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2)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器质性精神障碍必看考点二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器质性精神障碍必看考点二1、判断题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过去曾称为多发性梗死型痴呆。
()正确答案:对2、单选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流行病学以下哪项错误()A.年老、痴呆(江南博哥)家族史、脑外伤史、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等是发病的危险因素B.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C.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AD的年发病率约为1%D.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30%以上E.A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正确答案:D3、单选某戒酒患者在停饮3天后出现胡言乱语,说有人要害他,看见墙上有龙在飞,床上有虫子在爬,惊恐躁动,乱喊乱叫,言语含糊不清,夜间病情加重,目前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幻觉妄想状态B.蒙眬状态C.意识混浊状态D.谵妄状态E.痴呆状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该病例为酒依赖患者停饮后出现的意识清晰度下降,起病急,伴有恐怖性的幻视、片段的被害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及情绪障碍,夜间加重,病程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符合谵妄状态的诊断。
蒙眬状态为意识范围的缩小和狭窄,对广泛范围内的刺激感知困难、定向力障碍。
意识混浊为意识清晰度明显降低,刺激阈普遍增高,对微弱刺激不起反应,对较强刺激反应也较慢。
三者在临床上相互移行很难截然分开。
4、单选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以下哪项不对()A.首先必须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B.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C.严重失眠和焦虑的病人,可以短期、小量使用抗焦虑药D.精神症状稳定时,应考虑逐渐减少精神药物剂量E.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应遵从大剂量、足疗程的原则正确答案:E5、单选一老年病人,远记忆受损,智能活动全面减退,难于胜任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家人的名字和年龄,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举动幼稚,不知羞耻。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谵妄B.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C.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期D.遗忘综合征E.老年抑郁症正确答案:C6、填空题肝性脑病患者初期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痴呆试题2

2012年市级医学教育痴呆的中医诊疗与护理试题姓名:单位:一:单选题(每题3分)1.有关痴呆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B、病人生活、社交能力不受影响C、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D、影响意识内容而非意识水平E、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2.痴呆的病因最常见的是()A、路易体痴呆B、Alzheimer病C、血管性痴呆D、中毒性痴呆E、感染性痴呆3.血管性痴呆以下列哪项表现最为明显()A.记忆障碍 B.认知障碍C.执行功能受损D.人格、行为和情感改变E波动性认知障碍4.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不属于功能障碍()A、不能胜任以往的工作程序B、近记忆力减低C、可以正常交往D、计算力减低E、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生活5.哪种描述不属于多梗死性痴呆的特点()A、相对缓慢起病B、脑功能缺损阶梯式进展C、常有高血压病史D、多次缺血性卒中E、常见局灶性神经体征6.下面哪项不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A、阿司匹林B、三七总皂苷C、维生素CD、他克林E、脑活素7.血管性痴呆哪项治疗有误( )A、鼓励病人多与外界接触B、脑代谢剂C、抗血小板制剂D、神经保护剂E、将血压控制的越低越好8.不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鉴别要点的是()A.早期人格是否保持良好B.病程是否呈波动性C.痴呆的严重程度D.Hachinski量表评分E.是否有高血压史9. 痴呆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A.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药物B胆碱酯酶抑制剂C.抗胆碱能药物D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E.神经生长因子10.由于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而致,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 )A.郁病B.癫病C.健忘D.痴呆E.狐惑11.用洗心汤、转呆丹治疗痴呆的医家是()A.张仲景B.葛洪C.陈士铎D.张景岳E.王孟英12.痴呆的基本病机为( )A.心气虚衰,心血不足B.以虚为本,虚实夹杂C.气机不畅,血行瘀滞D.肾精亏损,痰蒙清窍E.髓减脑消,神机失用13.痴呆与健忘的鉴别关键是痴呆有( )A.善忘前事B.善忘后事C.表情呆滞D.神志障碍E.沉默寡言14.脾肾两虚型痴呆的治法是( )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健脾化浊,豁痰开窍C.活血化瘀,开窍醒脑D.益气养血,清心宣窍E.补肾健脾,益气生精1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
