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三轮汽车、摩托车除外)评判标准(完整版)

50
±6.2
25.9
2.5
总质量小于或 等于3500kg的
30
25.6
±5.2
2.5
检验项目
检验评判标准
主要执行标准
低速货车
其他总质量小 于或等于3500k g的汽车
50
25.8
25.4
2. 5
较接客车、钱接 式无轨电车、汽 车列车(乘用车 列车除外)
50
25.8
24. 5
3.0a
其他汽车、乘用
(mm)
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应小于或等于20mmo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 等级评定探 技术等级二级
检验检测结果符合GB38900标准技术要求的,车辆技术等级定为 二级。
编辑:郭晨
注:本表可以进行上墙公示,不适用于三轮汽车和摩托车检验,对三轮车和摩托车等相关内 容进行了删除。
《关于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开展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为征求意见稿,其内 容也编入表中,可以自行删除,如有变动也可以进行修改。文档建议使用
路试行
车制动
制动距 离和制 定稳定 性要求
机动车类型
制动初速 度km/h
空载检验 制动距禺 要求m
满载检验 制动距禺 要求m
试验通
道宽度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 和方法》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乘用车
50
<19.0
<20.0
2.5
总质量小于或 等于3500kg的 低速货车
道路运
输车辆
方向盘 最大自
最高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车辆不大于10°,其它车辆 不大于20°o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机动车安全性能符合规定标准的必要手段。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是我国针对车辆安全技术进行检验的技术标准,本文将对其中的关键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介绍。
一、车辆外观检验1. 车身及车身漆膜检验:检查车辆车身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凹陷或腐蚀,车身漆膜是否均匀、无剥落、鼓泡或划痕。
2. 玻璃检验:检查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是否完整、无裂纹,并测试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车窗。
二、车辆灯光检验1. 外部灯光检验:测试车辆前照灯、后照灯、制动灯、示宽灯等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光线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 内部灯光检验:测试车辆仪表盘、车厢照明灯等内部灯光是否正常工作。
三、车辆轮胎检验1. 胎压检验:使用胎压计检测车辆四个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厂家要求,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稳定。
2. 轮胎磨损检验:对车辆轮胎进行视觉检测,判断轮胎磨损情况是否超出规定标准,如胎纹深度是否达到磨损警示线标准。
四、车辆制动系统检验1. 制动性能检验:使用刹车力测量仪检测车辆在制动时的制动距离、制动力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制动系统可靠。
2. 制动液检验:检查车辆制动液液面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测试制动液是否有泡沫、变质或漏液现象。
五、车辆悬挂系统检验1. 悬挂部件检验:检查车辆底盘部位的悬挂弹簧、减振器等部件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情况。
2. 悬挂系统调节检验:测试车辆悬挂系统是否经过调节,是否能够保持合理的行驶高度和稳定性。
六、车辆排放检验1. 尾气排放检验:使用尾气分析仪测试车辆在怠速和不同速度下的尾气排放浓度,确保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 排污装置检验:检查车辆的废气处理装置是否完好,如后处理装置是否漏气、防护罩是否完整等。
综上所述,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涵盖了车辆外观、灯光、轮胎、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排放等关键检验项目。
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及要求

a)送检机动车的车身颜色、车辆外形应与机动车行驶证上的车辆照片一致(目视不应有明显区别),不应有更改车身颜色、改变车厢形状、改变车辆结构等情形;
b)送检机动车具有允许自行变更的情形视为合格;
c)送检乘用车在不改变车辆长度、宽度和车身主体结构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装车顶行李架、 出入口踏步件、换装散热器面罩/保险杠、更换轮網(更换后轮胎规格不应变化)的,提醒机动车 所有人及时申请换发机动车行驶证后视为合格。
3
车辆特征
参数检查
外廓尺寸
1 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机动车外廓尺寸实测值不应超出GB 7258、GB 1589规定的限值,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记载的数值相比,误差应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或±50 mm,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或±50 mm。
2 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重中型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重中型载货专项作业车、重中型挂车 外廓尺寸实测值不应超出GB 7258、GB 1589规定的限值,且与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数值相比误差不超 过±3%或±150 mmo
b)客车应急出口的数量、型式、尺寸参数、标志应符合GB 7258、GB 13094,GB 24407的相关规定;且2012年9月1日起出厂的车长大于7 m的客车(乘坐人数小于20的专用客车除外)应 设置撤离舱口;2014年9月1日起出厂的车长大于或等于6 m的客车(乘坐人数小于20的专用客车除外),如车身右侧仅有一个乘客门且在车身左侧未设置驾驶人门,应在车身左侧或后 部设置应急门;
注:侧窗洞口尺寸在车辆制造完成后从侧窗立柱内侧测量。
d)2019年1月1日起出厂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和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车长大于9 m 时车身左右两侧应至少各配置2个外推式应急窗并应在车身左侧设置1个应急门,车长大于 7 m且小于或等于9 m时车身左右两侧应至少各配置1个外推式应急窗;外推式应急窗玻璃的上方中部或右角应标记有击破点标记(邻近处应配置应急锤)。2019年1月1日起出厂的其他车长大于9 m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车身左右两侧至少各有2个击碎玻璃式的应急窗(车身两侧击碎玻璃式的应急窗总数小于或等于4个时为所有击碎玻璃式的应急窗)具有自动破窗功能的,视为合格。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2020
1. 车辆外观检查:对车辆的车身、玻璃、灯具、排气管等进行检查,确保不影响行车安全。
