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汇总
车工技能考核标准

车工技能考核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车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车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并具有车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车床辅助设备等。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 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类专业技能抽考标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类专业技能抽考标准1. 前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汽车维修行业中的重要专业技术之一。
为了保障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类专业技能抽考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类专业技能抽考标准的内容。
2. 技能要求2.1 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技能•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能够使用电路图和测试仪器进行电气故障的诊断和修复。
•具备常见电气部件更换和调试的能力。
2.2 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技能•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检测发动机的机械故障并进行修复。
•具备发动机调校和常见配件更换的能力。
2.3 制动系统检测与维修技能•理解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能够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测和调整。
•具备制动系统配件更换和维修的能力。
2.4 悬挂系统检测与维修技能•了解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通过检测和调整悬挂系统,提供良好的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具备悬挂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和修复能力。
2.5 空调系统检测与维修技能•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能够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检测和维修空调系统。
•具备常见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和修复能力。
2.6 诊断仪操作与故障排查技能•掌握常用的汽车诊断仪的使用方法和故障排查技巧。
•能够通过诊断仪对汽车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故障排查。
•具备诊断仪操作和数据解读的能力。
3. 考核方式为了确保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抽考标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除书面测试外,还应包括以下考核方式:•实际操作考核:考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展示所学的技能,执行常见维修任务并完成相关操作。
•机械故障诊断考核:考生需要根据所提供的故障现象,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机械故障进行诊断,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综合评估:考生还需要接受面试,通过与考官的交谈,展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操作技能:考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和设备进行维修任务。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细则及评分标准

附件32016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汽车运用与维修赛项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细则及评分标准一、比赛内容(一)理论考试(80道题,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1.考试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规范和专业基础知识。
2.考试题型 40题判断题(每题1分)、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题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3.考试时间 60分钟4.考试方式计算机考试(选手每人一台计算机,直接在计算机上用键盘或鼠标进行判断和选择)5.注意事项(1)参加团体赛、个人赛机电维修和汽车空调维修的选手均参加统一的理论考试。
(2)参赛选手不得夹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入理论考场。
(二)实操比赛(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80%,其中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和汽车故障诊断各占50分)实操比赛共2项,分别为: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
作业时间为30分钟2.汽车故障诊断。
作业时间为45分钟选手按抽签分组顺序进行比赛。
二、名次排列规则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总成绩相同则以实操成绩分数高的名次在前;总成绩相同且实操成绩也相同的,则以2项实操项目总用时短的名次在前。
三、比赛作业工件(一)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的工件为科鲁兹1.6L发动机(LDE),发动机本体无缸盖、活塞连杆、油底壳等。
(二)汽车故障诊断车辆为雪佛兰科鲁兹轿车(2014款1.6SLAT 天地版)。
四、实操比赛考核要求(一)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1.作业要求在30分钟的规定时间内,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按要求填写检查测量记录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作出零件好坏的判断。
(1)曲轴和曲轴主轴承的拆卸、检查、测量、组装;(2)测量检查曲轴轴向间隙;(3)测量检查曲轴不圆度;(4)测量检查曲轴主轴承间隙(用塑料线间隙规);(5)填写《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维修记录表》,计算和确定维修方案。
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技能评价标准

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技能评价标准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的培养也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为了更好地培养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其技能进行科学评价。
本文将从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评价标准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一、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汽车制造与检测理论知识,包括汽车结构、原理、检测方法、维修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操作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汽车制造与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调试等技能。
3. 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汽车制造与检测的领域进行研究与创新。
4. 团队协作能力汽车制造与检测行业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工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技能评价标准1. 理论知识考核以课程考核、理论知识测试等形式对学生的汽车制造与检测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指标。
2. 技能操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实验操作成绩等形式对学生的汽车制造与检测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操作规范、操作技巧等指标。
3. 创新项目评定通过学生的科研成果、创新项目等形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包括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指标。
4. 团队协作评价通过团队作业、团队项目等形式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指标。
三、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方法1. 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加强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
2. 实践操作实训开设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的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注重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3. 导师指导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团队合作项目开设团队合作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细则及评分标准

附件32016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汽车运用与维修赛项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细则及评分标准一、比赛内容(一)理论考试(80道题,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1.考试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规范和专业基础知识。
2.考试题型 40题判断题(每题1分)、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题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3.考试时间 60分钟4.考试方式计算机考试(选手每人一台计算机,直接在计算机上用键盘或鼠标进行判断和选择)5.注意事项(1)参加团体赛、个人赛机电维修和汽车空调维修的选手均参加统一的理论考试。
(2)参赛选手不得夹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入理论考场。
(二)实操比赛(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80%,其中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和汽车故障诊断各占50分)实操比赛共2项,分别为: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
作业时间为30分钟2.汽车故障诊断。
作业时间为45分钟选手按抽签分组顺序进行比赛。
二、名次排列规则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总成绩相同则以实操成绩分数高的名次在前;总成绩相同且实操成绩也相同的,则以2项实操项目总用时短的名次在前。
三、比赛作业工件(一)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的工件为科鲁兹1.6L发动机(LDE),发动机本体无缸盖、活塞连杆、油底壳等。
(二)汽车故障诊断车辆为雪佛兰科鲁兹轿车(2014款1.6SLAT 天地版)。
四、实操比赛考核要求(一)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1.作业要求在30分钟的规定时间内,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和组装;按要求填写检查测量记录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作出零件好坏的判断。
(1)曲轴和曲轴主轴承的拆卸、检查、测量、组装;(2)测量检查曲轴轴向间隙;(3)测量检查曲轴不圆度;(4)测量检查曲轴主轴承间隙(用塑料线间隙规);(5)填写《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解、检查和组装维修记录表》,计算和确定维修方案。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使用工具、夹具、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学习能力、色觉和空间感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
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 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车工技能考核标准