老年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录

老年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录1.1.老年护理学是把关于老化和老年问题的专门知识和临床普通科护理学知识综合应用于老年人护理的专门领域,进而研究老年人群健康问题特殊性的学科。
1.2•老年健康指有生活能力,在社会上有功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但不需要没有疾病。
1.3.老年人照护主要由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家庭劳务构成,亦即照护”涵盖了医疗保健”而医疗保健”是照护”的一个组成部分。
1.4.居家养老是由家庭及社区对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支持性服务的养老形式。
1.5.机构养老系指将老年人安置在家居以外的专门养护场所。
2.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每天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是反映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2.2.沟通2.3.休息3.1•跌倒3.2.中暑4.1.液态”技巧性智力4.2•空巢综合征4.3.精神虐待4.4.肉体虐待4.5.社会支持5.1•老年人特有的疾病5.2•衰老5.3•药物不良反应5.4•合理用药6.1.肺炎6.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3•支气管哮喘6.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7.1•心力衰竭7.2•心律失常7.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4•房室传导阻滞7.5.冠心病7.6.心绞痛7.7•心肌梗死8.1.口腔干燥8.2•老年人便秘8.3•肠梗阻9.1,尿失禁9.2.压力性尿失禁9.3•急迫性尿失禁9.4.反射性尿失禁9.5•充盈性尿失禁10.1.贫血10.2.白血病11.1.糖尿病11.2•胰岛素抵抗11.3.糖尿病足11.4•糖尿病前期状态11.5.痛风11.6.骨质疏松症12.1.白内障12.2.青光眼12.3.老视12.4•老年性聋13.1•骨折13.2.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3.3.骨性关节炎13.4•类风湿性关节炎13.5.颈椎病13.6.粘连性肩关节囊炎13.7.腰椎间盘突岀14.1.压疮15.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2.脑梗死15.3.脑岀血15.4•帕金森病16.1.神经症16.2.焦虑症16.3.强迫症16.4.躯体形式障碍16.5.心境障碍16.6•偏执性精神障碍16.7•精神分裂症16.8•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6.9.血管性痴呆17.1•肿瘤17.2•疼痛17.3.后期反应18.1.临终18.2.临终护理老年护理学简答题目录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浅谈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2200字

浅谈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2200字摘要: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认识目前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受到了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此病列为2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
1.中医对病名的认识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的“呆病”范畴。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痴呆的描述散见于“呆证”、“呆病”、“善忘”、“郁证”“文痴”、“癫证”等病证中。
古代文献中有关呆病病证名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左传》曰:“不慧,盖世所谓白痴”;《灵枢·决气篇》有“脑髓消”之称;“痴呆”一词最早见于汉·《华佗神医秘传》;虞抟《医学正传》称“愚痴”;《资生经》名曰:“痴证”;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以“呆痴”命名。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首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清·陈士铎在《辨证录》中首立“呆病门”进行专门论述。
现代《实用中医内科学》和《临床中医内科学》则列出痴呆专章进行系统论述。
由于早期中医文献对痴呆病名内涵认识的不一致,出现中风痴呆,老年期痴呆、老年性痴呆、老年呆病等多种病名,其包含的痴呆类型不尽相同。
而近年,随着对痴呆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明确研究对象,系统观察和研究不同类型痴呆的临床诊治规律,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多采用西医病名进行分类,如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等。
2.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一套丰富的理论,散见于祖国医学文献中。