2. 车辆制动检查:包括手刹、制动踏板等。
检查制动力是否正常,制动是否均衡,制动系统是否有泄漏等。
3. 车辆悬挂检查:检查车辆悬挂系统是否正常,悬挂拉杆是否稳定,悬挂弹簧是否有断裂等。
4. 车辆照明检查:检查车辆照明系统是否正常,包括前后灯、示廓灯、灯光的亮度、颜色等。
5. 车辆底盘检查:对底盘、车架、转向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结构完整、无明显变形、断裂等。
6. 车辆排放检查:检查车辆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正常、无过量排放等。
7. 车辆电气检查:检查车辆的电器设备是否正常,包括起动机、电瓶、电路等。
检验方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采用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
人员将对车辆进行物理检查和仪器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录入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检测结论。
采取现场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保证检查的全面性和覆盖面。
同时,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精密仪器检测车辆的排放、制动力等指标,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标准规范

GB 38900—20××代替 GB 21861—2014,GB 18565—201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Items and methods of safety technology inspection of motor vehiclesGB 38900—20××目录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术语和定义 (2)3.1.1 注册登记安全检验safety inspection of unregistered vehicles (2)3.1.2 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safety inspection of in-use vehicles (2)3.1.3 车辆唯一性检查inspection of vehicle identification (2)3.1.4 车辆特征参数检查inspection of parameters of vehicle characteristics (2)3.1.5 底盘动态检验dynamic inspection of chassis (2)3.2缩略语 (2)4 检验项目 (2)5 检验方法 (7)5.1一般规定 (7)5.2检验项目对应方法 (8)6 检验要求 (11)6.1联网查询 (11)6.2车辆唯一性 (11)6.2.1 号牌号码和分类、车辆品牌和型号 (11)6.2.2 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 (11)6.2.3 发动机号码/驱动电机号码 (12)6.2.4 车身颜色和车辆外形 (13)6.3车辆特征参数 (13)6.3.1 外廓尺寸 (13)6.3.2 轴距 (13)6.3.3 核定载人数和座椅布置 (13)6.3.4 栏板高度 (13)6.3.5 悬架 (14)6.3.6 客车出口 (14)6.3.7 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 (14)6.3.8 货厢/罐体 (15)6.4车辆外观检查 (15)6.4.1 车身外观 (15)6.4.2 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 (17)6.4.3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 (18)6.4.4 轮胎 (18)6.4.5 号牌/号牌板(架) (19)6.4.6 加装/改装灯具 (20)6.5安全装置检查 (20)IGB 38900—20××6.5.1 汽车安全带 (20)6.5.2 应急停车安全附件 (20)6.5.3 灭火器 (20)6.5.4 行驶记录装置 (21)6.5.5 车身反光标识 (21)6.5.6 车辆尾部标志板 (21)6.5.7 侧、后,前下部防护 (22)6.5.8 应急锤 (22)6.5.9 急救箱 (22)6.5.10 车速限制/报警功能或装置 (22)6.5.11 防抱制动装置 (22)6.5.12 辅助制动装置 (23)6.5.13 盘式制动器 (23)6.5.14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23)6.5.15 紧急切断装置 (23)6.5.16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23)6.5.17 手动机械断电开关 (24)6.5.18 副制动踏板 (24)6.5.19 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 (24)6.5.20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24)6.5.21 驾驶区隔离设施 (24)6.5.22 肢体残疾人操纵辅助装置 (24)6.6底盘动态检验 (24)6.6.1 转向 (24)6.6.2 传动 (24)6.6.3 制动 (25)6.6.4 仪表和指示器 (25)6.7车辆底盘部件 (25)6.7.1 转向系部件 (25)6.7.2 传动系部件 (25)6.7.3 行驶系部件 (25)6.7.4 制动系部件 (25)6.7.5 其他部件其他部件 (25)6.8仪器设备检验 (26)6.8.1 整备质量/空车质量 (26)6.8.2 行车制动 (26)6.8.3 驻车制动 (26)6.8.4 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 (26)6.8.5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27)7 检验结果判定、处置及资料存档 (27)7.1检验结果判定 (27)7.2检验结果处置 (27)7.2.1 检验合格处置 (27)7.2.2 检验不合格处置 (27)IIGB 38900—20××7.2.3 异常情形处置 (27)7.3资料存档 (27)8 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 (28)附录 A (资料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 (2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外廓尺寸测量 (30)B.1检验设备、工具要求 (30)B.1.1 人工检验标准器 (30)B.1.2 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 (30)B.2人工检验方法 (30)B.2.1 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 (30)B.2.2 车辆高度的测量 (31)B.3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检验 (31)B.4测量过程记录 (31)B.4.1 人工测量过程记录 (31)B.4.2 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检验过程记录 (31)附录 C (规范性附录)整备质量/空车质量测量 (32)C.1设备要求 (32)C.2测试车辆要求 (32)C.3应用地磅的测量方法 (32)C.4应用轴(轮)重仪的测量方法 (32)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制动性能检验 (33)D.1台试空载制动检验 (33)D.1.1 检验设备相关要求 (33)D.1.2 检验前准备 (33)D.1.3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 (33)D.1.4 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 (34)D.1.5 制动性能参数计算 (34)D.1.6 特殊情形处置 (35)D.2路试制动检验 (35)D.2.1 行车制动 (35)D.2.2 驻车制动 (35)D.3台式加载制动检验 (36)D.4制动性能复检项目 (36)附录 E (规范性附录)前照灯检验 (37)E.1设备要求 (37)E.2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37)E.3检验方法 (37)E.3.1 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 (37)E.3.2 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 (38)E.3.3 摩托车前照灯人工检验 (38)E.4前照灯复检项目 (38)附录 F (规范性附录)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39)F.1设备要求 (39)F.2检验准备 (39)IIIGB 38900—20××F.3检验程序 (39)F.4检验注意事项 (39)附录G (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式样) (40)G.