盐城响水口站采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观测,经过折算成E601蒸发资料后采用,另徐州汉王和毕楼两蒸发站,虽不是国家站点,但资料可靠性好,系列较长,因此共选水文部门34个蒸发站进行分析,其中淮河地区19个、长江地区9个、太湖地区6个。
气象部门的蒸发观测站,蒸发器均是Φ20套盆式,通过代表站与相近水文部门E601观测站资料进行折算系数分析,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地区综合,统一确定折算系数,转算成E601型蒸发量值后供分析时参照使用。
蒸发分析的资料系列为1980~2000年,无需对现有资料进行资料系列的插补,但对其进行资料的合理性分析、可靠性检查。
2蒸发的折算系数分析
由于蒸发器结构型式的不同,使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蒸发量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省现有蒸发监测资料的蒸发器除E601型外,还有Ф80、Ф20套盆式,为方便分析比较,对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需进行折算,统一到E601型号上。
2.1Ф80的折算系数使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需转换为E601型,考虑蒸发器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变化不大,本次分析仍延用我省1976年《江苏省水文手册》的分析成果。
折算系数为Ф80套盆式蒸发量与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比值。
成果见表1。
表1E601型与Ф80套盆式蒸发折算系数表
地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淮河地区
1.01
1.09
1.17
1.19
1.29
1.27
1.38
1.28
1.14
1.12
1.05
0.99
1.21
长江地区
1.08
1.18
1.30
1.29
1.38
1.37
1.37
1.26
1.14
1.07
1.05
0.98
1.25
2.2Ф20的折算系数Ф20套盆式蒸发器在全省气象部门广泛使用,且站点多、分布广,每县均有观测站,收集气象部门各市县1980~2000年历年逐月蒸发量资料,考虑到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气象条件基本是一致的,选择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相邻近的蒸发站,进行不同蒸发器之间的蒸发量折算系数的分析。
根据收集资料情况和选择相近站点原则的选择16个站点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多数在0.7-0.8左右,计算表明位置相对近的站点,相关性较好。
有一个站相关性较差,为苏州气
象站-枫桥水文观测站,这次分析将不采用。
相关性好的站点有:宜兴气象观测站-宜兴水文观测站;常州气象观测站-常州水文观测站;海安气象观测站-海安水文观测站;阜宁气象观测站-阜宁水文观测站;相关系数基本达0.78以上,其它站的相关性稍差,但均在0.6以上。
从月相关系数来看,3月份到7月份的相关性相对较好,这与气温和日照的变化有密切相关的。
年月的折算系数(E601蒸发器蒸发量/Ф20套盘式蒸发量)在0.55至0.96之间,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多数在0.7-0.8左右,高的达0.9多,低的0.5,折算系数基本均在0.55-0.65之间。
根据一定范围内折算系数的相对稳定性和水资源计算的便利,水资源三级区汇总,根据站点密度和资料情况,由水资源二级区综合得出折算系数成果。
蒸发折算系数的地区综合后结果见表2。
表2各分区折算系数综合成果表
一级区
二级区
年折算系数
长江
湖口以下干流
0.625
太湖
0.619
淮河
王家坝至中渡
0.552
中渡以下
0.628
沂沭泗河
0.588
因存在折算误差及地区综合误差,对于Ф20蒸发器型号观测的蒸发量,仅作为水文观测站点的补充和较验。
如需进一步精确掌握两种型式小型蒸发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进行同步对比观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