早在《灵枢·海论》中就有“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的记载;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也认为:“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提出了“中风后善忘”的观点,明确指出了中风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中风初期神呆,遗尿……”的叙述。
DSM—IV中主要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Ⅳ的診斷標準1、注意力缺陷要在下列症狀中出現六種以上,而且這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
這些症狀的出現與正常兒童的成長應有相當大的差別:(1)經常對事物的細微末節掉以輕心。
做功課時、遊戲時或其他活動時,經常出現無心的錯誤。
(2)經常對工作、功課或遊戲無法保持注意。
(3)當別人對他說話時,經常看似無法聽進去。
(4)經常無法完成指定的功課、遊戲或日常事物。
(5)經常無法把事物或活動連貫起來。
(6)經常避免或拖延一些需要費精神的活動,如學校功課或是動腦筋的遊戲。
(7)經常丟掉日常必需的東西如玩具、文具、書本簿子。
(8)外界稍有動靜就會轉移注意力。
(9)經常忘記日常的事務。
2、過動在下列症狀中要出現六種以上,而且這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
這些症狀的出現與正常兒童的成長有相當大的差別:(1)經常坐立不安,手足無措;勉強坐在椅子上也是不斷扭動身體。
(2)在教室中或是其他需要靜坐的地方,會經常離開座位。
(3)經常跑來跑去,爬上爬下。
(4)無法安靜地遊戲或是從事休閒活動。
(5)就如身上帶一個馬達,時時都在轉動。
(6)口無遮攔,早上一覺醒來就講個沒完。
(7)在教室中,老師的問題都沒有說清楚,孩子就搶著發言回答。
(8)沒有辦法等待,沒有輪流的觀念。
(9)別人談話或遊戲時,插手打攪別人的活動。
3、ADHD的症狀在七歲以前就已出現。
4、ADHD症狀所造成的行為問題要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出現。
例如在學校、家中或工作場所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5、孩子的行為症狀對人際關係、功課以及日常生活有相當的妨礙。
6、這些症狀的發生並非智能發展的問題、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症狀;也不能用其他情緒問題來解釋。
7、有的孩子注意力渙散與過動兩者兼而有之,有的主要症狀是注意力渙散,有的則是以過動為主要症狀。
DSM—IV中主要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由主要躯体症状所致谵妄的诊断标准A.意识不清,表现为注意集中、保持或转移能力的下降(指对环境的领悟清晰度降低)。
失智症知识讲座(2)

失智症症状
每个失智症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以下一些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失忆健忘
01
02
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人们仍然记得很久前的事情)。 重复自己刚说过的话(例如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思考问题及做计划有障碍 难以集中注意力、遵循一系列步骤、掌握新的想法及解决问 题有困难。 对于完成熟悉的日常任务有困难,例如按照菜谱来炒菜,使 用借记卡或银行卡等。 沟通困难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失智症? 科学家仍然在研究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失智 症,而另一些人不会。现在的理解是失智症的产 生与多个因素相关,比如年龄、基因、健康程度 和生活方式。
失智症的类型
失智症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症 血管性痴呆症 混合型痴呆症
路易体痴呆症
额颞叶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症
大脑的变化 非正常的‘斑块’和‘缠结’在 大脑中堆积。从而影响脑神经细胞的 正常工作,被影响到的神经细胞最终 会死亡。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里还缺 乏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使得信息无 法按照正常的方式在大脑内进行传输。 早期症状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状通常由轻度健忘开始。主 要因为大脑的变化通常从控制记忆和学习能力的部位开 始。患者可能开始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或者忘记自己 把东西放在哪里了。也可能会有语言障碍,比如难以找 到适合的词语来表达。 其它症状包括与人沟通时难以理解对方在说什么, 或者执行日常活动有困难,例如数不清商店里找的零钱。 还有可能变得孤僻,或者经历情绪波动。
额颞叶痴呆症
大脑的变化 这种类型的失智症多发在40-60岁 的人群中(年龄会比大多数阿尔茨海 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症患者要小)。患 者大脑受损的部位叫做额叶和颞叶, 这些部位控制人的行为、情绪反应及 语言能力。 早期症状 额颞叶痴呆症的表现有多种形式:行为变异,语义 性痴呆及逐渐发展的失语症。 行为变异额颞叶痴呆的最早症状通常是性格和行 为的改变。患者可能变得孤僻,对别人的关怀少于从前。 还可能做出社交生活中不被接受的行为。患者还可能表 现异常冲动或对某些东西异常迷恋,如对奇怪的事物产 生强烈的兴趣。 语义性痴呆患者通常能够流利说话,但是对一些词 语或语句失去理解;进展性非流利性失语痴呆患者讲话 速度变慢并且难以组织语言。额颞叶痴呆症早期通常不 会有明显的记忆丧失。
认识痴呆-2

言语温柔:
不要和患者发生争执,有时患者可能不愿 做一些事情,如刷牙洗脸。护理者应当温 柔地要求他/她,而不要以发问或责备的 方式。比如,你可以试着说:“该刷牙洗 脸了,这是你的牙刷和毛巾。”而不要说: “不刷牙洗脸多脏,现在刷牙洗脸吧!”