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40)G.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填表说明 (41)附录H (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人工检验部分) (43)附录I (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5)I.1机动车(适用于两轴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5)I.1.1 机动车(适用于两轴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5)I.1.2 机动车(适用于两轴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填表说明 (46)I.2机动车(适用于三轴及以上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6)I.2.1 机动车(适用于三轴及以上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6)I.2.2 机动车(适用于三轴及以上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表填表说明 (48)I.3机动车(适用于挂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8)I.3.1 机动车(适用于挂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48)1.3.2 机动车(适用于挂车)安全技术检验表填表说明 (49)I.4机动车(适用于三轮汽车、摩托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50)I.4.1 机动车(适用于三轮汽车、摩托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 (50)1.4.2 机动车(适用于三轮汽车、摩托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填表说明 (50)IVGB 38900—20××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GB38900内部培训试题(含答案)

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内部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题1分,共40分)1.GB 38900-2020实施时间为()A.2020年12月1日B.2021年1月1日C.2021年3月1日D.2021年5月1日2.GB 38900-2020代替()A.GB 18565-2016,JT/T 198-2016B.GB 21861-2014,GB 1589-2016C.GB 21861-2014,GB 18565-2016D.GB 21861-2014,GB 7258-20173.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重中型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重中型载货专项作业车、重中型挂车外廓尺寸实测不应超过GB 7258、()规定的限值。
A.GB 1589B.GB 21861C.GB 18565D.GB/T 126734.()起出厂的汽车(无驾驶室的三轮汽车除外)应配备1件汽车乘客反光背心。
A.2018年1月1日B.2019年1月1日C.2020年1月1日D.2021年1月1日5.GB 38900-2020适用于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机构对()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A.机动车B.自行车C.火车D.拖拉机运输机组6.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面包车不应使用轮胎名义宽度小于或等于()的轮胎。
A.145mmB.155mmC.165mmD.175mm7.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及车长大于9m的其他客车应装用子午线轮胎。
A.面包车B.重中型货车C.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D.危险货物运输车辆8.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2015年3月1日起注册登记的货车、重中型挂车的空车质量与机动车注册登记时记载的整备质量技术参数比,误差应满足:重中型货车、重中型挂车不超过(),轻微型货车不超过(),且轻型货车的空车质量应小于4500kg。
A.±1%或100kg;±1%或50kgB.±3%或500kg;±3%或100kgA.±5%或500kg;±5%或200kgA.±10%或500kg;±10%或200kg9.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机动车的轴距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不超过()A.±1%或±50mmB.±1%或±100mmC.±2%或±50mmD.±2%或±100mm10.2018年1月1日起出厂的(),应采用板式隔离装置。
GB38900考核试卷

GB38900-2020培训考核2021姓名分数一、填空1、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代替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全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2016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2、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指的是对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的安全技术检验,在用机动安全检验指的是对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的安全技术检验。
GB38900里检验项目共有8 项,其中车辆唯一性检查、车辆特征参数检查、车辆外观检查、安全装置检查、底盘动态检查、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是人工检验项目。
3、载客汽车(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除外)、货车(三轮汽车除外)、专项作业车、挂车进行人工外检时最少检验时间为240 S,底盘部件检查时间最少为100 S。