车工技能考核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车工。
1.2 职业定义: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车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并具有车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车床辅助设备等。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 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最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

附件30高职交通运输专业类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四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包括“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四个赛项。
每个参赛队必须完成上述前三个赛项,否则按弃权处理,第四个赛项不单独比赛,而是按前三个赛项分值的20%、20%、60%计算。
1.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本次竞赛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借用变速器拆装台架完成变速器的拆解、检查、测量、组装工作,以及完成理论知识的作答。
竞赛内容、分值分配和设计用时如下:注意:本次竞赛不进行油泵和所有活塞的分解拆装。
油底壳和液力变矩器已拆除,不用选手进行拆装。
①变速器拆装、测量部分要求选手严格按照厂家的技术规范对汽车自动变速器进行拆解,对所有元器件进行目视检查,对手册中有尺寸要求的元件按照规范进行测量,按规范进行变速器的组装,并对组装质量进行检查确认。
在实操作业过程中,用分析报告的形式完整记录拆解、检查、测量、组装、终检等过程,分析报告式样如下:②理论知识竞赛部分本次竞赛,以填空、选择、判断试题的形式完成对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检测、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核,注意:相关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本次拆装用的变速器。
③考核要点A.拆装流程方面a主作业项和分作业项是否可以合理划分;b是否是按照维修手册上提供的顺序进行作业,特别是手册上特别强调的地方是否能很好的遵守;c整个拆装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始终强调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禁忌两条主线同时作业,分不清主次作业,影响裁判判罚);B.操作规范方面:a 工具使用是否合理、规范;b 螺丝的拆装顺序是否规范;c 拆装过程中是否有零件、工具、机油等撒落;d 零件码放是否合理;C.测量检查方面:a 检查是否全面,包括目视检查;b 标准值的来源是否可靠;c 测量方法是否遵循原厂要求;d 计算公式是否遵循原厂要求;D.综合诊断能力:a 对尺寸链是否可以很好的理解;b 关键尺寸失准后,能否进行准确分析;c 对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故障的判断正确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训练标准
一、技能考核的总体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维修、汽车装配、汽车驾驶、车辆技术评估、维修质量检验以及业务接待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
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是重要环节之一。
本考核标准主要面向初、中级汽车维修工和初、中级汽车维修电工等岗位。
本专业技能考核标准选取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等四门主干课程进行制订,其总体考核要求如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主要考核要求是:
1.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的常见维护保养项目。
2.会简述主要汽车发动机常见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量具对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总成进行拆装和检测。
4.掌握常见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5.实践操作动作规范,能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具有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主要考核要求是:
1.会简述汽车底盘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
2.能规范、熟练的对维修企业中作业量大的结构、总成进行维护、更换。
3会简述汽车底盘各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
4.会独立使用各种仪器、工具等完成对汽车底盘的基本数据的检测。
5.能独立查阅汽车维修手册。
6.能独立的对维修企业中常见简单的故障独立诊断与排除。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的主要考核要求是:
1.能识别汽车常用电气设备及元件。
—1 —
2.会简述主要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会运用常用工具和仪表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拆装、检测和线路连接。
4.会常见汽车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5.能操作规范,安全文明生产,具有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
《电控发动机维修》的主要考核要求是:
1.能说出电控发动机常用检测设备、仪器的的分类、功能。
2.能规范、熟练的操作解码器、示波器、万用表、试灯等。
3.能说出电控汽油发动机、电控柴油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能找到电控汽油机、电控柴油机各组成部分在车上的安装位置。
4.能叙述ECU的工作原理,各传感器、执行器、电动燃油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作用,找到它们在车上的安装位置,并能判断元件及其线路的好坏,并能规范、熟练地就车拆装ECU、传感器、执行器、电动燃油泵等。
5.能独立完成电控发动机系统的简单故障诊断和排除。
—2 —
二、主干课程及考核项目
—3 —
—4 —
三各主干课程的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5 —
—6 —
—7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8 —
—9 —
—10 —
—11 —
—12 —
电控发动机维修
—13 —
—14 —
四、说明
(一)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制订依据
1.国家和省级标准。
本标准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劳动保障部2001年颁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车维修工)考核大纲》(劳动部,交通部1999年联合制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2001年制订)、《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制订)。
2.调查研究。
制订标准前分别在郑州、新乡、驻马店、济源等地对汽车4S 店、综合维修厂及从事汽车服务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了专业调研。
归纳整理出企业对维修人才的实际需要状况,和汽车服务企业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
使设置的四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技能考核标准与生产实际和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对接。
3.国家和省级专业技能竞赛要求。
本标准参考了省级、国家级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设置的项目和实操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简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等四门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专业技能考核内容是根据维修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汽车维修工(中、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中对专业技能教学基本要求和全省绝大多数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的可操作性而设计。
本标准参考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按照汽车维修一线岗位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技能考核项目、内容和标准。
侧重乘用车方向但不指定车型,方便各个学校因地制宜的开展专业技能教学与考核。
体现了“七分检测,三分修理”和由零件修理向换件修理转变的现代汽车维修理念。
兼顾我省中职学生实际和地区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和即将从事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工作的普通人群,重心下移,难度降低,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掌握专业基本技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考核主要采用现场实地操作的方式进行,重点考察学生知识运用与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安全、规范、优质、环保的工作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
(三)通过考核要达到的目的
1.达到教学与考核评估的衔接,避免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考核评价的盲目
—15 —
性。
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专业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培养重点。
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指明方向,明确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方法。
2.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合理公正的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3.建立考核评价学生掌握技能水平的办法和规范,保证学生成绩公平公正,这将更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建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以求全面提高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
—16 —。