消除忧虑: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是患者心理变化最复杂、
问题最多的时期。这时最需要心理疏导,也
4.
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药物:银杏类。
痴呆的治疗的目的
改善认知功能
延缓疾病进展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照料负担
控制精神症状
支持护理
33
健康宣教
“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
预。
服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陪护者应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可 以列出药物清单,并把每次吃的药 分开、放进小盒子里。 不要完全相信患者说已经服过药了。 必须看见他准时吃了药,而且要保 证剂量正确。
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 之多,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 例
5,000,000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 会影响寿命吗?
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但是50岁之前也可 以得病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疾病,开始往往表现为
轻度的记忆力下降,慢慢地出现严重的大脑损
害
患上老年性痴呆后,患者平均能够生存8~10年。
世界老年痴呆日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也有
人将其简称为“世界老年痴呆日”。
老年痴呆的治疗 与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
患者病情介绍
痴呆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痴呆的相关知识 痴呆的康复训练及健康宣教
神经精神病学考试题(含答案)

神经精神病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关于躁狂症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注意力增强,持久B、病前可有乏力,失眠等症状C、可情绪反应不稳定D、具有感染力E、起病可急性或亚急性正确答案:A2.以下心理治疗方法可试用于癔症患者,除了:A、物理治疗B、暗示治疗C、解释性心理治疗D、行为疗法E、催眠治疗正确答案:A3.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原因是A、颅内肿瘤所致B、颅外动脉的栓子C、颅内硬化动脉的血栓形成D、颅内动脉破裂出血E、颅外肿瘤转移的栓子正确答案:B4.心源性脑栓塞多发生在A、大脑前动脉B、椎动脉C、基底动脉D、大脑中动脉E、大脑后动脉正确答案:D5.女患,60岁,以“做饭时突然剧烈头痛、呕吐1小时”为主诉来诊。
查体:神清语利,四肢活动自如,颈强直(+),Kernig征(十)。
辅助检查: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290mmH2 O,呈均匀一致血性。
最重要的检查是A、脑电图B、头颅磁共振C、头颅CTD、全脑血管造影E、复查腰椎穿刺正确答案:C6.下列不属于失语症检查的是A、书写B、口语表达C、复述D、听理解E、构音正确答案:E7.男患,60岁,糖尿病多年,渐出现双手双足麻木、发凉,查体四肢对称性末端痛觉减退,四肢远端肌力4级,近端肌力正常,其病变部位为A、神经根B、脑干C、脊髓D、神经丛E、末梢神经正确答案:E8.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B、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C、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D、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E、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正确答案:E9.柯萨可夫综合征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有症状之一A、一氧化碳中毒B、慢性铅中毒C、酒精依赖D、精神分裂症E、抑郁症正确答案:C10.病人经常感到生殖器痒痛不适,似有小虫子在爬动,经过皮肤科反复检查却未发现任何异常,对于医生的解释患者拒绝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Binswanger病:
脑白质疏松症与Bingswanger病: 1)脑白质疏松症: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
圆窝中心)CT上弥漫性低密度带或磁共振T2加权像上 弥漫性高信号病灶。 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脑白质疏松 症与缺血损伤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与脑脊液循环障碍 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脑白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病的症状外,尚有 痴呆、下肢功能障碍、尿失禁和锥体束损害。
(一)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脑重要部位梗 死引起的痴呆 。 脑重要部位包括角回、丘脑、基底节、 内囊膝部等。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1)角回梗塞性痴呆: ①痴呆特点: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 碍、语言欠流利。 ②主侧半球可有失读症、Gerstmann’s syndrome(左右失认、手指失认、计 算障碍)。 ③病灶较小CT难以发现,易误诊AD。
NINDS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B、临床支持很可能血管性痴呆标准 1、早期出现步态异常(小碎步、慌张步态、失用及共 济失调步态等)。 2、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多次摔倒病史。 3、早期出现尿急、尿频及其他泌尿系统症状,且不能 用泌尿系统疾病来解释。 4、假性球麻痹。 5、人格及精神状态改变:意志缺乏、抑郁、情感改变 及其他皮层下功能损害如:精神运动迟缓和运用障碍。