4、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机动车外廓尺寸实测值不应超出GB7258、GB1589规定的限值,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记载的数值相比,误差应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1% 或±50 ,三轮汽车、摩托车不超过±3% 或±50 。
5、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货车、挂车的栏板(含盖)高度应与机动车登记信息、驾驶室两侧喷涂的栏板(含盖)高度数值相符,且误差不超过±50 。
6、注册和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车身(车厢)及其漆面不应有超过 3 处的轻微开裂、锈蚀和明显变形。
7、注册登记和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同轴两侧应装用同一型号、规格和花纹的轮胎,轮胎螺栓、半轴螺栓应齐全紧固。
2018年1月1日起出厂的客车、货车的车轮及车轮上所有螺栓、螺母不应安装有碍于检查其技术状况的装饰罩或装饰帽。
8、注册登记和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应急停车安全附件应满足:汽车(无驾驶室的三轮汽车除外)应配备三角警告牌,2018年1月1日起出厂的汽车(无驾驶室的三轮汽车除外)应配备1件汽车乘员反光背心;2018年1月1日起出厂的车长大于或等于6米的客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货车,应装备停车楔。
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对应方法

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对应方法
一、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检验项目包括前照灯、后灯、转向灯、制动灯、示廓灯等。
其中,前照灯的检验方法包括测定光强、光轴校正、灯光色度等;后灯的检验方法包括测定灯泡亮度、反射器、光轴校正等。
二、车身结构和安全装置
车身结构和安全装置的检验项目包括车身稳定性、防撞装置、碰撞安
全装置等。
这些检验项目的方法主要包括车身稳定性试验、碰撞试验、强
度试验等。
三、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检验项目包括制动装置、制动踏板、制动力分配等。
其中,制动装置的检验方法包括制动脚踏板位置、停车制动器性能、制动系统调整、制动力不平衡等。
四、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的检验项目包括悬挂装置、减震器、轮胎等。
减震器的检验
方法包括在平整道路上车辆的纵向位移和车身姿态检测等。
五、行驶安全系统
行驶安全系统的检验项目包括驻车制动、转向装置、传动装置等。
转
向装置的检验方法包括转向力矩检测、转向列位置偏移检测等。
六、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的检验项目包括燃油箱和燃油泄漏等。
燃油泄漏的检验方法
主要包括检查燃油管路和接头的漏油情况、燃油泄漏时的泄漏量等。
七、排放控制系统
排放控制系统的检验项目包括排放控制装置、尾气排放等。
尾气排放
的检验方法包括检测排气检测设备的准确性、排放物质量及成分的测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交通工具之一。
在这样一个大规模使用机动车的环境中,为了确保交
通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机动车
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和方法。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不同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车辆外观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车辆外观是否完好,包括
车身外观、车窗、车灯、车牌等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违规改装等情况。
2.车辆底盘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检查车辆底盘及底盘相关运动
部位的检验,如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
包括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悬挂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等。
3.发动机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检查车辆发动机及相关部件的正
常工作情况,包括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环保性等。
也需要检查发动
机的排放情况,以及机油、冷却液、变速器油、液压传动油等的情况。
4.车辆灯光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检查车辆灯光的使用情况,包括近光灯、远光灯、示宽灯、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使用和工作。
5.座椅与安全带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检查车辆座椅及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包括座椅的完整性和舒适度以及安全带的可靠性和使用是否正常。
在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目视检查:通过目视检查需要检查的部位,包括车身外观、车灯、车牌、车窗等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和改装等情况。
2.使用仪器检测:通过使用各种专业检测仪器对车辆底盘、发动机、排放情况、车辆灯光、座椅和安全带等进行全面和细致的检测,以确保车辆各项安全技术指标的合格。
3.车辆动态性能测试:通过测试车辆的制动距离、加速性能、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来检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不仅在静态方面进行检验,还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动态性能、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等因素。
通过全
面的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也是为了达到这
一目的。
一般来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由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关的检测
机构进行的,他们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车辆进行一系
列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通过对车辆安全技术的检验,可以使车辆
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们的行车安全。
另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设备和技术手段,如车载监控系统、车载安全预警系统、车联网技术等,来提高检验的
全面性和准确性。
这些技术手段也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带来了更多
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完善和严格执行,
对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社会的发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