NINDS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C、不支持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1 、早期发现的记忆力损害,且进行性加重, 同时伴有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且神经影像 学上缺乏相应的病灶。 2、缺乏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 、CT 或核磁共振上无脑血管病损害的表现。
NINDS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D、临床可能(possible)血管性痴呆
临床类型
(三)出血性痴呆
1 、脑出血引起的痴呆 (1)高血压脑出血 (2)淀粉样血管病
2、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痴呆 (1)前脑基底病变痴呆 (2)正常颅压脑积水
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有两部分组成: 一、构成痴呆的记忆障碍和精神症状。 二、脑损害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一)梗死性痴呆:
1、多发梗死性痴呆:多个梗死灶引起的痴 呆综合征。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脑梗死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痴呆,呈阶梯样发展。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多发性梗死灶。
(三)出血性痴呆
1、脑出血引起的痴呆 1)高血压脑出血: 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丘脑 出血、底节出血可出现痴呆。 2)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ugiopathy, CAA): (1) CAA病理特点是皮质和软脑膜血管有 淀粉样沉积。 (2)CAA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反复的脑叶出 血,大约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痴呆。确诊 需经过病理证实。
NINDS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2、有脑血管病的证据 ①临床证明有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局灶性体征:偏瘫、 中枢性舌瘫、病理征、偏身失认、构音障碍等。 ② CT 或核磁共振证实有脑血管病的表现:多发性脑 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 ③重要部位单一脑梗死。 3、上述两种损害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①在明确的卒中后3个月内出现痴呆。 ②突然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或波动样、阶梯样进行性 认知功能损害。
CADASIL
CADASIL临床特点有:
1)偏头痛:多于30岁以后起病,首次发病时间常早 于卒中发作10年左右,此时MRI上可发现脑白质中 有长T1,长T2信号。 2)多发性皮质下梗死:多见于40-50岁,80%的患者 有此症状,多出现腔隙性梗死综合征,亦可出现 T I A。 3)进行性痴呆和精神障碍:约31%的患者出现进行性 痴呆,多在50-60岁发生;约20%出现精神障碍,如 严重忧郁,燥狂,甚至自杀。 4)个别家族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
(三)出血性痴呆
前脑基底病变性痴呆主要的临床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2)短暂性尿崩症,持续1-3周,多数自行缓解。 (3)精神障碍多表现为嗜睡或躁动。随着病情的发 展,人格改变逐渐明显,以淡漠、愚钝、行为怪癖 及攻击行为常见。 (4)遗忘症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病人能记住个别印 象如姓名、职业及面孔等,但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 病人常有虚构症,颇似korsakoff综合征。 (5)神经影像学显示:A、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 B、继发性脑梗死;C、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
(一)梗死性痴呆:
3、大面积梗死性痴呆:
大面积梗死指梗死灶直径大于5cm或跨两 个以上脑叶。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脑梗死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痴呆。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面积梗死灶。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1、腔隙状态(Lacunar state):又称多发 性腔隙性脑梗死。 1)高危因素中与高血压的关系最密切。 2)反复发作的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3)随着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出现痴呆。也 有部分病人缺少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而 逐渐出现痴呆。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
(二)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 标准 定义:血管性痴呆系指缺血性、出血性脑 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
一、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 管性痴呆
1、痴呆符合DSM-Ⅳ-R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 为认知功能障碍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 比,记忆力下降,以及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 如定向、注意、语言、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 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 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
一、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管性痴呆
3 、痴呆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痴呆发生于卒 中后3个月内,并持续6 个月以上;或认知功能 障碍突然加重、或波动、或阶梯样逐渐进展。 4、支持血管性痴呆诊断:(1)认知功能损害 不均匀性(斑块状损害);(2)人格相对完 整;(3)病程波动,多次脑卒中史;(4)可 呈现步态障碍、假性球麻痹等体征;存在脑血 管病的危险因素。
一、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管性痴呆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检查有局灶性神经 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 障碍、偏盲、语言障碍等,符合CT、MRI上相 应病灶,可有/无卒中史。 影像学表现:多个腔隙性脑梗死或者大梗死灶 或重要功能部位的梗死(如丘脑、基底前脑), 或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损害。
1 、有痴呆表现及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但脑 影像学上无肯定的脑血管病表现。 2、痴呆与脑卒中之间缺乏明显的相互关系。 3、隐匿性起病,认知功能损害呈平台样过程, 且有相应的脑血管病证据。
发育障碍
(智能低下)
衰退
(痴呆)
不成熟
不正常
3)、持续性,持续的第一个含义是时间性,诊断痴呆 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持续性的第二个含义是指病 情逐渐进展。 恶化 恶化
AD
VD
4)、智能障碍是全面的,必须具备以下精神活动中的 任何三个项目的障碍:言语、记忆力、视空间功能、 情绪或人格和认知(抽象思维、计算、判断和执行 能力等)。这与单纯的失语、失用、失写等局限性 脑功能障碍不同。
血管性痴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韩恩吉
一、概念
1、痴呆
痴呆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一 般认为痴呆是意识清楚下发生的、后天的、 持续的、全面智能障碍综合征。
一、概念
痴呆须具备四个基本的特点:
1)、意识清楚,有别于神志障碍引起的智能损害,如谵妄。 2)、后天的,指认知障碍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先发育到正常再衰 退到不正常,这一点有别于智能低下。 正常(18岁)
管病有关的各种程度的智能障碍,包括血管性 痴呆和未达到痴呆标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2) 2000年Bowler等又建议VCI专指脑血管病引 起的认知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的综合征。这 一定义使VCI与 MCI有相同的含义,只是 VCI 与血管性痴呆有关,而MCI则与AD有关。
二、临床类型及 临床表现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2、Binswanger病: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智能减退。 4)头颅CT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边界不清的低密 度改变,磁共振T2W1显示双侧大脑半球皮质 下及侧脑室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长 T2高信号病灶。
四、排除性诊断
1、意识障碍;
2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痴呆(如阿尔茨海 默病病等); 3、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4、精神疾病(抑郁症)。 注:当血管性痴呆合并其他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建议
用并列诊断,而不用“混合性痴呆”的诊断。
(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2、NINDS/AIREN 1993年制订的血管性痴 呆诊断标准 A、临床很可能(Probable)标准 1、通过临床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充分证 据证明有痴呆。同时排除了由意识障碍、 谵妄、神经症、严重失语及全身性疾病 或脑变性病(老年性痴呆)所引起的痴 呆。
2、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痴呆
2)正常颅压脑积水
尽管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常见的原因,但
多种病因可引起,是否属血管性痴呆仍有争论。
正常颅压脑积水是一个临床病理综合征,虽然
多系交通性脑积水,但也包括一些不全梗阻性
脑积水。临床表现为三联症:痴呆、下肢失用 与尿失禁。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脑积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诊断
(一)血管性痴呆诊断要素: 1、脑血管病,2、痴呆,3、痴呆的发生 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若有急性脑 血管病史,痴呆应发生在急性脑血管病 后三个月以内;影像学有一定的证据)4、 病史持续6个月以上。
临床类型(病因分类)
(一)梗死性痴呆
1、多发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3、大面积梗死性痴呆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1、腔隙状态(Lacuner State) 2、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 syndrome) 3、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脑动脉病(CAD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